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体系下的城市形象自塑之路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h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郑州市委机关报《郑州日报》是郑州城市形象“自塑”的重要平台,通过梳理近10年来其对黄河文化的有关报道,可知黄河在郑州城市形象中曾经长期处于定位不清、地位不显、关联不深的状态:2019年郑州确立了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的定位后,从《郑州日报》相关报道的话题、核心主题、深度和态度,可看出黄河已成为郑州城市形象的核心要素和最具整合性的文化标签。今后,郑州城市形象的“自塑”需要放置在黄河文化的统一语境中,通过打造和扩大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共同经验”,在更立体的媒介互动关系中完成。
  【关键词】黄河文化;城市形象:《郑州日报》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这种形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外在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1]传播学视阈下的城市形象,超越了城市地理、风光、景观、布局等“实体形象”,而更倾向于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的“虚拟形象”。现代社会的庞大和复杂,与人们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的有限性之间形成张力,在无法和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及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通过传播媒介建构的“象征性现实”(拟态环境)去了解自己无法亲身感知的事物。传播学视阈下的城市形象就是这样一种“象征性现实”,它是媒介建构作用下的城市重现,是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城市综合印象和感知。
  郑州,河南省省会城市,坐落在黄河之滨,拥有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等名片,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城市之一。新时代郑州市经济发展迅速,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跨境贸易额全国第一。但是,长期以来郑州城市形象模糊不清,并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更迭,缺乏一致性和稳定性。如“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突出其交通枢纽地位,“轩辕故里,黄河之都”则打造“源文化”形象,“国际商都”围绕商贸经济构建城市形象,而“机会之都”“一个都说‘中’的地方”则对城市形象的核心要素语焉不详。事实上,郑州形象在公众印象中一直较为模糊,2016年郑州“两会”期间,《河南商报》进行了街头调查,发现六成以上受访者认为郑州形象不突出,九成受访者认为郑州与西安和武汉等城市相比特色不鲜明。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后,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国沿黄9省区和国家4部委负责人参加,郑州发展进入“黄河时代”,郑州城市形象的媒体建构也进入了黄河时代。黄河,不仅成为郑州城市形象的核心要素,也成为郑州城市形象最具整合性的文化标签。
  从传播学角度看,郑州城市形象的建构既来自于城市外部,也来自于城市自身,是媒介“他塑”与“自塑”下的统合感知。其中,地方媒体往往有较强的城市形象自塑意识和较好的自塑效果。如中共郑州市委机关报《郑州日报》,就担负着建构与对外传播郑州形象的重大使命。同时,它所建构的郑州媒介形象体现着郑州市政府对郑州形象定位、形象建构方面的思路和理念。因此,本文将《郑州日报》作为郑州城市形象自塑的观测点,尝试从《郑州日报》有关黄河报道的回顾与整理中,寻求郑州城市形象自塑的有效途径。
  一、黄河文化与郑州城市形象自塑的历史变迁
  笔者关注的《郑州日报》有关黄河报道的重点篇目主要从CNKI知网上搜集,时间节点从2010年1月到2020年7月。统计总数有77篇(组),其中消息39篇,通讯28篇(组)(含5组系列报道),理论文章3篇,其他体裁7篇,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是报道稳定持续,影响较大。从时间上看,笔者截取的时间段落是2010—2020年,这10年间,《郑州日报》有关黄河的报道持续不断,最多时的2019年达到21篇(组),2014—2018这几年报道数量虽然不多,但也从未间断。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后,仅2019年9月到2020年7月,就有近30篇(组)的各类报道推出。而在全部77篇(组)报道中,头版文章有38篇(组),头条文章9篇(组),字数超过1500字的有11篇(组)。可见,在郑州城市形象体系中黄河一直是一个重要元素,且影响较大。
