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痴笑我,我之惜才,芳思交加。莫痴笑我,十里柔情,长愿相随。勿远离我,天涯旧恨,知音难得。勿远离我,一般情别,尽成陈迹……
宋神宗元丰二年,四十四岁的苏轼,由徐州改知湖州。三四月间,暮春时节,苏轼见到秦观。他喜爱秦观之才,在至交面前,情难自抑,与秦观酬唱作答。于是,给后世留下一篇妙趣横生、典雅畅快的诗书佳作:《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
“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留得一钱何足赖。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聩。”书帖起笔,便是苏轼书法,别开生面处,丰满肥润。“君”字墨浓,意欲将字之笔划,混沌到一起。然而苏轼的巧妙处,在于第二字“不”,又墨迹纤细、轻盈,与前字的浓重,形成反差和跳跃。接下来的“见”“诗”二字,又是饱满、丰厚;其后的“人”“借”“车”三字,笔划又回归纤弱、细致。书帖的节奏和韵律,就在这样的错落中,徐徐开篇。赏过牡丹的富贵艳丽,须臾调和,过渡到梨花的抖落寒俏。帖子就在这样安闲恬静的气息里,漫步春天。“无”“载”和后面的“尽”字,几乎与王羲之法帖里的字,一模一样。可见苏轼学书,用功之深。但他学书,并不局限一宗,而是融合各家。他终其一生,推崇二王,奉二王为书法的最高典范。在品前人书法时,他体会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风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可贵。苏轼书法云淡风清、悠然自得的风骨,便是对二王精神的沿袭。苏轼书写时,对“撇”夸张般地放任和舒展,完全来自羲之遗风。苏轼也习杨凝式。他从杨凝式书法的清朗宽舒中,得到启发;下笔随意游走,笔墨更加自在从容。苏轼又习蔡襄,并从蔡襄书法的淳厚和美中,得到灵感。书法之美,又多了一重层次。他还研习颜真卿,体会出颜真卿的书法与古法不同的创新之处。读出了颜真卿书法,除了自身极富天才外,还有集前人笔法之大成的个人优势,这是足以与魏晋书风相抗衡的另一书法高峰。颜真卿代表的唐代书法注重技巧,而魏晋书风更加注重精神层面。敏感捕捉书法名家巨匠的特质和精华,让苏轼在研习前人书法方面,能够更加高明地博采众长。
隋朝以后,科举制度的产生,开始变革并主导社会文化主流。文人、士大夫阶层,通过科举考试,逐渐走进社会上层官吏阶级。大量优秀的平民学子,得以脱颖而出。这样的选拔制度,致使书写的标准和规范,伴随科举制度的产生,逐渐应运而生。到了唐代,科举制度经过数百年发展,科举进士进入到士大夫阶层,成为社会的主导。随之,书写的规范性和秩序性,也成为社会的盛行和风尚。由此,“唐人尚法”就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而魏晋时期,选取并任用人才的门阀制度,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王羲之,是门阀世家的典型贵族子弟。他所提倡的书写自然,有其经年滋养的,悠闲心态作支撑。社会背景,则是门阀制度下,无须顾虑生存压力的,文人集团的自在和从容。心境,影响书境。书写崇尚自然率真,笔下唯有草长莺飞,山明水秀。由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晋人尚韵”,成为书法史上第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所以,书法美学上的兴衰与起伏,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变更和门阀世家的没落,休戚相关。苏轼作为一代文豪,学养深厚的文坛领袖,敏锐洞察到了背后的真相。他体会出一朝一代书法,各有千秋。于是,他打通筋脉,汲取各家营养的金贵之处,并提炼各朝各代的灵魂宗旨,引领北宋文人集团,走出了一条独立的创新之路。作为文人精英的典型代表,苏轼率先打破宋朝书法萎靡不振的僵局。他提倡,以文人的学识修养、学问文章之气和文人心画为宗旨的一代书风,慢慢渗透书坛。“宋人尚意”,便成为书法史上,第三座无法企及的高峰。
