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石屹和他的SOHO中国将那些位居核心地段、设计时尚的写字楼和商铺,分拆卖给国内层出不穷的中小企业家,在投资渠道匮乏的中国,这一做法让SOHO成为最赚钱的房地产公司之一。
9月25日下午,在上海大剧院八楼的宴会大厅,当那个圆头圆脑、戴着黑框眼镜的男人出现时,现场还是产生了小小的骚动。
潘石屹来了。一脸的招牌笑容,谦和中带着点狡黠。
他气质中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架子,但你觉得他就是个名人。当他和一堆人同时走进来时,你能轻易地辨别谁才是主角。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当天出席“上海静安南京路商业地产高峰论坛”,还是一贯的装扮——短寸头、黑套装、灰领带,摄影师请他摆起POSE,他熟谙照做。
摆个打高尔夫的POSE吧——面对摄影师的建议,他有点无所适从。旁边的助手笑起来:他从来不打高尔夫的。
此前一个月,SOHO以24.5亿元从大摩手中买下上海南京西路的东海广场一期,近乎完美的地段,加上优惠的价格,这笔危机中的收购还是让他看起来心情不错。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潘石屹建议把座位拉近一点,因为“离太远会使我看起来生疏”。现场的人一一和他合影,他也含笑配合。
老潘将这种待人接物的谦恭,归结为自己的苦孩子出身——甘肃天水出生,从小就是受歧视的底层。他总是很勤勉,每天都在博客上吭哧吭哧写文章,对待质疑似乎也很透明。
在土地资源完全掌控在政府手中的制度环境下,潘石屹从来都否认自己有深厚的官家背景。无论别人怎么怀疑,他的确没有在行贿受贿方面曝出丑闻。
对于能拿到东海广场,他的解释是那座大楼“空置着也是静安区的负担”。当时静安区派了几个人去北京跟他们谈,说静安区10多座写字楼每年贡献的税收都是1亿以上。“吃了顿烤鸭。就跟我们说要2亿了。”他开玩笑地说。
你不得不暗暗佩服他的精明。和地产界的深水隐鳄相比,潘石屹不能算得上有背景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最能利用社会资源的人。之前有媒体报道东海广场项目偷税漏税6个亿,但是只用了一个晚上,一些英文媒体的标题便成了“潘石屹涉嫌偷税漏税6亿元”,虽然这跟潘石屹并没什么关系。
这是个能抓住市场机会进行另类出击的人。作为一位民营企业家,他在资本及政策的夹缝中展现了聪明和智慧,开辟了生存和发展的独特路径,以至于有人说,在不完全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房地产行业,潘石屹是最有市场意味的一个人。
10年来,潘石屹和他的SOHO中国将那些位居核心地段、设计时尚的写字楼和商铺,分拆卖给国内层出不穷的中小企业家,在投资渠道匮乏的中国,这一做法让SOHO成为最赚钱的房地产公司之一。
对于一个起点低、财务保守的公司而言,这种以资金高速周转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是SOHO发家的基因之一。如今,他是北京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
喜读经书、经常现身子各种道教佛教大会的老潘,更爱谈他的建筑哲学和文化,他追求开放的街区,强调多功能的融合,在那些充满了现代主义符号的建筑群里,他追求的是自然、混杂的集市效果。
在谈到生意时,擅长讲故事的潘石屹并不会务虚,他总能让你听到金钱的美妙声音:“跟着我们的业主现在有7000多个,全赚钱了,包括物业的升值、房租,我们统一出租,统一管理。”
尽管目前上海的商业地产现状并不乐观,但潘石屹不会接受现有的游戏规则。他在多个场合讲述了林肯的故事——男人腿要多长?能够着地就好。“紧紧踩在地上”的定位,意味着SOHO中国在闯进上海滩之后,仍然坚持其紧贴市场、为本土创业者服务的理念。
“我们面向的公司不是世界500强,而是江浙500强。”潘石屹笑着说。
凭借着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善走精巧路线的潘石屹正向另一个方法论迈进了一小步——SOHO东海广场不会复制北京的散售模式,暂时出租,租金也要随行就市。“不能让办公楼空着,最大的浪费,就是端着架子租不出去。’他说。
论坛结束后,围绕着冯仑、SOHO的成功经验和它的上海攻略,我们进行了颇有趣味的访谈。
攻略一:我们对东海广场的定位,就是要像男人的腿一样,结结实实踩在地上。
《新民周刊》:我们看到,SOHO中国一直不看重土地储备,而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商务物业开发商,散售的模式是如何确立的?
