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生态伦理实践探析——以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ljia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入手,以县域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为对象,探讨县级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价值与规范,旨在研究县级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伦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什么,应样处理这种关系?最后提出几点关于县域生态环境实践活动中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伦理价值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力争“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与“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具体内容及具体建设道路。县是国家行政级别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说过中央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县级行政单位是党的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它的作用发挥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全局。县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来源和实践场所,所有理论和实践最后都会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检验,因此在国家“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下,对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伦理研究,既是理论上的开拓创新,也是现实实践的迫切需要。
  随着世界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出现,人们不断反思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伦理学说,为实践提供指导。我国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但付出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导致国内沙漠化严重、江河海生态环境污染、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发,雾霾大面积侵袭华北和华东地区等问题。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县域作为国家实现其“功能”的基本“细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运用伦理学基本理论,通过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我修复性、生物多样性等等生态自然的属性价值,影响人的生产、生存,所产生的关系,导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伦理建设价值上的重合点。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的一线,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也为生态伦理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零散的,因此需要从纷繁复杂的经验中提炼普遍性的理论知识,探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
  二、县生态伦理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主体功能的划分。生态文明是一種全新文明形态,它区别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要确立和发展生态文明,要使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国策深入人心,就必须提出和确立属于生态文明自己的生态伦理思想,即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道德体系。西方的思想家们已经在相关领域做出了很多努力以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西方生态文明的伦理理论是从生态学理论研究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且在当代,“生态哲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道德观已经成了生态学,以及相关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哲学基础。”[1]但西方提出的生态价值论存在三个方而的重大问题。“问题一:依然套用工业文明的价值论视角和价值定义。问题二:总是把价值本身与价值评价混为一谈。问题三:价值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价值概念是否人类专属?”[2]
  生态文明的价值论应该避免主客体设定所带来的二元性、简一性、单向性,应当避免简单以人为参照的定义方法。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应当体现一种以人与自然协调的、复杂的、整体的世界观。现在所谓的“生态”主要是指人的生存环境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人类来说,孤立的、被固定的、与人类分离的自然界是不存在的。”[3]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如何协调人地关系,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织序变、整体效应、协同互补等方而去认识和寻求全球的、全国的或区域的人地关系系统的整体优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机理,越来越成为各界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4]麻阳苗族自治县是地处湖南省大湘西地区,这一地区群山林立,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多年来麻阳县(以下都以麻阳县简称麻阳苗族自治县)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属于经济欠发达县。综上介绍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麻阳县可划分为重点开发区。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麻阳县地处国家战略重点开发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黔中地区的交界处,随着上述三地区的发展必然将辐射麻阳县,未来将迎来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2.麻阳县是省级贫困县,是欠发展县不能作为优先开发区。又因麻阳县非粮食主产区,非国家划定的25个生态功能区,故不能作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3.麻阳县虽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是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如铁路有渝怀线、焦柳线,现在筹备建设高铁车站;公路有209国道、308省道与包茂高速公路等多个公路线路,为麻阳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4.麻阳县以水果生产享誉远近,如冰糖橙、富硒西瓜、富硒葡萄、黄桃等等水果销售是农民的主要收入,且交通便利,不少远近的县市的人慕名而来参观,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该县独特的人文历史与保护较好的生态环境也为旅游发展增添不少潜力。