“人将蚁动作牛斗,我觉风雷真一噫。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书帖读到这里,已经到第三行了。在章法布局上,可以读出苏轼,是受科考试卷的规范要求和影响的。此书帖章法,工整规范,秩序井然。然而,苏轼在有序的章法里,却在笔法上,抢圆了“耍花枪”。他用漫天飞舞的笔法,去对抗有条不紊的章法。细品之,整幅书帖,得以灵活到了“能呼吸”。乍看之,却又如薛宝钗,矜持端坐于闺阁内。“作”“雷”“空”“枕”“流”,五字,留心读,惊觉里面的“牵丝”,不同凡响,美得慑人。苏轼在中规中矩的书写状态下,竟然有如此狂野的浪漫。透过笔下牵丝,把书家的微妙心事,泄露出来。原是在文人冲和的仪表堂堂下,埋藏着一颗不羁的心。早在宋神宗熙宁三年,朝廷开始推行王安石新法,苏轼兄弟便卷入到这场政治角逐中。苏轼连写两道奏章,详细纵论变法得失,引致朝廷不快。苏轼自以为识趣,自请外调,宋神宗也准许了他。在九年间,苏轼换了四个地方,先是杭州,后来是密州、徐州,继而是湖州。外调之后的苏轼,是感觉到委屈和失意的,经常流露怨气。但是,他并没有真正遭受生命和生存的困扰。这一时期的苏轼,生活上是无忧的,只是仕途方面,不如意而已。心情的不爽,也仅限于文人的牢骚满腹,并将不满情绪,倾注于笔端和毫间。文人的率真和天真,在生命和生存没有太大压力下,得以保全存真。在这一时期的诗词中,他经常口不择言地把情绪发泄出来。而他笔下的书法作品,也是真情流露,纯情绽放。尤其是在赴湖州途中,苏轼遇到了才子秦观,诗酒流连。在与秦观酬唱作答的快慰中,他的心情很是舒展。因此,帖子中,处处洋溢着满满的欢乐和畅快。
怡然自得的心情,让他笔下的书法,也是满面春风。帖子读到“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坏。眼花乱坠酒生风,口业不停诗有债”便可以读出,苏轼的心情,更加舒展了。纵行,已不似前面,状如算盘,那样笔直。有了些许参差不齐,让书法的趣味,更显得妙不可言。写到这里,牵丝就更多了。字,已如夏日之花,彻底盛开。书家完全自由了。如此放松之心情,使帖子读来,冰魂玉魄,气象万千。“初”“散”“失”,连续三个字,牵丝如缕,情意缠缠绵绵。“凿”“更”,二字,一撇一捺,大张大合,气势如虹。“停”“诗”“有”仨字,结尾处,是回收的勾。貌似羞羞答答,欲迎还拒,扭捏含情。多情君子,润笔和诗,牵丝如缕,墨迹缤纷。浓若芍药,淡似烟飞。举娥眉之盛貌,舞粉黛之芳菲。苏轼爱才,在秦观这样的仕子面前,居然像豆蔻少女,如此深情,如此眷恋。哪有文人相轻一说,只有惺惺相惜,英雄拜英雄。在这段书写中,苏轼其时并不知道,山雨欲来的人生灾难,即将发生。他的诗文,“口业不停诗有债”,简直就是“乌台诗案”的谶语。尽管那时,他作为朝廷外放官员,东奔西走,往返各州,也仅限于居无定所而已。与他日后的流放生涯,无法比拟。苏轼还是尚未品尝,生活真正的跋扈。时下,心态的从容自在,让笔墨里,透着典雅欢快。逍遥自在之情,洋溢毫间。由翰墨生绮罗,美如落花缤纷是也。如天女散花,笔笔落英飘落,瓣瓣花叶有余情。一勾一撇,欲语还羞。一点一捺,明媚动人。一横一竖,旖旎生姿。一折一挑,悠哉游哉。方寸之间,花团锦簇。擒纵之外,梦幻迷离。 帖子读到了,“君知五蕴皆是贼,人生一病今先差。但恐此心终未了,不见不闻还是碍”时,苏轼的全部心事,合盘托出。在秦观这样的至交面前,苏轼无意隐瞒。他愿意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尽情沸腾。他很快乐,因为知己在眼前。他又不快乐,因为关注时局的心,依旧困扰着自己。一个“碍”字,把心纠结到了一起。忧国忧民之心,依然故我。“终”字,夸张到赫然耸现;墨色又浓,字形又大。此时书家的心,终归不静,波澜起伏。书法,就是得意忘形的,一张张纯真孩子脸。喜怒哀乐,一目了然;一总表情,摆在那里。失意失志,在那呈现;得意得势,一望而知;悲喜交集,一览无余。书法之技巧,好比母亲教育子女,见了客人,要有礼貌。可是书法像孩子,当情绪上来时,一切教养在孩子眼里,灰飞烟灭。嘻笑愤恨,呼之欲出,欲罢不能。在文雅欢腾的笔墨间,苏轼那无法言语的苦涩,在墨迹的晚霞中,围炉夜话。这样的欢乐,珍之重之吧。命运的诡谲,倾刻上演。苏轼书风,有一个巨大的转折。此转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以此为分水岭,苏轼前期书法,花俏潇洒;后期书风,内敛浑厚。与秦观和诗的这幅帖子,就是典型的前期书风。“耍帅”之处,比比皆是。帖子中的“竖”苏轼从不写成,“万里枯藤”状。他把“竖”,写成“撇”。那样的“耍花枪”,好像仗义执言后,拂袖而去的率性文人;依旧纯真,依旧烂漫。没有经过生死考验,他还有资格任性妄为。经历过“乌台诗案”后的苏轼,才切身体会,什么是“魂惊汤火命如鸡”(此系苏轼狱中所作)。帖子中的苦涩,不占全局;终归只是欢乐中的,一声叹息罢了。