  其次是报道与郑州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联系紧密。如: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下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规划中的中原经济区以河南为主体。当年报道量出现一个小高潮,达到了11篇(组)。2017年,中央確定郑州为11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并通过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提出建设文化都市、建设生态都市的工作任务,“建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生态宜居的美丽中国示范城市”,有关黄河的报道也有所提升,且多围绕文化和生态的话题。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后,报道更是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在报道数量上,2019年之前,除2011年有11篇(组)外,每年不超过10篇(组),2019激增到21篇(组),其中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之后有16篇(组),2020年有23篇(组);在报道力度上,2019年后通讯18篇(组),在全部28篇(组)通讯中占比达64.29%;在报道深度上,2019年后系列报道3组,在全部4组系列报道中占比达75%。
  再次是报道中黄河的文化形象和生态形象比较突出。根据2010—2020年《郑州日报》黄河相关77篇(组)报道的统计,话题涉及经济、民生、生态建设、基础建设、科研、文化等各方面,其中文化的报道话题33篇(组),占比达44.29%,生态的报道话题23篇(组),占比达32.86%,两项相加占77.15%,占全部报道话题的3/4强。这说明,在郑州的城市形象体系中,黄河是以文化形象和生态形象出现的;在郑州市委机关报中所呈现的郑州城市形象,与黄河发生最大的关联仍然是生态和文化,这既是地方政府意志的体现,也与郑州市的历史传统和郑州发展的客观现实基本一致。   二、黄河文化与郑州城市形象自塑的自觉意识
  通过《郑州日报》黄河报道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2019年9月是郑州城市形象自塑的分水岭。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之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郑州的文化元素较多,缺乏整合和提炼。如2011年,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五大战略之一,为编制《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纲要》,郑州市委宣传部在对郑州市文化资源进行摸底整理后形成《郑州市文化资源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报告》,把郑州市的文化资源归纳为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商都文化、河洛文化、姓氏文化、客家文化8类,其中黄河文化虽然放在第一位,但与其他文化资源仍然是平行关系;此时虽然意识到黄河文化在郑州城市形象中的重要地位,但只是郑州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之一,并未将其放在统摄或者整合地位。
  其次是黄河流域广阔漫长,郑州地方特色不够突出。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程长、流域大,除河南外,还跨越了青海、陕西、山西、内蒙古等8个省区,不同河段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风貌差异巨大,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有的还形成了较好的展示平台,如宁夏的“宁夏银川国际黄河文化节”、甘肃的“黄河之滨艺术节”等,每年举行的时候当地媒体都有大量集中报道,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较好的传播效果,大大助力了当地城市形象的提升。反观郑州,也许是为避免发生文化资源的重叠和冲突,《郑州日报》在黄河相关报道中往往把黄河文化化解为若干元素,纳入到地方色彩更为突出的文化符号中,如河洛文化、少林文化、商都文化等,围绕黄河文化进行宏观表现和体系性传播的报道较少,客观上造成了黄河文化在郑州城市形象体系中,长期处于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的状态。
  从核心主题角度也能看出《郑州日报》对黄河文化报道的碎片化状态:2019年9月之前,黄河报道中有关文化和生态的报道数量虽然高达77.15%,但核心话题呈碎片化状态。黄河旅游、黄河湿地开发、黄河文化遗产等具体话题占据了黄河报道的大部分内容,有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综合性报道、大型报道,在2019年9月后才开始大量出现。
  可见,在郑州城市形象体系中,黄河文化的身影虽然无处不在,但大多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出现,黄河文化在郑州城市形象体系中的定位不清,郑州在黄河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不明显。另外,黄河相关报道虽然突出了黄河文化和郑州城市形象间不可割断的联系,但在联系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上,报道缺乏着力点,语焉不详,影响不大。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并发表重要讲话后,《郑州日报》的相关报道有了明显改观,这突出表现在报道深度上态度表达更加明确深刻,以及城市形象体系中的黄河文化形象日益清晰突出。
