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世界地质公园让大美张掖走向五洲四海

来源 :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张掖国家地质公园被原国土资源部确定为2019年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的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单位。2018年以来,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张掖丹霞大景区管委会按照《世界地质公园指南》和申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精心谋划安排,层层分解任务,全力推进创建任务落实,申报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申报创建进展情况
  (一)国际申报任务全面完成。邀请世界地质公园评估专家对张掖地质公园的基础设施条件进行考察,并与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座谈,进一步明确了申报创建工作目标、内容和方向。协同技术支撑单位组织开展《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申请书》编制工作,共编制整理各类材料及图件50多份,聘请高水平翻译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了英文翻译,确保了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2018年10月,申请书经省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教育部审查签字盖章后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国际申报任务全面完成。2019年2月21日,国际地球科学和地质公园第四届公开会议在巴黎举行,经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GN)执行局代表团评选,全球14个地质公园获得2019年度世界地质公园(UGGp)候选资格,张掖地质公园成功入选。
  (二)地质科研科普扎实推进。制定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科普体系提升建设方案,邀请中国地质大学4名专家现场指导,并对400多名干部和群众进行了集中地质科普知识培训。编制完成公园勘测定界图、遥感影像图、地形图;按照申报要求,开展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和数据库建设工作,共调查地质遗迹、景观108处,采集标本56组,实测剖面10公里,获取图片资料252份,发现并采集化石3件,初步发现二叠纪二齿兽化石遗迹点1处,调查成果已完成。编制完成不可移动文化遺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名录、动植物多样性名录。地质科长廊、地质科普学校建设方案和地质科普教材、科普读物编写工作基本完成。协同省地矿局地质调查院和省地质博物馆启动彩色丘陵地貌和冰沟丹霞地貌成因科学研究、地质剖面开挖项目,计划2019年5月底提交研究成果。依托地质博物馆,积极开展研学旅游、科普教育活动,张掖地质公园博物馆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甘肃省特色科普基地”。
  (三)博物馆展陈功能完善提升启动实施。根据评估专家现场考察时提出的“地质博物馆展示旅游景观的成分居多,地质地貌、科研科普展示成分缺乏”的问题,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开展地质博物馆展陈功能完善提升规划设计。目前,管网及供电设施维修等已完成,其他改造提升项目近期即可实施。经协调,甘肃省地质博物馆计划在张掖地质公园博物馆设立省地质博物馆分馆,在标本陈列等方面给予帮助支持。
  (四)科普解说系统完善工作有序开展。邀请专家开展了彩色丘陵景区、冰沟丹霞景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景区、九个泉板块构造缝合带导览标识系统调查摸底和规划设计。目前,科普解说牌设计更新方案已编制完成,招标程序已结束,解说牌正在加工制作,计划2019年5月份完成安装。
  (五)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制定下发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创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相关县区和部门单位结合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积极开展创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各景区景点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地质公园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
  (六)地质公园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制定地质公园管理制度、地质遗迹保护巡查等制度,全面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度,与彩色丘陵景区、冰沟丹霞景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景区签订了地质遗迹保护目标责任书,督促景区加强巡查力量,落实管护措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研究制定大景区管委会、地质公园管理局工作职能运行规则(试行),对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旅游活动开展、市场监管、科研科普等运行程序和工作责任进行规范,地质公园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七)地质公园宣传推介工作力度加大。制定申报创建宣传工作方案,细化分解工作任务;面向社会征集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形象标识和吉祥物;整理宣传资料,在意大利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年会上开展了宣传推介;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投放地质公园宣传广告,配合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组拍摄并播出《祁连隆起》等专题节目。科普宣传片补拍工作已结束,中央电视台正在进行录制和英文解说翻译;宣传图册补拍完成,正在进行文字解说中英文对照翻译。张掖地质公园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获准国家工信部备案,并已上线运行。各相关县区和景区景点采取网上宣传、赴外推介、邀请考察踩线和采访报道、投放宣传广告、举办节会赛事等多种方式,着力加大地质公园宣传力度,地质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八)对外交流合作工作进一步深化。组团赴湖北黄冈世界地质公园、安徽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湖南湘西国家地质公园、北京延庆世界地质公园考察学习,赴山东省临沂市,全程观摩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对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工作的现场评估。先后与湘西国家地质公园、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敦煌世界地质公园、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缔结为“姊妹公园”关系。在张掖召开甘肃地质公园地学科普创新文化建设研讨会,形成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选派4名工作人员参加第四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和发展国际培训班,参加2018年世界地质公园年会,现场交流了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管理情况。与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省地矿局地质调查院、省地矿局水勘院、省地质博物馆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开展教学研究及科研科普合作关系。
  二、存在的问题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工作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创建标准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地质科学研究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健全、景区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申报创建的宣传氛围需进一步营造、专业人才需进一步充实。
  三、意见建议
  (一)高起点编制完善申报创建基础资料。根据《世界地质公园指南》,加快编制张掖地质公园规划、地质遗迹保护方案、地质遗迹科研专题报告,建立完善A表档案和地质遗迹综合数据库,确保各类资料内容翔实、数字准确、务求不出纰漏和差错。   (二)高标准提升地质公园硬件设施。突出张掖特色,全面改造提升地质博物馆的展陈设施。加快编制科普解说牌、景区导览牌、道路交通指示牌、警示牌、公共信息服务牌等标识牌图文设计内容,严格按要求安装到位。认真抓好地质科普长廊、地质科普学校建设,地质公园主碑、副碑、界碑、界桩的更新安装和专家考察線路道路的维修工作。