“今君疑我特佯聋,故作嘲诗穷险怪。须防额痒出三耳,莫放笔端风雨快”。书帖读到这里,已近尾声。苏轼好开玩笑的作派,又占了上风,他开始与秦观揶揄戏谑。文字之意是:你怀疑我装聋,写诗调侃我。可是你自作聪明,没准会受到老天戏弄,让你变成“三耳秀才”。这里“三耳秀才”的典故,源自隋朝传说。说是一个叫张审通的秀才,夜间在睡梦中,到冥府任记录官。一回,冥官为了奖赏他,在他额上安了一只耳朵。秀才一觉醒来,感到额头发痒,没成想真长出一只耳朵。一时间,传为佳话,他成了“三耳秀才”。苏轼的俏皮,不仅体现在诗文中,更是暴露到了书法里。“聋”“耳”二字,好似逞才使气的花腔女高音;高调,华丽,炫耀。“竖”,可谓接近花哨,轻佻了。倘若翻来读,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两相比较,会发现心情绝然不同。前期书法,生如夏花;后期书法,冰雪交加。还好,苏轼在与秦观的,诗酒流连忘返中,依然葆有春天般的心情。书为心画,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文人,就是这样的自由自在。他们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汇到了线条里。“宋人尚意”的“意”,奥妙便是如此这般。后人读书法之美,更是读中国文人的心灵至交和悲欣交集。后世幸哉。得以品读苏轼的《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与君意合,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往来酬和,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笔墨留芳,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作者简介:
王彧浓,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宋神宗元丰二年,四十四岁的苏轼,由徐州改知湖州。三四月间,暮春时节,苏轼见到秦观。他喜爱秦观之才,在至交面前,情难自抑,与秦观酬唱作答。于是,给后世留下一篇妙趣横生、典雅畅快的诗书佳作:《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
“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留得一钱何足赖。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聩。”书帖起笔,便是苏轼书法,别开生面处,丰满肥润。“君”字墨浓,意欲将字之笔划,混沌到一起。然而苏轼的巧妙处,在于第二字“不”,又墨迹纤细、轻盈,与前字的浓重,形成反差和跳跃。接下来的“见”“诗”二字,又是饱满、丰厚;其后的“人”“借”“车”三字,笔划又回归纤弱、细致。书帖的节奏和韵律,就在这样的错落中,徐徐开篇。赏过牡丹的富贵艳丽,须臾调和,过渡到梨花的抖落寒俏。帖子就在这样安闲恬静的气息里,漫步春天。“无”“载”和后面的“尽”字,几乎与王羲之法帖里的字,一模一样。可见苏轼学书,用功之深。但他学书,并不局限一宗,而是融合各家。他终其一生,推崇二王,奉二王为书法的最高典范。在品前人书法时,他体会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风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可贵。苏轼书法云淡风清、悠然自得的风骨,便是对二王精神的沿袭。苏轼书写时,对“撇”夸张般地放任和舒展,完全来自羲之遗风。苏轼也习杨凝式。他从杨凝式书法的清朗宽舒中,得到启发;下笔随意游走,笔墨更加自在从容。苏轼又习蔡襄,并从蔡襄书法的淳厚和美中,得到灵感。书法之美,又多了一重层次。他还研习颜真卿,体会出颜真卿的书法与古法不同的创新之处。读出了颜真卿书法,除了自身极富天才外,还有集前人笔法之大成的个人优势,这是足以与魏晋书风相抗衡的另一书法高峰。颜真卿代表的唐代书法注重技巧,而魏晋书风更加注重精神层面。敏感捕捉书法名家巨匠的特质和精华,让苏轼在研习前人书法方面,能够更加高明地博采众长。