  关于报道深度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体裁上看出端倪。一般而言,新闻报道体裁多样,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其中消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事实的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概括性、陈述性报道。消息以其时效性强的鲜明特征成为众多新闻体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可以快速满足受众了解与城市发展相关的信息需求,所以在全部77篇(组)报道中,消息有39篇,占比达50.65%,是数量最多的报道体裁。但是消息对于新闻事实的呈现只是停留在浅层次、概括性的表达,难以与受众建立深层的情绪共鸣以及情感互动。与消息相比,通讯的表达更为详尽深入,容量较大,篇幅较长,也更为灵活多变,给受众带来的印象更为深刻。就黄河相关报道而言,2019年9月之后,通讯体裁明显增多,纵向上18篇(组)通讯占全部通讯数的64.29%,横向上2019年9月前通讯占全部报道数的30%,而2019年9月后这个比例上升到50%,可见郑州市地方对黄河报道的重视和力度。但是,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二者在表达方式上都是以叙述、描写为主,重在表达事实发生的来龙去脉,观点性表达不够明确突出,无法对受众产生深层影响。
  对于黄河在郑州城市形象中的深刻评论,以及对黄河的历史文化形态进行深度刻画的系列专题报道和理论文章,集中出现在2019年9月之后。如大型系列报道《郑中心的文化底色》《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郑汴洛:文旅融合的“黄河交响”》等。特别是《郑中心的文化底色》,从2020年4月22日到6月4日,共发表了24篇文章,内容涉及黄河文化、嵩山文化、商业文化、近代工业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名人等,每篇字数都在10000字以上,头版轉版并占据了整版的篇幅,力度空前,影响巨大。报道首篇《串珠成链的黄河文明》表达了黄河文化与郑州城市形象关系的深入思考: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开启了郑州发展的“黄河时代”。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加快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为国家中心城市培“根”铸“魂”,让郑州文化“立”起来“活”起来,需要我们有更坚定的文化自觉、更务实的有力行动。①
  其中“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可视为郑州地方在对郑州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全面考量和深入思考后的慎重定位,是对郑州与黄河的文化关联的清晰认知。因此,该文重点突出了“厘清”一词,显示出对郑州丰富文化资源进行统合整理的强烈愿望,以及用“黄河文化”作为郑州文化元素中具有整合功能的核心元素的清晰思路:
  厘清不同文物留存所代表的不同时期文化之间的历史逻辑关系,厘清不同文化演进与大山大河等地理位置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厘清中原文化与黄河文化、华夏文明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章借专家之口,对黄河文化与郑州城市形象的关系进行了明确定位:
  “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先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中华文明的母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干,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全球华人的精神原乡”“黄河郑州段是历史渊源最悠久、文化积淀最深厚、精神涵养最丰富的地区,在黄河文化中居于首要地位。”   这样的表述,既明确了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根”“魂”地位,也强调了郑州在黄河文化中的“首要地位”,可以看作是郑州城市形象几经变迁后,在新的时代语境中一次总的提炼和确立。从此郑州文化形象和形象建构有了明确的轮廓和清晰的主线,我们可将之视为郑州城市形象进入黄河时代的“自塑”宣言和美好愿景。
  在开宗明义之后,“郑中心”系列将黄河文化置于郑州文化体系的第一位进行报道:《荡气回肠的黄河乐章》②。其后的嵩山、仰韶、运河等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二七等革命文化和文旅、文产、时尚等先进文化的符号,则在黄河文化的指挥之下形成了郑州城市形象的主旋律。
  理论文章《提升郑州“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全球认同感和感召力》③则从文化认同感和城市感召力的角度,阐述了黄河文化在塑造城市形象中的核心作用,指出需要“不断提升郑州‘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全面提升城市气质、城市气派,让人们感受到华夏文明、黄河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增强文化自信心。”