  (三)高站位开展科研科普工作。认真编辑制作地质遗迹科普系列折页、针对不同年龄层人群的科普读物、地质科普学校教材、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科考指南,集中对张掖国家地质公园管理人员和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范围内的景区景点从业人员、旅行社导游、学校师生、社区居民等群体进行地质、生态、历史、旅游等知识的普及性培训。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合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邀请业内专家加快开展地质地貌成因、对比性研究、生物资源调查评价等科研项目,力争在验收前形成一批新的研究成果,编辑出版地质公园科学研究论文集。
  (四)高要求实施地质公园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重点对申报创建范围内的市县区中心城镇、乡镇村社、交通道路沿线和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及其他经营服务场所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经营秩序进行集中整治;进一步完善相关景区景点游客服务中心、游览、导览标识、信息服务、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提升景区景点的标准化建设水平。
  (五)高质量开展地质公园宣传推介活动。制作张掖世界地质公园风光宣传片和科普宣传片,在电视台和机场车站、机关单位、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电子屏滚动播放;在国内主流媒体及时发布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宣传信息,在国家地理等杂志上刊发宣传专版;在旅游大巴、出租车、公交车投放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宣传广告,在机场、高铁西站、火车站、G30高速公路张掖段、S227线、S213线、张大公路设置一批申报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广告牌;组织开发一批地质公园微标、吉祥物、民族服饰、农副土特产品、手工艺品等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特色地学旅游文化产品,在重点景区、宾馆饭店进行展示销售。
  (六)高水平抓好地质公园管理工作。编制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发展规划,聘请地质公园专家担任顾问,建立张掖世界地质公园专家库。加快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地质公园管理、科普、旅游等工作。制定发布张掖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办法、地质公园定期巡护制度、地质公园徽标授权与使用办法,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地质遗迹与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地质公园社区村规民约等各项规章制度。
  (作者单位:张掖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
其他文献
立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甘肃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动能转换窗口期、重大任务攻坚期,面临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多重机遇,中央及省上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政策举措正在发力见效。在此基础上,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8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1.3%,29个片区县、1个插花县摘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期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揭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篇章。四十年来,张掖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解
期刊
瓜州县位于甘肃省西部,自古就是河西走廊咽喉要地,东临玉门市,西通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连,西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接壤,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面积2.4万平方公里。全县辖10镇5乡,人口14.8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35万人,占69.6%;城镇人口4.53万人,占30.4%。瓜州县整建制移民乡6个(民族乡4个),移民人口8.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5.5%。
期刊
总体来看,酒泉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就显著,实现进程位居全省前列,与全国的差距明显缩小,具备了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许多短板,产业层次较低、生态环境脆弱、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很突出,而这些短板既涉及經济实力、产业层次和科技创新,又涉及公共服务、民主法治和生态文明建设。  一、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新修订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
期刊
新年伊始,大雪纷飞。这个冬天冷空气频频光顾,异常寒冷,但这个冬天,陇西县碧岩镇“三讲四送五评”活动却开展得异常火爆,尤其送文化活动紧锣密鼓,高潮不断。打工的党员回来了,各村党支部赶紧召集参加先锋讲堂、党员冬训等活动,补补党课。打工的男女老少农民工回来了,召集参加村上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习所频频开讲:讲乡村振兴战略,讲家乡如何发展?更大讲特讲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党中央关于打赢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展现出旺盛生机和光明前景。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浓墨重彩,生态一词共出现了48次,生态文明12次、绿色15次、美丽8次,堪称最生态、最绿色、最美丽的党代会报告,且首次提出建设富强
期刊
近年来,定西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两手抓,用心打好生态绿化、经济林果、林下经济、林木种苗花卉、生态旅游休闲“五张牌”,努力实现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互促双赢。  一是狠抓林业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生态面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全力推进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和全民义务植树为主的国土绿化工作,
期刊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地处甘、青、新三省(区)交汇处,北接敦煌、南通青海、西连新疆,是丝绸之路进入新疆、青海的“门户”和“咽喉”,地理位置特殊,区位优势明显。全县总面积3.14万平方公里,辖3乡1镇11个行政村、4个社区,有哈萨克、汉、回、维吾尔等12个民族,常住人口1.05万,户籍人口9229人,其中:哈萨克族336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6.45%,是全国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
期刊
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定西。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定西脱贫攻坚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定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300万陇中儿女,战天斗地,以敢死拼命的精神、滚石上山的勇气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定西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主动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目标,积极创新监督机制,以科技监督为支撑,抢抓东西
期刊
革命传统永远不会过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革命传统都是需要我们永远继承下去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挖掘县域红色文化资源  酒泉市瓜州县原名安西县,1949年9月28日解放,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三军八师接管,10月7日安西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酒泉专区行政公署。2006年初改名瓜州,隶属甘肃省酒泉市。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沿着河西走廊一路西行,穿过石油城玉门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