潘石屹:政府有關方面三令五申,说两年不开发土地就收回,尽管没怎么执行,可是我们就认定这个原则,万一哪天强制执行了呢?国土资源部老喊着“狼来了”,有一天“狼”可能就真的来了。不搞土地储备,跟我们的纪律性有很大关系。
散售的商业模式,使我们在过去10年里从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一个特别大的公司,因为资金回笼快。我如果拿着一个楼房,二三十亿放在那儿,哪来的钱再盖楼呀?这些年来,几乎每个城市都造了很多不太好看的、恶俗的建筑,SOHO中国又喜欢建房子,所以我们要抓住更多的机会。
《新民周刊》:比较一下你和冯仑在商业地产上的模式吧。业内人士说,SOHO中国的散售方式是批发商。冯仑则更像个包租公。
潘石屹:这些都是想象出来的,冯仑还想建世贸大厦呢。一个商业模式是否成功,是要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我们赚到钱了,得到发展了,我们交的税比别的房地产商交的税还高,地方政府高兴得不得了。
其实这10年来,我们的业主赚的钱更多。他们赚的钱加起来,比我们的项目销售额还多好几倍,大家一起分享嘛。
《新民周刊》:你自己也说过,建外SOHO如果不卖的话,现在仅地价都比当年的项目销售额要高。有人说你在大势的判断上不如冯仑,这话你服么?
潘石屹:我们6个人(注:当年的“万通六君子”:冯仑、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王启富、刘军)关系很亲密。冯仑是个特别聪明、特别好学习的人,那些网络上的名词,二十岁小年轻说的话,他全知道。
他原来的爱好是“三小”——坐小车、听小曲、看小报,当年的流行歌他都会,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歌词他都能背出来。他接受的信息量特别大,那时候没互联网,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买一堆小报。我到宾馆的时候,最怕电视机,但冯仑必须把电视机打开,哪怕是只有两个人在说话。
冯仑说过,有三个人对我影响最大——邓小平、我老婆,还有一个是他自己。他比我大4岁,那时我20刚出头,经常跟着一个比我大4岁的人的屁股后头跑,他认为我一个甘肃天水过来的,能有今天这模样,都是跟着他成长起来的。
《新民周刊》:东海广场被你拿下来了,但目前上海整体的商业地产环境似乎并不太令人乐观啊。
潘石屹:在高端地产和人口分布上,北京和上海都差不多。尽管过去几年中国的房地产起起伏伏,但上海地产占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的1/10没变,北京占有的1/10 也没变,所以这两个城市从地产总量上来看,应该差不多。
从辐射区域来看,中国的北方地区都向往北京,但长三角地区则向往上海,因为大家相信在上海能够更成功。
《新民周刊》:既然这样,东海广场是否会复制SOHO在北京做得很成功的散售模式?目前来看,上海的商业地产空置率据说是去年的3倍。
潘石屹:目前我们还是计划先出租。不能空置,空置就是浪费。美国总统林肯参加竞选时,因为长相特别丑,一个女选民就问他,一个男人的腿长多长的时候好看?林肯说,只要够着地的都好看。也就是说,所有男人的腿都好看,只要能够着地就行。我们对东海广场的定位,就是要像男人的腿一样,结结实实踩在地上。
目前东海广场的出租率只有30%左右,租客都是跨国大公司。我们会对项目的定位做一些调整,使其主要面向国内的本土企业。类型绝对不能单一,单一的全失败了,南京路就有个很好的融合。
如果说有个对立面的话,那就是陆家嘴,据说空置率现在已经是30%了。陆家嘴和华尔街,都是一种类型,成片的写字楼漂亮得不得了,但就是缺乏活力。
目前上海商业地产规模约有4700万平方米,总量上已经很过剩了,跟上海1700万人口一对比,很多人就觉得上海的商业地产没法做了。但是房地产毕竟是不动产,越是在过剩的情况下,繁华地段的生意可能会越好。
《新民周刊》:这意味着你们要调整之前比较擅长的散售模式?
潘石屹:我们的模式在不断调整之中。如果未来的市场还像现在這么疯狂,选择拿地、拿项目就需要很多钱,那么我就要拼命加快已有项目的销售;如果市场情况特别不好,销售受阻,那么我们拿项目就会容易一些,目前我们自有现金,加上银行贷款大概有200多个亿,这就是说,我们可以进200多亿的货。
现在的SOHO中国正在进行着新的调整和转型。一是地域上要扩大,比如从北京扩展到上海;二是未来要把持有物业和销售物业的数量调整到一个合适的比例,像北京前门大街5.4万平方米必须留下来,因为这块土地寸金寸土,所以必须持有。
攻略二: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精神,是认为自己不行,而且要在任何人身上发现优点。
《新民周刊》:这似乎说明,不断跟市场妥协、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是你立足的根本?
