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在上海工作的白领曾这样描绘自己的一个普通双休日:“早上带着女儿到安亭汽车公园赏玩,参观汽车博物馆后品尝汽车文化,然后到电动车试驾中心体验一把,一家三口午饭完毕后在附近的4S 店一条街看看市场行情。最重要的是,每年的F1,我们全家都不会错过。”
现下汽车文化向艺术靠拢的趋势已经不可挡,而艺术与汽车合作的模式不啻会成为一种流行趋势,面对日益增多的跨界项目,商业品牌会把艺术带到何方这个问题已经过时,而如何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则应是当下艺术家、策展人、品牌商所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北京和上海,汽车品牌与艺术的跨界可以说非常成功。
上海
《汽车总动员2》的新车荟萃,让众多车迷大呼过瘾,而现实版的“汽车总动员”也已拉开帷幕。4、5 月份是“车展控”之月,而北京与上海的车展,早已经成为全球的汽车风向标。在上海,围绕着车展的话题很丰富,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奥迪的“心动上海”了。
奥迪与艺术的联系从来没有中断过,奥迪品牌已经成为艺术和设计最亲密的合作伙伴:2010 年, 英国艺术家赫斯特为“白领带与皇冠”慈善募捐舞会创作了一辆彩绘奥迪A1 ;到2009 年奥迪百年华诞之际,草间弥生以她标志性的红白波点与奥迪R8 组合;村上隆在2008 年日本东京举办的第11 届“GEISAI”艺术祭典上,为奥迪R8 特别设计了一款时尚的车侧饰板;服装设计师卡尔? 拉格菲尔德于2007 年以超级跑车奥迪R8 为主题进行了镜面反射成像摄影艺术创作;巴西艺术家罗密欧?布里托,将一位少女画像抽象化,打造了一辆艺术版奥迪RS4“友谊号”……“跨界”成为奥迪的独特标签。
此次“心动上海”活动,作为“心动中国”城市文化互动体验项目的首站,艺术涵盖范围极广,包括摄影、影像、雕塑以及装置。早在2011 年8月,第四届奥迪夏季音乐周便奏响了序曲,艺术总监谭盾在交响乐《起源与未来》中加入了城市交通的声音,乐谱的组合亦呈现出一辆奥迪A8L 的侧面轮廓。而 3 月20 日,在外滩三号沪申画廊开幕的艺术展则将“心动上海”推向高潮,50件由上海普通市民创作的摄影作品也将出现在展场。展览由顾振清策划,张洹、史金淞、许仲敏、王小慧等15 位艺术家参加,大部分作品以装置影像为主,且都是与奥迪品牌相关的命题作业,但非常有艺术性。
展会上最大的亮点是张洹的《九龙奥迪》,这是他第一次在车身上创作,作品中奥迪A1呈现出鲜艳的中国红,9 条中国传统祥龙图案环绕车身,视觉上有极强的冲击力;A1 并未出产红色系列,车上的龙也并不是贴膜或者烤漆,而是张洹用手工喷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一辆车了。但它在严格意义上也不是一件艺术品,张洹坦承,奥迪品牌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九龙奥迪》的灵感,它“是一个跨领域的慈善、商业合作的成果”。
展览中规模最大的装置艺术是史金淞的《孕育未来》。早在2008 年,史金淞在草场地举办的个展“琰”中,一件装置作品便是由两台经过精密计算、改造和重新装配的裸露的汽车发动机组成,表达一种临界点的感觉。此次,史金淞将超级跑车R8 Spyder 与“园林”的灵感结合,把形状各异的立体模块内侧磨成咖啡色镜面,拼合成模具,并包裹整车。发动引擎,模块便缓缓开启,R8“破卵而出”,直至模块分置散落成一个微型园林,整个
装置艺术才算真正完成,效果极为壮观。
此外, 在和田玉上雕刻Q7 的《奥迪:动力时代》,3D投影视像技术打造的视频作品《舞动东方》也极具艺术性和创造性。“这些作品是艺术家与奥迪品牌在‘心动上海’的文化语境下所产生的对话与互动,是当代艺术与百年海派文化结合所催生的无限创意和远见卓识,也是上海和奥迪品牌共有的‘进取’活力和文化魅力所在。”艺术展是奥迪品牌寻求上海的情感共鸣,当然有人质疑其艺术的商业性,没错,它是艺术创作与商业品牌一次空前成功的跨界合作,但它同时还展现了上海近20 年的时代变迁,更让人看到了未来的生活方式。
