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象之原,抑或感官的奇迹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cc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学芯是一位拥有独立诗学见解和特定艺术风格的诗人,他近年来的创作势头依旧强劲,佳作小断,为诗坛瞩目。《失眠或在旷野走动》是其近作中较有分量的一组,诗作以如云纷起的繁复意象,构建起令人称叹的诗意空问,那种来自感官体验的意念奇迹从字里行问小停窜出,给读者带来歆亨不尽的快慰和满足。
  “在最深的眼睛里 起了雾 翻动所有的姿势/午夜/穿透结实的墙壁/房问像在经过重重岁月”(《失眠》),这是对个体生存中非常态经验的诗性捕摹。在诗中,“起了雾”的午夜、“黑色幻觉”以及如同“经过重重岁月”的房问,郁如幻如真地述说了诗人在难以人眠的深夜里情感挣扎、思绪万千的精神情态。而诗人用以建构诗意的这诸多意象,都不是客观现实的逼真再现,而是涂抹上了梦幻的色调,幻象的原野铺陈在我们阅读的视线上,我们似乎也与诗人一起进入冥思、穿梭、臆想的奇幻境地之中,在“失眠”的幻觉通道上呼啸而过。
  王学芯这一群从1980年代一路走过来的诗人,他们都经过了那个文学黄金时代的精神洗礼,对许多现代主义艺术观念的大胆接受和广泛吸收,构成了他们创作起步期突出的美学特征。在这群诗人吸纳的西方现代主义观念里,超现实主义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种,事实上,我们在中国当代许多优秀诗人的作品里,都能发现超现实主义的影子。超现实主义理论家爱德华·B.格梅恩认为,诗人应该“把一连串的体验融进一个无可非议的整体”中,借助“出乎意外的景观的压缩”,从而生成复杂的情绪和葱茏的诗意。诗人王学芯正是这样来处理自己的审美表达,他在诗中组构出幻象的原野,将自我丰富的现实感触和生命体验精彩地呈现出来,诗歌彰显出来的不是俗常平庸的现实感知,而是令人叫绝的知觉的舞蹈、感官的奇迹,由此催化出袅袅升腾的诗意,让人心迷神醉。
  超现实主义诗人一般都有着不可思议的“超然的感觉和改变客体形态的能力”(格梅恩),在这一点上,诗人王学芯也体现得较为充分。《眼睛里的星光》写道:“在一颗黄昏的星中回家/脱掉外套 穿上没有烟味的织物/星光中的一些意象/在窗前出没/月市腑在月亮的语占中变蓝/我如一只自若的猫/一反僵滞姿态 在洁白的墙前/闲散地变换/柔软或可记录的影子”,“星光中的意象”“月亮的语言”、“变蓝”的“肺腑”以及“柔软或可记录的影子”等等,都是由诗人“超然的感觉”幻化出的带有独特情绪和意味的美学意象,这些意象绝不只是现实事物的简单模拟,而是诗人巧妙“改变客体形态”的结果。
  超现实主义倡导诗人要创建“梦境与实在的辩证的综合体”(格梅恩),在上面引述的《失眠》《眼睛里的星光》等诗歌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诗人王学芯在此方面的出色表现。其实,组诗《失眠或在旷野走动》中的所有诗歌,都体现着“梦境”与“实在”夹杂而存,撞生出诗意的美学特征。《瞬问感觉》首节为:“一座院子的光线盘曲体内/线团变成拉扯后的线段一片凌乱/缠着泛白的气息”,在这里,“院子”“光线”是现实物,是“实在”得,“线团”“气息”则是虚化的,是“梦境”的,实在和梦境在此相辅相成,辩证而综合地共存于同一诗性空问。《在旷野里走动》最后两节写道:“旷野躺卧在尖叫的风中/身边的树如一只只藤球/拼命地弹跳∥狗在吠叫/我平时想到的凛冽已经出现/荒凉的嘘声/刀锋在夜的黑石上/发出嚯嚯的响音”,在诗中,“旷野”“风”“狗”等,都是现实之物,是诗人的实写,而弹跳的“藤球”“荒凉的嘘声”“黑石上”的“刀锋”等,都是想象,是虚拟之物,是“梦境”般的写照。总之,“梦境”与“实在”的辩证综合,使王学芯诗歌袒露着诡异的艺术色调,蒸馏出连绵不绝的诗意来。
