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写作思维
分析时事材料,表现生活哲理,体现了当今高考命题的主要思维形式——辩证思维。
时事类作文题目,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挖掘丰富的人生哲理,需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论证的内容进行思考。
首先,时事类材料作文,要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找到平衡点,围绕这一平衡点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具有辩证关系的观点。
如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在分析“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一主题时,就可以在“距离”与“联系”的关系中找到平衡点,进行深入论述:
距离和联系就像一枚硬币,不可分割,难以分离。
疫情面前,没人能独善其身。人们居家隔离,娱乐场所也随之关闭,政务网上办理,设置“一米线”……疫情给人带来了没有休止的距离感。疫情爆发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领导下,对治疗工作的部署、动员;武汉火神山医院仅用10天完工,创下“小汤山模式”的中国奇迹;“一线岗位全部换成党员,没有讨价还价。”基层党组织的广大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展示出高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的作用。距离带来了离别与生死,我们被迫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一切都身不由己,联系同样提醒着我们,无论如何恐惧、痛苦,我們依然可以坚守,珍视并伸出彼此的手,紧紧相连。
评点:分析“距离”与“联系”的关系,作者挖掘疫情之下保持“距离”与加强“联系”的具体内涵,表现出两者之间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关系。
又如2020年北京卷,在分析“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功用”这一主题时,便可以运用辩证思维,表达哲理性认识。
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姿态。枫树的叶子一般为掌状五裂,春夏两季的枫叶是绿色的,在经过春夏两季的积淀后,它似乎不愿再随波逐流,于是褪去了绿色的外衣,披上火红的嫁衣。即使化作了春泥,它也可以说,我不悔当年。松树被称为“常青树”,冬天,许许多多的鲜花和绿树都纷纷枯死,只有松树还顽强地活着,依然茂绿。尽管它也会落叶,但它不会变色,同样不变的是它针一般的叶子,依然那么坚挺。枫树与松树,都点缀了自然的美丽,最散发出生命的魅力。
每个角色都展示自己的价值。正如:“秋色不如春光美,春光也不比秋色强。”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定位,并没有优劣之分,无需骄矜,也无需自卑。有人与清洁工擦身而过时,或面露鄙夷,或手捂口鼻;也有清洁工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光彩,与熟人邂逅,或转身回走,或低头掩耳。殊不知,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价值,他们用汗水与辛劳挥舞着手中笨拙的扫帚,弄脏了自己的衣服,却给了城市一个整洁的容貌。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散发着光彩,不一样的光彩。
评点:分析个体的价值,作者选择了枫树与松树两种意象,通过对它们特点的挖掘,表现出生命的价值,并由此引出人与社会的关系,哲理丰富。
其次,可以借助自然微小个体,引申普遍规律。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生长与发展都要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即使微小的生命个体,也表现鲜明的个性与自然的共性。仔细观察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对每一个物体的特征进行深入思考,并体会这些物体所承载的普遍性,可以表达深刻主题。
如,2020年上海卷在表达“转折难料,成事在人”时,就可以借助具有哲理性的故事,表达深刻的观点。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令人难以料想,它们或好或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好的转折姑且称为机遇,我们应珍惜,好好把握,好好利用;不如意的转折姑且称为挑战,它永远只是一个开端,而不会是这个事情的终结。一只耳号鸟把一颗核桃带上了钟楼,在反复啄食的过程中,核桃一下子掉进墙缝里。钟楼里的钟轻声提示墙,一定要当心,核桃是危险分子。然而,墙没有意识到有什么危险,也没有听钟的劝告,便收留了它。当核桃长成一棵大树,摧毁了墙时,墙才真正意识到了危险。这一命运的转折,给墙带来的是无奈。如果当初听了钟的提示,就不会出现这处结果。可是,什么都晚了。留给墙的,只是一声声叹息。转折难料,但只要我们能够提升预见能力,有些事情还是可以改变的。
评点:表达对转折的思考,作者选择了墙与核桃的哲理故事为素材,分析过程中能够透过核桃这一生命给墙带来的危害,表达对命运的深刻理解。
又如,2020年浙江卷,在分析“错位与落差”这一话题时,便通过富有哲理意蕴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
埃塞俄比亚山区里有两种花,一种叫印答花,一种叫简安花。印答花有着发达而敏感的根系,但因为吸收的水分太多,茎变得十分脆弱,花开之后,摇摆几下就断了。而简安花虽然吸收的水分少,却能够以坚忍的毅力等待印答花失去生命力的那一天。简安花的最终开花则告诉我们:生命往往会在错位时表现出自身的价值。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命运也会因为家庭、社会的影响出现错位与落差。有时,我们也会被重重的迷雾笼罩,见不到彩虹,可是,我们不应该放弃,只要充满希望,坚持不懈,最终不仅可以享受在欣赏朦胧迷幻的美景中,还可以换种方式去拨开迷雾,笑看风云。迷雾之后,就是彩虹吗?
