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对丹麦的了解是从安徒生开始的,这是许多中国人从小知道的第一个外国名字。上海世博会,小美人鱼又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如此描述中丹关系。
中丹之间当然不是只有小美人鱼。
今年是中丹建交60周年。11月23日,就中丹两国关系及未来合作发展的重点等问题,丹麦王国驻中国大使裴德盛在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大使官邸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专访。
1000个丹麦人中就有1人在中国
丹麦是同中国最早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1950年1月9日,丹麦以电报形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两国于同年5月11日确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裴德盛:60年来,中丹之间的合作更加深化和强化了。比如,今年我们的首相拉斯穆森、外交部长莱娜·埃斯珀森都访问了中国。仅在过去的两三个月里,我们就接待了7次部长级的来访、两次王室的来访以及几个政府机构的代表团。来访代表分别来自农业、能源、气候、税务、科学等领域,可以说是中丹两国最重要的一些领域。
另外,过去60年间,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丹麦的很多企业和个人来到中国,中国的很多人员也到丹麦去,这是一种非常密切的往来。我们估计,每1000个丹麦人中就有1个人居住在中国经商或学习。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非常明智的,只有开放的国家才会取得很大的成功。中国选择了对外开放,这不仅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全世界。欧美国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而且能与中国实现合作,有利于形成互赢的局面。
目前,中丹两国之间有很多投资、科技等方面的合作,这些合作也会继续加强。丹麦的很多企业与中国进行了合作,今后这种合作会继续增强。很多中国企业的实力也在不断加强,他们也与丹麦的企业合作,在共同开辟丹麦市场。
我认为,中丹两国在过去60年所呈现的趋势,在下一个60年将会得到强化和发展。
“丹麦贪污腐败已根绝”
在2010年《福布斯》杂志的“最佳商业国家”评选中,丹麦拔得头筹。这是丹麦连续第三年被评选为“最佳商业国家”。丹麦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在于它拥有最廉洁的政府、高度的个人自由以及规范的资本产权法律,此外,在丹麦可以接触到最尖端的科技和创新信息。
福布斯不是唯一赞扬丹麦的机构。英国智库列格坦(Legatum Institute) 最近公布了“全球繁荣指数”。丹麦在分项指数“经商机会”的排名中位列第一,在综合排名中排名第二。
裴德盛: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丹麦十分适合从事商业活动。我们之所以能够获此殊荣,是因为丹麦政府十分重视保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在丹麦,公司雇员的流动是非常容易的。丹麦的整体教育水平较高,基础设施也很完善,十分利于公司运营。丹麦人的英语水平也不错,而且具有国际视野,这也是利好条件之一。
此外,在丹麦,创建公司的法律程序非常简单,不像有些国家那样复杂冗长。公司运营所需的基本条件,比如IT、网络、运输等都很完备,另外,丹麦的电子商务也十分发达。
最近,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将丹麦评为“最廉政国家”。在丹麦从事商业活动是很有保障的,因为我们诚实、讲信用。
丹麦之所以被评为“最廉政国家”,更多的是依赖于公民品质和历史传统。丹麦人不会去行贿,我们并没有什么制度上的约束,但大家都很自觉。
在丹麦,贪污腐败几乎已彻底根绝。而且,我们的生活水平很高,几乎达到了人均收入4万美元。公务员的工资相对较高,所以没有必要去受贿,并且大家认为受贿是非常耻辱的事情。
我们相信社会是公平的。丹麦廉政的传统以国家制度的形成大概始于五六十年前,但是从北欧国家信仰基督教的角度而言,我们的历史文化中本身就没有行贿的传统。
GDP增长60%,能耗增长为零
1971年,丹麦政府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环境部。1973年的石油危机重创了这个几乎100%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自此,丹麦一直致力于开发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
在丹麦,政府鼓励人们购买节能产品。但他们认为,节能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房屋良好的保温,以及让每个人根据实际的能源消耗量付费。节能战略也影响到了丹麦人的环保观念。尽管能买得起汽车,但首都哥本哈根三分之一的市民都骑自行车上班或上学。
如今,丹麦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的世界领先者。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占到丹麦总发电量的30%,在过去25年间,风能已成为丹麦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
裴德盛:丹麦大力扶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模式可以在很多地方复制。我们也很注重推广这方面的技术。比如丹麦的维斯塔斯公司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风机公司,它在天津的泰达开发区有一个规模很大的工厂。另外,很多丹麦公司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如何利用生物能转换成其他能源等。
