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视角对视频学习的影响机制——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分析

来源 :现代远距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ia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兴盛发展,视频学习资源应用日趋广泛,视频拍摄技术也随之革新变化,带给观众日益丰富的视觉享受与情绪体验.为了探究教学视频的拍摄视角对学习者学习过程、效果和情绪体验所产生的影响,将116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拍摄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综合运用眼动仪、脑波仪、情绪测试仪和问卷量表,对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情绪体验及学习效果进行跟踪测量,最终揭示教学视频拍摄视角对学习者情绪及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第三人称拍摄视角,采用第一人称拍摄视角可以显著提升学习者的积极情绪体验,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对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结构方程模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也发现了教学视频拍摄视角影响情绪与学习的四条作用路径;并进一步给出教学视频画面呈现的优化建议,即合理选择拍摄视角以提升视频学习的情绪体验与认知成效,同时巧妙运用个性化原则以满足视频受众的多方位学习需求.
其他文献
早年读一本《世界文学名著速读手册》(方洲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名著丛中过,偏偏驻足于寥寥数笔的《月亮与六便士》.及至买来原著读完,当即“抛”下一众文豪,直奔毛姆而去.后来将他所有的中译本一网打尽,塞满了书房里满满两排书柜.
期刊
一场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全球性暴发和持续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线上中文教学和线上语言文化交流体验项目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主流的模式.本文以“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中泰互动·云游中国”线上游学营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考察了学员对线上团组举办效果的评价与反馈,得出满意度水平介于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四个维度评估值由高到低依次是效果评价、总体评价、课程设置、项目质量.并针对此类线上团组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后续阶段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提高线上中文夏令营项目的质量和
“\'非遗\'进校园”是各地区学校向学生宣传、展演并授课地方“非遗”内容,以加深学习和了解“非遗”文化,是地方“非遗”在校内传承发展的手段.以广西壮族“打扁担”这一“非遗”项目为例,调查乡镇中小学如何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了解其工作成效、内涵与意义的同时,探讨地方“非遗”在乡镇中小学的传承困境,并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策略.
在高校图书馆的综合管理工作中,要想按照时代发展背景强化服务意识,就需要人本管理思想作为支撑.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要注意结合人本管理思想.本文重点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对人本管理思想的融合应用作出了深入的探索,旨在促进高校图书馆综合服务能力的逐步强化.
文学阅读是我日常的消遣,文学创作是我永远的工作.我以为,作品要得到读者的认可,是颇不容易的事.只有那些能全方位地满足读者情感需要和语言追求的作品,才能赢得读者床头枕上的优先地位.
期刊
智能导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依据来自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促进学生有效理解智能导学系统教学代理的即时与瞬时言语,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个实验依次比较伴随言语的冗余手势与补充手势对词语激活、词语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伴随言语的补充手势相比,伴随言语的冗余手势与高相关词有更近的语义距离,由此更易激活初中生头脑内部精准的词语;(2)伴随言语的冗余手势比补充手势更能促进初中生词语理解.本研究结论为智能导学系统教学代理的言语互动脚本设计提出相关建议.
近些年来,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提出相关政策,并积极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素质,从而为学生的创新创业道路提供保障.本文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知识产权素质进行了探讨,通过充分融入知识产权教育内容,有效扩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
随着连通技术与联通主义理论的支持与深入,在线学习中学习者兼具知识消费者与知识生产者双重角色,知识创造被视为重要的学习活动.知识创造理论与模型的研究逐步涌现,但是仍缺乏量化方法对知识创造过程与规律的有效揭示.为此,研究基于知识创造隐喻理论,以主题“人造物”视角,引入主题抽取方法与社会网络技术等对英语课程学期内7430条在线交互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与全面分析.研究发现:知识创造交互主题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呈现动态变化规律,与社交网络节点位置显著相关,且具有长度适中、深度差异以及概率明显等特点.
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笔者对如何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进行了探究.并重点围绕以下几个层面展开了分析: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思政教育内涵;跟上时代脚步,革新思政教育手段;利用新媒体,强化网络思政教育;构建知识体系,全方位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能力;强化思政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构建思想理论课程教师和辅导员的有机整合机制;对辅导员进行多层次学习和培训等.
大学新生活跃的思维和独特的个性,需要高校将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切实做好适应性入学教育.本文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导航学长”服务模式为例,针对这一服务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做好学生青春路上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