北京
如果把“心动”上海比喻成妖娆的女性,那么北京就是有担当的男性角色。北京的车展活动并不如上海那样丰富多彩,但它胜在大气、包容兼蓄。在北京,被誉为“第一车展”的2012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创新? 跨越”的人文气质为主题,成为历届以来参展汽车品牌最多的一次,上海通用汽车也携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三大品牌以32 款车型的超强阵容参加。在车展和艺术北京两大展览甩出重磅之际,“百年风范之旅——2012 凯迪拉克设计艺术大展”巧妙地融合了二者,以双重看点赢得口碑。
展览在北京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东侧广场的举行,是“瞩目风范110 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为庆祝凯迪拉克诞辰110 周年,大展划分为源起、突破、瞩目及畅想四大展厅,展出包括美国早期垃圾箱画派代表艺术家斯图亚特? 戴维斯,波普艺术大师安迪? 沃霍尔、时尚艺术摄影大师大卫? 拉切贝尔、法裔抽象画家赵无极,以及中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王广义、方力钧、张晓刚、岳敏君等的代表作品,同时推出9 款极具时代风范的凯迪拉克车型。
只有在照片上才能一见的凯迪拉克历代经典车型呈现在观众面前:第一款使用标准化零件生产的Model M、第一部由设计师代替工程师设计的LaSalle 敞篷车、拥有火箭尾翼并为波普时代偶像追捧的Eldorado 等。除了缅怀过去,有环保理念和先进科技的车型也在展览之列:量产车CTS Coupe、“绿巨人”凯雷德Hybrid、豪华轿跑ELR、XTS 及Ciel 概念车。展览非常独特之处在于,不仅《玛丽莲? 梦露》、《西班牙布尔高戈斯大教堂》、《圣母子》等等气质鲜明的艺术作品能反映中西各个时代的艺术思潮;在各款凯迪拉克经典车型上也都能寻觅到艺术思
潮一脉相承的印迹;不仅如此,在艺术作品中你所看到的部分车型,也赫然在展览之列。
其中达利以凯迪拉克入画的《穿着衣服的汽车》,与车展中的经典老车弗利克伍德(Fleetwood Sixty)相呼应,
让人非常立体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潮流。弗利克伍德一体化车顶的设计和流线般的造型让人耳目一新,前挡风玻璃采用了时髦的弧形风挡玻璃而不再是老式拼接式平板,车尾灵感来自于二战中著名的P38“闪电”式战斗机尾鳍造型,开创了当时汽车设计的先河。此车在1966 年停产后,人们便无缘再见,而在达利的作品中或能睹其风姿。
通过凯迪拉克汽车的媒介,给中美两国提供一个比较和对话的文化艺术环境,不能不说,艺术与汽车二者都名利双收,这样的展览是非常成功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艺术家们并不惧与商业的合作,如果艺术家们愿意,他们会是圈里公认的尽责代言人。如安迪?沃霍尔,从40 年代开始,各种不同的汽车便开始出现在他的作品中,1979 年他曾将红、绿、黄、蓝等明亮颜色大胆地融合在一起,手绘在一辆宝马M1 赛车上。达利也是个典型的例子,从1924 年开始,“福特”一词便频繁出现在他的画中;1941 年他著名的《穿着衣服的汽车》中,凯迪拉克穿上了高级时装;1982 年《奥迪双赢》两辆车对称出现在维多利亚女神雕塑周围……他与商业的合作虽给后世留下口角之争,却也并没有掩盖其艺术价值。收获名望的同时,物质上的享受也是合作带来的好处之一,1976 年凯迪拉克限量版车型只有6 辆,其中一辆便归达利所有,载他和妻子加拉走过了美国许多地方,也成为他《雨中计程车》(Rainy Taxi)作品的第4 个系列,被收藏在西班牙达利博物馆。
小时候有这么一个动画,讲小男孩“Ken”和他的汽车朋友“奔奔”的漫游之旅,现在想来也仍非常开心,“奔奔奔奔奔奔奔奔奔, 我名叫奔奔, 凹凸的山路也不怕, 我要到哪就到哪…… 管它是海角还是天涯”,艺术也是一样。商业活动并不是有些艺术家认为的洪水猛兽, 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 金子在哪里都能熠熠生辉。
