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晴:美丽的资本是快乐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day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晴简历
  1988年:电影学院,199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
  1990年:第一部电影《狂》
  1991年:电视剧《南行记》
  1992年:电视剧《皇城根》、《百忍成金》、《烈火情人》、《东边日出西边雨》、电影《疯蝶》、《秦颂》
  1994年:电视剧《来来往往》
  1999年:电影《说好不分手》、《我的1919》。
  
  姥姥
  
  我从小是姥姥带大的,姥姥今年快九十岁了。我崇敬的两个老人,一个是季羡林,一个就是我姥姥。他们俩的共同点是都很有学问,又都深入浅出,不张扬,很有情趣。我姥姥是一个读了一本小说就能给你讲得有条有理的人,琴棋书画都不错。她的个人魅力,不仅在于书读得多,而且人很达观,遇到什么事情都不发脾气,快九十岁了还是白白净净。
  我爸爸妈妈都在总政歌舞团工作,因为老出国,所以把我放在姥姥家。姥姥对我的家教很严格,她不宠我,但是很民主。在家里,从未有人告诉我一定要怎么样,必须怎么样,都是用一种商量的口吻。包括我是考电影学院还是国际关系学院,按说家里人是很反对我上电影学院的,一是因为搞艺术很艰辛,二是认为上了关系学院也可以去拍戏。理由都摆出来了,我还是坚持上电影学院,他们就义无反顾地支持我。因为他们认为,强扭的瓜不甜。
  
  电影学院
  
  考电影学院时,我真是一张白纸,小品是什么都不知道,迷迷怔怔就去考了。但我踢踏舞跳得很好,妈妈教我的,也自信。他们说我是踢进电影学院的。
  上电影学院一年级我是我们班倒数第一。上文化课高高兴兴地去,主修课都是我痛苦的。
  我在电影学院的转机,要感谢我的老师齐士龙。第一堂课,他就盯上我了。他说,许晴,你上来表演一个,我说不会。他说,喜欢上表演课吗?我说不。他说,喜欢成为一个表演人吗?我说不喜欢。当时全班同学都在,三个主教老师说,许晴你出去。下课后同学们都来了,对我说,许晴,老师让你去趟办公室。老师说,咱们谈谈吧。我说,老师,我想退学,不想上表演课了。老师说,许晴,你还没开窍呢,你听我的话,我带你半年,半年上完你再退学,退得也光荣。他又说,你明天给我表演个虎妞,表演完了,你再跟我说。我当时就想豁出去了,背水一战,表演完了就完了。第二天站在台上没有任何杂念,第一次站在角色的角度,抛开自己,去表现角色。完了以后,我特别快乐,全班鼓掌,老师也鼓掌。老师说,这个小品怎么样?大家都说好,我都很惊讶:怎么我还能表演成这样?经过这一次,你让我退学,我也不会退了。从此,我知道表演是很享受的,二年级,我成了全班第一了。到三年级,我就上了第一部戏。
  
  演员
  


  我选择了演员这个职业,觉得它很适合于我的生活观念。无拘无束,很自在的。我始终没有一个目标,我要做到什么,就是觉得我要拍我认为最满意的片子,从这个考虑比较自我。从客观上讲,观众是最重要的,观众的掌声是最大的赏识。对各种评奖,我觉得有诸多因素。 得了就象一个饭后的甜点,好吃,也高兴;没有呢,其实也吃得饱饱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真的因为你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一些欢乐,这点能升华你的职业。很多人需要你,这是一种精神,我感觉它很神圣。
  有些人把演员想得很不好。我知道,演员是一个被过度注目的焦点,是名利场的典范,又是一个轻易被人们炒弄的对象,可以茶余饭后无中生有地被人谈论。你要认清演员是什么,我不会为它而骄傲,也不会为它自卑,我只要做我喜欢做的事儿,拍我喜欢拍的戏。
  
