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义务教育学段要奠定人生基础,就要发挥每个学科的作用。“成才先成人”就说明了德育的重要性,对学科教学有引导意义。从现实情况来看,美术教学中偏重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而无意识渗透德育者占大多数,这样既违背了培养学生的全面观,又削弱了教育的合力,导致学生素质水平弱化,无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时间和资源。充分发挥美术功能,让学生德能并进是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中学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家、画家、设计师,而是通过美术特有的形式、手段,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审美教育,在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影响下,达到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从而培养出具有审美能力、健全人格、高贵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合格学生。美术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以其自身特点向我们证明,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德育渗透,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做好美育与德育的结合。
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这就要求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中学生智力发展迅速,独立倾向增强,个体思想与品德趋于成熟,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尽量给他们创造独立自主的发展条件,实现德育目标。
一、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探究德育内容的意识
每幅美术作品,既有艺术欣赏价值,又有德育价值,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获取其中的营养。
根据美术作品类别推究德育内容。中学美术教材有欣赏课,大致分为西方绘画、雕塑欣赏,中国绘画、书法和园林建筑欣赏,剪纸、风筝、脸谱、年画民间艺术欣赏,等等。欣赏课上,需要按类别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欣赏张大千的《泼墨图》和吴冠中的《小鸟天堂》时,教师引导学生先分清绘画类别,再在认识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泼墨图》洒脱、狂放,《小鸟天堂》彩墨蕴含画风新理念,都表现了国画的神韵,从中让学生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美。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水墨画的材料、技法、特点,而且埋下了爱文化、爱自然的种子。
根据美术作品特点推究德育内容。在每件美术作品里都能找到德育内容,例如,欣赏罗中立的《父亲》,可以让学生在认识朴实、善良与辛苦的老农形象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父亲》不是某一个农民的父亲,而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农民的缩影,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同时笼罩着对农民贫穷落后的一丝忧伤。学生谈观后感,有的说“太丑了”,有的说“很沧桑”,显然,学生没有认识到这幅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与现代农民对比,他们自然懂得了《父亲》是过去贫穷农民的形象,再结合对作品时代背景的认识,他们就会抓住特点找到德育内容。通过对《父亲》的欣赏,学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现在做起,珍惜机遇,发奋学习,为将来建设更美好的祖国储备力量。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方法探究德育内容,久而久之强化了学生的自我德育意识。
二、进行美术实践,发展学生的自我育德能力
在欣赏中学习了如何探究美术作品的德育内容,就要在实践中进行巩固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育德能力。
了解名家生平,提高学生的育德意识。学习名作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网上学习、社会询问等途径调查作者生平,并进行推究,从中得到启发。例如,在学习齐白石的作品时,学生对他勤奋画虾的历程进行了解。为了画好虾,加强对虾的体会,齐白石便在家中养虾。他每日都会仔细观察,有时还用笔杆触动一下虾,使其惊游、跳动,认真感受虾的各种姿态。常年如此,让他对虾的结构、特点、姿态了然于胸,经过多年努力,在70岁时总结出一套画法。学生经过推究从中悟出,要做好事情成为有用的人,就需要有齐白石那样苦研细究的精神。
课内美术实践,巩固探究作品德育内容的方法。例如,《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要求用平时收集来的废旧纸杯、纸盒进行艺术加工,制作出一件生動的艺术品。学生惊奇地发现,被淘汰了的废旧物经过自己的双手制作,又焕发了生机。与此同时,学生认识到了讲节约、论环保是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课外美术实践,发展学生的育德能力。观察、思考、绘画是学生参与课外美术实践活动的过程。走出校门,来到了大自然,来到了社会,让学生观察天、地、人的美和社会的进步,观察是非曲直。之后,绘出既有艺术美,又含深义的美术作品。这样学生不仅发展了育德能力,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大有益处。例如,《发展中的唐港》是一位学生课外实践的美术作品。远处,群群海鸟于碧水蓝天之间飞舞,是朦胧而诱人的画面;近处,塔吊林立、货轮争相鸣笛,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赞美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赞美了祖国的蓬勃发展,表现了人们的安居乐业。
三、提高教师修养,使学生主动完善品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让学生在自己的言行中得到教诲。双休日,我坚持长期在学校里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或练习毛笔字、绘画,做到深学专业知识和苦练教学基本功,求得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正面影响。课上,我注意自己的仪表,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尊重与信任学生,用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教师修养是影响学生矫正品格的有利因素。