  在诗歌语占的组织上,超现实主义格外推崇“梦境语法”,就是那种不遵循普通逻辑的、反理性的语言表达。一般来说,诗歌表达遵循的不是物理逻辑,而是诗性逻辑,因此,“诗家语”便不可能是日常语的简单直录,而是“无理而妙”的诗性之语。在这种诗性之语里,常常显露着“理性的失效”,更多的是非理性的成功。王学芯诗歌中的非理性语言较多,例如“夜晚无梦
  只有体外的时针掠过”(《夜晚无梦》),时针和身体本无甚关系,诗人偏要让它们发生关系,这正是“无理而妙”。“碎石一粒粒饱经风霜/我的道路出现心和灵魂的走向”(《从此开始》),“饱经风霜”的“碎石”,“道路”上出现“心和灵魂的走向”,这样的语占组织,显然是“不合常理”的,但又是诗意浓郁的。上述的造语,都是由“梦境语法”而奇妙生成的。
  当然,王学芯并非是简单地照搬超现实理念,机械地按照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方式来创作的。对于有个性的诗人来说,所有的美学观念其实都是外在的,是从屬的,保持诗歌写作的自主性与独创性才是内在的,根本的。王学芯尽管受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观念的影响和启迪,但他的写作从来不是观念先行,不是某种理论的形象图式,而是始终从自己的现实感受和生命体验出发,始终听从于心灵的真实呼唤。从组诗《失眠或在旷野走动》来看,其诗中丰沛的意象,复杂的情感,神奇的语言,都是根植于自己的真实心灵体验,是闪烁艺术光亮的精神呓语,打上了自我灵魂的深刻烙印。
其他文献
出租车  挥一挥手  就可以把城市交通的运力叫停  招一招手  谁都可以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人  其實你是一部流动的社会公平  统一的标识同样的笑容  开放着别样的文明  后轮追赶着前轮  前轮追赶着太阳  太阳旋转出多彩的春夏秋冬  每当夜幕降临  你仍然用奔跑点亮行程  用热情照亮黎明  用平安呵护安宁  一道道闪亮的速度  在大街小巷中穿行  你也有急躁的时候  饥饿的钱包和疯长的费用  追着你
挑担子的老人  小心避开候车的人群,  在嘈杂而又悶热的候车厅里不说一句话,  穿着粗布的长衣长裤,  焦急地等待火车。  他是采茶大军中的一员吧?  他想去大城市碰碰运气吧?  也许他想帮儿子买一套房,  也许他想让孙子上个好学校……  掺着白发的黑发,  见证了岁月漫长。  沉重的担子,  使肩膀有了凹凸的形状,  两手却依然紧抓着前后的麻袋。  担子的一头,  牵着对家的思念。  担子的另一
篱笆  这条河里住过船  居住在这条船上的人,用手和桨  完成对生活的敬仰  车过淮河大桥——  这大自然的篱笆,南北通透:  大豆、高粱、小麦、通红的辣椒  毗邻相望,篱笆两端是相似的殊荣或唢呐声  也许什么都没有,村庄和河流纠缠  融进生活的苦与乐,一条河有足够的隐忍和坚韧  与时光谈判,与两旁的树木握手言和  偶有水土不服,却各司其职  车过淮河,放眼望去  一扇祖先用时光守候的篱笆  将中