现下汽车文化向艺术靠拢的趋势已经不可挡,而艺术与汽车合作的模式不啻会成为一种流行趋势,面对日益增多的跨界项目,商业品牌会把艺术带到何方这个问题已经过时,而如何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则应是当下艺术家、策展人、品牌商所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北京和上海,汽车品牌与艺术的跨界可以说非常成功。
上海
《汽车总动员2》的新车荟萃,让众多车迷大呼过瘾,而现实版的“汽车总动员”也已拉开帷幕。4、5 月份是“车展控”之月,而北京与上海的车展,早已经成为全球的汽车风向标。在上海,围绕着车展的话题很丰富,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奥迪的“心动上海”了。
奥迪与艺术的联系从来没有中断过,奥迪品牌已经成为艺术和设计最亲密的合作伙伴:2010 年, 英国艺术家赫斯特为“白领带与皇冠”慈善募捐舞会创作了一辆彩绘奥迪A1 ;到2009 年奥迪百年华诞之际,草间弥生以她标志性的红白波点与奥迪R8 组合;村上隆在2008 年日本东京举办的第11 届“GEISAI”艺术祭典上,为奥迪R8 特别设计了一款时尚的车侧饰板;服装设计师卡尔? 拉格菲尔德于2007 年以超级跑车奥迪R8 为主题进行了镜面反射成像摄影艺术创作;巴西艺术家罗密欧?布里托,将一位少女画像抽象化,打造了一辆艺术版奥迪RS4“友谊号”……“跨界”成为奥迪的独特标签。
此次“心动上海”活动,作为“心动中国”城市文化互动体验项目的首站,艺术涵盖范围极广,包括摄影、影像、雕塑以及装置。早在2011 年8月,第四届奥迪夏季音乐周便奏响了序曲,艺术总监谭盾在交响乐《起源与未来》中加入了城市交通的声音,乐谱的组合亦呈现出一辆奥迪A8L 的侧面轮廓。而 3 月20 日,在外滩三号沪申画廊开幕的艺术展则将“心动上海”推向高潮,50件由上海普通市民创作的摄影作品也将出现在展场。展览由顾振清策划,张洹、史金淞、许仲敏、王小慧等15 位艺术家参加,大部分作品以装置影像为主,且都是与奥迪品牌相关的命题作业,但非常有艺术性。
展会上最大的亮点是张洹的《九龙奥迪》,这是他第一次在车身上创作,作品中奥迪A1呈现出鲜艳的中国红,9 条中国传统祥龙图案环绕车身,视觉上有极强的冲击力;A1 并未出产红色系列,车上的龙也并不是贴膜或者烤漆,而是张洹用手工喷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一辆车了。但它在严格意义上也不是一件艺术品,张洹坦承,奥迪品牌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九龙奥迪》的灵感,它“是一个跨领域的慈善、商业合作的成果”。
展览中规模最大的装置艺术是史金淞的《孕育未来》。早在2008 年,史金淞在草场地举办的个展“琰”中,一件装置作品便是由两台经过精密计算、改造和重新装配的裸露的汽车发动机组成,表达一种临界点的感觉。此次,史金淞将超级跑车R8 Spyder 与“园林”的灵感结合,把形状各异的立体模块内侧磨成咖啡色镜面,拼合成模具,并包裹整车。发动引擎,模块便缓缓开启,R8“破卵而出”,直至模块分置散落成一个微型园林,整个
装置艺术才算真正完成,效果极为壮观。
此外, 在和田玉上雕刻Q7 的《奥迪:动力时代》,3D投影视像技术打造的视频作品《舞动东方》也极具艺术性和创造性。“这些作品是艺术家与奥迪品牌在‘心动上海’的文化语境下所产生的对话与互动,是当代艺术与百年海派文化结合所催生的无限创意和远见卓识,也是上海和奥迪品牌共有的‘进取’活力和文化魅力所在。”艺术展是奥迪品牌寻求上海的情感共鸣,当然有人质疑其艺术的商业性,没错,它是艺术创作与商业品牌一次空前成功的跨界合作,但它同时还展现了上海近20 年的时代变迁,更让人看到了未来的生活方式。
北京
