浅析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jamin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下人文精神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尤其强调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以及教师对人文精神理解的程度。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70-01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泛滥。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反而落后了,人们的人文精神存在着很大的缺失。现在需要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而在各类学科教育中,历史教育是有效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核心学科。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阐述是:“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2]
  本文将探究人文精神对于学生感知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历史对于升华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二、现有研究综述
  (一)“人文精神”的历史
  人文精神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西方,早在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就具有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教育开始走向成熟、独立,并逐渐形成体系。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表达人文教育思想的是韦杰里乌斯,在其《论绅士的风度与自由教育》中将教育表达为和谐或均衡的思想,强调身体和精神教育同样重要。它说,自由教育或通识教育是“唤起、训练和发展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最高才能的教育”。[3]近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提出“百科全书式”的教学,“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的人”,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学习语法、伦理学、论辩术、修辞学,也要学习物理、数学、天文、地理、植物学、自然科学史等。[4]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着丰富的人文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中。张岱年将其归纳概括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5]张岱年还进一步解释道,“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统一”;“以人为本”即“人文主义无神论”;“刚健自强”则可以表述为“发扬主体能动性”;“以和为贵”,指“肯定多样性的统一”。[5]实际上,古往今来,人们崇尚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10个字,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烈伦理意识,与自强、诚信、和谐等积极的符合现代人文精神的人文思想。
  (二)“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就是人的价值至上,公民的权利至上。它是人类对自我种群的一种关爱,表现为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对人类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是人生观,价值观,更是一种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道德品质。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嚴、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三、人文精神的培育体现了历史教学的内在要求
  所谓历史教育,是针对教育领域的历史学习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教授历史,使历史知识具有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或从学科价值方面发挥它应有的“思”与“做”的用处,其本质就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历史教育作为传播文明的载体,使受教者对过去的人类活动与文明创造有更深的了解,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现在。一个缺失历史的民族是无法树立对未来的自信的。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了解历史、认识过去,才能更好地激发创新精神。
  (一)历史教学内容本身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培养人文精神要求把人的历史、人的世界、人的活动以及人的精神、形象和身体本身作为关注的中心,是对人类命运、社会发展方向、民主自由、人生理想、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格尊严的一种高度关注和强烈的责任感。这些所有的关注和责任感都离不开对人类历史的认知、感受、理解。
  (二)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人文精神
  有资料显示,中学生大多数人不喜欢历史或是喜欢但并不重视历史,只是迫于考试压力,才不得不学。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这一人文学科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是我们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所要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同时也在新课改中被提上了日程。在历史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人文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形成其历史认同感。
  (三)在历史课堂中升华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对人文精神的升华,不仅仅能够使学生更全面的把握历史知识,还能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加强其对人文精神的认识,从而使处于人生观形成关键期的青少年得到可持续的成长。
  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本质,使人文主义精神在历史课堂上得到升华,同时也是历史教学在人文精神理念的指导下变得更加生动多样,才能真正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好的贡献。正如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历史教学的探索还亟待我们更多的努力探索和不断追求,相信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人文精神与历史教学的密切联系也将日益为历史教学实践所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3]王天一,方晓东.西方教育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4]张岱年.文化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5]丁海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历史教育中的道德渗透[J].教育战线,2008(9).
  [6]郑志伟.高中历史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教学研究,2009(2).
  [7]杨玉玲.历史教育的本质及其在提升人文精神中的积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4).
其他文献
根据 Xining 活跃城市的差错调查,我们学习了在活跃城市的差错和褶层变丑之间的关系。这研究的结果证明 Huangshuibe 河的北河岸上的 Hnangshuihe 差错和NW惹人注目的差错是在
1993年10月26日托来6.0级地震发生在甘肃河西前兆台网控制范围之外,本文在研究河西中西部地区前兆台网综合监测能力及总结震例的基础上指出,前兆台项少,持续时间短,空间分散是托来地震前兆异
在西方的安徽在 Huoshan 在挖掘期间调查王朝迟了的春天和秋天时期到西方的周的 Daijiayuan 痕迹,与构造运动有关的一个扎根的裂缝并且充满了淤泥的好沙 found.This 现象开始
【摘要】教育工作不仅与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而且教育工作的实际质量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实际发展情况。因此无论是我国人民或者是相关政治领导人都持续关注着我国教育建设工作的相关进展,本研究将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中最新进行的改革和开展新颖的校企合作教学方式作为典型代表进行详细的讨论,以小窥大,从而对我国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中职 校企合作
从“源“和“场”两个角度开展实验研究,以揭示震源体在不同力学状态下变形破坏过程中若干物理响应的时间过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低的轴向刚度会增大断层错动距离,提高失稳以后断层所处的应力水平,缩短地震失稳的重复周期;将不同温度、围压条件下岩体的变形行为(应力-应变曲线)分成5种类型,提出应变响应比与系统失稳(地震)之间的关系可能出现多样性;采用等应变速率和等能量速率加载,以及不同刚度条件等,研
近年来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肥胖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肥胖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同时还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摘 要】 现存的二元社会结构造成了社会的权益与福利分配不平等,使城市流动人口在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保障方面处于完全弱势地位,这也使得他们的平等权、生命健康权以及医疗保障权亟待完善。应加强对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理论与立法方面的研究,健全农村医疗保障的法律监督管理机制,改善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化的法律问题,确保流动人口享有医疗保障权,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能够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关键词】 流动人
本文研究大地震前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变化,主要是波形和频谱的变化,并从中提取出可望在短期(半年以内)地震预报中应用的一些预报指标。这些指标包括:P波初始部分波形的时间线性度和空间线性度,初始段平均半周期,S、P波频谱的峰值频率、拐角频率、相对频带宽度、相对频谱峰值、高频段的谱线斜率绝对值等。同时还研究了短周期地脉动的波形线性度及频谱特征量(峰值频率等)在大震前出现的短期(半年以内)和临震(9天以内)
依据“固定半径法”的定义及原理,对1976年黑山、砣矶震群的时间结构的广义维数Dq-1和标度指数谱f(a)-a曲线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前兆震群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即砣矶震群地震时间
本文应用公元1600年以来新疆及边邻地区6级以上强震资料,详细讨论了1882年后本区经历的地震活跃强震活动情况。指出了期中地震能量积累、大释放、剩余释放三阶段各自不同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