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术后病人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全科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主动脉夹层术后病人的创伤后成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湖南省长沙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共123例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主动脉夹层病人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0.11±13.5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状态、社会支持、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回避、面对维度是主动脉夹层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63.2%.结论:主动脉夹层病人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临床工作者应关注主动脉夹层病人的心理问题,引导病人积极面对疾病,帮助病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促使病人创伤后成长发生,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正常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中老年人群的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TyG指数成为预测冠心病的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696例因疑有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TyG指数的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分为Q1、Q2、Q3、Q4组.分析各组的基线资料特点,以及TyG指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与Q1组相比,Q4组2型糖尿病患者占比更大,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基于动态心电图及食管电生理检查,以心内电生理检查为金标准,确诊1例为1∶2房室传导诱发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射频消融改良慢径后,最终根治心动过速.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心血管内科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循证医学证据表明HCM亦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预测HCM患者的恶性心血管事件风险尤为重要.作为心电学无创指标之一的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其产生机制与心肌瘢痕所引起的传导延迟密切相关,因具有测量方便、快捷等优点而受到业界的重视.本文整理分析了2013—2020年HCM伴fQRS患者相关的国内外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资料,结果提示fQRS
双向性室速是指QRS波主波方向上下交替变化的室速,可发生于洋地黄中毒、乌头碱中毒、心肌炎、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等,是一种少见的恶性心律失常.本例患者因晕厥入院,无服用毒物史、无口服过量药物史,电解质正常,心肌酶谱异常、心电图为双向性室速,经冠脉造影排除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病程中患者出现两种类型的双向性室速、血压下降、缓慢性室性逸搏心律,临床诊断为重症心肌炎.通过应用糖皮质激素、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等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是反映心室异常除极的指标.临床工作中发现,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H)患者中存在fQRS,但目前关于二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fQRS与PH的相关性及fQRS危害性尚不明确.探讨和揭示二者的关联有助于了解fQRS对PH预后的评估价值,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进而可引起临床医生对fQRS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fQRS与PH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是临床心电检查中较为容易获得的一个心电学指标,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可以反映心室除极异常.目前fQRS的具体形成机制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与心肌瘢痕导致的传导异常、心肌不同步去极相关.随着国内外对fQRS研究的深入,已发现fQRS与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Brugada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以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反应性有关.本文对fQRS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测回旋支闭塞引起的心肌梗死敏感性较低,而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轻度抬高更是极其少见.本文报道2例易被误诊的回旋支病变引起的侧壁心肌梗死,特别是病例1被误诊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而延误了介入治疗,应引起重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要求规培医师掌握心电图的操作和诊断技能,但由于心电图诊断比较抽象,因此要在规培期间熟练掌握有一定难度.本文围绕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培教学任务,给出了一套培训方案和相关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规培医师的心电图诊断分析能力,并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心电图教学提供参考.
植入心脏起搏器所引发的心室除极异常将掩盖急性心肌梗死的异常Q波、损伤性ST段及缺血性T波改变,极易造成漏(误)诊,延误患者治疗时机.本文报道1例起搏器植入10年后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及具体诊疗过程,为同道提供借鉴,以减少临床漏(误)诊.
目的:探讨中青年宫颈癌病人及配偶应对癌症的经历和体验,为制订夫妻共同应对癌症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0对中青年宫颈癌病人及配偶进行访谈,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为夫妻相互支持、共同应对与角色转变、面临困难与挑战.结论:中青年宫颈癌病人和配偶在应对疾病和相互支持过程中面临多方面的困扰,影响夫妻对疾病的积极应对与调整.医护人员应关注病人及配偶应对癌症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通过加强夫妻之间的相互支持,提高癌症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