  这些系列报道和理论文章,对黄河文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挖掘,不仅阐明了黄河文化与中原文化、华夏文明的关系,也追踪来源、探索趋向,为郑州城市形象自塑之路提供了广度和深度上的刻痕。
  在厘清关系、明确定位后,郑州城市形象自塑之路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郑州城市形象自塑最重要的幕后推手是当地政府和行政机构。从信息源角度看,全部77篇(组)报道只有2篇(组)来自于市民和民间机构,其他全部来自政府和行政部门,这与我国的新闻工作模式有关。“延安模式”决定了媒介组织对城市形象建构“主流声音”的呼应与共振;但另一方面,城市形象的建构需要作用于社会公众,让城市的内外部核心实力以及城市发展愿景形成公众层面的情感和认知,才算是完成了传播[2]。因此,优化城市形象建构的实际效果还需要更多元的发声体系。
  其次,从情感倾向上,以政府为主要信息源造成了正面情感倾向的报道占压倒多数。全部77篇(组)除1篇情感倾向为中性外(《郑州段黄河水质尚未受漏油污染——备用水源可保50天城市供水》2010.1.5第一版),其他报道全部是正向报道。虽然党报作为主流媒体,有较强的“议程设置”功能,不过正面报道与负面新闻的极端反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媒体公信力产生负面效用,從而间接影响郑州城市形象真实性及专业性的塑造。媒体对“拟态环境”建构的情感失衡,会让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反而不利于城市形象的积极建构。
  三、黄河文化与郑州城市形象自塑的建构方向
  首先,郑州城市形象的建构需要放置在黄河文化的统一语境中完成。
  如前所述,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程漫长,流域广泛,文化类型丰富多样,因此只有把郑州放置在黄河文化的统一语境中,在黄河流域其他文化元素的参与和参照下,“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的建构才能真正完成。在有了明确的自塑目标后,还需要通过多样的媒介化手段,将原来具有地方性或区域性的议题上升到黄河文化的全局层面,通过突破地缘局限、超越行政区划边界、摆脱碎片化呈现、挣脱时空局限的多样化媒介事件,才能完成“主地标”的形象建构。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可以看作是一个重要的媒介事件,其后还需要抓住时机,通过各类峰会、论坛、会议、活动等方式,将黄河沿线单个省(区)的个性化文化和个体利益统合进黄河文化整体言说的话语框架中,谋求合力,生成共同议题,形成既尊重彼此文化话语权,又不失交往理性的媒介空间。同时在这一空间中突出郑州文化特色,营造地方感,将地方性的议题通过各种媒介事件上升为整体性的议题,让郑州在传播过程中成为黄河文化传播的“主角”,成为黄河文化社区互动的引领者,最终完成“主地标”城市的形象建构。
  其次,强化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是引导舆论、建构城市形象的基础。
  以《郑州日报》为代表的地方传统媒体平台,需要改变以往情感倾向单一,对城市形象建构失衡的现状,对于信息的呈现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多元,客观反映城市发展过程的全貌,在确保媒体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前提下,发挥意识形态对于客观现实的宏观引领作用,弘扬城市发展的主旋律。这样才能在准确把握郑州城市定位的基础上,强化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为受众呈现一个立体化、多维度的郑州城市形象,使主流话语的引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再次,郑州城市形象的建构需要警惕独白式话语逻辑,着力打造和扩大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共同经验”。
  城市形象的建构需要通过建立共同的偏向、爱好、经历、传统等来打造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共同经验”,才能引发更多共鸣,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黄河文化议题本身就对原有的地域隔阂有消解作用,而以信息流动为基础的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也使跨地域的人际交往不再受物理环境的限制。在打破地域限制的同时,官方与民间的场域分隔、主流和非主流的文化差异,也需要跨越和弥合。《郑州日报》虽然是地方性媒体,但仍然可以充分发挥其新媒体矩阵的作用,在黄河文化的整体媒介框架下实现对民间话语、弱势话语、私人话语的收编,以促进新的官方话语和公共议题的形成,构建更为广泛的“共同体验”。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地域差异和文化逆差,拥有更多的身份主体,形成更为立体的媒介互动关系,让郑州“黄河文化主地标”的城市形象更为深入人心。
  注 释:
  ①《郑州日报》2020年4月22日第一版。
  ②《郑州日报》2020年4月23日第一版。
  ③《郑州日报》2020年4月10日第八版。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峻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5.
  [2]王玉婷,孟霞.对城市形象传播的思考[J].中国报业,2013(8).