  演技
  
  我认为演技是小技巧,做人是大技巧。观众都很聪明,都很有感情和智慧,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如果你对生活是真诚的,你的戏也不会假到哪里去;你在生活中很虚伪,你的演技再高超,也不一定能打动人,这点不是做作出来的。我接到一个角色,我喜欢,会站到她的角度去考虑,因为首先是我喜欢她,我喜欢她才选择她。不会为挣钱、获奖去选择,我不喜欢的角色,我演的角色中,至今很多观众都喜欢《东边日出西边雨》中肖楠,喜欢那种冷傲。喜欢肖楠的人,大都不喜欢《来来往往》中的林珠,我因此失去了很多女性观众,上升了很多男性观众。
  现在回过头看肖楠,我觉得她是一个不太懂感情的概念性的人物,观众喜欢她,是因为她冷艳、独立,但我觉得她没有人性,很表面化。我在《东边日出西边雨》中用女强人的面孔去谈恋爱,那时在生活中我也是这样,觉得没有人能驾驭我,觉得我确实很优越,大家都宠着我,我很任性,不会替别人着想,完全是一个“公主”的心态。到《来来往往》时,我觉得自己更深入地体会到一种女人在情感纠葛中的复杂心理,也能理解“第三者”了。
  在演技上,我想最难做到的是自然,也就是把对角色的理解融合在自己身上,再用自己的自然来感动观众。这也是我一贯的追求。我希望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能力,让观众喜欢我的自然、大方与真诚。
  
  竞争
  
  我觉得跟别人竞争是徒劳的事,你能决出来谁对谁错、谁胜谁负吗?自己只能跟自己竞争,跟自己的以前竞争。演员其实没有两个一样的,你是你,他是他,不能说你演这个角色多好,他演这个角色多不好。他演有他的魅力,我演有我的魅力。
  我对功名看得很淡,从小到大,我感谢的是我家里给我的这样一种心态。我从小就没有什么压力,从来没觉得缺什么。我们家都以快乐为本,都是快乐的一帮人,不愿为名所累,身外之物看得很透,真怎么样了也不能当饭吃,从小家里就告诉我,不是你的追也追不到,是你的躲都躲不掉。
  
  女人
  


  我觉得女人不能强悍地去拼命工作,否则就不是女人了,心态会变。有些女人可以是这样,事业型的,但在社会比例中,还是男人更多一些。
  女人是享受的,男人是出去打渔,做活儿的。我说如果将来我有孩子,女孩我一定给她最好的条件,要让她出去得到最高档的教育;男孩我会让他出去闯,不会给他好条件。这是我对男人的看法。女人受苦了心态会变的,也不一定是荣华富贵。北京有十所房子,十个地方都有衣服让你去换,你每晚不也只能睡一张床吗?一辆车就够了,干吗要十辆车?我觉得有金钱可以使我更自由一些,可以想去哪就去哪,还是精神更重要。
  我以为一个女人不能拔扈,工作上和对男人,都不能拔扈,拔扈就不可爱。不能欲望太多,要知道放弃。我认为男人是加法,女人应该是减法。一个女人成熟之后,需要有家庭。家庭是根基,好了之后事业会滋生出来,工作会更好,而且走到哪儿,你都会踏实。男人是社会的,很多应酬他不愿去也得去,所以我说下辈子还做女人,可以做我自己高兴做的事情。
  
  物质
  
  我希望生活得比较舒服,衣服不一定穿名牌,喜欢就好。我不希望有一千元钱,要做两千元的事情;我不希望透支,包括身体透支、金钱透支,我喜欢留有余地,工作也是,我希望从从容容做事。我有一些朋友,经济能力不是很强,但他们特别快乐,因为他们不为钱所累。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生活得舒服与否,快乐最重要,以快乐为本,寻找最自在,最不被束缚的生活。我们家里人都很感性,不喜欢接触的人和事绝不接触,哪怕有很大的诱惑,也不会为那一瞬间付出痛苦。
  
  情感
  
  我对情感的要求比较高,我觉得情感是一切事情的动力,我不能设想一个人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后,可以没有情感生活而能很快乐地生活。
  我是幸运的,能够碰到自己生活中的另一半。有的人一辈子都碰不到,一直都在纠缠着。我是一个个性挺强的人。谈恋爱的时候,我觉得我是丈夫,什么东西在我肩膀上都能扛得住,在家里我也是一个支柱。我是不求人的,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做,长这么大没求过人。做不了,我也不要求。我不愿欠人情,别人给我一个东西我特别忐忑不安。
  我觉得我在谈恋爱的时候曾经是虚荣的,那时候我觉得别人追求我,离不开我,这就是一种虚荣。其实心里明明知道他不是你的另一半,他驾驭不了你,但我觉得很需要。
  
