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了解边疆地区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实际状况,为进一步探讨社区干部工作生活质量问题提供依据,达到提高社区干部主观幸福感的目的。提出创新社区工作机制是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行动指南,重视福利是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起点的结论。
[关键词]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访谈研究
[中图分类号]C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8-0060-04
邊疆地区社区干部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承担着维稳和服务两大职责,由这两大职责所牵引出的日常工作事务更是纷繁复杂,特殊的职责需求与多重的角色定位使得社区干部的工作与生活在很多方面存在冲突。基于此,本课题组以“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实践研究”为主题,对新疆多地的城市社区干部开展调查,深入剖析社区干部的工作与生活平衡状况,挖掘边疆地区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相关因素
首先是概念的界定。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研究始于工作与家庭的冲突,但伴随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意识到职场中每个工作者在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非工作状态下不仅仅有家庭生活,研究工作与生活平衡对于管理实践则更有意义。对于工作与生活平衡虽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表述,但研究者基本形成的共识是,工作与生活平衡最重要的是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每个人由于从事的职业不同,所处家庭背景的不一,对于工作和生活应分配时间的多少和承担责任的大小有着不同的心理定位,以及对工作和非工作以外的生活不同的期待,故而针对不同的个体,只要达到所满意的心理预期,就实现了工作与生活平衡。
其次是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影响因素来源于很多方面,本课题组将其归纳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1)就其外部因素而言,社会经济、社会政治和社会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作与生活平衡,同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经济和政治,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很大差异。Yang和Zhang(2003)就这一问题提出,中国人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更愿减少家庭生活时间,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同时社会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对于工作和生活也起着积极的影响。经过大家各自提供信息和建议(信息支持),社会的资源与服务(工具支持),评价以及了解困难的资助(评价支持)以及关爱和问候(情感支持)等方式,对于减缓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冲突有着重要作用。[2](2)就其内部因素而言,则涉及个人、家庭、工作和组织。个人因素包括心理和生理特征,人格、价值观等每个人所独特的心理特征会影响行动者的决策逻辑和行动策略。
第三是工作与生活平衡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孙海鸥(2013)指出,组织通过改善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两方面的压力,保持员工工作与生活平衡,能明显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且组织承诺在工作与生活平衡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调节作用,若组织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员工既可以努力工作也可以开心生活。这种帮助和关怀促使员工自然而然地将组织和自身视为一体,将组织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绩效。[3]吴小龙(2016)认为,组织尊重认同员工、制定弹性的工作时间以及灵活的休假制度等组织支持措施,可以显著提升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水平。且由于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与工作与生活平衡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所以领导者应除了“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外,采取新的管理方式,使得员工以更积极、更自信、更韧性和更具掌控力的心态来工作。[4]
综上,尽管工作与生活平衡成为人力资源研究领域中新的研究趋势,但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偏向于使用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停留在描述性分析,未进行解释性阐述,而访谈研究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使得研究内容更为丰富,研究对象更为立体。故本文对于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探讨,借鉴外部因素,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内部因素,如:个人、家庭、工作和组织等,使用深度访谈研究方法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出全方位解释性说明,是社区干部对于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最好回应。
