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之下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incha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摄影的发展历程必然随着台湾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对台湾现当代摄影产生重要影响的,更多是来自1945年“台湾光复”(1945年国民党政府从战败的日本手中接收台湾)前后,被称为“摄影三剑客”的邓南光、张才、李鸣雕等为代表的纪实摄影,延续到1980年代前后以张照堂、阮义忠等为代表的台湾本土影像的纪实摄影家,至此,纪实摄影发展至一个高潮。另一方面,从1960年代开始,台湾的知识分子阶层、艺术人文界等在“强权政治”氛围下,开始拥抱标榜自我、自由与个性的存在主义等现代主义思潮,而发端出摄影的现代性样态。随着1980年代此起彼伏的街头运动至1987年台湾“解严”(国民党赴台后38年对台岛一直实行戒严,1987年7月14日宣告解除),旧的社会秩序在急剧转型中,台湾的摄影也向当代进行着转型。
  台湾现代影像的发端
  1960年代是一个旧秩序被街头运动逐渐打破,新秩序逐渐建立的时代,整个世界在动荡和激进中前进。
  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且在1960年代持续繁荣,物质富足的婴儿潮一代,作为最具革命性的因子,成了这波社会动荡的前锋。19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性解放运动、黑人运动、女权运动,以及反战浪潮等风起云涌。而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也不平静,1968年的法国学生运动,引发了多数发达国家的学生工人运动。整个世界陷入一股激进且压抑的情绪之中,这使得标榜个性和自由的存在主义成为一种流行。
  这波现代主义的思潮和情绪,也蔓延至当时经济蓬勃发展的台湾,台湾的文艺界热情地拥抱了存在主义。
  1969年,被台湾媒体称为“19岁的绿手”的谢春德,在台北的精工舍画廊做了第一次摄影个人展《午夜》,其个性化的现代影像语言,不仅展现了年轻人内心的疏离与荒谬,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对传统纪实摄影的反叛与颠覆。


  1960年代,因政治原因,台湾社会被一股消极颓废的悲观情绪所笼罩。这种精神上的困局,使萨特、加缪等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和书籍,在台湾知识分子和文化艺术界大受欢迎,现代主义思潮在台湾蓬勃发展。彼时,谢春德、张照堂等20岁左右的年轻一代,用生猛的创造力回应了时代的变化,他们的创作,让摄影也参与了这股现代文化潮流。
  1962年,正在读大学的张照堂,拍下了他的高中同学黄永松(后来的《汉声》杂志创办人)的无头裸体背影(《新竹·五指山》)。这张彷徨忧郁的学生作品,因其表达内心和情绪的现代影像语言,有意无意间挑战了当时台湾社会主流的沙龙摄影和传统纪实摄影,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这张照片成了压抑时代的符号,成了台湾“1960年代的背”。1965年,张照堂找来了他的老师,纪实摄影家郑桑溪,以现代式的影像表现,合作举办了“现代摄影双人展”。现在看来,当年的这个展览,在台湾摄影的发展脉络上多少代表了某种历史意义的转折,即从传统纪实性的“拍到什么”,转到了表达式的“怎么来拍”。


  台湾现代影像的持续发展
  1970年代,台湾的现代摄影开始以群体的力量展示而迸发,尤以1971年“V10 视觉艺术群”的成立为重要表现。以庄灵、谢春德、张照堂、郭英声等为代表的一批摄影家,组成了台湾最早的当代摄影群体。虽然这只是一个松散的摄影朋友圈,开会也常常人员不齐,但它的存在和主张带动了台湾当代摄影的潮流。
  V10视觉艺术群的摄影家们,以其个人风格的影像,表现了他们的内心,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情绪式反映。如郭英声1973年拍摄的反映社会“沉重”的《熨斗》,谢春德历时多年创作的系列人像《时代的脸》等。成立至今,V10成员有的已经过世,也不断有新人加入进来,如1983年加入的林柏樑以及后来加入的刘振祥等。在今天看来,V10的力量,已在以当代为主流的台湾逐渐被稀释,但我们无法忽略其在1970年代的重要意义:群体式的亮相,创造了台湾摄影朝着现代语言迈进的方向。
  论及台湾摄影的现代之路,不得不提到一股独特的催化力量,那便是林怀民。林怀民1973年在台湾创办的日后享誉世界的现代舞团“云门舞集”,在很大程度上给台湾的影像向现代发展创造了适当的外部氛围。“云门”与这批当代摄影师互相合作,互相成就,跟“云门”合作过的摄影师很多,如最初两年,给“云门”拍摄的是郭英声,张照堂、谢春德也都持续与“云门”合作过,到后来的林柏樑等人,再到从1987年起固定合作至今的刘振祥。“云门”对台湾摄影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独特的,也是地界狭小的台湾岛屿的文化氛围与圈子的独特性之一。1970年代,台湾的剧场、绘画、文学、杂志等蓬勃发展的社会氛围,以及他们与摄影家之间的密切交流等,都促进了台湾现代摄影的持续前行。