潘石屹:机会主义不好说,但是商业就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对商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毛主席当年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意思)说马克思列宁怎么说的他不管,他就看中国的实际情况,这种思想发展到后来就是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
作为一个好的商人,一定要面向市场,别整天这个模式那个模式的,别人说的商业模式是没用的。
首先你在大势上得看得远,否则你会很恐慌,就像现在突然来一个金融危机,弄得这个跳楼那个卧轨的,你得有信心,现在美国人民就没信心了。为什么中国现在敢放钱出来?我听中国人民银行的几个领导说,美国政府现在往下放钱就放不下去了。其次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一定注意千万别搞革命的浪漫主义,否则你做生意就得亏本。
《新民周刊》:大家都在喜迎建国60年。你最近也写了应景文章,说自己是60年剧变的样本。
潘石屹:共和国60年,我一个40多岁的人没法评价,挨饿是什么滋味,把上海的知青打发到荒郊野外是什么滋味,这些我都无法评价,这要让那些经历过的人去评价,他们的评价,比我们看点书或者道听途说的要真实得多。
但是我看到了30年来中国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咱就拿建房来说,20多年前建的房子多惨啊,30多年前的房子更是没法看。一个经济体能起这么大的变化,确实是个奇迹。在这30年的变化中,如果要找个样板的话,那就是我了。那时我们天天吃救济粮,救济粮是什么——红薯片,你或许不相信,我现在一看到红薯片,肚子里还直冒酸水。那时候真的吃不上饭,我的两个妹妹都送给别人了。有人问我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东西,我说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吃上了细粮_那时候能吃饱饭就行了,别的什么都不重视,包括学习成绩。
改革开放30年,我就是一个脱贫榜样。那时村里人跟我爸妈说,你们家都穷成这样了,还让孩子上什么学,回来干活吧,但我爸妈坚持让我上学。当年我们家是最穷的,现在成了村上、包括县里最富的了。
《新民周刊》:你1987年去深圳,1989年又去海南创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大浪淘沙,是何以走到今天的?
潘石屹:我觉得时代是最重要的因素。有两点也至关重要,第一就是要看得远,相信中国的未来,相信未来是个公平法治的社会。我跟公司的财务人员开会,唯一唠叨的就两点原则——绝不做一分钱的假账,绝不偷税漏税。你想我们每年上百亿的销售金额,稍微偷点漏点算什么?但是我们一分钱没漏过。这些年我亲眼看到一批批企业相继垮掉,基本上是5年一批,很多不是因为投资失败,而是倒在了偷税漏税和行贿受贿上。
第二,如果我可能有点才能的话,那就是相信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让别人去做,团队精神比个人能力有用得多。我看过去的那些同学,那时候在考试中第一第二的,现在状况都特别不好。如果别人都不如你,那也就不会帮你了——所以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精神,是认为自己不行,而且要在任何人身上发现优点。
《新民周刊》:在你看来,这些年活下来的房地产企业都有哪些共性?
潘石屹:万科算是一个标本吧,现在万科的规模最大,全中国第一,也是全世界第一,他们开发的建筑面积是第二名的两倍,所以很多人研究万科,觉得他们这个对那个也对。
我跟王石很熟,他老爱搞技术,一开始号召全公司学PowerPoint,要做幻灯片;一会又要在上海搞什么构建式房屋,其实这些都不是他的强项。虽然他自认为身处第一线,其实他对先进技术的认识是很麻木的。你想他天天在喜马拉雅山上,这个行业真正进步到哪一步了,他真是不知道——结果他就爱做这方面的尝试。
但王石是个正派的人,他就是不偷税漏税、不行贿受贿,所以尽管他犯了好多错误,最终一步步还是发展起来了。以我对万科及王石的了解来看,万科的企业文化就是正派的企业文化。你要是不正派,出去谈个项目就给人一点回扣,但是万科上上下下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么多年活下来的企业,虽然大家在技术方面有高有低,但总体来说都是正派的企业。房子漏水了、构建不好,这些都是能弥补的——但如果老总被抓了,这个企业就完蛋了,只要走错一步就没了。
