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100例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q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西药治疗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包含中医辨证分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变化及血脂变化情况等。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含中医辨证分型)比较(P<0. 01)、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P<0. 01)、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P<0. 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有明显改变,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P<0. 01)。结论 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确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冠心病 不稳定性 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111-03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心肌缺血临床综合征。该类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繁,病情较重。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明显影响,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故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很受临床重视。笔者自2007~2009年,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100例本院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58. 6岁;病程10个月~15年;中医辨证分型:气虚血瘀型15例、心血瘀阻型20例、痰湿阻滞型9例、心肾阳虚型6例。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56. 7岁;病程1~12年;中医辨证分型:气虚血瘀型18例;心血瘀阻型16例、痰湿阻滞型10例、心肾阳虚型6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中医辨证分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同时所选用病例均排除了冠心病心肌梗塞、重度心律失常、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侯群、颈椎病所致的胸痛或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中医治疗。处方:人参10g、黄芪30g、丹参15g、赤芍15g、田三七粉5 g(冲服)、红花10g、瓜蒌12g、薤白12g、法夏10g、桂枝6g、炙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2.2 对照组
  服用消心痛10mg,每日3次,阿斯匹林50mg,每日1次,用温开水送服。
  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观察两个疗程;治疗组病例在治疗前4天及治疗期间均停用其它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对照组中具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均继续服用降压或降糖药物,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若心绞痛发作时,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并记录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服用硝酸甘油片的用量。治疗前后及治疗中每周定期作心电图检查,定期检查两组病人的血、尿常规,血脂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3 治疗结果
  3.1 总体疗效
  治疗组50例,显效18例(36%),其中气虚血瘀型6例、心血瘀阻型12例;有效27例(54%),其中气虚血瘀型9例、心血瘀阻型8例、痰湿阻滞型6例、心肾阳虚型3例;无效5例,痰湿阻滞型3例、心肾阳虚型2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50例,显效14例(28. 0% ),其中气虚血瘀型5例、心血瘀阻型5例、痰湿阻滞型2例、心肾阳虚型2例;有效20例(40. 0% ),其中气虚血瘀型6例、心血瘀阻型6例、痰湿阻滞型5例、心肾阳虚型3例;无效16例,其中气虚血瘀型5例、心血瘀阻型6例、痰湿阻滞型3例、心肾阳虚型1例;总有效率68. 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1)。
  3.2 心绞痛发作频率
  治疗组治疗前每周发作9.05±1. 47次,治疗后每周发作3. 65±0. 82次;对照组治疗前每周发作9. 14±1. 52次,治疗后每周发作5. 27±1. 02次。经t检验,t=4. 6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1)。
  3.3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50例,显效14例(28%),有效21例(42%),无效15例,总有效率70%;对照组50例,显效12例(24%),有效18例(36%),无效20例,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3.4 血脂疗效观察
  治疗前检测出血脂异常患者70例,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经2个疗效的治疗,观察两组血脂变化,治疗组血脂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见附表)
  4 讨论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以胸闷,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为突出的临床特征 多因心阳气虚,痰瘀痹阻心脉所致使。故笔者采用中医治之,疗效明显。方中人参、黄芪、炙甘草大补心气,兼滋心阴,“心气不足,营气不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使心气旺则血运通畅,心络血通;丹参、赤芍、田三七、红花具有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为散瘀定痛活血通络之佳品;瓜蒌、薤白、半夏、桂枝同用具有辛散通脉,逐饮降逆,豁痰理气,温中通阳之功,利于开阔胸阳,痰湿温化;诸药合用集补气、活血、化痰、通脉于一体,药力专宏,使虚损得补,痰瘀得化,切合胸痹心痛之病机。 缓解临床症状或心绞痛的发作起着有益的作用,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方剂,且该方在治疗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但从临床辨证分型治疗中分析,此方对于治疗心肾阳虚型及痰湿阻滞型,疗效欠佳,有待今后进一步的调整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元柏民.心血管病诊断标准[S].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 139~141.