  美丽
  
  美丽谁都喜欢,美丽的资本是自信,而自信是谁都无法替代的。主要是一种心态,你说你今天特别美丽,你就美丽了;你自己不觉得好看,别人再说,你也不认为,不舒服。
  我的美丽标准是快乐和干净。真正吸引我的是人的气质,真正的美是从内而发的,它体现在他的举手投足,体现在谈话的魅力之间,比一张漂亮的面孔有魅力多了。一个人有几道皱纹,这都不重要,只要他干净,外形干净,眼神干净。
  从五官上来说,漂亮的我会多看他几眼,我也会很喜欢。对好的,我就觉得特别好,我从来没有对别人嫉妒,别人好了,我会特别高兴,因为我觉得谁也无法取代谁,现在老谈年龄,这个谁都有,你不要去嫉妒年轻的,也不要去嫉妒年长、有风韵的,年轻的,你曾经有过;年长的,你也会有那一天,都应该很好地去面对,我不会嫉妒,只会欣赏,有一次在新加坡,我和三个女朋友看见一个棕色人种,马来西亚女孩,特别可爱,很完美,我们都追着看她,反过来我问妈妈,你为什么不给我生成那个样子?
  
  单纯
  
  其实我是一个特别单纯的人,开窍晚,可能比别人晚五年。也许从小在军队的氛围里长大,我真是特别单纯。我不喜欢聚会,不喜欢跟一些不熟悉的人在一起。拍照片时,只能由自己面对摄影师,不能有第二个人在场。因此我也不喜欢交际,我喜欢朋友之间很随便地聊天,很散漫地,不是那种规规矩矩地。
  我喜欢循序渐进,越来越好。人家说你那么自信,三年不拍戏,你不怕老吗?也有人说,你那时候多好,十几岁,像水蜜桃似的。可我现在看,那时候有那时候的可爱,但如果说喜欢,我喜欢现在,更喜欢将来,我不执著地欣赏我的以前,我会说那只是一段记忆,人人都会经历的。我永远觉得明天会比今天更好,所以我不怕老,我现在的紧迫感只是读书太少了,因为文化和素质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
  (责任编辑 滕腾)
其他文献
电影是个好东西,绝对是个好东西。好的电影可真是好看!不好的电影也很好,它会让你产生巨大的自信。你在看片的现场就可以激情飞扬,指点江山,几乎可以肯定自己完全能够拍出世界上最好的电影。所以,我曾经犯过傻,很想搞搞电影,自己写电影剧本,或者自己导演电影。这种冲动几乎持续了整个的青年时代。直到1987年,生活终于教训了我。那是应某电影制片厂的邀请,改编我的小说《煩恼人生》的电影剧本。一个剧本,大家讨论了许
期刊
本刊记者 秦雯  郭涛演的剧目都挺出名,可他本人却很少让观众过目不忘,对于这一点,郭涛很有自知之明:我不是帅哥,又没什么特色,往人堆里一扎,连好朋友都很难认出来。  其实正因为郭涛的长相过于中国化,才被公推为典型的邻家大哥和百姓心中的理想女婿。  采访是在《口红》拍摄的间隙,正好碰见从北京专程赶来探班的郭涛女朋友,这女孩高高瘦瘦,眼睛很灵动,让人想起影片《永失我爱》的“格格”。    感谢机遇 
期刊
科·特里·蔡尔德斯是一位有30年军龄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曾在越南、贝鲁特以及“沙漠风暴”战斗中表现英勇被授予战斗勋章,现在他被一次失败的营救任务送上了法庭。  在美国驻也门大使馆被大量示威者包围时,蔡尔德斯受命率领一支海军陆战队保卫大使馆,并被告知如果冲突转化为攻击,必须负责保护大使及家人的安全撤离。保卫战斗开始几个小时后,大使馆人员的安全保住了,但是有三个士兵在行动中死亡,80多个也门人包括妇
期刊
警员约翰·沙里文从小就梦想着有改变悲剧的那一天,1969年10月12日,他的父亲——一个英勇的消防员在布鲁斯顿无法控制的大火中丧生。  父亲逝世纪念日前夕,天空中出现了美丽壮观的北极光,约翰在父亲留下的旧房子里发现了他曾使用过的一台旧收音机,打开收音机,无线电波中传来一个自称佛兰克的消防员的声音,他开始和那人交谈起来,这真是自己的父亲吗,是三十年前同一个房子里的父亲与自己谈话吗?他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期刊
