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服老”的困惑
从雅加达亚运会刚回到北京,我就被一位运动医学专家请到医院,会诊一个近70岁患者的髋关节问题。患者是一位我们都熟悉的退休老干部,曾就职于体育界,长期忙碌,却不失为健身达人,尤喜爬山和跑步。不过,第一眼看上去,感觉他有了明显变化,以往精干的体形如今有些发胖。一问才知,他现在已无法进行以往喜欢的各种运动,连走路都困难。
检查发现,老先生的髋关节内发生退行性改变,还患有关节炎、软骨损伤,关节间隙变小,髋袖外有骨质增生,由于不断施压、摩擦、撞击,引起疼痛,发炎肿胀。活动时,髋关节活动度明显下降,关节前肌肉发僵无力,股后肌肉萎缩,致使行动不灵活。他曾接受过打针等治疗,也有所好轉,但仍不敢承重过多,走路时跛行,且步幅不能大。
通过诊断,我们认为,他的主要病因还是髋关节炎,加上退行性改变。作为康复师,我考虑第一次治疗还是以髋关节空隙小、肌肉僵硬为主要问题目标,因为长时间的关节问题,造成周围软组织粘连僵化,肌肉反射性地不能发力,反过来加重关节问题,形成恶性循环。所以,首先需要缓解其肌肉痉挛,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关节的正常位置,加速周围血液循环。如此治疗之后,老先生感觉效果有所提高,舒服一些了。
在这种效果鼓舞下,我们商定下一步的系统恢复方案,思路是:减少髋关节炎带来的炎症反应,遏制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度;激活肌肉的收缩功能,肌肉能收缩了,力量就可得到恢复;加强关节稳定性,让其在活动中保持在正常位置,不至于造成撞击,引起疼痛;最后是恢复正常生活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老先生伤情见好,但也时有反复。比如,症状减少了,我们开始对其进行关节力量训练。可一练,炎症又出现了。这就是关节炎的最大特征之一。于是我们调整方案,减少以负重为主的陆地训练,同时加上游泳。老先生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我们的要求,在不进行治疗的日子去游泳。几次过后,他高兴地告诉我:“游泳之后,髋关节的不适得到很大缓解,有时感觉没事儿一样。”不过,接着他又告诉我:“第二天起床时关节又发僵了!”
老先生急切地问我:“还有更好的办法让关节恢复吗?”他渴望恢复原来的身体状态,回到以往喜爱的运动中去。
无奈的自然现象
人们看病,大部分起因是疼痛,而大部分疼痛又与关节有关,主要是因为关节损伤,造成炎症,引起疼痛。老先生髋部疼痛源于退行性关节炎,涉及关节面软骨变薄、变性,变得不光滑,运动时往往会水肿、发烫,还会波及软组织,如关节囊、滑膜、盂唇等处,继而出现骨质增生。这一切会限制关节周围肌肉的发力,导致动作变形,活动度和运动量下降,人的体能随之减弱,体重却由此增加,反过来又加重病情。
退行性关节炎通常是一种老年病,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区别在于有人快一些,有人慢一些。其原因有很多,比如,人的关节是有一定使用寿命的,即使正常使用,也会逐步磨损软骨,不可能永远正常如初。随着年岁增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体质恢复能力减弱,关节问题会逐步增多或加重,更何况如果在运动中过量过度地使用关节,甚至造成损伤,其健康寿命势必大打折扣。
老先生的问题出在髋关节。这个部位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易受伤。髋关节是股骨大球状面和骨盆臼的深穴组成的关节,结构像个捣药罐或春米筒,由于关节窝深,周围还有厚厚的韧带包裹,一般不易出现稳定性问题。二是一旦受伤就不易恢复,因为这个部位的供血较差,更何况像老先生这样年岁偏大的患者,关节周围的肌肉出现萎缩,保护关节的功能明显减弱。