评点:印答花与简安花的命运,反映出生命的错位与落差,作者对这一素材进行分析,表现出丰富的人生哲理。
二、创新思维
时代不断发展,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生活的哲理也表现得更加深刻。新事物的出现,新现象的发生,新理念的开创,都以全新的方式反映出生活的百态。高考写作,也可以从这些“新”的角度出发,挖掘更为细腻的生活哲理。
如江苏卷,写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一话题时,就可以选择当前较为流行的“名片效应”这一素材,从中挖掘丰富的哲理。
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最后一欠应聘,他事先打听该公司老总的历史,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于是应聘时便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博得了老总的赏识和同情,最终他被录用为业务经理。
时代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如何让他人欣赏自己,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名片效应”,体现了一种交往时的心理特征,体现的是一种求同的思维。能够将对方的特点摸清楚,再将自己与之相似的经历道出来,这种求职方式,一定会获得对方的赏识。
评点:表现写作主题时,作者将“名片效应”这一素材,通过对素材内涵的剖析,引申出自己的观点,表现写作中心,具有很强的哲理色彩。
(编辑:彭宇)
分析时事材料,表现生活哲理,体现了当今高考命题的主要思维形式——辩证思维。
时事类作文题目,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挖掘丰富的人生哲理,需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论证的内容进行思考。
首先,时事类材料作文,要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找到平衡点,围绕这一平衡点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具有辩证关系的观点。
如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在分析“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一主题时,就可以在“距离”与“联系”的关系中找到平衡点,进行深入论述:
距离和联系就像一枚硬币,不可分割,难以分离。
疫情面前,没人能独善其身。人们居家隔离,娱乐场所也随之关闭,政务网上办理,设置“一米线”……疫情给人带来了没有休止的距离感。疫情爆发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领导下,对治疗工作的部署、动员;武汉火神山医院仅用10天完工,创下“小汤山模式”的中国奇迹;“一线岗位全部换成党员,没有讨价还价。”基层党组织的广大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展示出高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的作用。距离带来了离别与生死,我们被迫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一切都身不由己,联系同样提醒着我们,无论如何恐惧、痛苦,我們依然可以坚守,珍视并伸出彼此的手,紧紧相连。
评点:分析“距离”与“联系”的关系,作者挖掘疫情之下保持“距离”与加强“联系”的具体内涵,表现出两者之间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关系。
又如2020年北京卷,在分析“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功用”这一主题时,便可以运用辩证思维,表达哲理性认识。
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姿态。枫树的叶子一般为掌状五裂,春夏两季的枫叶是绿色的,在经过春夏两季的积淀后,它似乎不愿再随波逐流,于是褪去了绿色的外衣,披上火红的嫁衣。即使化作了春泥,它也可以说,我不悔当年。松树被称为“常青树”,冬天,许许多多的鲜花和绿树都纷纷枯死,只有松树还顽强地活着,依然茂绿。尽管它也会落叶,但它不会变色,同样不变的是它针一般的叶子,依然那么坚挺。枫树与松树,都点缀了自然的美丽,最散发出生命的魅力。