本研究前后共访谈98名社区干部,具体访谈活动从2015年10月份开始,直到2017年2月全部完成。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归属的地区来划分,可依次归属于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任职于街道办事处管理社区事务的干部,共9名,都为男性;第二类是任职于各个社区的干部,共89名,男性48名,女性41名;第三类是按地区划分,H市共访谈30名,Y市共访谈13名,S市共访谈45名,K市共访谈10名。
二、边疆地区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近况
基于98份访谈资料,课题组针对民族地区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实践近况所做的相关探讨,得到了相应的回应。我们发现,社区干部能否兼顾工作和生活,内心对于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感知,内外部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过程。将这些复杂的形成过程经过概括、分类,架构起以下的分析。
(一)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情怀
S市、K市、H市、Y市是异质化程度较高的多民族社区,所指的异质性不仅指社区居民的多民族性,更指代其文化构成、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的多元性,这对社区干部管理能力和职责承担提出了较高要求。且相较于一般城市社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及保障社区各民族和睦相处是边疆多民族社区治理的重中之重,在课题组访谈的众多案例中,近九成的社区干部都表现出很强的政治使命感,为边疆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但却无法为家庭事务尽力。
(二)行政事务缠了社区腿
当前边疆民族社区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下,社区干部科层化、行政化趋向明显的形势下,社区干部除了处理繁杂的社区事务和服务居民外,还需承担大量的行政事务。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疆社区平均承担工作任务达178项,最多的达到400多项,最少的也有100多项[5]。不难看出,社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兜底组织,事无巨细都要管。近2/3的社区干部表示不仅要把社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维稳和服务居民上,还迫使他们在摊派繁冗且复杂的行政任务时备感压力,加班常态化,身心健康值得关注。 (三)考核压力大
当前社区干部考核大体分为两种:有奖有惩和无奖有惩。例如在比较典型的H市对社区考核分为社区干部业绩考核和社区“星级化”工资考核,前者是对社区干部个人任务的考核,包括业务目标完成情况、公共目标完成情况及民主评议;后者是组织部和街道对整个社区集体项目考核,每丢掉一颗星每人扣掉100元;后者例如在较为典型的S市,考核主要涉及勤、能、德、智、廉和居民评议,每丢掉一分扣20元,而对于做的好的个人和社区也只是证书和荣誉称号的奖励。近3/5的領导干部表示,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质生活。
“在区上没有对各社区的考核办法,但各街道有,因为有绩效工资,为了奖勤罚懒、鼓励大家多创新、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我们有自己的考核办法,但各街道不尽相同,侧重不一样,考核的办法、细则不太一样。每月都在考核,每个季度兑现一次,因为绩效工资每个季度发一次。总体来讲就是把名次排出来,后三奖励前三,把后三名的一些按照比例扣除掉奖励给前三名,前三名的奖金就会多,然后再进行三次分配(区上发给我们,我们街道经过考核进行二次分配,发给社区,社区再进行三次分配)。当然目前还是有不合理的地方,不能体现出对每个人的公平考核,而是以集体的方式考核”(K市3号,女)。
(四)福利差强人意
集体福利是对组织成员的一种变相激励,激发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同时,带动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增强组织成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职业认同。近年来,新疆社区干部虽逐渐呈现年轻化的队伍结构态势,但专门从事社会工作学习的大学生进入社区工作的少之又少。尤其对于“80后”、“90后”这批年轻人,即便到了社区工作,一遇到公务员考试或能到条件更好的单位去工作的机会,就会义无反顾的辞掉社区工作。相关研究表明,社区干部虽有“小巷经理”的称号,但对于该职业的社会评价并不高,有很大的原因在于对组织福利的考量。
“在社区工作,即便是有些社区可能高挂为副科,甚至像乌鲁木齐啊,还有一些南疆的社区甚至高挂为正科,但是一说起来,我在社区工作,大家好像总会觉得比较基层,甚至比较‘底层’的工作,哪怕职级相同,我说我在社区工作,而他说在区里的局委办或街道工作,这样大家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年轻人,他们只是把社区工作当成一个跳板,反正暂时没有工作,我暂时在社区干着,如果有公务员或油田公司考试,或有更好的招录考试,就去参加考试,如果通过考试,就走了。有的觉得可能社区工作压力比较大,只要条件允许,可能就走了”(K市5号,男);“现在你们北疆的社区干部老觉得我们南疆四地州的干部拿的工资比他们高,那是你们实在无法体会我们在南疆的工作,真的很辛苦,客观的环境是一个,你们来的这几天赶上好天气了,平时都是风沙漫天,很少下雨的,还要要孩子,还要给老人看病,物价水平又高,根本剩不下什么钱。”(H市25号,男)
(五)兴趣爱好难施展
所谓兴趣爱好,一方面是指自己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非常满意,另一方面指除工作以外,自己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课题组在调研的过程中,偏重于对于前者的关注,来探析社区干部的主观幸福感。由于被调研的四个地区社区干部到社区工作的原因不一,对于工作的认同也是不一的。如H市的社区干部是政府各职能部门抽调的人员到社区长期从事社区工作,所以H市的社区干部有个被动择业的过程,而剩下的几个地区,则大都是通过参加统一考试进入社区,长期从事社区工作,所以是个自主择业的过程。
“我是从机关调过来的,实际上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完全不能发挥我的兴趣爱好的,我喜欢摄影、画画、书法,但我现在忙得一年都出不去一趟,哪还有什么爱好可言。不过,现在社区不是开办“十点半课堂”了嘛,我可以在里面教教娃娃画画,也算是有个地能发挥我的专长了吧”;“对于社区工作,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现在不都提以文化为引领来增进民族关系嘛,但是我没有时间来具体实施我心中的蓝图,每天来到社区,就有一堆的任务等着去做,无法抽身出来,专门去搞某一件事”(H市9号,男)“社区现在男同志比较少,女同志比较多嘛,所以我们男的工作压力就好大,平时过节,不都愿意带着老婆、孩子旅旅游嘛,但我哪有时间,我老婆就算抱怨我,我也没有时间。”(Y市8号,男)
