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初探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nan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如果不爱美,那他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爱生活,爱他周围的人,爱他的国家。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审美教育即是爱的教育。人有爱美之心,表明人有求真向善之心。人有求真向善之心,才会对大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关切、热爱之情,激情永驻,志存高远;也才会孜孜以求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探索真理,追求事业,献身社会;也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他的生命才有价值。
  一、通过语文课实施审美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语文教材本身是美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文学作品)是从古今中外名著中精选出来的美文佳作,其创作源于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记录了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的创造才能和智慧乃至整个生命活动,包括意志、情感、品格等,把这些物化在对象之中,形象地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是真善美的统一。教师教学生阅读文学类课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精神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精神需要才是“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学生从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反观出自己身上的“本质力量”,从而获得美。
  (二)语文课堂是情感课堂
  形象性、感染性是美的两大特征。形象性是说美的事物一般是以其具体感性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使欣赏者得到一种直接的感受,如欣赏者读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仿佛看到两幅截然不同的风景;感染性是说美首先诉诸于人的情感,或者说在我们欣赏任何一种美的事物时,首先不是明白某种道理,而是在感情上产生某种激动,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三)每位学生都有获取美的愿望和审美需求
  如果老师们能一改过去那种“我当演员你们当观众”的死水式课堂模式,构建起“我当导演你们当演员”的新型课堂模式,形成良好习惯,则学生会对语文世界的美景津津乐道,享受无限艺术风光,这将是他们终生的精神财富。
  二、美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在语文课中实施审美教育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现结合笔者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美育的实施方法。
  充分挖掘教材(以文学作品为主)中的美育因素,把教材中的美直接剥开给学生看
  美的功利性特征表现为普遍的社会效用性。人类之所以需要美、追求美、创造美,就因为它对人类有益、有用。它的效用,主要表现在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纯洁灵魂,培养人们高尚的品格。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新闻、通讯等,其表现形式上没有多少美感因素可挖掘,但其思想内容,如人物的品质、精神、风范、智慧,多有激动人心的地方,即所谓崇高和精神美,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以异国他乡为家园、以朝鲜人民为父母兄弟而献身的高风亮节和感人精神;《斑羚飞度》中老斑羚舍己护幼的催人泪下的事迹(物化了的人);《我与地坛》中“我”痛苦肉搏的经历和坚强的意志,母亲超出常人的爱子之心;《五人墓碑记》中五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精神,无不震动学生的心灵,陶冶其情操。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可通过启发、 组织讨论、让学生谈感想等途径,和学生共同努力把这些美感因素发掘出来,以达到以美感人的目的。有些实用文注重表现事件或描写景物,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多样化的启发、灵活的引导或形象的讲解等途径,直接给学生搭建形象,使学生得到美的愉悦。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美学教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教材。现分而述之。
  1. 诗歌中的景象美、意境美、感情美和表现形式的美都能带给学生感动和愉悦。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里描绘的夕阳映照下康河一带令人心动的景色,表现出了柔美宁静的意境以及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宏壮阔的意境和作者豪迈奔放的感情,均能给人带来美感和激动。教师在课堂上只要抓好“诵读”这个环节,学生就能在充分的朗读中置身于诗歌的意境,感受到景色的美和人情的美,调动起无尽的联想和想象,学生会不由地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涌动着诗人的激情,获得美感。
  2.散文中的人性美和语言美能调动美感,陶冶性情。中学课本精选的散文,如《白杨礼赞》、《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花未眠》(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作)、《游褒禅山记》、《登泰山记》等都是名家精品,这类文章的思想内容均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以丰富的情感、主人公高尚的人格和优美的语言深深打动着学生,使学生陶冶了情操,鼓舞了意志,净化了灵魂。教师如果在指导阅读时把这些人性美和语言美的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必定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3.小说、戏剧作品中的生活画面美、风土人情美和人物形象美对学生有强大的感召力。如《荷花淀》所展现的月夜、午间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白洋淀一带纯厚的风土人情,以及水生嫂所代表的具有高度革命觉悟的人物形象,无不给学生带来情绪的愉悦和心灵的震动。
  有些小说、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虽然是丑恶的,如夏洛克、葛朗台、别里科夫,但他们容易唤起学生对相反人格的强烈向往。雨果曾说过:“美就在丑的旁边,畸形靠着优美。”达·芬奇也说过:“美和丑互相对照而显著。”这些“丑人”使人厌恶、鄙弃、反感,但他们是美好人格的对立面,能以丑衬美。审丑历来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点化,转化为艺术中的美,从而调动起欣赏者的美感。
  以上是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一些零碎想法和做法。一言以蔽之: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懂美、爱美、创造美的人才的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材,情义并茂,一篇篇佳作,均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其不仅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感染学生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强化认识活动、增强学习效率、形成学生个性行为品质的巨大功能。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讲究方法,运用多种途径,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唤起学生丰富积极的情感,从而使作者、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语文教
期刊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论文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数学概念的“引入”、“形成”、“本质”、“巩固”、“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学生如
期刊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英语”,而且更要教给学生“会学英语”,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因前者学得被动、呆板、局限,死知识多,活思想少;而后者学得主动、灵活、拓展,潜力发挥好,素质提高快。基于此,教师如何才能尽快引导学生做到“会学英语”呢?根据多年初中英语教学的工作实践,笔者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由“学会英语”逐步走向“会学英语”的。   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主动
期刊
数学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与“学”两方面,“学”是主要方面,“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因此,在数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数学教学中,笔者注重课堂的导入和结尾、注重情境的设置和渲染,收到了颇为不错的效果。本文试图从结尾技巧谈谈谈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   一、巧设悬念,疑问结尾   我国古代哲人曾经说过:“学贵
期刊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需要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多动手、多操作、多实践,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方法不适用于本学科的教学。怎样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得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到知识性与技能性的结合与统一,提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精心备课,做到胸有成竹   怎样把我们教师认为简单的内容
期刊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案机械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催化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昭示着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机械相加,而应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学只有在人格平等的对话中推进,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师生双方在真诚平等的基础上
期刊
随着高中的扩招,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之间的差距拉大,而且教师面对的是课改新生,要应用新课程理念来改革课堂教学。不能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学生,以传统的方式经营变化了的课堂。初中课程改革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学生养成了积极思考、敢于表达的习惯。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搞好课堂教学。下面,笔者谈一谈改革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学案的设计   学案设计首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诸如此类的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 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   一、创设情趣,激发兴趣   创设有趣的情境,可使学生
期刊
[关键词] :新课标 数学 创新教育 实施方法  [摘要]: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创新教育的要求日益突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个性,在教学中应注重设计情景化的数学问题,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注重培养多样化的能力,注重将游戏化的知识加以整治。同样,教师也应当有创新思想,并且坚持长期有目的地贯穿于教学实践,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
期刊
信息技术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它改变了以往学生通过教师、书籍和实践活动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为学习者提供了快捷、方便、多元化的信息渠道。笔者正是利用网络课件的直观性、交互性、开放性,为学生创设愉快学习情景和自主学习、协作交流的机会,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语文能力。构建起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一、利用网络课件的直观性。创设愉快学习情景   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