隋朝以后,科举制度的产生,开始变革并主导社会文化主流。文人、士大夫阶层,通过科举考试,逐渐走进社会上层官吏阶级。大量优秀的平民学子,得以脱颖而出。这样的选拔制度,致使书写的标准和规范,伴随科举制度的产生,逐渐应运而生。到了唐代,科举制度经过数百年发展,科举进士进入到士大夫阶层,成为社会的主导。随之,书写的规范性和秩序性,也成为社会的盛行和风尚。由此,“唐人尚法”就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而魏晋时期,选取并任用人才的门阀制度,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王羲之,是门阀世家的典型贵族子弟。他所提倡的书写自然,有其经年滋养的,悠闲心态作支撑。社会背景,则是门阀制度下,无须顾虑生存压力的,文人集团的自在和从容。心境,影响书境。书写崇尚自然率真,笔下唯有草长莺飞,山明水秀。由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晋人尚韵”,成为书法史上第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所以,书法美学上的兴衰与起伏,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变更和门阀世家的没落,休戚相关。苏轼作为一代文豪,学养深厚的文坛领袖,敏锐洞察到了背后的真相。他体会出一朝一代书法,各有千秋。于是,他打通筋脉,汲取各家营养的金贵之处,并提炼各朝各代的灵魂宗旨,引领北宋文人集团,走出了一条独立的创新之路。作为文人精英的典型代表,苏轼率先打破宋朝书法萎靡不振的僵局。他提倡,以文人的学识修养、学问文章之气和文人心画为宗旨的一代书风,慢慢渗透书坛。“宋人尚意”,便成为书法史上,第三座无法企及的高峰。
“人将蚁动作牛斗,我觉风雷真一噫。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书帖读到这里,已经到第三行了。在章法布局上,可以读出苏轼,是受科考试卷的规范要求和影响的。此书帖章法,工整规范,秩序井然。然而,苏轼在有序的章法里,却在笔法上,抢圆了“耍花枪”。他用漫天飞舞的笔法,去对抗有条不紊的章法。细品之,整幅书帖,得以灵活到了“能呼吸”。乍看之,却又如薛宝钗,矜持端坐于闺阁内。“作”“雷”“空”“枕”“流”,五字,留心读,惊觉里面的“牵丝”,不同凡响,美得慑人。苏轼在中规中矩的书写状态下,竟然有如此狂野的浪漫。透过笔下牵丝,把书家的微妙心事,泄露出来。原是在文人冲和的仪表堂堂下,埋藏着一颗不羁的心。早在宋神宗熙宁三年,朝廷开始推行王安石新法,苏轼兄弟便卷入到这场政治角逐中。苏轼连写两道奏章,详细纵论变法得失,引致朝廷不快。苏轼自以为识趣,自请外调,宋神宗也准许了他。在九年间,苏轼换了四个地方,先是杭州,后来是密州、徐州,继而是湖州。外调之后的苏轼,是感觉到委屈和失意的,经常流露怨气。但是,他并没有真正遭受生命和生存的困扰。这一时期的苏轼,生活上是无忧的,只是仕途方面,不如意而已。心情的不爽,也仅限于文人的牢骚满腹,并将不满情绪,倾注于笔端和毫间。文人的率真和天真,在生命和生存没有太大压力下,得以保全存真。在这一时期的诗词中,他经常口不择言地把情绪发泄出来。而他笔下的书法作品,也是真情流露,纯情绽放。尤其是在赴湖州途中,苏轼遇到了才子秦观,诗酒流连。在与秦观酬唱作答的快慰中,他的心情很是舒展。因此,帖子中,处处洋溢着满满的欢乐和畅快。
怡然自得的心情,让他笔下的书法,也是满面春风。帖子读到“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坏。眼花乱坠酒生风,口业不停诗有债”便可以读出,苏轼的心情,更加舒展了。纵行,已不似前面,状如算盘,那样笔直。有了些许参差不齐,让书法的趣味,更显得妙不可言。写到这里,牵丝就更多了。字,已如夏日之花,彻底盛开。书家完全自由了。如此放松之心情,使帖子读来,冰魂玉魄,气象万千。“初”“散”“失”,连续三个字,牵丝如缕,情意缠缠绵绵。“凿”“更”,二字,一撇一捺,大张大合,气势如虹。“停”“诗”“有”仨字,结尾处,是回收的勾。貌似羞羞答答,欲迎还拒,扭捏含情。多情君子,润笔和诗,牵丝如缕,墨迹缤纷。浓若芍药,淡似烟飞。举娥眉之盛貌,舞粉黛之芳菲。