鲁迅先生曾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深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总之,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让美育辅助于德育,使学生在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使情操得到培养,人格得到完善,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学生。
中学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家、画家、设计师,而是通过美术特有的形式、手段,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审美教育,在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影响下,达到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从而培养出具有审美能力、健全人格、高贵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合格学生。美术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以其自身特点向我们证明,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德育渗透,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做好美育与德育的结合。
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这就要求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中学生智力发展迅速,独立倾向增强,个体思想与品德趋于成熟,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尽量给他们创造独立自主的发展条件,实现德育目标。
一、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探究德育内容的意识
每幅美术作品,既有艺术欣赏价值,又有德育价值,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获取其中的营养。
根据美术作品类别推究德育内容。中学美术教材有欣赏课,大致分为西方绘画、雕塑欣赏,中国绘画、书法和园林建筑欣赏,剪纸、风筝、脸谱、年画民间艺术欣赏,等等。欣赏课上,需要按类别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欣赏张大千的《泼墨图》和吴冠中的《小鸟天堂》时,教师引导学生先分清绘画类别,再在认识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泼墨图》洒脱、狂放,《小鸟天堂》彩墨蕴含画风新理念,都表现了国画的神韵,从中让学生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美。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水墨画的材料、技法、特点,而且埋下了爱文化、爱自然的种子。
根据美术作品特点推究德育内容。在每件美术作品里都能找到德育内容,例如,欣赏罗中立的《父亲》,可以让学生在认识朴实、善良与辛苦的老农形象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父亲》不是某一个农民的父亲,而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农民的缩影,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同时笼罩着对农民贫穷落后的一丝忧伤。学生谈观后感,有的说“太丑了”,有的说“很沧桑”,显然,学生没有认识到这幅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与现代农民对比,他们自然懂得了《父亲》是过去贫穷农民的形象,再结合对作品时代背景的认识,他们就会抓住特点找到德育内容。通过对《父亲》的欣赏,学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现在做起,珍惜机遇,发奋学习,为将来建设更美好的祖国储备力量。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方法探究德育内容,久而久之强化了学生的自我德育意识。
二、进行美术实践,发展学生的自我育德能力
在欣赏中学习了如何探究美术作品的德育内容,就要在实践中进行巩固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育德能力。
了解名家生平,提高学生的育德意识。学习名作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网上学习、社会询问等途径调查作者生平,并进行推究,从中得到启发。例如,在学习齐白石的作品时,学生对他勤奋画虾的历程进行了解。为了画好虾,加强对虾的体会,齐白石便在家中养虾。他每日都会仔细观察,有时还用笔杆触动一下虾,使其惊游、跳动,认真感受虾的各种姿态。常年如此,让他对虾的结构、特点、姿态了然于胸,经过多年努力,在70岁时总结出一套画法。学生经过推究从中悟出,要做好事情成为有用的人,就需要有齐白石那样苦研细究的精神。
课内美术实践,巩固探究作品德育内容的方法。例如,《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要求用平时收集来的废旧纸杯、纸盒进行艺术加工,制作出一件生動的艺术品。学生惊奇地发现,被淘汰了的废旧物经过自己的双手制作,又焕发了生机。与此同时,学生认识到了讲节约、论环保是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课外美术实践,发展学生的育德能力。观察、思考、绘画是学生参与课外美术实践活动的过程。走出校门,来到了大自然,来到了社会,让学生观察天、地、人的美和社会的进步,观察是非曲直。之后,绘出既有艺术美,又含深义的美术作品。这样学生不仅发展了育德能力,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大有益处。例如,《发展中的唐港》是一位学生课外实践的美术作品。远处,群群海鸟于碧水蓝天之间飞舞,是朦胧而诱人的画面;近处,塔吊林立、货轮争相鸣笛,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赞美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赞美了祖国的蓬勃发展,表现了人们的安居乐业。
三、提高教师修养,使学生主动完善品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让学生在自己的言行中得到教诲。双休日,我坚持长期在学校里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或练习毛笔字、绘画,做到深学专业知识和苦练教学基本功,求得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正面影响。课上,我注意自己的仪表,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尊重与信任学生,用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教师修养是影响学生矫正品格的有利因素。
鲁迅先生曾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深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总之,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让美育辅助于德育,使学生在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使情操得到培养,人格得到完善,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