三、建议
上述对于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论述,是基于丰富的访谈案例提炼总结的结果。本文将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呈现。其目的是要改变以往研究方法中以“类聚”(模型量化)的方式来划分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固有思维,而以“群分”(质性访谈)的解释性说明来重新演绎。
(一)情感支持为工作与生活平衡保驾护航
前文的叙述过程中,之所以没有对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组织支持等情感支持原因对工作的影响做细致分析,是因为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家人、朋友等都会对被访谈者的工作表示支持,即便偶尔在生活中会有“踢猫效应”的存在,但对于由于工作原因而无法参加家庭活动、朋友聚会等表示支持还是主旋律。同时同事、领导对于因家庭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也会做到工作分享和理解支持。
由此我们主张,针对我们的研究目的,判定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在很多方面存在冲突,但就社区干部真实感受而言,工作与生活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作原因而引起的,其中社区干部由于工作压力大而无法为生活尽力和由于工作繁杂而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最大的矛盾所在。
故急需建立起有效的社区沟通体系,建立以社区干部为本的管理制度,让社区干部的各种工作信息、个人情感能够在领导和同事间、同事与同事间、与社区居民间得到顺利且方便的交流、沟通、释放、反馈和了解。以此来改进其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
(二)创新社区工作机制是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行动指南
调研的结果已然证明,目前的工作机制是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失衡的困境和冲突之处。上级部门想要社区干部保持高效的工作质量,社区干部想要促使工作提效的良方,是每一个从事社区工作者的心中所想,心中所盼。 所以我们认为,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具有边疆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从根本上规范社区治理环境、解决社区治理实质性难题的关键。理清多元主体治理权利边界,回归本位职责,逐步完善政、社分离,将社区减负落实到实处。其次,针对社区“权不随事转”的客观现实,加快社区权利清单的落实,当然要的不是权利,而是出现问题后的有利转手。同时针对社区居民大事小事都往社区跑的“有病乱投医”现象,社区及相关宣传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宣传手册进行说明,使得社区居民正确认识社区干部的职责。最后,以民族团结典型效应推进社区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的社区承担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职责,通过树立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加强民族团结,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社区干部的维稳压力。
(三)重视福利是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起点
与社区干部反复交谈的基础上发现,社区干部这一群体由于在协同国家社会治理中处于“边缘化”,故还没有给人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相应的福利体系还未建立更不用提明确制定。我们已然找到了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动力源,摸清了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行动指南,进一步就是将其推进到应用领域,实现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目标。当然如前文中所述,本课题组对于福利的划分很广,包括工资报酬、家庭福利、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职业认同的伦理责任等。
故而,我们建议,在考核制度上细化,对于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并对在节假日、夜间及重大事件节点的值班、加班,制定合理明确的补贴标准。还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公平合理、多勞多得的薪酬分配制度。明确划分社区干部的职业生涯,根据能者晋升、平者调换岗位、庸者下放的原则,建立能上能下的、渠道顺畅的晋升制度。同时在公务员招考中,对于这种有基层经验的社区干部优先录用、放宽限制。对于家庭有特殊情况的,予以照顾,可以在社区有空闲岗位时,优先考虑社区干部家属及孩子,解决家庭成员就业困难。同时,对于家庭成员经济困难的,社区可以给予相应的照顾;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是承担起提升社区干部职业声望的伦理责任。提升对社区干部的重视程度,对于他们为工作所做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要对优秀的社区干部进行表彰,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改善社会对这一职业的固有认识。
参考文献:
[1]Yang B. Zhang D.A.Theoretical Comparison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Impacts on Human Resource Theory and Practice.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2003 3 38-58.
[2]House G.s.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M].Addison-Wesley Longman Incorporated 1981.12
[3]孙海鸥.工作-生活平衡对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3.
[4]吴小龙.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与工作-生活平衡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6.