过去的28年,丹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0%,但是能源消耗却没有增加,这提高了丹麦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现在也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新能源。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很宏伟的目标,我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丹麦的很多大型公司技术比较先进,我们可以进行交流。环保和能源等领域对于中国而言很重要,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如何保护环境也很重要。
若要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欧美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教训,中国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
“丹麦还没有走出危机的阴影”
今年第一季度丹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6%,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正增长,有人认为这标志着丹麦经济走上复苏之路。
裴德盛:我们预计,今明两年丹麦的经济增长率约为2%?2.5%。但是包括丹麦在内的整个欧洲国家的金融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丹麦政府虽然出台了很多刺激措施,但丹麦仍在出现赤字,这是十分罕见的,约合900亿丹麦克朗(160亿美元),不过,这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值还是很小的。
过去20年,我们的财政一直是“黑字”(即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国债的比例很小,所以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丹麦也一直在进行经济方面的改革,比如推迟退休年龄,改革政府机构。过去丹麦有270个行政组织,现在只有100个。
在裴德盛看来,世界的发展要看这些国家: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巴西、日本和俄罗斯等,“从世界过去一二十年的发展来看,这也是一种趋势”。对于近日闭幕的G20峰会,他认为“非常成功”,是促进国际合作的一种很好的机制。
裴德盛:我们认为G20国家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刚刚结束的韩国G20峰会非常成功,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协议。从长期看,我希望人民币升值,这也是中国政策可能带来的必然结果,毕竟中国的竞争力在不断发展,但这是个政治问题,中美之间需要不断地进行对话。丹麦很早便是欧盟的一员,我们相信,中国将与美国和欧盟一起发挥巨大的作用。
“税收方面,丹麦是最社会主义的国家”
丹麦实行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令一些国家羡慕不已。中国是否能够照搬丹麦的福利制度?对此,裴德盛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裴德盛:丹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公平的国家,丹麦的个人收入非常高,但是又被平均地分配,这是丹麦的特色之一,因为我们认为公平是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丹麦我们只有一个阶级,即中产阶级。
如果从税收方面来考量的话,丹麦可以说是最社会主义的国家,每个人50%的收入都用于税收,增值税是25%。这可以使我们的公共服务部门与充满活力的私营企业并存,这种体系已经存在100年了,对我们十分重要。
政府收取纳税人的钱之后,会将这些钱用于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等。我们的公共服务十分出色。比如,我们的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最好的医疗服务,我们的失业补助也非常高。而且丹麦的立法体系也比较健全。所以人们认为丹麦在激励私人企业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达成了很好的平衡。
不过,适合丹麦这种小国的模式不一定适用于中国这样的大国。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既要增加国民收入,又要保持社会公平,要帮助穷人等弱势群体。我认为中国的经济政策还是很不错的,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已经帮助2亿人脱离了贫穷。中国面临的发展道路还是很漫长的,我们愿意与中国在许多政策上进行合作。
丹麦税务部长托伊斯·伦德·鲍尔森:
在丹麦投资并无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企业到丹麦投资,是否能够享受到税收优惠?
鲍尔森:在我们的税收体系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优惠。尽管我们不能给予税收上的优惠,但是我们能够提供透明的投资环境,公共部门也会为商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丹麦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之一,在这里投资将会受益颇多。
丹麦的雇员整体素质较高,流动性也比较强,这对公司业务的开展也是十分有益的。此外,在丹麦,公司间是十分平等的,没有哪家公司拥有特权,所以尽管没有什么税收上的优惠,但很多公司依然十分乐意到丹麦来投资。
《中国经济周刊》:丹麦是如何支持环保企业的,是否会减免税收?
