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作为一项基础学科教学,其教学方法更加贴合教学实际,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数学学习,解决一些问题,使学生具备数学学习的基础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性;分层;创新
随着我国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目标,但是我们发现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难以走出传统的教学习惯,很多教师还是遵循以前的旧有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成绩提高,采取题海战术,导致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主体发展受挫,对其今后的持续发展产生阻碍。我认为,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具有自己的主体性,建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能够及时对自己进行反馈,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使每个学生都能树立初步的创新意识。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总结,针对许多现实性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高中数学教学必须着手学生的主体性建设,引导学生发展主体能力,这是学生学习好数学的基本准备之一,只有具备主体性,建立主体意识之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更加自觉主动,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教师该如何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唤醒主体意识发展需求呢?我认为实际上高中学生本身就具备初步的主体意识萌发,但是很多教师因为考虑到数学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接受时间会比较长,所以直接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接受的过程,采取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教学过程,阻碍学生的主体发展,长久养成主体依赖性,就难以获得深入的发展。所以教师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主要以预习的方式展开。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已经初步具备,教师不应该还是让学生依赖自己进行数学知识的获取,而是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难点和疑点,从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做出解答,同时,预习还能够使学生对于知识进行自主建构,自觉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自主意识。但是教师发现高中学生的预习不够系统和完善,因为本身的主体能力发展有限,所以需要教师对其预习进行规划和设计,教师可以进行学科小组的研讨,针对每一部分知识都设计预习学案为学生系统地呈现出来内容大纲,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复习,既能够完全兼顾到每一个知识点,又能够实现預习的独立性。
第二,主体发展还需要教师开展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课堂形式。很多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发展需求,导致其主体性的减弱。如果教师偶尔开展以學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会促进主体的发展,学生走上讲台,为同学进行题目或者知识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醒悟,发掘自身的主人翁地位,从而建立主体性。
第三,建构主体性还要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很多教师上课的时候完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接受过程和发展需求,不考虑其学习的进度以及理解的难度,学生一直被动学习知识,对其自身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为出发点设计本节课程的进度以及讲课深度,从而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同时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通过沟通问题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如果满堂灌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压迫感觉,不利于主体的建构。
其次,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想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就需要教师采取分层教学,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关注,使其在自身现有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班级整体数学学习能力和基本素养的提升。但是,我们发现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是按照中间层次的学生接受水平为标准来进行课堂教学,导致后面的学生跟不上,前面的学生学不饱,从而对其积极性和数学学习态度的发展都很不利。还有的教师只关注前面的学生,对后面的学生直接放弃,导致学生的学习权利受限,对其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第一,教师开展分层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层次划分,并不是数学成绩不好就代表学生的数学能力就一定差,所以教师不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限定,因为高中阶段学生的发展很快,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潜在数学发展潜力,而不是直接界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后面的数学学困生就产生放弃心理。
第二,分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也就是不能只关注中间层次学生的提高,也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前面学生的拔高上,而是要注重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一方面,教师对内容进行基础和提升以及拔高的划分,争取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对应相关的阶段,使其学习热情获得满足,同时又有新的挑战来迎接,从而激发其学生的动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给每个层次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产生成就感,从而实现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提升。
第三,分层教学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分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自身的发展过程,教师不能只表扬前面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后面学生的努力和成就,教师要使评价的依据更加综合化,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被教师认可。一方面,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相对于自身的发展情况,然后教师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评价,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会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进展;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进一步丰富评价的内容,因为很多学生或许数学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其他方面发展突出,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肯定,激发其学习的动力,从而更加主动进行自身的完善。总之,分层教学就是要兼顾到每一个个体的发展,使学生都能够有所提升。
最后,还需要教师开展创新教学,初步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创新素养,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教师不要总是以自己的讲述为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多样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例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三维立体几何的教学,这是高中数学很难理解的一部分教学内容,立体几何问题学生学习很难,但是使用三维立体图形的呈现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创新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创造性思维随之发展。