如果把“心动”上海比喻成妖娆的女性,那么北京就是有担当的男性角色。北京的车展活动并不如上海那样丰富多彩,但它胜在大气、包容兼蓄。在北京,被誉为“第一车展”的2012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创新? 跨越”的人文气质为主题,成为历届以来参展汽车品牌最多的一次,上海通用汽车也携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三大品牌以32 款车型的超强阵容参加。在车展和艺术北京两大展览甩出重磅之际,“百年风范之旅——2012 凯迪拉克设计艺术大展”巧妙地融合了二者,以双重看点赢得口碑。
展览在北京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东侧广场的举行,是“瞩目风范110 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为庆祝凯迪拉克诞辰110 周年,大展划分为源起、突破、瞩目及畅想四大展厅,展出包括美国早期垃圾箱画派代表艺术家斯图亚特? 戴维斯,波普艺术大师安迪? 沃霍尔、时尚艺术摄影大师大卫? 拉切贝尔、法裔抽象画家赵无极,以及中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王广义、方力钧、张晓刚、岳敏君等的代表作品,同时推出9 款极具时代风范的凯迪拉克车型。
只有在照片上才能一见的凯迪拉克历代经典车型呈现在观众面前:第一款使用标准化零件生产的Model M、第一部由设计师代替工程师设计的LaSalle 敞篷车、拥有火箭尾翼并为波普时代偶像追捧的Eldorado 等。除了缅怀过去,有环保理念和先进科技的车型也在展览之列:量产车CTS Coupe、“绿巨人”凯雷德Hybrid、豪华轿跑ELR、XTS 及Ciel 概念车。展览非常独特之处在于,不仅《玛丽莲? 梦露》、《西班牙布尔高戈斯大教堂》、《圣母子》等等气质鲜明的艺术作品能反映中西各个时代的艺术思潮;在各款凯迪拉克经典车型上也都能寻觅到艺术思
潮一脉相承的印迹;不仅如此,在艺术作品中你所看到的部分车型,也赫然在展览之列。
其中达利以凯迪拉克入画的《穿着衣服的汽车》,与车展中的经典老车弗利克伍德(Fleetwood Sixty)相呼应,
让人非常立体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潮流。弗利克伍德一体化车顶的设计和流线般的造型让人耳目一新,前挡风玻璃采用了时髦的弧形风挡玻璃而不再是老式拼接式平板,车尾灵感来自于二战中著名的P38“闪电”式战斗机尾鳍造型,开创了当时汽车设计的先河。此车在1966 年停产后,人们便无缘再见,而在达利的作品中或能睹其风姿。
通过凯迪拉克汽车的媒介,给中美两国提供一个比较和对话的文化艺术环境,不能不说,艺术与汽车二者都名利双收,这样的展览是非常成功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艺术家们并不惧与商业的合作,如果艺术家们愿意,他们会是圈里公认的尽责代言人。如安迪?沃霍尔,从40 年代开始,各种不同的汽车便开始出现在他的作品中,1979 年他曾将红、绿、黄、蓝等明亮颜色大胆地融合在一起,手绘在一辆宝马M1 赛车上。达利也是个典型的例子,从1924 年开始,“福特”一词便频繁出现在他的画中;1941 年他著名的《穿着衣服的汽车》中,凯迪拉克穿上了高级时装;1982 年《奥迪双赢》两辆车对称出现在维多利亚女神雕塑周围……他与商业的合作虽给后世留下口角之争,却也并没有掩盖其艺术价值。收获名望的同时,物质上的享受也是合作带来的好处之一,1976 年凯迪拉克限量版车型只有6 辆,其中一辆便归达利所有,载他和妻子加拉走过了美国许多地方,也成为他《雨中计程车》(Rainy Taxi)作品的第4 个系列,被收藏在西班牙达利博物馆。
小时候有这么一个动画,讲小男孩“Ken”和他的汽车朋友“奔奔”的漫游之旅,现在想来也仍非常开心,“奔奔奔奔奔奔奔奔奔, 我名叫奔奔, 凹凸的山路也不怕, 我要到哪就到哪…… 管它是海角还是天涯”,艺术也是一样。商业活动并不是有些艺术家认为的洪水猛兽, 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 金子在哪里都能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