[5]张雷.让社区“轻装上阵”更好发挥功能[N].新疆日报,2015-11-17.
责任编辑 杜福洲
[关键词]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访谈研究
[中图分类号]C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8-0060-04
邊疆地区社区干部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承担着维稳和服务两大职责,由这两大职责所牵引出的日常工作事务更是纷繁复杂,特殊的职责需求与多重的角色定位使得社区干部的工作与生活在很多方面存在冲突。基于此,本课题组以“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实践研究”为主题,对新疆多地的城市社区干部开展调查,深入剖析社区干部的工作与生活平衡状况,挖掘边疆地区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相关因素
首先是概念的界定。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研究始于工作与家庭的冲突,但伴随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意识到职场中每个工作者在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非工作状态下不仅仅有家庭生活,研究工作与生活平衡对于管理实践则更有意义。对于工作与生活平衡虽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表述,但研究者基本形成的共识是,工作与生活平衡最重要的是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每个人由于从事的职业不同,所处家庭背景的不一,对于工作和生活应分配时间的多少和承担责任的大小有着不同的心理定位,以及对工作和非工作以外的生活不同的期待,故而针对不同的个体,只要达到所满意的心理预期,就实现了工作与生活平衡。
其次是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影响因素来源于很多方面,本课题组将其归纳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1)就其外部因素而言,社会经济、社会政治和社会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作与生活平衡,同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经济和政治,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很大差异。Yang和Zhang(2003)就这一问题提出,中国人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更愿减少家庭生活时间,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同时社会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对于工作和生活也起着积极的影响。经过大家各自提供信息和建议(信息支持),社会的资源与服务(工具支持),评价以及了解困难的资助(评价支持)以及关爱和问候(情感支持)等方式,对于减缓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冲突有着重要作用。[2](2)就其内部因素而言,则涉及个人、家庭、工作和组织。个人因素包括心理和生理特征,人格、价值观等每个人所独特的心理特征会影响行动者的决策逻辑和行动策略。
第三是工作与生活平衡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孙海鸥(2013)指出,组织通过改善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两方面的压力,保持员工工作与生活平衡,能明显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且组织承诺在工作与生活平衡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调节作用,若组织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员工既可以努力工作也可以开心生活。这种帮助和关怀促使员工自然而然地将组织和自身视为一体,将组织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绩效。[3]吴小龙(2016)认为,组织尊重认同员工、制定弹性的工作时间以及灵活的休假制度等组织支持措施,可以显著提升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水平。且由于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与工作与生活平衡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所以领导者应除了“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外,采取新的管理方式,使得员工以更积极、更自信、更韧性和更具掌控力的心态来工作。[4]
综上,尽管工作与生活平衡成为人力资源研究领域中新的研究趋势,但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偏向于使用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停留在描述性分析,未进行解释性阐述,而访谈研究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使得研究内容更为丰富,研究对象更为立体。故本文对于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探讨,借鉴外部因素,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内部因素,如:个人、家庭、工作和组织等,使用深度访谈研究方法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出全方位解释性说明,是社区干部对于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最好回应。
本研究前后共访谈98名社区干部,具体访谈活动从2015年10月份开始,直到2017年2月全部完成。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归属的地区来划分,可依次归属于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任职于街道办事处管理社区事务的干部,共9名,都为男性;第二类是任职于各个社区的干部,共89名,男性48名,女性41名;第三类是按地区划分,H市共访谈30名,Y市共访谈13名,S市共访谈45名,K市共访谈10名。
二、边疆地区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近况