  (二)作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伦理关系。前面将麻阳县整体作为主体功能的重点开发区,不意味着麻阳县辖区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都能作为重点开发。作为部分的每一个乡、每一个村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有的乡镇生态环境脆弱,有的乡镇中的某几个村具有矿产资源其他一些村生态环境脆弱等情况,开发利用某些乡镇或者乡镇中的某些村时会影响其他乡镇或该乡镇中的其他村的生态环境,人的生活时,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个问题?生态环境是整体性的,不是说一个乡镇生态环境就如行政区域划分一样绝对,它是没有明晰的界线,一个部分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周边,随后就像圆一样围绕着圆心一点一点向外影响。如西晃山地跨几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在发展时侧重不一样,其中一個A乡辖区的西晃山树木多,该乡以木材为重点发展相关产业,砍伐较多树木;B镇以辖区西晃山旅游发展为重点,构建生态旅游观光产业;C乡所辖西晃山水资源丰富,大力发展矿泉水产业。从经济关系整体来看这些发展都是有利于麻阳县发展的,从部分来看也是各自利用资源特点发展。但是现在问题是,A乡的木材产业发展之后对树木需要会更大。C乡的矿泉水产业壮大过程中也会大量消耗山中的水资源。B镇的旅游发展引来了游客,他们在当地的衣食住行考验着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还有相应的配套设施的建设对生态的影响的评估难以估量。问题还不止这些,树木的砍伐、水资源的消耗——树木和水资源是有限资源,消耗之后短期不可再生会影响西晃山整体的旅游风景体验。郁郁葱葱的树木少了,让人心旷神怡的山中泉水少了,谁还愿意去西晃山旅游。树木的减少会影响该地区地下水蕴藏量,诸如此类的互相影响不一一举例。这就需要一个整体布局谋划,充分考虑各组成部分的特点,协调发展,推动整体进步。   在制定发展政策时避免以旧式的工业文明思维制定本地发展政策,应以现代生态文明思维制定科学的发展政策。1.生态文明摒弃了工业文明掠夺自然资源式发展方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方式。2.不以单纯的经济价值评价为标准,还需认识价值本身的价值。
  (三)工业发展与生态发展。工业生产是现代生产方式的重要标志,工业生产可以促进经济物资发展,它所取得成果已在历史中证明。麻阳县今年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本地区工业,同时也考验着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工业产业从沿海迁往内地,是全国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趋势,这种产业的从沿海转到内地是考验内地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不仅要经济发展,也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才能良序发展。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不矛盾,工业生产本身不是破坏生态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破坏生态环境的是无止境的对物资利益追求,深入分析对物资利益追求的行为背后是一种价值观由内到外的显现——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以人为一切的尺度,无所顾忌的掠夺自然资源满足人的物资需要,自然的价值只有在人的视域下才有价值,这种观念是当下生态危机的根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的是,人不仅认识到人的价值,还有肯定自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即自然也是价值主体。在此种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下制定政策之初、制定过程中、实施后的效果评价等环节贯彻,可以避免过度开发与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实现科学发展。
  三、结语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麻阳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强调從粗犷发展型转变为质量发展型。要妥善处理集体与个体、长期与短期、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还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就要树立“资源有限,取之有度”的理念,在发展中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杜绝资源的浪费,减少资源的消耗,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
  (二)坚持法制生态保护。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和约束人们环境行为的保障和关键。在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就要求立法机关在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时既要根据国家《环保法》的基本原则,又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宜的政策。并对行政机关之间的权限进一步细化,做到权责明确,确立政府统一领导,环境部门协调的环境行政体制。此外,需要加强新闻媒体对环境政策的宣传与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新闻舆论对于监督环境行政中的违法现象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倡导低碳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是一种习惯,由这种习惯最后成为一种价值观。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之一。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社会消费观念、人的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对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密切相关。因此,倡导低碳消费方式是需要观念上深化认识、行动上的积极实践,不断教育培养出来的。微观层面有诸如随手关灯、步行上班、使用环保購物袋、废物再利用等行为,宏观层面有诸如制定法律法规减少碳排放量、产业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消耗资源、政策性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环保产品等等。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各个层面行动去实现低碳消费方式。
  总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伦理思想为活水源头,麻阳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实践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对自然的热爱,与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智慧,经过挖掘、整理和进行现代生活的诊释,必将给麻阳的建设提供新的视角和无限想象的思想空间,必将随时代的演进而体现出巨大的现实价值。
  注释:
  [1]邬天启,《生态文明的一般价值论基础》[J].自然辨证发研究.2014
