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杰米扬的汤》,说的是热情好客的主人杰米扬用鲜美可口的鱼汤款待客人。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他一盆接一盆地请客人喝汤,没有休止。最后客人忍无可忍,纷纷拂袖而去,再也不敢登门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的佳肴,但过了量,就会适得其反。
化学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本应是深受高中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题海战术”,以练代学,扼杀了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激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化学教师心目中喜欢的多思多问的学生越来越少。为什么高中化学这碗香喷喷的“汤”,学生都不愿意去品尝呢?答案只能是杰米扬式的化学教师将他们吓跑了。
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在传授科学知识和激发学生兴趣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特别是在指导学生训练时,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好“度”。
一、要“咸淡适中”,把握好训练题的难易度
好汤不合口味,谁愿意喝呢?在新课的教学阶段,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如果不注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学习基础,而追求综合性较强的高难度题目的解题训练,则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高一年级的《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高考试题的魅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我们将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的一道金属试题(题略)选为全年级学生的课外作业要求他们练习。第二天检查,近千名学生动笔做的不足百人,做正确的不到十人。询问做正确的学生是怎么做出来的?回答是抄的参考书中的参考答案。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在课堂上讲解此题,结果耗费了约30分钟的课堂时间,一个班能听懂的也不过十人。凭心而论,要求高一的学生做这道题确有难度。此题无疑是道好题,但由于高一学生的化学分析推断能力有限,从学生课外练到教师课堂评,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达到思维的兴奋点,只能感觉化学难学而不理不采。假设换一道适合学生特点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可能效果会好些。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存在“模仿练习→独立操作→精确化→联接自动化”四个特征阶段。科学、合理的化学训练题目要立足于大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能够完成为宜,且训练必须把握好阶段性,避免拔苗助长,循序渐进才符合学生能力的发展要求。
二、要“美味可口”,突出训练的灵活度
好汤喝腻了,自然没胃口,不想喝。学生做练习,老师批改、讲评练习,学生做对了,皆大欢喜。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反思解题方法”这一环节往往不能引起师生的重视,学生练习时只是依照老师课堂上讲的或课本上的例题来解答,“解题机器机械解题”,“做得多,想得少”,使学生步入“越做越笨”的怪圈,从而讨厌做题目。
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教给学生灵活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试题讲评和例题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不同角度思考解题途径,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例如:在讲到利用化学式计算时,我选择了这样一组练习:
根据氧化铁的化学式计算。
(1)计算氧化铁中氧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比。
(2)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3)80克氧化铁中含铁元素多少克?
(4)多少克氧化铁中含铁元素14克?
(5)80克氧化铁中含有的铁元素与多少克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质量相当?
这一组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氧化铁的化学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提高难度,使学生犹如攀峰,从基础题开始,逐渐提高,不仅理解了新的知识,而且锻炼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只有长期坚持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训练学生的灵活性,才能培养出学生较强的应变能力,在新的疑难问题面前,学生才能从容不迫、思维兴奋,快速地解决问题。
三、要“适可而止”,调控好训练题的量度
好汤,喝多了也会伤人。在各章节的教学中,教师总是抱着“熟练生巧”的教学理念,除了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练习和习题外,还要辅之以一套20题左右的训练试卷,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际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按要求完成练习,绝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成作业,就去乱套公式或“再版”其他同学的练习。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则由于完不成任务,就干脆不做,表现出听任教师处罚的对立心态。形成教学过程中的“一头热一头冷”的被动局面。长此以往,将学习化学的队伍由强到弱最终拖垮了。
现在的化学教材,每节后面都有练习,每章结束时有A组和B组习题,出现的题目类型有概念比较题、是非判断题、作图题、问答题、计算题和证明题等,几乎包罗了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各种类型题目。没必要再统一补充大量的训练题去“强化”他们。对于部分感觉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推荐他们买一本课外辅导资料来自学和练习。也就是说,化学训练要合理。