《新民周刊》:在媒体的报道中,你的故事都是从1987年“偷渡”去深圳开始的,那时大家还在为理想主义煎熬,你却走上了实用主义的道路。
潘石屹:我那时也是理想主义呀——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而理想主义。那时我在 石油部管道局工作,工资特别高,我最后一次拿工资的时候,是101块钱。那时我整天坐机关,工资里还有24块钱的野外津贴,以及1.2元的自行车费等等。
因此,当听说我要辞职的时候,我爸说我疯了,我说我待不下去了,我得“下海”。在那个机关里,我基本上就干两件事,第一就是捣鼓电脑搞编程,当时我们什么电脑都有;除了电脑,就是一年四季分东西,我分过鸡蛋,分过草莓,分过豆腐皮、粉条、大米,都是下属单位为巴结我们送的。
攻略三:上海有很多机会,我们还是要看价格是否合适。
《新民周刊》:还是回到你的商业模式上。散售也会带来一个项目的持续性问题。当年任志强也曾批评过你。说这种快速销售会带来项目的“断顿”。
潘石屹:这10年时间,任志强没有一次不来批评我们,而且几年前,他还把自己写的批判文章偷偷送给了《北京青年报》,我说你别偷偷送,我们出了一本书,叫《SOHO现代城批判》,专门扒自己的皮。现在你可以问任志强服不服气。他原来是个大公司,现在越办越小,我们呢?则是在现有的商业模式下越办越大,规模已经是他的好多倍。
从目前来看,我们再持续发展5年是没有问题的——在5年内,我还有那么多钱呐,还怕找不着继续发展的机会?很多人说,你才有4年的土地储备,别的公司土地储备都30年了,最多的有151年的——实际上我们是安全的,他们是不安全的,万一国土资源部真的执行“两年不开发土地就收回”呢。
《新民周刊》:散售的模式会导致物业管理混乱,你认为呢?
潘石屹: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总是要慢慢调整修改,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物业管理还是十分重要的。原来我们相信社会化的管理,开发后请最好的物业公司。我们有两个项目,一个现代城,一个建外SO-HO,当初选物业的时候是非常慎重的,现代城当时选的是中海物业,但是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我们选的人被抓起来了,这下就乱套了。
建外SOHO当时我们找的是赛特物业,结果管了一段时间总公司闹政变,好像让人给收购了,所以从目前来看,我们一定要成立自己的物业公司,这样质量和品质才能有保证。
《新民周刊》:未来你会更多着眼于上海的商业地产么?
潘石屹:上海有很多机会,我们还是要看价格是否合适。长宁区领导曾对我说,以后围绕虹桥机场这一交通枢纽,长宁将跟周围的苏州、无锡等地建成半小时经济圈,这让我很动心。如果长宁区也能给我类似虹桥机场那么大的地,我一定会考虑,就像我扎根北京CBD区域开发了15年一样。
《新民周刊》:你怎么看目前的“地王”频现以及央企拿地的情况?
潘石屹:最关键就是央企为什么一下子就起来了?因为中国面对金融危机一直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加上4万亿的救市计划,这么多钱让央企拿了,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花。各个行业产品过剩,他们想象中的房地产是个暴利行業。我们在竞拍“广渠路15号”那块地的时候,一共去了11家,除了我们一家,剩下的全是国企。
有很多人特别悲观,觉得中国多少年来辛辛苦苦建立的市场经济,到头来国有企业都把民营企业给挤压了,但是我也能理解,这个时候政府要救市了,政府只能把钱交给国企,它怎么可能把钱交给我呢,交给我就不正常了,是吧?
《新民周刊》:地王频现,对未来的房价会有多大的影响?在你看来,现在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肯定充满了泡沫吧?
潘石屹:对房价的影响是肯定的,不过国土资源部不太承认。创造一个地王,周围方圆两公里的地价全涨了,这就是市场的一个反应。周围拿个地每平方米都2万多了,我的房子凭什么还卖1.2万?
我觉得上海的住宅市场一定要警惕。今年9月份开盘的项目,有13个楼盘的单价都超过10万元(每平方米)了,这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中国的收入水平、发展速度,能不能支撑这个价格?
攻略四:如果每天看自己的财务报表,再跟其他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一对比,然后乐半天,那就要出问题了。
《新民周刊》:任志强说你把西红柿卖成了水果的价格,他说北京的房价就是被潘石屹炒起来的。在公众的印象中,你是把概念引入地产,从而把房子卖出了好价钱,你同意这种说法么?