低翔  翅膀,把力量藏进风里  插翅者的天空  只留下一副轻松的姿态  甚至,无须一朵云前来扶助  驮着阳光旅行的族类  心里装满了生命的温暖  季节寒冷的藩篱,无法阻挡  翼尖对远方的向往  一道影子划过雪野  像善书者在一张宣纸上挥洒狂草  清水无痕,只有看不见的笔锋  与羽翎最为神似  更多的时候,敛翅的飞行者  喜欢离大地更近一些  像耕作的农人,弯下腰来  在田野,一生保持低翔的身姿  
铜铃山观瀑  这赤砂遍地,这山花烂漫,这铜铃巍峨  这绝壁,这峡谷,这逼仄的山门,这突然  挺起腰身的水  我見过许多瀑布,在祖国的异地,在不一  样的国家  却从未见过这么高旷、绝尘,这么拼死的水  我的眼睛里飞珠溅玉,我的耳朵里流淌  着清爽的声音  我的呼吸里灌满了水银  这巨大的瀑布!这风景里必有的风景  引来这么多游人,这么多的观瞻和崇敬  这飞翔的水,这美开始的地方,我们叫它  百丈漈
最近自国送我一本他的诗集《生命之盐》,其中绝大部分写的自贡盐场。  民国时期,我在这个“千年盐都”读中学,1950年代从部队回来后又在此工作、生活了几年,1975年以后定居于此,对于过去自贡盐场的生产、生活场景十分熟悉,可它们在自国写那些诗的时候,早已经不存在了!  自贡写诗的人不少,写盐场的诗自然多见。面对一些盐场残迹或臆想中的场景加以隐喻、显喻、夸张、变形等“技术处理”,再添加一点“思想”做佐
复制  秋季  也可以复制  满目疮痍无处不在  黄叶飘零时已无法粘贴  秋殇失去一夜之间的微暖……  同樣,今日曾经也可以复制  甚至我们还可以  复制脚下曾经走过的路  用生命作为再一次的赌注  在瑟瑟秋风里  复制一页一页萧条里的肃穆……  直到有一天  你可以,复制成另一个你  我会选择删繁从简  我只是  忽略了  秋风萧瑟无尽  此时尚未擎起一柱天  凉风苦雨已打湿我的衣衫  凝眸便是
“开门红”一词最早源于宋代。那时的房屋院落一进门有一块影壁,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在影壁上贴红色福字、红纸门神等,以期开门见红,来年风调雨顺,日子兴旺发达。如今,“开门红”比喻工作、事业一开始就取得好的成绩。  2021年春节前夕,四川大学师生便将“开门红”与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相结合,将川大望江校区、江安校区及华西校区的校门以红色剪纸艺术呈现出来,为师生献上了美好祝福。鹤鸣九皋——华西校区  “鹤
乡愁  小如墨点  越过千山万水  一缕炊烟  大似天地  一张桌  一口碗  一棵老槐树下  浓荫遮蔽  夕阳斜挂屋檐  燕子飞  麻雀叫  一片无垠的金黄稻田  飞蓬转  秋雨绵绵  掰开暮霭皆不见  一条小路  细如线  蜿蜒在心坎  风雨蹒跚  人老影颤  扶不住,月儿牵  一杯黄土  隔断思念  纵然再见,泪水打湿青衫  重复  把前面推倒  后面的才能站起来  刚修好不久的路  重新挖
穿过南锣鼓巷  沿着巷子鱼骨的脊背  穿越雨儿胡同帽儿胡同的路口  驻足探头  巷子深处院门紧闭  石板路脸色泛青  洋槐伸展手臂  挽着金色的光  也向外张望  风雨埋进树下的泥土  泥土已被脚印覆盖  南锣鼓巷是一块  鱼骨的化石  你来过  读得懂光影的鳞爪  却看不到游动在河水的鱼  夜晚的立交桥  阳光远去  很冷的风会吹透单薄的身影  站在安贞桥上  车灯的夜雾偶尔会打湿你的乡愁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