基于98份访谈资料,课题组针对民族地区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实践近况所做的相关探讨,得到了相应的回应。我们发现,社区干部能否兼顾工作和生活,内心对于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感知,内外部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过程。将这些复杂的形成过程经过概括、分类,架构起以下的分析。
(一)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情怀
S市、K市、H市、Y市是异质化程度较高的多民族社区,所指的异质性不仅指社区居民的多民族性,更指代其文化构成、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的多元性,这对社区干部管理能力和职责承担提出了较高要求。且相较于一般城市社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及保障社区各民族和睦相处是边疆多民族社区治理的重中之重,在课题组访谈的众多案例中,近九成的社区干部都表现出很强的政治使命感,为边疆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但却无法为家庭事务尽力。
(二)行政事务缠了社区腿
当前边疆民族社区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下,社区干部科层化、行政化趋向明显的形势下,社区干部除了处理繁杂的社区事务和服务居民外,还需承担大量的行政事务。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疆社区平均承担工作任务达178项,最多的达到400多项,最少的也有100多项[5]。不难看出,社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兜底组织,事无巨细都要管。近2/3的社区干部表示不仅要把社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维稳和服务居民上,还迫使他们在摊派繁冗且复杂的行政任务时备感压力,加班常态化,身心健康值得关注。 (三)考核压力大
当前社区干部考核大体分为两种:有奖有惩和无奖有惩。例如在比较典型的H市对社区考核分为社区干部业绩考核和社区“星级化”工资考核,前者是对社区干部个人任务的考核,包括业务目标完成情况、公共目标完成情况及民主评议;后者是组织部和街道对整个社区集体项目考核,每丢掉一颗星每人扣掉100元;后者例如在较为典型的S市,考核主要涉及勤、能、德、智、廉和居民评议,每丢掉一分扣20元,而对于做的好的个人和社区也只是证书和荣誉称号的奖励。近3/5的領导干部表示,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质生活。
“在区上没有对各社区的考核办法,但各街道有,因为有绩效工资,为了奖勤罚懒、鼓励大家多创新、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我们有自己的考核办法,但各街道不尽相同,侧重不一样,考核的办法、细则不太一样。每月都在考核,每个季度兑现一次,因为绩效工资每个季度发一次。总体来讲就是把名次排出来,后三奖励前三,把后三名的一些按照比例扣除掉奖励给前三名,前三名的奖金就会多,然后再进行三次分配(区上发给我们,我们街道经过考核进行二次分配,发给社区,社区再进行三次分配)。当然目前还是有不合理的地方,不能体现出对每个人的公平考核,而是以集体的方式考核”(K市3号,女)。
(四)福利差强人意
集体福利是对组织成员的一种变相激励,激发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同时,带动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增强组织成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职业认同。近年来,新疆社区干部虽逐渐呈现年轻化的队伍结构态势,但专门从事社会工作学习的大学生进入社区工作的少之又少。尤其对于“80后”、“90后”这批年轻人,即便到了社区工作,一遇到公务员考试或能到条件更好的单位去工作的机会,就会义无反顾的辞掉社区工作。相关研究表明,社区干部虽有“小巷经理”的称号,但对于该职业的社会评价并不高,有很大的原因在于对组织福利的考量。
“在社区工作,即便是有些社区可能高挂为副科,甚至像乌鲁木齐啊,还有一些南疆的社区甚至高挂为正科,但是一说起来,我在社区工作,大家好像总会觉得比较基层,甚至比较‘底层’的工作,哪怕职级相同,我说我在社区工作,而他说在区里的局委办或街道工作,这样大家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年轻人,他们只是把社区工作当成一个跳板,反正暂时没有工作,我暂时在社区干着,如果有公务员或油田公司考试,或有更好的招录考试,就去参加考试,如果通过考试,就走了。有的觉得可能社区工作压力比较大,只要条件允许,可能就走了”(K市5号,男);“现在你们北疆的社区干部老觉得我们南疆四地州的干部拿的工资比他们高,那是你们实在无法体会我们在南疆的工作,真的很辛苦,客观的环境是一个,你们来的这几天赶上好天气了,平时都是风沙漫天,很少下雨的,还要要孩子,还要给老人看病,物价水平又高,根本剩不下什么钱。”(H市25号,男)
(五)兴趣爱好难施展
所谓兴趣爱好,一方面是指自己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非常满意,另一方面指除工作以外,自己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课题组在调研的过程中,偏重于对于前者的关注,来探析社区干部的主观幸福感。由于被调研的四个地区社区干部到社区工作的原因不一,对于工作的认同也是不一的。如H市的社区干部是政府各职能部门抽调的人员到社区长期从事社区工作,所以H市的社区干部有个被动择业的过程,而剩下的几个地区,则大都是通过参加统一考试进入社区,长期从事社区工作,所以是个自主择业的过程。
“我是从机关调过来的,实际上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完全不能发挥我的兴趣爱好的,我喜欢摄影、画画、书法,但我现在忙得一年都出不去一趟,哪还有什么爱好可言。不过,现在社区不是开办“十点半课堂”了嘛,我可以在里面教教娃娃画画,也算是有个地能发挥我的专长了吧”;“对于社区工作,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现在不都提以文化为引领来增进民族关系嘛,但是我没有时间来具体实施我心中的蓝图,每天来到社区,就有一堆的任务等着去做,无法抽身出来,专门去搞某一件事”(H市9号,男)“社区现在男同志比较少,女同志比较多嘛,所以我们男的工作压力就好大,平时过节,不都愿意带着老婆、孩子旅旅游嘛,但我哪有时间,我老婆就算抱怨我,我也没有时间。”(Y市8号,男)
三、建议
上述对于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论述,是基于丰富的访谈案例提炼总结的结果。本文将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呈现。其目的是要改变以往研究方法中以“类聚”(模型量化)的方式来划分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固有思维,而以“群分”(质性访谈)的解释性说明来重新演绎。