潘石屹:这实际上还是跟任志强有关系。你想我小时候,爷爷是国民党军官,在我出生之前就去世了,爸爸是右派,家庭又是地主成分,是受歧视的。但任志强他爸是建国时期商务部的常务副部长,以后是常委——他是高干子弟,所以我们俩对人的态度不一样,他穷横穷横的,对谁的态度都不好,包括对他爸。对建设部部长,还有曾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他见面就训人家,把人家气得不得了。
上次我和任志强参加曹景行的一个节目,每人谈自己的童年,曹景行是上海长大的,我讲的事情他们都没听说过,他们讲的我也不能想象——任志强说他小时候,家里的警卫员老欺负他,人家是高于,家里有警卫员,我也想象不到。
9月25日下午,在上海大剧院八楼的宴会大厅,当那个圆头圆脑、戴着黑框眼镜的男人出现时,现场还是产生了小小的骚动。
潘石屹来了。一脸的招牌笑容,谦和中带着点狡黠。
他气质中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架子,但你觉得他就是个名人。当他和一堆人同时走进来时,你能轻易地辨别谁才是主角。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当天出席“上海静安南京路商业地产高峰论坛”,还是一贯的装扮——短寸头、黑套装、灰领带,摄影师请他摆起POSE,他熟谙照做。
摆个打高尔夫的POSE吧——面对摄影师的建议,他有点无所适从。旁边的助手笑起来:他从来不打高尔夫的。
此前一个月,SOHO以24.5亿元从大摩手中买下上海南京西路的东海广场一期,近乎完美的地段,加上优惠的价格,这笔危机中的收购还是让他看起来心情不错。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潘石屹建议把座位拉近一点,因为“离太远会使我看起来生疏”。现场的人一一和他合影,他也含笑配合。
老潘将这种待人接物的谦恭,归结为自己的苦孩子出身——甘肃天水出生,从小就是受歧视的底层。他总是很勤勉,每天都在博客上吭哧吭哧写文章,对待质疑似乎也很透明。
在土地资源完全掌控在政府手中的制度环境下,潘石屹从来都否认自己有深厚的官家背景。无论别人怎么怀疑,他的确没有在行贿受贿方面曝出丑闻。
对于能拿到东海广场,他的解释是那座大楼“空置着也是静安区的负担”。当时静安区派了几个人去北京跟他们谈,说静安区10多座写字楼每年贡献的税收都是1亿以上。“吃了顿烤鸭。就跟我们说要2亿了。”他开玩笑地说。
你不得不暗暗佩服他的精明。和地产界的深水隐鳄相比,潘石屹不能算得上有背景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最能利用社会资源的人。之前有媒体报道东海广场项目偷税漏税6个亿,但是只用了一个晚上,一些英文媒体的标题便成了“潘石屹涉嫌偷税漏税6亿元”,虽然这跟潘石屹并没什么关系。
这是个能抓住市场机会进行另类出击的人。作为一位民营企业家,他在资本及政策的夹缝中展现了聪明和智慧,开辟了生存和发展的独特路径,以至于有人说,在不完全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房地产行业,潘石屹是最有市场意味的一个人。
10年来,潘石屹和他的SOHO中国将那些位居核心地段、设计时尚的写字楼和商铺,分拆卖给国内层出不穷的中小企业家,在投资渠道匮乏的中国,这一做法让SOHO成为最赚钱的房地产公司之一。
对于一个起点低、财务保守的公司而言,这种以资金高速周转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是SOHO发家的基因之一。如今,他是北京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
喜读经书、经常现身子各种道教佛教大会的老潘,更爱谈他的建筑哲学和文化,他追求开放的街区,强调多功能的融合,在那些充满了现代主义符号的建筑群里,他追求的是自然、混杂的集市效果。
在谈到生意时,擅长讲故事的潘石屹并不会务虚,他总能让你听到金钱的美妙声音:“跟着我们的业主现在有7000多个,全赚钱了,包括物业的升值、房租,我们统一出租,统一管理。”
尽管目前上海的商业地产现状并不乐观,但潘石屹不会接受现有的游戏规则。他在多个场合讲述了林肯的故事——男人腿要多长?能够着地就好。“紧紧踩在地上”的定位,意味着SOHO中国在闯进上海滩之后,仍然坚持其紧贴市场、为本土创业者服务的理念。
“我们面向的公司不是世界500强,而是江浙500强。”潘石屹笑着说。
凭借着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善走精巧路线的潘石屹正向另一个方法论迈进了一小步——SOHO东海广场不会复制北京的散售模式,暂时出租,租金也要随行就市。“不能让办公楼空着,最大的浪费,就是端着架子租不出去。’他说。
论坛结束后,围绕着冯仑、SOHO的成功经验和它的上海攻略,我们进行了颇有趣味的访谈。
攻略一:我们对东海广场的定位,就是要像男人的腿一样,结结实实踩在地上。
《新民周刊》:我们看到,SOHO中国一直不看重土地储备,而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商务物业开发商,散售的模式是如何确立的?