  (范红娟为郑州师范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教授;杜佳林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商学院硕士生)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摘要】互联网的冲击使得传统图书出版公司的“利润区”遭到了破坏。为考察国内出版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和发展路径,通过选取凤凰传媒、出版传媒、中南传媒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出版企业,根据其近五年的财务报表,对其整体运营状况、各项主营业务的利润结构、毛利润率进行分析,并从“利润区”的视角解读了三家出版企业的盈利模式。最后总结了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强化核心业务,多业态培育利润区;优化产业结构,开辟新利润增
期刊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跨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家庭和个人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不减反增,英语学习的动机或内外部的驱动力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大学生新闻英语的教学中,学校与教师既应当在优质新闻英语阅读资源的整合上加大投入,还应当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对大学生学习的动机、特点、手段、方法等进行分析。由牟微微、唐宪义主编的《新闻英语导读》一书(2019年3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以新闻材料汇编新闻英语
期刊
2020年11月28日—29日,“融媒体发展:边际拓展与机制创新”高端论坛暨2020年浙江省传播学会年会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镜湖校区隆重举行。本次會议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省传播学会、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承办,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协办。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就“融媒体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探讨,不仅在媒体融合的方向、路径与未来等层面引发了不同观点
期刊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平台成为科普信息传播和科普品牌打造的重要阵地。以品牌影响力较高的科普类公众号“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其科普信息移动化传播策略,具体包括科研工作者主导科普信息传播、内容紧扣新闻时事热点、适应移动社交平台、实现多平台联动。我国科普微信公众号应打造特色化传播优势,突出科学信息服务功能,构建科普信息跨平台生
期刊
近现代以来,英美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有力促进了英美文学及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变异。由周仁成编著的《英美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变异》(2018年6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探讨了英美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的传播现状与变异,呈现了现代中国语境下英美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为英美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译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有利于英美文学以及其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
期刊
良好的图片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是审美艺术风格的独特体现。这对报刊自我特色及风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图形、色彩、文字、编排、网络设计参考书》(蒂莫西·萨马拉著,庞秀云译,2013年2月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一书从色彩、文字、图形、编排及网络设计等角度分别阐述了平面设计问题,对平面设计中各元素的应用及其传达的信息进行对比,为报刊图片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报刊图片视觉传达设计中,图片
期刊
【摘要】融媒体时代,无论终端呈现方式如何千变万化、五花八门,记者采写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都要把握宏观揽全局,贴近基层“抓活鱼”;要精耕细作角度巧,不甘平庸“拔头筹”;要深思提炼抓要害,求真求新“有嚼头”。唯有此,才能抓住现象背后的问题实质,在锤炼“四力”中提升新闻写作水平,給读者呈现独家原创的文本精品。  【关键词】创新;分析;独特元素;锤炼“四力”  有很多事实,在一些人看来不是新闻,但是只要具备
期刊
【摘要】几十年来的坚守,“观看春晚”已经成了年俗现象。关注并以此作为一种现象级社会景致来细细扫描,表明大家在认同央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注重传统节目创新,增强智能技术运用的同时,也期待主办方在尊重传统与守望未来之间做出更多理性的权衡,在与新媒体的竞合中找到重塑民族文化盛宴仪式感的有效路径,期待央视春晚能在坚守初心和自我革新中再创佳绩。  【关键词】春晚现象;时代华章;理性权衡;仪式重塑  回溯39届
期刊
【摘要】以《唐宫夜宴》为代表的河南春晚及元宵晚会的“出圈”走红,在传播场域和文化语境里值得总结反思。节目创新需要共情的方法与能力;艺术的共情引发传播的共鸣;传播的共鸣源于思想的共振;文化传承需要同心共举。  【关键词】共情;共鸣;共振;共举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这句话正在网络盛传。丰腴雍容中的雅致,正是盛唐女性所独有的。社会的繁荣,绽开在那些花样面容上,流光溢彩,令人沉醉。在一些
期刊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初刊于1943年《天地》杂志第2期,后收入《传奇》中。张爱玲在小说中多次论及“好人”与“真人”。可见,小说中对于“好人”与“真人”的定义主要源于女主人公吴翠远的评价,那么在她的眼中,如何界定“好人”与“真人”?男主吕宗桢为何从“真人”变成了“好人”?张爱玲又是如何辨析两者的呢?作者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孤立的艺术空间:华茂银行的会计师吕宗桢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一个圆满的家庭,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