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孩子们的眼里,数学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他们认为学习数学很难。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将数学知识移进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到自然、亲切、真实。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98-01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将这门学科让学生学起来感到自然、亲切、真实呢?对此,笔者有以下体会:
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比如,在教“四则运算”时,安排这样一段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心目中认为什么样的景色是最美的?(鸟语花香、晴空万里、茫茫草原、雪景……)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冰城哈尔滨去看看。(课件出示)美吗?
生:太美了!
师: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欣赏图片)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们观察得很真仔细。
师:我们从图上可以知道:滑冰区有72人,滑水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
学生们开始思考、讨论。
师:同学们,咱们到滑冰场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下面请听滑冰场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滑冰区,今天上午滑冰场来了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后来又来了85人。请你们也进去看一看吧!然后看看现在滑冰场还有多少人在滑冰?你们能提出各种问题并解决它吗?
这样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他们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老师要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时,让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再教学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认识;在学习实际测量时,可带领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
三、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例如,在教学长方行的面积时,布置这么一道题:
师:“每年开学时老师给同学们发了新书,同学们回家后都会把书本包上书皮。老师想问一下你每次都是如何准备包书的纸的?
学生说根据书的大小,如果书大就准备大一些的纸,如果书小就准备小一些的纸。
师:这个大或小和书的什么有关系?你需要准备什么数据?
这样自然而然学生说需要量书的长、宽、高,老师再稍加引导包书皮一般要比书的面积稍大一些。根据学生的已知布置作业回家给数学书和品社书(两本书大小不一样)包上书皮,再让大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准备材料的。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做题,而是在活动中解决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同时还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开发。
四、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王老师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小数的认识和性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小数的意义和元、角、分的联系,王老师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超市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不仅熟悉了小数的性质而且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马霞霞.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探索[OL].2013
[2]胡尚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C].2014年教育探索与实践学术论文集;2014-10-01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98-01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将这门学科让学生学起来感到自然、亲切、真实呢?对此,笔者有以下体会:
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比如,在教“四则运算”时,安排这样一段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心目中认为什么样的景色是最美的?(鸟语花香、晴空万里、茫茫草原、雪景……)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冰城哈尔滨去看看。(课件出示)美吗?
生:太美了!
师: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欣赏图片)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们观察得很真仔细。
师:我们从图上可以知道:滑冰区有72人,滑水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
学生们开始思考、讨论。
师:同学们,咱们到滑冰场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下面请听滑冰场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滑冰区,今天上午滑冰场来了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后来又来了85人。请你们也进去看一看吧!然后看看现在滑冰场还有多少人在滑冰?你们能提出各种问题并解决它吗?
这样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他们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老师要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时,让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再教学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认识;在学习实际测量时,可带领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
三、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例如,在教学长方行的面积时,布置这么一道题:
师:“每年开学时老师给同学们发了新书,同学们回家后都会把书本包上书皮。老师想问一下你每次都是如何准备包书的纸的?
学生说根据书的大小,如果书大就准备大一些的纸,如果书小就准备小一些的纸。
师:这个大或小和书的什么有关系?你需要准备什么数据?
这样自然而然学生说需要量书的长、宽、高,老师再稍加引导包书皮一般要比书的面积稍大一些。根据学生的已知布置作业回家给数学书和品社书(两本书大小不一样)包上书皮,再让大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准备材料的。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做题,而是在活动中解决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同时还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开发。
四、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王老师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小数的认识和性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小数的意义和元、角、分的联系,王老师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超市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不仅熟悉了小数的性质而且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马霞霞.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探索[OL].2013
[2]胡尚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C].2014年教育探索与实践学术论文集;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