鲍尔森:在丹麦,我们不会减免这些企业的税收,不过会大力扶持,这些公司能够获得政府提供的津贴。津贴的多少取决于公司的性质,在过去10年里,政府已经提供津贴数十亿丹麦克朗。此外,我们会帮助这些企业开辟市场。过去10年,丹麦的风力产业发展迅速,这与政府的扶持是分不开的。
中丹之间当然不是只有小美人鱼。
今年是中丹建交60周年。11月23日,就中丹两国关系及未来合作发展的重点等问题,丹麦王国驻中国大使裴德盛在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大使官邸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专访。
1000个丹麦人中就有1人在中国
丹麦是同中国最早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1950年1月9日,丹麦以电报形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两国于同年5月11日确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裴德盛:60年来,中丹之间的合作更加深化和强化了。比如,今年我们的首相拉斯穆森、外交部长莱娜·埃斯珀森都访问了中国。仅在过去的两三个月里,我们就接待了7次部长级的来访、两次王室的来访以及几个政府机构的代表团。来访代表分别来自农业、能源、气候、税务、科学等领域,可以说是中丹两国最重要的一些领域。
另外,过去60年间,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丹麦的很多企业和个人来到中国,中国的很多人员也到丹麦去,这是一种非常密切的往来。我们估计,每1000个丹麦人中就有1个人居住在中国经商或学习。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非常明智的,只有开放的国家才会取得很大的成功。中国选择了对外开放,这不仅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全世界。欧美国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而且能与中国实现合作,有利于形成互赢的局面。
目前,中丹两国之间有很多投资、科技等方面的合作,这些合作也会继续加强。丹麦的很多企业与中国进行了合作,今后这种合作会继续增强。很多中国企业的实力也在不断加强,他们也与丹麦的企业合作,在共同开辟丹麦市场。
我认为,中丹两国在过去60年所呈现的趋势,在下一个60年将会得到强化和发展。
“丹麦贪污腐败已根绝”
在2010年《福布斯》杂志的“最佳商业国家”评选中,丹麦拔得头筹。这是丹麦连续第三年被评选为“最佳商业国家”。丹麦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在于它拥有最廉洁的政府、高度的个人自由以及规范的资本产权法律,此外,在丹麦可以接触到最尖端的科技和创新信息。
福布斯不是唯一赞扬丹麦的机构。英国智库列格坦(Legatum Institute) 最近公布了“全球繁荣指数”。丹麦在分项指数“经商机会”的排名中位列第一,在综合排名中排名第二。
裴德盛: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丹麦十分适合从事商业活动。我们之所以能够获此殊荣,是因为丹麦政府十分重视保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在丹麦,公司雇员的流动是非常容易的。丹麦的整体教育水平较高,基础设施也很完善,十分利于公司运营。丹麦人的英语水平也不错,而且具有国际视野,这也是利好条件之一。
此外,在丹麦,创建公司的法律程序非常简单,不像有些国家那样复杂冗长。公司运营所需的基本条件,比如IT、网络、运输等都很完备,另外,丹麦的电子商务也十分发达。
最近,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将丹麦评为“最廉政国家”。在丹麦从事商业活动是很有保障的,因为我们诚实、讲信用。
丹麦之所以被评为“最廉政国家”,更多的是依赖于公民品质和历史传统。丹麦人不会去行贿,我们并没有什么制度上的约束,但大家都很自觉。
在丹麦,贪污腐败几乎已彻底根绝。而且,我们的生活水平很高,几乎达到了人均收入4万美元。公务员的工资相对较高,所以没有必要去受贿,并且大家认为受贿是非常耻辱的事情。
我们相信社会是公平的。丹麦廉政的传统以国家制度的形成大概始于五六十年前,但是从北欧国家信仰基督教的角度而言,我们的历史文化中本身就没有行贿的传统。
GDP增长60%,能耗增长为零
1971年,丹麦政府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环境部。1973年的石油危机重创了这个几乎100%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自此,丹麦一直致力于开发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
在丹麦,政府鼓励人们购买节能产品。但他们认为,节能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房屋良好的保温,以及让每个人根据实际的能源消耗量付费。节能战略也影响到了丹麦人的环保观念。尽管能买得起汽车,但首都哥本哈根三分之一的市民都骑自行车上班或上学。
如今,丹麦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的世界领先者。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占到丹麦总发电量的30%,在过去25年间,风能已成为丹麦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
裴德盛:丹麦大力扶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模式可以在很多地方复制。我们也很注重推广这方面的技术。比如丹麦的维斯塔斯公司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风机公司,它在天津的泰达开发区有一个规模很大的工厂。另外,很多丹麦公司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如何利用生物能转换成其他能源等。