苏轼爱才,在秦观这样的仕子面前,居然像豆蔻少女,如此深情,如此眷恋。哪有文人相轻一说,只有惺惺相惜,英雄拜英雄。在这段书写中,苏轼其时并不知道,山雨欲来的人生灾难,即将发生。他的诗文,“口业不停诗有债”,简直就是“乌台诗案”的谶语。尽管那时,他作为朝廷外放官员,东奔西走,往返各州,也仅限于居无定所而已。与他日后的流放生涯,无法比拟。苏轼还是尚未品尝,生活真正的跋扈。时下,心态的从容自在,让笔墨里,透着典雅欢快。逍遥自在之情,洋溢毫间。由翰墨生绮罗,美如落花缤纷是也。如天女散花,笔笔落英飘落,瓣瓣花叶有余情。一勾一撇,欲语还羞。一点一捺,明媚动人。一横一竖,旖旎生姿。一折一挑,悠哉游哉。方寸之间,花团锦簇。擒纵之外,梦幻迷离。 帖子读到了,“君知五蕴皆是贼,人生一病今先差。但恐此心终未了,不见不闻还是碍”时,苏轼的全部心事,合盘托出。在秦观这样的至交面前,苏轼无意隐瞒。他愿意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尽情沸腾。他很快乐,因为知己在眼前。他又不快乐,因为关注时局的心,依旧困扰着自己。一个“碍”字,把心纠结到了一起。忧国忧民之心,依然故我。“终”字,夸张到赫然耸现;墨色又浓,字形又大。此时书家的心,终归不静,波澜起伏。书法,就是得意忘形的,一张张纯真孩子脸。喜怒哀乐,一目了然;一总表情,摆在那里。失意失志,在那呈现;得意得势,一望而知;悲喜交集,一览无余。书法之技巧,好比母亲教育子女,见了客人,要有礼貌。可是书法像孩子,当情绪上来时,一切教养在孩子眼里,灰飞烟灭。嘻笑愤恨,呼之欲出,欲罢不能。在文雅欢腾的笔墨间,苏轼那无法言语的苦涩,在墨迹的晚霞中,围炉夜话。这样的欢乐,珍之重之吧。命运的诡谲,倾刻上演。苏轼书风,有一个巨大的转折。此转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以此为分水岭,苏轼前期书法,花俏潇洒;后期书风,内敛浑厚。与秦观和诗的这幅帖子,就是典型的前期书风。“耍帅”之处,比比皆是。帖子中的“竖”苏轼从不写成,“万里枯藤”状。他把“竖”,写成“撇”。那样的“耍花枪”,好像仗义执言后,拂袖而去的率性文人;依旧纯真,依旧烂漫。没有经过生死考验,他还有资格任性妄为。经历过“乌台诗案”后的苏轼,才切身体会,什么是“魂惊汤火命如鸡”(此系苏轼狱中所作)。帖子中的苦涩,不占全局;终归只是欢乐中的,一声叹息罢了。
“今君疑我特佯聋,故作嘲诗穷险怪。须防额痒出三耳,莫放笔端风雨快”。书帖读到这里,已近尾声。苏轼好开玩笑的作派,又占了上风,他开始与秦观揶揄戏谑。文字之意是:你怀疑我装聋,写诗调侃我。可是你自作聪明,没准会受到老天戏弄,让你变成“三耳秀才”。这里“三耳秀才”的典故,源自隋朝传说。说是一个叫张审通的秀才,夜间在睡梦中,到冥府任记录官。一回,冥官为了奖赏他,在他额上安了一只耳朵。秀才一觉醒来,感到额头发痒,没成想真长出一只耳朵。一时间,传为佳话,他成了“三耳秀才”。苏轼的俏皮,不仅体现在诗文中,更是暴露到了书法里。“聋”“耳”二字,好似逞才使气的花腔女高音;高调,华丽,炫耀。“竖”,可谓接近花哨,轻佻了。倘若翻来读,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两相比较,会发现心情绝然不同。前期书法,生如夏花;后期书法,冰雪交加。还好,苏轼在与秦观的,诗酒流连忘返中,依然葆有春天般的心情。书为心画,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文人,就是这样的自由自在。他们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汇到了线条里。“宋人尚意”的“意”,奥妙便是如此这般。后人读书法之美,更是读中国文人的心灵至交和悲欣交集。后世幸哉。得以品读苏轼的《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与君意合,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往来酬和,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笔墨留芳,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作者简介:
王彧浓,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