潘石屹:政府有關方面三令五申,说两年不开发土地就收回,尽管没怎么执行,可是我们就认定这个原则,万一哪天强制执行了呢?国土资源部老喊着“狼来了”,有一天“狼”可能就真的来了。不搞土地储备,跟我们的纪律性有很大关系。
散售的商业模式,使我们在过去10年里从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一个特别大的公司,因为资金回笼快。我如果拿着一个楼房,二三十亿放在那儿,哪来的钱再盖楼呀?这些年来,几乎每个城市都造了很多不太好看的、恶俗的建筑,SOHO中国又喜欢建房子,所以我们要抓住更多的机会。
《新民周刊》:比较一下你和冯仑在商业地产上的模式吧。业内人士说,SOHO中国的散售方式是批发商。冯仑则更像个包租公。
潘石屹:这些都是想象出来的,冯仑还想建世贸大厦呢。一个商业模式是否成功,是要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我们赚到钱了,得到发展了,我们交的税比别的房地产商交的税还高,地方政府高兴得不得了。
其实这10年来,我们的业主赚的钱更多。他们赚的钱加起来,比我们的项目销售额还多好几倍,大家一起分享嘛。
《新民周刊》:你自己也说过,建外SOHO如果不卖的话,现在仅地价都比当年的项目销售额要高。有人说你在大势的判断上不如冯仑,这话你服么?
潘石屹:我们6个人(注:当年的“万通六君子”:冯仑、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王启富、刘军)关系很亲密。冯仑是个特别聪明、特别好学习的人,那些网络上的名词,二十岁小年轻说的话,他全知道。
他原来的爱好是“三小”——坐小车、听小曲、看小报,当年的流行歌他都会,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歌词他都能背出来。他接受的信息量特别大,那时候没互联网,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买一堆小报。我到宾馆的时候,最怕电视机,但冯仑必须把电视机打开,哪怕是只有两个人在说话。
冯仑说过,有三个人对我影响最大——邓小平、我老婆,还有一个是他自己。他比我大4岁,那时我20刚出头,经常跟着一个比我大4岁的人的屁股后头跑,他认为我一个甘肃天水过来的,能有今天这模样,都是跟着他成长起来的。
《新民周刊》:东海广场被你拿下来了,但目前上海整体的商业地产环境似乎并不太令人乐观啊。
潘石屹:在高端地产和人口分布上,北京和上海都差不多。尽管过去几年中国的房地产起起伏伏,但上海地产占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的1/10没变,北京占有的1/10 也没变,所以这两个城市从地产总量上来看,应该差不多。
从辐射区域来看,中国的北方地区都向往北京,但长三角地区则向往上海,因为大家相信在上海能够更成功。
《新民周刊》:既然这样,东海广场是否会复制SOHO在北京做得很成功的散售模式?目前来看,上海的商业地产空置率据说是去年的3倍。
潘石屹:目前我们还是计划先出租。不能空置,空置就是浪费。美国总统林肯参加竞选时,因为长相特别丑,一个女选民就问他,一个男人的腿长多长的时候好看?林肯说,只要够着地的都好看。也就是说,所有男人的腿都好看,只要能够着地就行。我们对东海广场的定位,就是要像男人的腿一样,结结实实踩在地上。
目前东海广场的出租率只有30%左右,租客都是跨国大公司。我们会对项目的定位做一些调整,使其主要面向国内的本土企业。类型绝对不能单一,单一的全失败了,南京路就有个很好的融合。
如果说有个对立面的话,那就是陆家嘴,据说空置率现在已经是30%了。陆家嘴和华尔街,都是一种类型,成片的写字楼漂亮得不得了,但就是缺乏活力。
目前上海商业地产规模约有4700万平方米,总量上已经很过剩了,跟上海1700万人口一对比,很多人就觉得上海的商业地产没法做了。但是房地产毕竟是不动产,越是在过剩的情况下,繁华地段的生意可能会越好。
《新民周刊》:这意味着你们要调整之前比较擅长的散售模式?
潘石屹:我们的模式在不断调整之中。如果未来的市场还像现在這么疯狂,选择拿地、拿项目就需要很多钱,那么我就要拼命加快已有项目的销售;如果市场情况特别不好,销售受阻,那么我们拿项目就会容易一些,目前我们自有现金,加上银行贷款大概有200多个亿,这就是说,我们可以进200多亿的货。
现在的SOHO中国正在进行着新的调整和转型。一是地域上要扩大,比如从北京扩展到上海;二是未来要把持有物业和销售物业的数量调整到一个合适的比例,像北京前门大街5.4万平方米必须留下来,因为这块土地寸金寸土,所以必须持有。
攻略二: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精神,是认为自己不行,而且要在任何人身上发现优点。
《新民周刊》:这似乎说明,不断跟市场妥协、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是你立足的根本?