  人文纪实在持续前进中发展至高潮
  随着台湾现代摄影的发展,纪实摄影也在持续前进,特别是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人文纪实在台湾动荡不安的社会氛围下,发展至高潮。
  随着1971年蒋介石政府被迫退出联合国,1972和1979年,日本、美国陆续与台湾断交,台湾被愤怒和失落的情绪所笼罩。而1970年代国际上的两次石油危机,再次让台湾面临外围环境的不利,蒋经国在此情况下开始主导经济转型,其主持的“十大基础经济建设”,让台湾的经济开始起飞。随着1975年蒋介石的去世,国民党的“反攻大陆”计划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台湾的本土化意识在内外时局的交困下,而越来越浓烈。1970年代末的“台湾乡土文学论战”由此适时上场,围绕着“文学是否应反映台湾现实社会”,这场持久的论战将本土化意识从文学延展至政治领域。   阮义忠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从1970-1980年代,他深入到台湾各个乡村角落拍摄的影像,符合了当时台湾人渴望对自身、土地、身份和命运的探讨。1987年,阮义忠在台北雄狮画廊的《人与土地》展览,奠定了其在台湾摄影界的地位。与此同时,17岁便离开台中乡下的摄影家谢春德,也在重新认识台湾的人与土地,在1973年至1987年的15年间,他持续拍摄了《家园》系列。与阮义忠的黑白纪实不同的是,谢春德的个性化色彩表现,更多地展示了一个精神上、情绪上的台湾,是其现代摄影表现的继续探索。
  1985年,左翼知识分子、作家陈映真创办的以关注弱势群体为主的《人间》杂志,成为培育和发展台湾纪实摄影的一块沃土。这本关注台湾的生活、历史、自然环境和命运的杂志,将纪实摄影和报告文学看得同等重要,它注重以照片来反映社会问题,其对象包罗万象,如弱势族群、台湾社会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被牺牲者等。跟《人间》杂志合作过的纪实摄影家有很多,如阮义忠、王信、关晓荣等。
  这一时期台湾的纪实摄影发展蓬勃,很多摄影家都将镜头对准脚下的土地。林柏樑在其老师、画家德席德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将注意力放在台湾的老街、民宅、古寺庙等本土传统文化上。


  而这一期间的现代性影像表现,也并不少见。看左翼书籍、听重金属音乐的陈传兴,在1970年代大学读书期间,拿着相机走遍了台湾。他将自己对台湾的接触和了解,在2015年的展览《未有烛而后至》中首度公开。1983年,郭英声镜头下的台湾,在日本东京开展,其个人化视角的新彩色摄影,展示了浓烈个人情绪下的台湾。
  “解严”后的当代转型及表现
  世界的冷战格局随着1989年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东欧巨变而结束。随之而来的世界进入了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艺术也相应地转入到当代的潮流上来。在台湾,民主化和本土化的浪潮,在1980年代此起彼伏的街头运动中持续发酵,直至1987年的台湾“解严”。在“威权政府”解体后的新时局下,台湾的艺术逐渐由现代转型到当代,摄影也在这股转型之中。
  谢春德是由现代摄影向当代转型的重要代表。1987年,谢春德告别了过去的拍摄观念,开始采用全新的创作手段,以电影导演式的手法,将其自身的成长经验和对生存环境的意见,用摄影进行了浓缩式的表达。谢春德持续24年拍摄的《RAW》(生)系列,不仅代表了他的转型,也代表了他的重生。


  作为“台湾当代艺术第一代”的画家吴天章,在时代的转变中灵敏地捕捉到台湾人的集体潜意识,他在“解严”后放弃油画,开始采用摄影来表现廉价装饰的“台式美学”。将摄影作为当代表现的吴天章,在吸收阮义忠所著述的纪实摄影理念后,对传统的影像表现进行了剧烈的颠覆。
  1994年的摄影装置作品《再见吧!春秋阁》,是吴天章由政治、历史题材的大型油画创作,转到台湾普通百姓的情愁离别及社会底层的生命信仰,呼应了台湾“解严”后的社会变化。
  在影像探索上,吴天章每十年便转型一次。从2000年开始,他运用电脑后期制作,以“安排式摄影”(staged photography,大陆称“摆拍摄影”)。表现静态影像“封存时间”的精准;到2010年,他以“解开时间”的理念,结合动态影像和空间剧场,拍摄“一镜到底”式的录像艺术。2015年,吴天章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其新作《再见春秋阁》,虽是继续探讨台湾在过去百年政权更迭下,普通百姓的内心伤痛,但时隔20年后的创作,却是顺应时代,对之前的作品《再见吧!春秋阁》的颠覆与创新。其时代性,重要体现在对当前电脑科技、3D图像的反思。
  作为另一个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台湾当代艺术家,陈界仁曾面临和吴天章同样的困扰。台湾的政治“解严”,消解了他们以艺术反抗威权的创作背景和力量。