(一)情感支持为工作与生活平衡保驾护航
前文的叙述过程中,之所以没有对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组织支持等情感支持原因对工作的影响做细致分析,是因为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家人、朋友等都会对被访谈者的工作表示支持,即便偶尔在生活中会有“踢猫效应”的存在,但对于由于工作原因而无法参加家庭活动、朋友聚会等表示支持还是主旋律。同时同事、领导对于因家庭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也会做到工作分享和理解支持。
由此我们主张,针对我们的研究目的,判定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在很多方面存在冲突,但就社区干部真实感受而言,工作与生活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作原因而引起的,其中社区干部由于工作压力大而无法为生活尽力和由于工作繁杂而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最大的矛盾所在。
故急需建立起有效的社区沟通体系,建立以社区干部为本的管理制度,让社区干部的各种工作信息、个人情感能够在领导和同事间、同事与同事间、与社区居民间得到顺利且方便的交流、沟通、释放、反馈和了解。以此来改进其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
(二)创新社区工作机制是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行动指南
调研的结果已然证明,目前的工作机制是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失衡的困境和冲突之处。上级部门想要社区干部保持高效的工作质量,社区干部想要促使工作提效的良方,是每一个从事社区工作者的心中所想,心中所盼。 所以我们认为,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具有边疆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从根本上规范社区治理环境、解决社区治理实质性难题的关键。理清多元主体治理权利边界,回归本位职责,逐步完善政、社分离,将社区减负落实到实处。其次,针对社区“权不随事转”的客观现实,加快社区权利清单的落实,当然要的不是权利,而是出现问题后的有利转手。同时针对社区居民大事小事都往社区跑的“有病乱投医”现象,社区及相关宣传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宣传手册进行说明,使得社区居民正确认识社区干部的职责。最后,以民族团结典型效应推进社区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的社区承担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职责,通过树立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加强民族团结,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社区干部的维稳压力。
(三)重视福利是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起点
与社区干部反复交谈的基础上发现,社区干部这一群体由于在协同国家社会治理中处于“边缘化”,故还没有给人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相应的福利体系还未建立更不用提明确制定。我们已然找到了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动力源,摸清了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行动指南,进一步就是将其推进到应用领域,实现社区干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目标。当然如前文中所述,本课题组对于福利的划分很广,包括工资报酬、家庭福利、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职业认同的伦理责任等。
故而,我们建议,在考核制度上细化,对于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并对在节假日、夜间及重大事件节点的值班、加班,制定合理明确的补贴标准。还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公平合理、多勞多得的薪酬分配制度。明确划分社区干部的职业生涯,根据能者晋升、平者调换岗位、庸者下放的原则,建立能上能下的、渠道顺畅的晋升制度。同时在公务员招考中,对于这种有基层经验的社区干部优先录用、放宽限制。对于家庭有特殊情况的,予以照顾,可以在社区有空闲岗位时,优先考虑社区干部家属及孩子,解决家庭成员就业困难。同时,对于家庭成员经济困难的,社区可以给予相应的照顾;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是承担起提升社区干部职业声望的伦理责任。提升对社区干部的重视程度,对于他们为工作所做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要对优秀的社区干部进行表彰,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改善社会对这一职业的固有认识。
参考文献:
[1]Yang B. Zhang D.A.Theoretical Comparison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Impacts on Human Resource Theory and Practice.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2003 3 38-58.
[2]House G.s.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M].Addison-Wesley Longman Incorporated 1981.12
[3]孙海鸥.工作-生活平衡对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3.
[4]吴小龙.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与工作-生活平衡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6.
[5]张雷.让社区“轻装上阵”更好发挥功能[N].新疆日报,2015-11-17.
责任编辑 杜福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