潘石屹:机会主义不好说,但是商业就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对商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毛主席当年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意思)说马克思列宁怎么说的他不管,他就看中国的实际情况,这种思想发展到后来就是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
作为一个好的商人,一定要面向市场,别整天这个模式那个模式的,别人说的商业模式是没用的。
首先你在大势上得看得远,否则你会很恐慌,就像现在突然来一个金融危机,弄得这个跳楼那个卧轨的,你得有信心,现在美国人民就没信心了。为什么中国现在敢放钱出来?我听中国人民银行的几个领导说,美国政府现在往下放钱就放不下去了。其次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一定注意千万别搞革命的浪漫主义,否则你做生意就得亏本。
《新民周刊》:大家都在喜迎建国60年。你最近也写了应景文章,说自己是60年剧变的样本。
潘石屹:共和国60年,我一个40多岁的人没法评价,挨饿是什么滋味,把上海的知青打发到荒郊野外是什么滋味,这些我都无法评价,这要让那些经历过的人去评价,他们的评价,比我们看点书或者道听途说的要真实得多。
但是我看到了30年来中国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咱就拿建房来说,20多年前建的房子多惨啊,30多年前的房子更是没法看。一个经济体能起这么大的变化,确实是个奇迹。在这30年的变化中,如果要找个样板的话,那就是我了。那时我们天天吃救济粮,救济粮是什么——红薯片,你或许不相信,我现在一看到红薯片,肚子里还直冒酸水。那时候真的吃不上饭,我的两个妹妹都送给别人了。有人问我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东西,我说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吃上了细粮_那时候能吃饱饭就行了,别的什么都不重视,包括学习成绩。
改革开放30年,我就是一个脱贫榜样。那时村里人跟我爸妈说,你们家都穷成这样了,还让孩子上什么学,回来干活吧,但我爸妈坚持让我上学。当年我们家是最穷的,现在成了村上、包括县里最富的了。
《新民周刊》:你1987年去深圳,1989年又去海南创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大浪淘沙,是何以走到今天的?
潘石屹:我觉得时代是最重要的因素。有两点也至关重要,第一就是要看得远,相信中国的未来,相信未来是个公平法治的社会。我跟公司的财务人员开会,唯一唠叨的就两点原则——绝不做一分钱的假账,绝不偷税漏税。你想我们每年上百亿的销售金额,稍微偷点漏点算什么?但是我们一分钱没漏过。这些年我亲眼看到一批批企业相继垮掉,基本上是5年一批,很多不是因为投资失败,而是倒在了偷税漏税和行贿受贿上。
第二,如果我可能有点才能的话,那就是相信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让别人去做,团队精神比个人能力有用得多。我看过去的那些同学,那时候在考试中第一第二的,现在状况都特别不好。如果别人都不如你,那也就不会帮你了——所以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精神,是认为自己不行,而且要在任何人身上发现优点。
《新民周刊》:在你看来,这些年活下来的房地产企业都有哪些共性?
潘石屹:万科算是一个标本吧,现在万科的规模最大,全中国第一,也是全世界第一,他们开发的建筑面积是第二名的两倍,所以很多人研究万科,觉得他们这个对那个也对。
我跟王石很熟,他老爱搞技术,一开始号召全公司学PowerPoint,要做幻灯片;一会又要在上海搞什么构建式房屋,其实这些都不是他的强项。虽然他自认为身处第一线,其实他对先进技术的认识是很麻木的。你想他天天在喜马拉雅山上,这个行业真正进步到哪一步了,他真是不知道——结果他就爱做这方面的尝试。
但王石是个正派的人,他就是不偷税漏税、不行贿受贿,所以尽管他犯了好多错误,最终一步步还是发展起来了。以我对万科及王石的了解来看,万科的企业文化就是正派的企业文化。你要是不正派,出去谈个项目就给人一点回扣,但是万科上上下下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么多年活下来的企业,虽然大家在技术方面有高有低,但总体来说都是正派的企业。房子漏水了、构建不好,这些都是能弥补的——但如果老总被抓了,这个企业就完蛋了,只要走错一步就没了。
《新民周刊》:在媒体的报道中,你的故事都是从1987年“偷渡”去深圳开始的,那时大家还在为理想主义煎熬,你却走上了实用主义的道路。
潘石屹:我那时也是理想主义呀——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而理想主义。那时我在 石油部管道局工作,工资特别高,我最后一次拿工资的时候,是101块钱。那时我整天坐机关,工资里还有24块钱的野外津贴,以及1.2元的自行车费等等。
因此,当听说我要辞职的时候,我爸说我疯了,我说我待不下去了,我得“下海”。在那个机关里,我基本上就干两件事,第一就是捣鼓电脑搞编程,当时我们什么电脑都有;除了电脑,就是一年四季分东西,我分过鸡蛋,分过草莓,分过豆腐皮、粉条、大米,都是下属单位为巴结我们送的。
攻略三:上海有很多机会,我们还是要看价格是否合适。
《新民周刊》:还是回到你的商业模式上。散售也会带来一个项目的持续性问题。当年任志强也曾批评过你。说这种快速销售会带来项目的“断顿”。
潘石屹:这10年时间,任志强没有一次不来批评我们,而且几年前,他还把自己写的批判文章偷偷送给了《北京青年报》,我说你别偷偷送,我们出了一本书,叫《SOHO现代城批判》,专门扒自己的皮。现在你可以问任志强服不服气。他原来是个大公司,现在越办越小,我们呢?则是在现有的商业模式下越办越大,规模已经是他的好多倍。
从目前来看,我们再持续发展5年是没有问题的——在5年内,我还有那么多钱呐,还怕找不着继续发展的机会?很多人说,你才有4年的土地储备,别的公司土地储备都30年了,最多的有151年的——实际上我们是安全的,他们是不安全的,万一国土资源部真的执行“两年不开发土地就收回”呢。
《新民周刊》:散售的模式会导致物业管理混乱,你认为呢?