过去的28年,丹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0%,但是能源消耗却没有增加,这提高了丹麦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现在也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新能源。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很宏伟的目标,我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丹麦的很多大型公司技术比较先进,我们可以进行交流。环保和能源等领域对于中国而言很重要,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如何保护环境也很重要。
若要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欧美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教训,中国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
“丹麦还没有走出危机的阴影”
今年第一季度丹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6%,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正增长,有人认为这标志着丹麦经济走上复苏之路。
裴德盛:我们预计,今明两年丹麦的经济增长率约为2%?2.5%。但是包括丹麦在内的整个欧洲国家的金融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丹麦政府虽然出台了很多刺激措施,但丹麦仍在出现赤字,这是十分罕见的,约合900亿丹麦克朗(160亿美元),不过,这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值还是很小的。
过去20年,我们的财政一直是“黑字”(即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国债的比例很小,所以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丹麦也一直在进行经济方面的改革,比如推迟退休年龄,改革政府机构。过去丹麦有270个行政组织,现在只有100个。
在裴德盛看来,世界的发展要看这些国家: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巴西、日本和俄罗斯等,“从世界过去一二十年的发展来看,这也是一种趋势”。对于近日闭幕的G20峰会,他认为“非常成功”,是促进国际合作的一种很好的机制。
裴德盛:我们认为G20国家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刚刚结束的韩国G20峰会非常成功,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协议。从长期看,我希望人民币升值,这也是中国政策可能带来的必然结果,毕竟中国的竞争力在不断发展,但这是个政治问题,中美之间需要不断地进行对话。丹麦很早便是欧盟的一员,我们相信,中国将与美国和欧盟一起发挥巨大的作用。
“税收方面,丹麦是最社会主义的国家”
丹麦实行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令一些国家羡慕不已。中国是否能够照搬丹麦的福利制度?对此,裴德盛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裴德盛:丹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公平的国家,丹麦的个人收入非常高,但是又被平均地分配,这是丹麦的特色之一,因为我们认为公平是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丹麦我们只有一个阶级,即中产阶级。
如果从税收方面来考量的话,丹麦可以说是最社会主义的国家,每个人50%的收入都用于税收,增值税是25%。这可以使我们的公共服务部门与充满活力的私营企业并存,这种体系已经存在100年了,对我们十分重要。
政府收取纳税人的钱之后,会将这些钱用于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等。我们的公共服务十分出色。比如,我们的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最好的医疗服务,我们的失业补助也非常高。而且丹麦的立法体系也比较健全。所以人们认为丹麦在激励私人企业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达成了很好的平衡。
不过,适合丹麦这种小国的模式不一定适用于中国这样的大国。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既要增加国民收入,又要保持社会公平,要帮助穷人等弱势群体。我认为中国的经济政策还是很不错的,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已经帮助2亿人脱离了贫穷。中国面临的发展道路还是很漫长的,我们愿意与中国在许多政策上进行合作。
丹麦税务部长托伊斯·伦德·鲍尔森:
在丹麦投资并无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企业到丹麦投资,是否能够享受到税收优惠?
鲍尔森:在我们的税收体系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优惠。尽管我们不能给予税收上的优惠,但是我们能够提供透明的投资环境,公共部门也会为商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丹麦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之一,在这里投资将会受益颇多。
丹麦的雇员整体素质较高,流动性也比较强,这对公司业务的开展也是十分有益的。此外,在丹麦,公司间是十分平等的,没有哪家公司拥有特权,所以尽管没有什么税收上的优惠,但很多公司依然十分乐意到丹麦来投资。
《中国经济周刊》:丹麦是如何支持环保企业的,是否会减免税收?
鲍尔森:在丹麦,我们不会减免这些企业的税收,不过会大力扶持,这些公司能够获得政府提供的津贴。津贴的多少取决于公司的性质,在过去10年里,政府已经提供津贴数十亿丹麦克朗。此外,我们会帮助这些企业开辟市场。过去10年,丹麦的风力产业发展迅速,这与政府的扶持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