引言    著名导演奥立佛·斯通经常制作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影片,在他接连推出《兵营》、《JFK》、《天生杀人狂》之后,再次向美式橄榄球运动发起了挑战,虽说这多少有点令人感到意外,但经斯通描绘出来的职业体育赛场就像战场一样充满着激情与火爆。  在这部以世纪初体育赛场为背景的影片中,斯通表现了美式橄榄球世界中的两个不同的人——执著贯彻橄榄球运动精神的总教练唐尼·德马特和只把橄榄球视作商业行为的球队年轻女
期刊
从迷雾中醒来,从海潮中醒来,从哭泣中醒来,阳光会擦亮你惺松的睡眼,告诉你为爱痴狂的年代和人们。浪漫从来不是神话,人生也并不处处是真实。    《第凡内早餐》  1961年 美国   在这里登场的是一只一旦被关到笼子里就会死去的、长着自由翅膀的小鸟。美丽得无可挑剔的奥黛丽·赫本饰演了一个误以为自我就是自由的女孩,而英俊的乔治·佩伯德则扮演了一个总是对自己说:“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大作家!”的男人。当这两
期刊
银屏上的周迅和生活中的她有些差距,看过《绿衣红娘》、《人间四月天》的人都感叹周迅的雅致之美,像一个精雕细刻的瓷人儿;生活中的周迅则像一只慵懒的小花猫,蜷坐在沙发里,变换着各种坐姿,聊到兴起,她会从沙发滑坐到地上,怡然自得地说笑。  14岁开始演戏,24岁这一年周迅拿了两个国际奖,有人说周迅小小年纪太幸运,周迅说10年了,该出头了。春天里的喜讯让周迅也感到甜滋滋的,眼前的她灿烂如花,乖巧如猫。   
期刊
北京——上海。    一个半小时的行程,飞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走下舷梯,扑面而来一股湿润的气息。赶往住所的路上,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上海——一个像雾像雨像风的城市。  我们此行的目的也是去一个名为《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剧组采访。我要感觉的是剧中的男主角陆毅——一个几个月前还默默无闻,如今却被封为青春偶像的像雾像雨像风的男孩。  新闻发布会定在下午4点,我们在住地宾馆大堂等候前往。   “肖童
期刊
两年前的《尖锋时刻》让成龙漂亮地打进美国市场,现在他在好莱坞拍摄的第二部电影《龙旋风》,看声势,又会将他的事业推向另一个高峰。  记者:赴好莱坞拍片感到最骄傲的地方是什么?  成龙:最开心的就是:二十年前,我到美国拍戏,逢人就得打躬作揖,提案也没人理;但是今天不一样了,我在美国开工,打开家门,门口一堆美术指导、摄影指导、摄影助理、灯光等排队跟我鞠躬。以前我一看到美国导演,美国编剧,就会发出惊叹之声
期刊
1999年2月,电视剧《还珠格格》续集拍摄工作进入尾声时,法提麦·雅琦专门来片场探望赵薇。雅琦那青春夺人的外表,引起剧组张铁林的注意,他以一个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视角,品味着这个从天而降的娉婷少女的天生丽质。后在张铁林的极力推荐下,雅琦来到了《聊斋先生》剧组,饰演剧中的小燕子,为了洗雪杀父之仇,委身仇人膝下,报仇后为表清白自杀身亡。在拍摄小燕子自杀那场戏时,由于雅琦过于投入,在头撞墙时用力过猛,额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