  1983年,陈界仁冒着坐牢的危险,和几个朋友在西门町进行了一场反抗“政府”的行为艺术“机能丧失3号”。“解严”后,吴天章放弃了政治性油画成功转型,陈界仁在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在1996年以摄影创作《魂魄暴乱》重新出现在艺术界。
  从2002年的《凌迟考:一张历史照片的回音》、2003年《加工厂》的创作开始,陈界仁的创作方式由摄影扩展到录像、装置领域。从“戒严时期”的国民党政府,到美帝国主义,再到全球一体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陈界仁一直都在为这过程中的不同被牺牲者而发声。
  在当代表现为主流的台湾摄影界,以沈昭良、周庆辉、游本宽等为代表的中生代摄影师,都在新的时代和创作语境下,进行着当代影像的表现。
  接受了美国影像教育回到台湾的游本宽,创作了《台湾房子》和《真假之间》系列,对台湾在过去几十年间因历史命运而滋生的“社会临时性格”进行了表达。沈昭良和周庆辉都经历了从纪实向当代的转变之路,沈昭良从《玉兰》《筑地鱼市场》等转到表现台湾民间生活、欲望与幻想的《舞台》。周庆辉从《麻风病疗养院》《野想黄羊川》等转到探讨现代人的困境的《人的庄园》。何经泰在完成了纪实摄影三部曲《都市底层》《白色档案》《工伤显影》后,也在转型之路上进行着不断地尝试。


  部分不在台湾境内的摄影师的表现,对台湾摄影进行了重要补充。1960年代末离开台湾前往美国的李小镜,在纽约成为最早用数码影像创作的摄影家。1975年抵达巴黎的郭英声,其作品踏上了1970年代世界摄影的新彩色摄影趋势,他的色彩表现力,成了台湾的后辈摄影师们模仿的对象。而作为惟一一位加入玛格南图片社的华人摄影师张乾琦,将台湾的纪实摄影从本土拓展了出去,进行着对国际性议题的影像探索。   总体而言,台湾的影像发展经历了从“光复”前的“摄影三剑客”为代表的纪实摄影,到现代摄影的转变,在“解严”后又逐渐转到以当代表现为主的脉络。


  就当前年轻一代看两岸摄影发展的差异
  台湾摄影曾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深刻地影响过大陆。
  阮义忠作为两岸摄影界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因其所著的《当代摄影大师—20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像新生代》两本书,一度担当了资讯相对封闭的大陆摄影人的导师性角色。阮义忠在1992年创办的《摄影家》杂志,也曾在带给大陆摄影资讯的同时,把大陆摄影人介绍给对岸和世界。
  随着开放与发展,大陆正作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上升力量,在世界舞台上呈现出多变和丰富的面孔,作为反映大陆现状的当代影像正蓬勃发展。如果仅就年轻一代的创作来进行两岸之间的比较,相对而言,台湾则显得安静很多。较为遗憾的是,除了极少数,很难在年轻一代的台湾摄影师中,找到具有代表性的中坚力量。




  究其原因,首先,从创作环境的角度来理解,当我们反观台湾影像创作的蓬勃时代,发现正是其政治经济发生剧烈转型的上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间。相较起来,目前的大陆,虽然历史环境不一,但因为快速的发展,也正经历着对传统、权威和旧有意识形态的解构过程,这种巨大的转变,正是滋生创作的沃土。
  其次,从台湾的摄影生态来看,台湾总体2300万人口的市场,与大陆比起来相对狭小很多,专业的摄影画廊、摄影博览会、摄影博物馆、影像收藏市场等这一生态链条上的关键因素,都发展得相对缓慢和艰难。而台湾的大学摄影教育,也不甚健全,虽然有不少大学相关科系开设了摄影课程,但到目前为止,台湾还仅只有高雄的一所高校在尝试设置摄影系。
  海峡两岸的摄影交流,随着大陆由南至北的诸多摄影节而日渐活跃。两岸之间得以有越来越多的了解,正是交流的初心。因着摄影是对社会包罗万象的反映,所以,了解台湾摄影的脉络及现状,也正使得我们得以更多地了解台湾。