潘石屹: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总是要慢慢调整修改,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物业管理还是十分重要的。原来我们相信社会化的管理,开发后请最好的物业公司。我们有两个项目,一个现代城,一个建外SO-HO,当初选物业的时候是非常慎重的,现代城当时选的是中海物业,但是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我们选的人被抓起来了,这下就乱套了。
建外SOHO当时我们找的是赛特物业,结果管了一段时间总公司闹政变,好像让人给收购了,所以从目前来看,我们一定要成立自己的物业公司,这样质量和品质才能有保证。
《新民周刊》:未来你会更多着眼于上海的商业地产么?
潘石屹:上海有很多机会,我们还是要看价格是否合适。长宁区领导曾对我说,以后围绕虹桥机场这一交通枢纽,长宁将跟周围的苏州、无锡等地建成半小时经济圈,这让我很动心。如果长宁区也能给我类似虹桥机场那么大的地,我一定会考虑,就像我扎根北京CBD区域开发了15年一样。
《新民周刊》:你怎么看目前的“地王”频现以及央企拿地的情况?
潘石屹:最关键就是央企为什么一下子就起来了?因为中国面对金融危机一直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加上4万亿的救市计划,这么多钱让央企拿了,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花。各个行业产品过剩,他们想象中的房地产是个暴利行業。我们在竞拍“广渠路15号”那块地的时候,一共去了11家,除了我们一家,剩下的全是国企。
有很多人特别悲观,觉得中国多少年来辛辛苦苦建立的市场经济,到头来国有企业都把民营企业给挤压了,但是我也能理解,这个时候政府要救市了,政府只能把钱交给国企,它怎么可能把钱交给我呢,交给我就不正常了,是吧?
《新民周刊》:地王频现,对未来的房价会有多大的影响?在你看来,现在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肯定充满了泡沫吧?
潘石屹:对房价的影响是肯定的,不过国土资源部不太承认。创造一个地王,周围方圆两公里的地价全涨了,这就是市场的一个反应。周围拿个地每平方米都2万多了,我的房子凭什么还卖1.2万?
我觉得上海的住宅市场一定要警惕。今年9月份开盘的项目,有13个楼盘的单价都超过10万元(每平方米)了,这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中国的收入水平、发展速度,能不能支撑这个价格?
攻略四:如果每天看自己的财务报表,再跟其他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一对比,然后乐半天,那就要出问题了。
《新民周刊》:任志强说你把西红柿卖成了水果的价格,他说北京的房价就是被潘石屹炒起来的。在公众的印象中,你是把概念引入地产,从而把房子卖出了好价钱,你同意这种说法么?
潘石屹:这实际上还是跟任志强有关系。你想我小时候,爷爷是国民党军官,在我出生之前就去世了,爸爸是右派,家庭又是地主成分,是受歧视的。但任志强他爸是建国时期商务部的常务副部长,以后是常委——他是高干子弟,所以我们俩对人的态度不一样,他穷横穷横的,对谁的态度都不好,包括对他爸。对建设部部长,还有曾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他见面就训人家,把人家气得不得了。
上次我和任志强参加曹景行的一个节目,每人谈自己的童年,曹景行是上海长大的,我讲的事情他们都没听说过,他们讲的我也不能想象——任志强说他小时候,家里的警卫员老欺负他,人家是高于,家里有警卫员,我也想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