  [2]邬天启,《生态文明的一般价值论基础》[J].自然辨证发研究.201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王黎明.《而向PRED问题的人地关系系统构型理论与方法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 2 ): 38-44
  参考文献:
  [1]邬天启.《生态文明的一般价值论基础》[J].自然辨证发研究.201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王黎明.《而向PRED问题的人地关系系统构型理论与方法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 2 ): 38-44
其他文献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物质。而在环境规划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砖瓦、木材、竹材、石材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贴面、涂料、油漆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潮、防水、防火、隔热、隔音、保温等。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物质载体最直观的作用于建筑外形象,不仅为建筑形态的塑造以及建筑性质的稳定提供坚实的保障,成为建筑与人接触的直接外部介
期刊
【摘要】: “图书漂流”是一种将书本价值最大化,“传递书香,分享知识”的新型传阅方式。一方面,现在社会物质资源十分丰富,当代人多沉迷于手机和网络,但是我们不能忽略高校学生对优质的精神食粮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高校要打造世界级的名校,必然需要营造浓厚的阅读和学习氛围,为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本研究将从“图书漂流”活动的具体发展过程以及其本身的特点、优势出发,根据高校发展需求以及高
期刊
【摘要】:作为社会规范的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将从我国的历史出发,揭露从古至今法与道理之间模式的变换来细细谈论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正确认清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法治与德治,对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及作用。  【关键词】:法与道德,法治与德治  一、我国历史变迁下法与道德模式的变化  在封建时代的古时候,我国遵循以亲亲尊尊的血缘为中心纽带的“仁孝”观念的伦理道德传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进入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崛起,雕塑艺术逐渐成为“消费品”,而由此带来的“审美泛化”深刻地作用于雕塑艺术。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向,而其中消费文化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消费社会;消费文化;雕塑;“去经典化”  引言  当代中国总体上来说,消费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物质享受的需求,而且在文化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消费来认同自己的社
期刊
【摘要】: 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改变了以排水为主的传统建设理念,转而充分利用各个城市组成单元对于雨水截流的作用,以减少雨水汇集而形成洪流危害城市的风险,同时又配备蓄水设施将截流到的雨水储藏起来并加以利用,以缓解城市缺水危机。海绵城市将城市景观与防灾减灾双重目标以一种新颖的方式组合在一起,释放出城市生态环保的崭新价值,能够有效应对频发的城市型水灾、城市型旱灾、城市水体污染以及城市大气污染等灾害。  【
期刊
【摘要】: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在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方面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理论层面对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的若干原则。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建设;个性化服务;移动服务  1 从数字图书馆到移动图书馆  1.1移动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延伸  移动服务是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延伸,是高校图书馆的一个全新的
期刊
【摘要】:现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构建时期,证据法运行机制与社会控制功能成为法律学者研究重点。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了很多社会失范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证据制度规则缺位有关,而证据法则具有解决社会失范的作用,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证据法的运行机制与社会控制功能。  【关键词】:证据法;运行机制;社会控制  前言: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国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
期刊
【摘要】:中国作为文物大国,从1840年左右直到当今,由于战争劫掠、偷盗走私、非法交易等多种原因,使大量的珍贵文物非法流失到海外。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概念界定、我国流失文物追索存在的现状及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应法律对策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流失文物;追索;法律  一、概述  (一)流失文物  有关流失文物的定义,中华化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海外流失文物专项基金曾指出流失文物是专指1840年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犯罪低龄化的趋势增加,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频繁,未成年人做为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的预防和矫正是整个法律体系中重要一环。但专门针对未成年犯罪的法条散落于各个法条中,没有形成体系,这样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引导未成年人成长。虽然我国在2012年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案件有了专门规定,但仍然有研究的必要,通过进一步细化全面的了解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从而能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 
期刊
【摘要】:我国的法理学从出现到发展至今,经历从幼稚到成熟。既经历了成为外部政治的简单回应,也经历了全部的从其他国家借鉴,终于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法理学。我国的法理学不断地进步。形成自己学科的品格,建立了自己学科的独立性,生成了自己学科的逻辑,逐渐的减少了政治学的影响,将去政治化进行到底,中国法理学新时代的使命是反思与创新,继续的深化改革达到在制度中关怀人、在实践中实现人的价值的理想状态。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