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 各个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尤为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以期加强对体育游戏的认知, 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实践教学是重要方法,能有效适应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求。小学体育教师通过游戏化教学方法能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育团队意识以及合作观念,全面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成效。
一、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各界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体育教育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教育思维和教育方法相比以前的旧式教育有了较大、较新的转变,课堂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智力发展、身体机能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小学生不断培养体育精神、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国家和社会不断地把体育作为学科培养的重点,教学地位逐渐提高,学生需要对体育予以重视,不断加强锻炼。另一方面,体育还可以作为学生日常排解压力、焦虑等负能量的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小学生在课业活动中的负能量,使学生变得积极向上。长此以往,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如何使体育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够尽情投入体育教学活动中,是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和分析的论题。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方面应该把课堂内容和体育游戏进行有机结合,使体育游戏能够融入体育教学中,带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积极性,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重要路径探析
在整个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 体育游戏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及生理的体育游戏
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及生理的体育游戏,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而言, 体育游戏的选择应略有区别, 应便于更好地发挥体育游戏的效用, 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在具体选择过程中, 符合学生心理及生理的体育游戏, 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 体育游戏的选择应达到增强课堂趣味性的效用, 即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 体育游戏的选择应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而言, 心理特点不同, 感兴趣的事物和畏惧的事物略有不同, 如果针对年纪较小的学生展开具有挑战性的体育游戏, 极易造成学生心理及生理上的伤害, 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体育游戏的开展, 教师还应注意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与体育教学内容保持一致,融会贯通
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前教育设计的时候,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体育游戏。根据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针对不同的性别进行合理的教学组织,将体育游戏设计到体育课堂中去,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游戏项目中得到锻炼,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从而延伸体育的意义,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潜力。另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在进行游戏课程设计时,要及时与学生做好沟通和交流,以学生为教学内容编写和设计的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问题,发现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兴趣点,使体育教学与体育游戏更好地融合。对于在體育游戏中发挥不好的学生,教师不能随意批评和贬低,而应该进行积极正面的鼓励,帮助学生消除对体育游戏的畏惧害怕心理,促进体育游戏更加顺利进行的同时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培养,帮助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友好的信任感。
(三)积极创新体育游戏开展形式
当前体育教师要注重对体育游戏活动的集中改革创新,在分析学生运动特点以及发展需求中对原有的体育游戏集中创新。体育游戏趣味性展示具有相对性,长期开展同一种游戏活动,将会导致学生内心产生厌倦感,这样将会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受到较大影响,对体育教学质量具有负面影响。比如,在开展足球射门游戏中,可以将规定的球门转变为带有不同数字挡板的九宫格球门,学生在射门过程中会将带有数字的挡板打倒,挡板后面藏有对应奖励的积分。此类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射门练习的积极性,也能有效提升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体育游戏在形式方面创新要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发展要求,在内容创新中要和学生个人心理、个性化发展需求、身体素质发展等方面有效对应,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游戏活动成为孩子最主动参与的活动,也能全面强化体育教学整体成效。
(四)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体育游戏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工具, 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体育游戏不应只注重其趣味性, 教师在实际选择过程中, 应从某一目的出发, 进行体育游戏的选择, 即体育游戏应能够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例如:学生的协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 为了达到促进学生协调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选择“双人背靠背夹球快跑”一类的游戏, 达到充分锻炼学生协调能力的目的。
(五)要建立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
安全教育是学生教学活动中不容忽视的重点,也在体育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有了安全的保障,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在体育教育方面,人身安全更是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不同体质的人对相同的体育项目完成的程度并不相同,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地了解和考虑学生的身体情况和身心素质,在体育游戏项目的进行中也需要多多注意学生的行为,不应该过于追求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完成度,这样反而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形成威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安全保障,与体育锻炼的教育目的相违背。体育游戏的设计应该以学生对体育项目的接受度、兴趣的激发点及自身安全等为基点,贯穿体育的内容,使学生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接受体育教育。
(六)要能有效适应学生身体现状与心理状况
教师在体育游戏设计与优化中,要注重对学生身体现状以及心理需求的合理分析,对体育游戏强度、竞技性、激烈性进行判定,适应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发展规律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缺乏良好的锻炼保护意识,要求教师通过各项准备活动以及训练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当学生参与一段时间体育游戏之后,身体方面开始进入到疲惫状态,此时,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体能恢复训练,促使身体进入放松与休息状态。针对不能高效完成体育游戏的学生,教师要注重给予充分鼓励与安慰,保障学生身心均能得到有效放松,为有效参与后续运动奠定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将游戏化教学模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实现个人成长,对学生团队意识、道德情操、身体素质、运动竞技意识、健康心理状态等进行培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适应新课标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杨朝辉.游戏化教学对小学体育的影响研究[J].现代交际,2019(23):214-215.
[2]卞维银.体育教学游戏化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1(11):111-112.
