叭法权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法学背景

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0807523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学是马克思大学期间主攻的专业,为马克思早年的社会批判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德国法学和法哲学提出的社会方案不符合普遍利益的要求,马克思因此对当时的历史法学和思辨法学都进行了批判,并试图提出符合普遍理性的法权理论。在遇到了“物质难题”之后,马克思逐渐意识到以法权为中介的所有改革方案都无法真正实现普遍利益,最终放弃了研究抽象权利的法权批判的思路,转向了研究生产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上述转型构成了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必要的法学背景。
其他文献
中国人口问题正受到两堵墙的夹挤:一堵是老龄化来临;另一堵是人口基数太大,不容提高生育率增加未来劳动力人口数量,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劳动人口质量。然而,未来人口质量令
目的:研究观察解毒散结汤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方法:采用自拟解毒散结汤治疗急性乳腺炎60例.并设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解毒散结汤治疗组总
【正】 在古籍中,“有”和“以”、“无”和“以”常常连用,表示的意义较为复杂,不容易确切的理解。一些大型的工具书,如《辞源》未收录“有以”、“无以”;《中文大辞典》虽
利用Legendre拟谱方法对广义Ginzburg-Landau方程的Dirichlet问题构造了半离散和全离散逼近格式,并对半离散和全离散格式的解给出了误差估计.
马克思批判和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家们的价值理论,结合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提出了全新的劳动价值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他将时间视为劳动的一种"自然尺度",借助对资本主义劳动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新论断是一个历史性、全局性、关键性的
本文认为:以大众为主体,遵从大众第一的宗旨,是韬奋言论主张的核心。他既反对为言论而言论的本本主义倾向,又力求祛除为一党一派之私利而言论的宗派主义流弊。在言论实践上,
人的自由解放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核心和最根本的观点,也是马克思用尽毕生心血所追求的价值理想。在《资本论》这部理论巨著中,马克思以主体异化为研究视域,对劳动者作为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国家作为一种虚幻的社会共同体掩盖了其阶级性本质,凭借异己的公共权力对特殊利益进行干涉。国家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国家的阶级性与相对独立性并非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逻辑思维方法。它遵循思维本身的运动规律,遵循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在具体研究上使用“从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