每个角色都展示自己的价值。正如:“秋色不如春光美,春光也不比秋色强。”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定位,并没有优劣之分,无需骄矜,也无需自卑。有人与清洁工擦身而过时,或面露鄙夷,或手捂口鼻;也有清洁工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光彩,与熟人邂逅,或转身回走,或低头掩耳。殊不知,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价值,他们用汗水与辛劳挥舞着手中笨拙的扫帚,弄脏了自己的衣服,却给了城市一个整洁的容貌。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散发着光彩,不一样的光彩。
评点:分析个体的价值,作者选择了枫树与松树两种意象,通过对它们特点的挖掘,表现出生命的价值,并由此引出人与社会的关系,哲理丰富。
其次,可以借助自然微小个体,引申普遍规律。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生长与发展都要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即使微小的生命个体,也表现鲜明的个性与自然的共性。仔细观察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对每一个物体的特征进行深入思考,并体会这些物体所承载的普遍性,可以表达深刻主题。
如,2020年上海卷在表达“转折难料,成事在人”时,就可以借助具有哲理性的故事,表达深刻的观点。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令人难以料想,它们或好或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好的转折姑且称为机遇,我们应珍惜,好好把握,好好利用;不如意的转折姑且称为挑战,它永远只是一个开端,而不会是这个事情的终结。一只耳号鸟把一颗核桃带上了钟楼,在反复啄食的过程中,核桃一下子掉进墙缝里。钟楼里的钟轻声提示墙,一定要当心,核桃是危险分子。然而,墙没有意识到有什么危险,也没有听钟的劝告,便收留了它。当核桃长成一棵大树,摧毁了墙时,墙才真正意识到了危险。这一命运的转折,给墙带来的是无奈。如果当初听了钟的提示,就不会出现这处结果。可是,什么都晚了。留给墙的,只是一声声叹息。转折难料,但只要我们能够提升预见能力,有些事情还是可以改变的。
评点:表达对转折的思考,作者选择了墙与核桃的哲理故事为素材,分析过程中能够透过核桃这一生命给墙带来的危害,表达对命运的深刻理解。
又如,2020年浙江卷,在分析“错位与落差”这一话题时,便通过富有哲理意蕴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
埃塞俄比亚山区里有两种花,一种叫印答花,一种叫简安花。印答花有着发达而敏感的根系,但因为吸收的水分太多,茎变得十分脆弱,花开之后,摇摆几下就断了。而简安花虽然吸收的水分少,却能够以坚忍的毅力等待印答花失去生命力的那一天。简安花的最终开花则告诉我们:生命往往会在错位时表现出自身的价值。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命运也会因为家庭、社会的影响出现错位与落差。有时,我们也会被重重的迷雾笼罩,见不到彩虹,可是,我们不应该放弃,只要充满希望,坚持不懈,最终不仅可以享受在欣赏朦胧迷幻的美景中,还可以换种方式去拨开迷雾,笑看风云。迷雾之后,就是彩虹吗?
评点:印答花与简安花的命运,反映出生命的错位与落差,作者对这一素材进行分析,表现出丰富的人生哲理。
二、创新思维
时代不断发展,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生活的哲理也表现得更加深刻。新事物的出现,新现象的发生,新理念的开创,都以全新的方式反映出生活的百态。高考写作,也可以从这些“新”的角度出发,挖掘更为细腻的生活哲理。
如江苏卷,写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一话题时,就可以选择当前较为流行的“名片效应”这一素材,从中挖掘丰富的哲理。
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最后一欠应聘,他事先打听该公司老总的历史,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于是应聘时便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博得了老总的赏识和同情,最终他被录用为业务经理。
时代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如何让他人欣赏自己,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名片效应”,体现了一种交往时的心理特征,体现的是一种求同的思维。能够将对方的特点摸清楚,再将自己与之相似的经历道出来,这种求职方式,一定会获得对方的赏识。
评点:表现写作主题时,作者将“名片效应”这一素材,通过对素材内涵的剖析,引申出自己的观点,表现写作中心,具有很强的哲理色彩。
(编辑: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