其他文献
尼康D500和佳能G5 X,同样都包含数字“5”,但它们的应用领域却迥然不同,前者属于尼康APS-C系统的旗舰单反机型,适合野生动物等需要高速抓拍的领域;后者是一款专业级便携机,作为人文摄影师的备机更加合适。  尼康D500  尼康D500是全画幅旗舰相机尼康D5的姊妹机,同时它也是2007年发布的尼康D300期待已久的接班人。尼康D500采用了APS-C画幅的影像传感器,有效像素达2000万以上
期刊
最近这几年,由于智能手机的冲击以及其他情况,135画幅及以下的数码相机市场情况不太妙,那么中画幅相机的情况怎样呢?  最近这几年的情况之一,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就是“升级”。首先是从底层开始,再逐渐地升级和变化,比如从手机升级到单反,再从单反升级到感光元件面积更大的中画幅。你玩单反玩到头了,怎么办呢?于是就开始想更换中画幅。第二种情况是,大家更看好中画幅相机市场,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这个领域,比如
期刊
1965年出生的周庆辉,1988年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退伍后即进入媒体工作,曾获台湾新闻年度摄影奖、“行政院”文建会主办“映像与时代—中华民国国际摄影艺术大展”的报道类银牌奖、台北摄影节报道类特别奖及金鼎奖等奖项。在媒体从事一年的“新闻劳作”后,而开始建构第一个长期摄影计划“停格的岁月—痳疯村纪事”,并于1995年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个展;该展于次年在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展出。2002年,“消失的群像
期刊
时间:2016.03.19—07.03  地点: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保罗·斯特兰德:20世纪的摄影与电影”是这位美国摄影师逝世后在英国的首次大型回顾展。斯特兰德(Paul Strand,1890-1976)被认为是20世纪影响力巨大的摄影师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影响了艺术与记录性摄影在当今的实践和理解方式。展览覆盖了斯特兰德整个创作生涯的200多件作品,包括他颇具实验意义的抽象作品、街
期刊
“无时境”根据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作品《看不见的城市》为结构蓝本,通过摄影、声音采样、文本等综合媒介的交错作用,假设了一种失去“时间维度”的空间状态,运用了难以判断时间属性的线索,将客观性的视觉和听觉材料重组混合以制造潜在的“冲突”与“矛盾”,在对既定的事物秩序介入干预的同时保留现实景观的逻辑,使对城市身份属性和真实性的判断模糊失效。随着真实证据性和文学性环绕、重组的地理语境建构,指向对空
期刊
2016年2月18日,第5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选结果揭晓,中国摄影师张磊的作品《雾霾中国》获当代热点单幅一等奖,陈杰的作品《天津爆炸》获一般新闻类单幅三等奖。  作为2015年世界性的热点问题,“难民潮”成为本届荷赛不少获奖摄影师及其作品的主要关注点。澳大利亚摄影师瓦伦·理查德森(Warren Richardson)的作品《渴望新生》获年度世界新闻图片大奖和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这张摄于
期刊
索邦第一大学艺术史系  (Paris 1 Panthéon-Sorbonne, Le département d’histoire de l’art)  在艺术史系下设的摄影史课程,由摄影史学家米歇尔·普瓦威尔(Michel Poivert)为导师主持课程。通过系统的摄影理论研究,建构起对摄影史不同阶段的有针对性的分析与梳理。  巴黎第八大学摄影与当代艺术系  (Université Paris
期刊
从院校历史、课程综合实力、师资力量以及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考量,我选取了以下10个(按大学首字母排列)非常具有竞争力的英国硕士学位课程作为代表,借此为读者了解英国高等摄影教育提供一个窗口。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Goldsmith, University of London)  摄影: 图像与电子艺术硕士学位课程 (MA Photography: Image and Electronica Art
期刊
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波澜起伏,与中国学子留学的轨迹紧紧重合;起源于西方的摄影在中国传播与演进的历史也与中国人摄影留学的轨迹并行。从清末寻求民族复兴的第一次留学潮,“五四”前后探求现代新知的第二次留学潮,到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寻求个人职业实现为特征的第三次留学潮中,留学对中国摄影形成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推动。  在1950年代之前,科班出身的中国摄影留学生屈指可数。目前我们
期刊
2016年4月14日,被誉为“巴马科之眼”(Bamako,马里共和国首都)的非洲摄影大师马里克·西迪贝(Malick Sidibé)去世,享年80岁。马里克的侄子证实了他叔叔死亡的消息,并称马里克已经生病了一段时间,但是并没有向外界透露。马里克身后留下3个妻子和17个子女。  “这是马里共和国的一大损失,”马里共和国文化部长得知消息后宣布:“他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整个马里都在哀悼。”“马里克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