总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关注其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性;分层;创新
随着我国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目标,但是我们发现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难以走出传统的教学习惯,很多教师还是遵循以前的旧有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成绩提高,采取题海战术,导致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主体发展受挫,对其今后的持续发展产生阻碍。我认为,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具有自己的主体性,建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能够及时对自己进行反馈,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使每个学生都能树立初步的创新意识。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总结,针对许多现实性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高中数学教学必须着手学生的主体性建设,引导学生发展主体能力,这是学生学习好数学的基本准备之一,只有具备主体性,建立主体意识之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更加自觉主动,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教师该如何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唤醒主体意识发展需求呢?我认为实际上高中学生本身就具备初步的主体意识萌发,但是很多教师因为考虑到数学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接受时间会比较长,所以直接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接受的过程,采取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教学过程,阻碍学生的主体发展,长久养成主体依赖性,就难以获得深入的发展。所以教师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主要以预习的方式展开。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已经初步具备,教师不应该还是让学生依赖自己进行数学知识的获取,而是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难点和疑点,从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做出解答,同时,预习还能够使学生对于知识进行自主建构,自觉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自主意识。但是教师发现高中学生的预习不够系统和完善,因为本身的主体能力发展有限,所以需要教师对其预习进行规划和设计,教师可以进行学科小组的研讨,针对每一部分知识都设计预习学案为学生系统地呈现出来内容大纲,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复习,既能够完全兼顾到每一个知识点,又能够实现預习的独立性。
第二,主体发展还需要教师开展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课堂形式。很多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发展需求,导致其主体性的减弱。如果教师偶尔开展以學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会促进主体的发展,学生走上讲台,为同学进行题目或者知识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醒悟,发掘自身的主人翁地位,从而建立主体性。
第三,建构主体性还要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很多教师上课的时候完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接受过程和发展需求,不考虑其学习的进度以及理解的难度,学生一直被动学习知识,对其自身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为出发点设计本节课程的进度以及讲课深度,从而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同时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通过沟通问题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如果满堂灌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压迫感觉,不利于主体的建构。
其次,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想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就需要教师采取分层教学,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关注,使其在自身现有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班级整体数学学习能力和基本素养的提升。但是,我们发现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是按照中间层次的学生接受水平为标准来进行课堂教学,导致后面的学生跟不上,前面的学生学不饱,从而对其积极性和数学学习态度的发展都很不利。还有的教师只关注前面的学生,对后面的学生直接放弃,导致学生的学习权利受限,对其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第一,教师开展分层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层次划分,并不是数学成绩不好就代表学生的数学能力就一定差,所以教师不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限定,因为高中阶段学生的发展很快,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潜在数学发展潜力,而不是直接界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后面的数学学困生就产生放弃心理。
第二,分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也就是不能只关注中间层次学生的提高,也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前面学生的拔高上,而是要注重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一方面,教师对内容进行基础和提升以及拔高的划分,争取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对应相关的阶段,使其学习热情获得满足,同时又有新的挑战来迎接,从而激发其学生的动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给每个层次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产生成就感,从而实现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提升。
第三,分层教学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分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自身的发展过程,教师不能只表扬前面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后面学生的努力和成就,教师要使评价的依据更加综合化,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被教师认可。一方面,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相对于自身的发展情况,然后教师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评价,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会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进展;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进一步丰富评价的内容,因为很多学生或许数学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其他方面发展突出,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肯定,激发其学习的动力,从而更加主动进行自身的完善。总之,分层教学就是要兼顾到每一个个体的发展,使学生都能够有所提升。
最后,还需要教师开展创新教学,初步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创新素养,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教师不要总是以自己的讲述为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多样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例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三维立体几何的教学,这是高中数学很难理解的一部分教学内容,立体几何问题学生学习很难,但是使用三维立体图形的呈现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创新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创造性思维随之发展。
总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关注其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