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来源 :锦州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happy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和研究视网膜光损伤动物模型 ,观察较强可见光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病理变化。方法 自制光损伤箱。取健康成年SD大鼠 35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CON)、光损伤后 1d (D1)、 3d (D3)、 5天(D5 )、 7d (D7)组 ,每组 7只 ,各组大鼠在 12h明 12h暗环境中饲养 7d ,然后暗适应 36h。D1、D3、D5、D7组大鼠采用 4 178Lux照度的可见光进行 12h间歇光照射 ,连续 3d ,总计 36h ,然后在正常环境中分别饱饲养 1d、3d、 5d和 7d。大鼠以 10 %水合氯醛麻醉 ,分别用 4 %多聚甲醛液 3%戊二醛灌流固定 ,摘取眼球 ,制成石蜡切片及超薄切片 ,应用光镜、电镜观察。结果 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 ,内、外节视杆排列整齐、规则。内、外核层排列紧密 ,染色均匀。光照后各组均可见光感受器形态的变化 ,其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D7组变化与D5组基本相似。主要变化为外核层变薄而稀疏。光感受器视杆外节排列紊乱 ,膜盘叠状结构解离。内节线粒体肿胀 ,空泡变。外核层细胞核染色质固缩 ,分布不均匀 ,向中央聚集。结论 采用 4 178Lux照度的可见光较长时间 (36h)间歇照射可诱导大鼠视网膜光损伤 ,成功地模拟了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 ;在光损伤的早期 ,即出现光感受器形态的变化 ,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损伤逐渐加重。
其他文献
<正> 我院受化工部委托,自1981年以来,连续招收了几届干部班学员,每届60人。这些学员除极少数来自各级党政机关外,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的化工企业,学制为三年,学成以后将回
<正> 为了搞好开放实验工作,我们在气相色谱实验室,就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如何提高学生的技术素质、培养学生手脑协调能力进行了摸索,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使我们受
<正> 搅拌这一章的核心,在于从过程的定性分析着手,揭露混和过程的实质,导出搅拌装置的选择和放大的若干指导原则。 混和是由破碎和输送两个过程组成的。破碎依靠的是小尺度
<正> 学习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本身固有的规律性。在学习实践中,遵循客观规律进行学习,就能取得成功;脱离或违背学习规律,就难以取得成效。高等学校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学
<正>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的独立课程,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不仅是验证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训练
<正>连词是虚词的一类。它不能独立担任句子的成分,而只起连接词与词、短语和短语以及句与句的作用,以表示它们彼此之间的一定关系。连词的运用不尽相同,有的连词只单独使用,
目的研究肝细胞线粒体与内质网的空间结构关系.方法通过连续超薄切片重建线粒体与其周围内质网的三维模型.结果连续超薄切片和三维模型显示:除极少量的线粒体与脂滴直接接触
<正> 物理化学是一门十分强调概念和逻辑思维的基础理论课,对初学者来讲,由于内容的抽象性,往往导致学生的某种迷惘甚至混乱。传统的偏重于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培
《新疆石油科技》是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正式批准由新疆石油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出版物,每季1期。它重点报导全疆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井测试、井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