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也想听“谢谢”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cc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缘于一份幼儿园布置的感恩作业,作者以教育工作者和妈妈的双重身份,对感恩教育进行了一番审视、思考———
  
  没有完成的作业
  
  儿子小宝上幼儿园小班时,我在感恩节前夕收到他老师布置的一份作业,内容大致是这样:幼儿园正在做一项关于感恩的课题,请家长带着孩子去感恩,感恩的对象可以是家中的长辈,也可以是警察、环卫工人、医生等,要求家长用照片记录下来。接到这份作业之初,我觉得并不是一件难事,我的设计是:外婆从小把小宝带大,让小宝送个礼物给外婆,然后对外婆说“谢谢”,这样我就可以拍一张照片;然后我准备一些糖,让他分给小区里的保洁阿姨、保安叔叔,这些人都是小宝熟悉的,这样我又可以拍一张照片,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我按照计划行事,我对小宝说:“我们家外婆最辛苦,从小照顾你,可你从没有对她说过一句‘谢谢’,你送外婆一盒糕点并对她说句‘谢谢’,好不好?”小宝却说:“外婆说过了,一家人不用那么客气的!”“一家人也要说‘谢谢’的……”小宝把头扭到一边,坚持他的意见。
  我想还是先开始第二个计划吧,“那你跟小区的保洁阿姨说声‘谢谢’吧,阿姨多辛苦啊!她一个人把小区打扫得那么干净。”小宝低着头不说话,“你去对她说声‘谢谢’,把这些糖送给她,请她收下,好吗?”小宝转过身,不乐意去,我一再催促,他突然说了一句:“那是她应该做的。”我顿时无语,小宝才三岁半啊,他居然是这样认识问题的,但是他好像说得也没错,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既然他不愿意,那就算了,强迫他去感恩有意思吗?!于是,这些计划只好作罢,我没有完成小宝老师布置的作业。
  感恩是一种天性
  
  我觉得小宝正在变得可怕,他开始不知足,他开始不断索取并觉得理所应当,一旦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或者大人做的和他想的不一样,他就发脾气;他开始不尊重家人和老师的劳动,总是抱怨别人没有做好的地方,哪怕本来是他自己应该做的事,这样下去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快乐、有责任心的人。
  可我知道,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这样。很小的孩子,当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只要他意识到你在帮助他,都会冲你微笑。当他会说话时,他很乐意对帮助过他的人说“谢谢”。美国哲学家赫舍尔曾说:“感恩意识从我们一存在便给予了我们……感恩意识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而且是做人的本质特征。”我赞同他的观点,感恩应该是一种天性。
  当我们指责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不知感恩的时候,应该是教育出了问题。而事实上,我们经常开展感恩教育,比如利用节日———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无论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大学都有这样的活动,提醒孩子们不要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运用多种形式去感恩———小班的时候老师就教小朋友们用送花、送贺卡和礼物的方式,或者用帮大人做家务的方式去感谢家人、老师、同伴。但是感恩不应该是刻意化的,而应该是生活化的,我们不缺感恩的活动与形式,恰恰缺少利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机会。长辈不需要孩子们感恩,觉得见外了;老师也不需要学生们感恩,记得初入园的时候,小宝会对每位为他提裤子的老师说“谢谢”,渐渐地他不说了,因为其他小朋友都不说,更因为老师回应了一两次之后也就忽视了,渐渐地都“麻木”了。
  