  [2] 陈纪林,尤乃桢,杨欣国,等.全国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治研讨会纪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22(4): 224-24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41.
  [4] 陈可冀,廖家桢,肖镇祥.心脏的血管病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11-319.
  [5] 刘泽霖,贺石材,李家增.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讨论AIDS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方法 对32例住院AIDS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总结经验。结果 30例患者症状缓解,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AIDS患者多有心理障碍,通过耐心的心理疏导与细心的临床护理,对稳定病情,促使病情好转,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512.
期刊
鼻泪管阻塞时眼科常见病,伴发细菌感染致慢性泪囊炎,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慢性泪囊炎是眼部的一个感染病灶,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如果发生眼外伤或施行内眼手术,极易引起化脓性感染,导致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因此在内眼手术前,必须预先治疗。鼻内管阻塞所造成的长期溢泪给人们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随着病情的进展,绝大多数将发展为慢性泪囊炎。对鼻内管阻塞的治疗研究一直受到眼科医生
期刊
胆总管远端炎性狭窄,在胆管结石,胆管炎,十二指肠炎致乳头瘢痕挛缩等疾病中时有发生,以往胆总管探查后多行胆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或加“T”管引流,病人术后恢复慢,痛苦大,还常有结石再形成,胆汁瘘,吻合口狭窄,盲端综合症以及返流性胆管炎等诸多并发症发生。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或Oddi氏括约肌切开成形等手术操作繁琐,创伤大。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从2008年始对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切开吻合进行了多次探索性改进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为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子宫切口感染裂开等,多发生于产后2周内,经临床治疗全部痊愈。结论 及时查明出血原因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晚期产后出血 原因 治疗  中图
期刊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皮损以丘疱疹为主的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急、慢性期重迭交替,伴剧烈瘙痒,病因常常难以确定。  症状  婴儿湿疹起病大多在生后1~3月,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2岁以后大多数患儿逐渐自愈。一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病情轻重不一。皮疹多见于头面部,如额部、双颊、头顶部,以后逐渐蔓延至颏、颈、肩、背、臀、四肢,甚至可以泛发全身。初起
期刊
[摘 要]目的 分析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因特点,以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229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可确定病因12种,前三位病因分别是:急性白血病126例(17.5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5例(6.27%),再生障碍性贫血25例(3.48%)。结论 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通过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而确诊。  关键词:全血细胞
期刊
1998年11月-2010年12月,我们共治疗绞窄性肠梗阻并肠坏死病人10例,均经手术证实,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13-65岁。临床表现均表现为腹痛腹胀;有手术者4例,恶心呕吐7例,停止排气排便10例,入院时有中毒性休克2例,压痛、反跳痛9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8例。X线透视:肠梗阻10例。入院后均给予胃肠减压,输液消炎,休克者抗休克。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方法、新技术、新药物在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外科手术医师在长期繁重的工作中不断受到来自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危害,造成了对手术医师身心的伤害,建立健全外科手术医师的职业防护相关法规,重视外科手术医师的身心健康显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手术治疗 职业危害 防护  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12
期刊
1 临床资料  患者李某,女,42岁,主诉外阴瘙痒来院就诊,取阴道分泌物化验,结果:霉菌性阴道炎。口服克霉唑三片,服药十分钟后,患者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轻微发绀全身皮肤瘙痒,密集大小不等皮疹,测量血压80/50mmHg,脉搏120次/分,心音低钝,心率齐,诊断:过敏性休克。立即平卧、保暖、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葡萄糖酸钙20ml
期刊
1 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文明病患病率日趋增加,诸如肥胖、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和癌症等。尤其糖尿病的患病率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到4000万人。糖尿病起病隐匿,2型糖尿病潜伏期可长达10年之久 。一旦发病,多数造成心脏、肾脏、脑、眼、足等器官的致命性损害。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医疗费用支出。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