[3]陈艳丽.试论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3)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实践教学是重要方法,能有效适应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求。小学体育教师通过游戏化教学方法能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育团队意识以及合作观念,全面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成效。
一、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各界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体育教育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教育思维和教育方法相比以前的旧式教育有了较大、较新的转变,课堂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智力发展、身体机能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小学生不断培养体育精神、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国家和社会不断地把体育作为学科培养的重点,教学地位逐渐提高,学生需要对体育予以重视,不断加强锻炼。另一方面,体育还可以作为学生日常排解压力、焦虑等负能量的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小学生在课业活动中的负能量,使学生变得积极向上。长此以往,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如何使体育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够尽情投入体育教学活动中,是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和分析的论题。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方面应该把课堂内容和体育游戏进行有机结合,使体育游戏能够融入体育教学中,带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积极性,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重要路径探析
在整个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 体育游戏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及生理的体育游戏
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及生理的体育游戏,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而言, 体育游戏的选择应略有区别, 应便于更好地发挥体育游戏的效用, 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在具体选择过程中, 符合学生心理及生理的体育游戏, 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 体育游戏的选择应达到增强课堂趣味性的效用, 即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 体育游戏的选择应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而言, 心理特点不同, 感兴趣的事物和畏惧的事物略有不同, 如果针对年纪较小的学生展开具有挑战性的体育游戏, 极易造成学生心理及生理上的伤害, 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体育游戏的开展, 教师还应注意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与体育教学内容保持一致,融会贯通
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前教育设计的时候,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体育游戏。根据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针对不同的性别进行合理的教学组织,将体育游戏设计到体育课堂中去,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游戏项目中得到锻炼,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从而延伸体育的意义,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潜力。另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在进行游戏课程设计时,要及时与学生做好沟通和交流,以学生为教学内容编写和设计的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问题,发现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兴趣点,使体育教学与体育游戏更好地融合。对于在體育游戏中发挥不好的学生,教师不能随意批评和贬低,而应该进行积极正面的鼓励,帮助学生消除对体育游戏的畏惧害怕心理,促进体育游戏更加顺利进行的同时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培养,帮助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友好的信任感。
(三)积极创新体育游戏开展形式
当前体育教师要注重对体育游戏活动的集中改革创新,在分析学生运动特点以及发展需求中对原有的体育游戏集中创新。体育游戏趣味性展示具有相对性,长期开展同一种游戏活动,将会导致学生内心产生厌倦感,这样将会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受到较大影响,对体育教学质量具有负面影响。比如,在开展足球射门游戏中,可以将规定的球门转变为带有不同数字挡板的九宫格球门,学生在射门过程中会将带有数字的挡板打倒,挡板后面藏有对应奖励的积分。此类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射门练习的积极性,也能有效提升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体育游戏在形式方面创新要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发展要求,在内容创新中要和学生个人心理、个性化发展需求、身体素质发展等方面有效对应,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游戏活动成为孩子最主动参与的活动,也能全面强化体育教学整体成效。
(四)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体育游戏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工具, 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体育游戏不应只注重其趣味性, 教师在实际选择过程中, 应从某一目的出发, 进行体育游戏的选择, 即体育游戏应能够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例如:学生的协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 为了达到促进学生协调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选择“双人背靠背夹球快跑”一类的游戏, 达到充分锻炼学生协调能力的目的。
(五)要建立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
安全教育是学生教学活动中不容忽视的重点,也在体育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有了安全的保障,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在体育教育方面,人身安全更是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不同体质的人对相同的体育项目完成的程度并不相同,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地了解和考虑学生的身体情况和身心素质,在体育游戏项目的进行中也需要多多注意学生的行为,不应该过于追求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完成度,这样反而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形成威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安全保障,与体育锻炼的教育目的相违背。体育游戏的设计应该以学生对体育项目的接受度、兴趣的激发点及自身安全等为基点,贯穿体育的内容,使学生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接受体育教育。
(六)要能有效适应学生身体现状与心理状况
教师在体育游戏设计与优化中,要注重对学生身体现状以及心理需求的合理分析,对体育游戏强度、竞技性、激烈性进行判定,适应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发展规律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缺乏良好的锻炼保护意识,要求教师通过各项准备活动以及训练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当学生参与一段时间体育游戏之后,身体方面开始进入到疲惫状态,此时,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体能恢复训练,促使身体进入放松与休息状态。针对不能高效完成体育游戏的学生,教师要注重给予充分鼓励与安慰,保障学生身心均能得到有效放松,为有效参与后续运动奠定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将游戏化教学模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实现个人成长,对学生团队意识、道德情操、身体素质、运动竞技意识、健康心理状态等进行培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适应新课标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杨朝辉.游戏化教学对小学体育的影响研究[J].现代交际,2019(23):214-215.
[2]卞维银.体育教学游戏化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1(11):111-112.
[3]陈艳丽.试论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