  在生活中创造机会
  
  首先,让孩子在生活中有机会多说“谢谢”。比如帮助孩子的时候,家长应该把“帮”这个词说出来,“我帮你穿衣服”“我帮你整理蜡笔”……让孩子体会到这些事不是家长该做的,而是自己该做的,这样孩子就有机会说“谢谢”并树立责任意识。再比如,家长应该不吝啬地为自己举办生日会,过生日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家长可以自然而然地谈论自己的付出,并接受孩子的祝福。
  其次,要以身作则。孩子不是听家长怎样说,而是看家长怎样做。有感恩的家长才会有感恩的孩子。如果一位家长经常对周围的人说“谢谢”,孩子很快就会模仿,久而久之,孩子才会理解有很多人为自己的快乐生活而努力着。比如,看到小区的一角很脏,有的家长会抱怨:“打扫卫生的去哪里了,那么懒!”而有的家长就会说:“保洁阿姨真辛苦,把小区打扫得真干净,我们要维护,不能乱扔垃圾。”前者的孩子会学会抱怨,而后者的孩子会学会尊重与感恩。除了感谢别人外,家长还要学会感谢孩子。一天我对小宝说:“你真乖,自己会安排自己的事情,一点也不给大人添麻烦,妈妈谢谢你。”小宝自豪地说:“不用客气。”过了一会儿,他需要我帮助的时候会说“妈妈我想找你帮个忙”,而不是之前的“妈妈,过来”。
  家长应该明白,感恩是种互动。对来自孩子们的“谢谢”的回应,是对感恩的态度,如果觉得感恩很重要,就不要轻描淡写地去回应,而要积极热情,这有助于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
  最后,感恩是对生活的体悟,但不能超出孩子理解的范围。强迫孩子去感恩,既多余也无效。现在我还不能让小宝去感谢农民伯伯,因为即使学会了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还是不能理解,在他的经历中,大米永远都是从超市里买来的,而不是种出来的,我打算夏季的时候带他去农村看一看。
  很多事情需要亲身经历才能明白,就像只有我们当了父母,才能感受到为人父母的不易。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你知道吗?手机除了对健康不利,还会影响孩子智力。近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用手机发短信,可能会影响儿童少年的思维方式,令他们的性格变得冲动,并逐渐失去深思熟虑的能力。  该大学流行病学家艾布拉姆森教授对11-14岁的儿童少年使用手机的习惯以及他们参加电脑测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频繁使用手机会改变大脑的思考方式。艾布拉姆森教授说:“在发送短信时,只要点击几个键,就能看到想要
期刊
毛绒玩具由毛绒面料及其他纺织材料为主要面料,内部填塞各种填充物制成的。医学研究表明,长期接触质量低劣的毛绒玩具会引发皮肤过敏等病症,严重者还会引发哮喘。  合格的毛绒玩具不仅要有3C认证标志、主要材质或者成分、使用年龄段、安全警示语、维护保养方法、执行标准代号、产品合格证等标注信息,其内在填充物还必须无毒无害,眼睛、鼻子、纽扣等不可拆卸小零件也要达到规定的承受拉力标准。  选购毛绒玩具首先要观察外
期刊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来到工作了14年的幼儿园。传达室的师傅说:“章老师,有你的快递。”接过来一看,是我前几日购买的《给您一只金手指——父母教子百问百答》。  我迫不及待地翻阅着,其中附录中的一句家教格言——将自己变小,才能使孩子不断长大。这句话让我顿时心生感触,因为它不但适用于家长,更适用于像我们这样工作在一线的幼儿教师们。  幼儿教师就像是长不大的孩子王,每天和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可爱们在一起,看
期刊
家有小儿,名唤“安安”,本希望他能安安分分,让我这“懒老妈”省省心。可事与愿违,这小家伙不但不如我所愿,还超常发挥了属猴的天赋。每天除了睡着的时候,就没见他消停过,上窜下跳,活脱脱一只皮猴。跟在后面看他折腾,有乐趣,有担忧,更多的是精疲力尽。  即便如此,我还是有种舍命陪君子的气概。放手让他去玩,让他在玩中学会面对挫折,学会独立。因为我相信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孩子从玩耍中能获得快
期刊
就近找的朋友  年龄:5岁以前  作用:第一个儿时玩伴可以教孩子懂得,有朋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只要两个孩子年龄相仿,你不需要硬让他们一起做游戏,只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己玩就可以了,即使互相不搭理也没关系,因为他们一定能熟悉起来。  爱好运动的朋友  年龄:从3岁开始  作用:避免孩子成为“宅童”。  邀请爱运动的孩子与家人一起散步或骑自行车,他旺盛的精力会感染每一个人;即使他的
期刊
37层楼的南京金陵饭店,是著名新加坡华裔企业家、爱国华侨陶欣伯先生1979年返回故乡时所建。他说,兴建家乡最高的五星级饭店,目的是要后人记住,年少时,一块银圆的重量,如何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事业。  1916年,陶欣伯出生在南京农村,祖辈在外经商。由于家庭经济殷实,所以,他打小就不曾吃过什么苦,更不知道挣钱的艰辛。而一向和蔼、不善说教的爷爷,在他迈向社会第一步时,就给他上了深刻的一课。  一天,爷爷
期刊
“现在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偏向来自富裕家庭。以前说‘寒门出贵子’,如今现实是寒门难出贵子!”一位做了15年教师的网友发的帖子,最近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一个个现象突然聚焦在人们眼前:穷孩子难上名校,穷孩子大学毕业仍难改变贫苦状况,穷孩子很难找到好工作……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附和声、质疑声频繁跟帖,消极观点难免会影响一些正在努力中的穷孩子。难道寒门真的难出贵子吗?    新闻背景:  接受优质教
期刊
婚姻触礁与儿子险成陌路    1989年,20岁的张国强从黑龙江省艺校佳木斯分校话剧表演班毕业,被分配到佳木斯话剧团当演员。十年后,张国强和妻子喜得一子,取名张玉。  由于当时佳木斯市的话剧市场很不景气,一位昔日伙伴劝张国强去北京打拼。张国强开始有些犹豫,但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儿子,他暗暗下了决心:为了让儿子今后能有幸福的生活,我一定要干出一番样子来!  转眼间,张国强到北京已经三个年头了,可除了在几
期刊
1    贝克威思是个美国小女孩,家住美国西北部的城市西雅图。2011年6月12日,是她的9岁生日。她为自己生日许下的愿望是筹集到300美元,用这笔钱帮助非洲一个贫穷村落的人喝上干净、安全的饮用水。  她产生这个愿望,是因为在此前,她听了一个名为“水慈善”组织的演讲。“水慈善”是美国的一家慈善机构,该组织用募集到的善款,资助非洲、亚洲和中美洲一些贫困落后地区的饮用水项目。听了演讲后,贝克威思就在妈
期刊
2012年7月3日至6日,38名小学生来到我国四大植物园之一、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南京中山植物园,参加主题为“探秘植物王国”的第二届莫愁小记者夏令营。四天时间里,小记者们漫游于这座享誉中外,集科研、科普和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植物园,充分感受了它无穷的魅力。  植物知识趣无穷:游热带植物宫  既然来到南京中山植物园,那一定要在这个植物王国里好好学习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