对于退行性髋关节问题,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果是股骨头关节面退变,可采取保守疗法、手术疗法,后者又可分为微创和开放性手术。如果是关节软骨损伤,治疗办法有注射玻璃酸钠、PRP等,也可采用物理治疗、功能治疗。但每一种手法都有一定的弊病,比如股骨头置换,其材料有一定的年限,且患者康复时间较长。关节面手术清理,对年纪和伤病较轻者,效果会好些,但对年纪大和伤病较重者并不理想。注射玻璃酸钠等药物,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疗效,不能长久解决问题。总之,对于退行性关节炎,还没有根治的好办法。
因而,在制定治疗康复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利与弊,选择最适合本人情况的。就这位老先生来说,没必要通过手术解决关节结构的问题,可以采取保守疗法,缓解症状,恢复关节活动度,恢复力量,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同时,建议其改变运动方式,调整运动量,尽可能延长关节的使用年限。
比如,他可以把原来的跑步、爬山等陆地为主的健身方式改在水中进行。水有浮力,可以减少关节压力。在水中,关节间隙和动作幅度可以拉开,血液循环也可得到促进,关节囊得到激活。身体得到了锻炼,体重也会得到控制。至于第二天早起髋关节发生僵硬,这大多由于关节液和弹性减少所造成的退变,起来活动开或洗个澡,就会有好转。
积极并冷静的面对
现代医学虽然发达,但是不能根除所有伤病,也不可能终止人体器官的退行性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面对现实,积极应对。
首先,应以预防为主,不要让关节老化过早出现。我总是爱讲与“生命在于运动”紧密相连的另一句话:“运动在于科学”。从年轻时起,就要注意正确安排运动量,正确掌握运动技术,安排运动节奏和计划。尤其要注意不过量,能恢复,既有效,又安全。
第二,出现关节不适时,要及时诊治,科学地减少对关节的损害。现在一些患者往往采取两种极端的作法,要么索性不运动或少运动,要么边治疗边继续原有的运动方式。二者都有问题。完全不动会引起肥胖等一系列的问题,增加身体关节的负荷,进而影响体质;保持原有的运动方式,势必加速关节的磨损和老化程度。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减少关节损伤的因素,又增强关节承受运动的能力,一减一加,保护关节不再额外损伤和退变。这需要医生和康复师相互配合,也需要患者从运动方式到生活习惯全面考虑。 第三,接受关节退行老化的现实,灵活调整原有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应这种改变,即使症状看似消失了。上述这位老先生在治疗感觉良好时,曾带着孙女逛公园,一走就是两个小时,还有一次竟然“老夫聊发少年狂”,爬起了楼梯,于是,症状再度出现,治疗回到了原点。事实上,这样的患者即使走路,也要小步幅,短时间。
第四,制定关节退变治疗与康复的方案时,要听取多方专家的意见,从中选优。随着治疗和康复的进程,方案还要不断加以调整。
第五,老年健身者要有“不服老”的积极精神,更要尊重客观规律,调整思维方式,要保持乐观,也要保持冷静。
水中常用练习
水中前后摆腿练习(图1-3)
练习部位 下肢
练习目的
利用水中浮力减少关节压力
利用水中阻力恢复下肢肌肉力量
起始动作(以左腿为例)
站姿,挺胸抬头,腰背挺直
右手扶岸边
动作流程
在水面下,用力向前抬左腿至最高點
再用力向下落腿后摆至最大角度
练习要点
始终尽力保持上体正直
尽力控制避免身体旋转、晃动、偏斜
膝关节尽力伸直
15-20次/组,4-6组
正确的练习感觉
大腿前、后侧肌肉酸胀
水中走路练习(图4-5)
练习部位 下肢及核心
练习目的
利用水中的浮力,减少下肢关节负荷
利用水中阻力,恢复肌肉力量及心肺功能
动作描述
站在浅水区,头颈露出水面
尽可能对抗水中阻力,快速迈腿,摆臂行走
练习要点
始终保持躯干正直
手脚协调同步摆动
正确的练习感觉
手臂及下肢肌肉酸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