化学训练必须坚持以生为本,贵在“恰当”、“适度”、“创新”,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探究化学知识,从自信走向成功。
化学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本应是深受高中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题海战术”,以练代学,扼杀了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激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化学教师心目中喜欢的多思多问的学生越来越少。为什么高中化学这碗香喷喷的“汤”,学生都不愿意去品尝呢?答案只能是杰米扬式的化学教师将他们吓跑了。
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在传授科学知识和激发学生兴趣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特别是在指导学生训练时,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好“度”。
一、要“咸淡适中”,把握好训练题的难易度
好汤不合口味,谁愿意喝呢?在新课的教学阶段,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如果不注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学习基础,而追求综合性较强的高难度题目的解题训练,则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高一年级的《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高考试题的魅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我们将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的一道金属试题(题略)选为全年级学生的课外作业要求他们练习。第二天检查,近千名学生动笔做的不足百人,做正确的不到十人。询问做正确的学生是怎么做出来的?回答是抄的参考书中的参考答案。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在课堂上讲解此题,结果耗费了约30分钟的课堂时间,一个班能听懂的也不过十人。凭心而论,要求高一的学生做这道题确有难度。此题无疑是道好题,但由于高一学生的化学分析推断能力有限,从学生课外练到教师课堂评,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达到思维的兴奋点,只能感觉化学难学而不理不采。假设换一道适合学生特点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可能效果会好些。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存在“模仿练习→独立操作→精确化→联接自动化”四个特征阶段。科学、合理的化学训练题目要立足于大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能够完成为宜,且训练必须把握好阶段性,避免拔苗助长,循序渐进才符合学生能力的发展要求。
二、要“美味可口”,突出训练的灵活度
好汤喝腻了,自然没胃口,不想喝。学生做练习,老师批改、讲评练习,学生做对了,皆大欢喜。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反思解题方法”这一环节往往不能引起师生的重视,学生练习时只是依照老师课堂上讲的或课本上的例题来解答,“解题机器机械解题”,“做得多,想得少”,使学生步入“越做越笨”的怪圈,从而讨厌做题目。
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教给学生灵活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试题讲评和例题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不同角度思考解题途径,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例如:在讲到利用化学式计算时,我选择了这样一组练习:
根据氧化铁的化学式计算。
(1)计算氧化铁中氧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比。
(2)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3)80克氧化铁中含铁元素多少克?
(4)多少克氧化铁中含铁元素14克?
(5)80克氧化铁中含有的铁元素与多少克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质量相当?
这一组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氧化铁的化学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提高难度,使学生犹如攀峰,从基础题开始,逐渐提高,不仅理解了新的知识,而且锻炼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只有长期坚持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训练学生的灵活性,才能培养出学生较强的应变能力,在新的疑难问题面前,学生才能从容不迫、思维兴奋,快速地解决问题。
三、要“适可而止”,调控好训练题的量度
好汤,喝多了也会伤人。在各章节的教学中,教师总是抱着“熟练生巧”的教学理念,除了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练习和习题外,还要辅之以一套20题左右的训练试卷,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际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按要求完成练习,绝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成作业,就去乱套公式或“再版”其他同学的练习。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则由于完不成任务,就干脆不做,表现出听任教师处罚的对立心态。形成教学过程中的“一头热一头冷”的被动局面。长此以往,将学习化学的队伍由强到弱最终拖垮了。
现在的化学教材,每节后面都有练习,每章结束时有A组和B组习题,出现的题目类型有概念比较题、是非判断题、作图题、问答题、计算题和证明题等,几乎包罗了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各种类型题目。没必要再统一补充大量的训练题去“强化”他们。对于部分感觉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推荐他们买一本课外辅导资料来自学和练习。也就是说,化学训练要合理。
化学训练必须坚持以生为本,贵在“恰当”、“适度”、“创新”,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探究化学知识,从自信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