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山水画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forvi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传统山水画的学习,在临摹了大量作品的同时更能学习到许多技法,最终以创作来检验,发现创作与临摹相辅相成。临摹解决对描写对象的笔墨情趣表达,不断地提高对山水画的认识,进而为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奠定基础。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会在临摹时不断涌现,找到解决方案,解决更多困惑。从而更好的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临摹 创作 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4-0066-02
  一、基础山水画临摹与艺术创作的注重点和关系
  山水画的临摹以及写生、创作等相关的课程都是在美术类学院中山水画的基础课程,临摹如同学习语文,其中的字词句课文是需要理解的,那么艺术创作就如同作文。创作和临摹密不可分,创作水平高低不仅取决于平时的临摹,还取决于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探索,更取决于平时笔墨的训练与笔墨语言的了解。
  (一)基础山水画临摹训练
  1.造型能力的把握
  绘画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中国山水画的描写是关于自然中的山川与河流的概括组合,它是一种空间效应,所以空间表达能力是山水基础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主要工作是改变西方绘画观念的理念。在创作中,大多数许多学生未能理解中国画的概念,大多数的艺术生刚开始学习的都是水粉画,属于注重形似的西方画种,而中国画重神似,由于水粉画的许多理念已经深入大多数学生脑海,所以或多或少会对山水创作产生影响。
  2.探索自然景物变化规律
  国画中人与物都有其各自的规律,主体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研究方向,画山水画的学生,经过认真研习山、水、树等景物的变化规律,就会更好的把握树石结构与川流之势。我们要尽可掌握山石纹理规律,去参酌古人,有所创新。
  3.对笔墨技法的学习
  创作出一幅好的山水画作品,笔墨技法都非常重要,历来中国的画家都非常重视笔墨技法。山水画的笔墨技法都是古代的名人雅士在大自然中细微观察用心而作的,不只是靠某一个画家创造的,而是汇合了众多画家的大智慧和创造实践,才会有如今的结果。就如陆俨少先生所说:“我们不能靠一个人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所以必须从传统技法开始学起,这样就为创作做好了重要的技法奠基”。
  (二)山水画创作时基本注意要点
  在创作时,要做到“意在笔先”。对山水创作来说,营造良好意境是很重要的,一是自然山水赋予对造物主对自然之美的触摸,二是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对整个画面的把握与美的判断。
  关于山水画的章法,主要指绘画上人物或者景物的布置、安排。绘画上的“立意”必须通过视觉形象组合而成的画面体系表现出来,这种组合首先就是“布局”或“经营位置”“章法”,又称构图。就如倪贻德先生所说:“中国画,则作者很少站在固定地点来直接描写客观现实,而是把平时生活所感悟和所体验到和作者的想象与情感相结合一起描写出来,这在山水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创作接近尾声时,就应该注意画面的和谐与统一。要做到:突出重点、和谐统一、赋予变化、笔墨精巧。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结合的整体性,一幅优秀完整的作品不仅是画作本身的完成,还要与好的提拔落款和精致的印章。
  (三)当代山水画创作固有思路
  当代一些创作者刚从临摹中走出来,对于古今的大家的熟悉程度非常深,冥冥之中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用别人的画法画自己的山,这种套路时常有。其实最常出现的思路有很多,比如:就近取材、照片改造、扬长避短、融合借鉴、变体创作等。其实在实际转型中采取的方法有很多,实际创作中大多是综合运用型,不拘泥于一种创作方法,虽然创作方法有很多,但结果基本都是一样的,尽管思路或者方法有一些区别,但是能创作出优秀高质的作品才是终极目标。所以在创作时要更注重方式,不仅加快创作速度更能提高创作质量。
  二、山水画从临摹向创作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基本功与创新意识欠缺、文化修养不够及个人感受不强是目前山水画创作所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基本功不够扎实严重影响“意境”的表达,在临摹中特别容易发现,树、石造型不过关,结构无法,线条虚弱,墨色死硬,笔法稚嫩等问题,这些都是临摹中常见的问题。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作必须有创意。从基本训练向创作转换中最能体现在创新不强、陈陈相因的问题,以至于视觉上感觉不到任何新颖之处,旧气太重。大多数人的画虽然丰富,但是没有自我,缺乏个性。
  山水画从基本的临摹到创作这个过程,关于个人本身一般都不注意,造成创作者表现画面的本身,为画画而画画,而不是表达自己的思想,画是画出来了,但是毫无情感的宣泄与表达,这种是机械无能的组合,没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来传达给观众强烈的心理感受。北宋的山水画家范宽他后来领悟到,面向自己的生活,才有可能突破前人,开创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于是自己一个人来到人烟稀少的太华山和终南山居住,常年的积累,观察自然景色的变化,在清贫艰苦的生活中神游于大山大水,对人生、对山水有了更加深刻的见解,于是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风格,对后世的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当代山水画如何更好地从临摹走向艺术创作
  对于艺术家来说,创作是终极目标,由基础训练走向创作后,才知道中间面临着许多雜碎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基本的训练,也在于创作理念上,从而对基础临摹、实物写生、主体创作的整体学习模式中,每项都未曾得到妥善解决。
  (一)画面创作形式的构建
  创作的重要环节就是构图,它是形式的组织。山水画的构图,是创作者主观表现形式美感的重要一步,使作品更加具有条理。因为构图不仅仅是安排画面,更重要的是与自身修养有关,能体现出创作者个人审美水平和生活经验等综合素质。在构图方面,需要多看,多观察,不能只是看过一遍就算学习,更加要仔细研究、吃透这幅画,构图好在什么地方,用笔、用墨,事物的搭配,花草树木的穿插,比如对于大幅作品山的气势很重要,所呈现的景不能是小石块儿,一定是大山川,不能画得太小气,结构很重要。   (二)笔墨经营与主观理解
  笔墨可谓是山水画的灵魂,在理解了笔墨的性能,娴熟的掌握了笔墨技法,在创作时就会容易很多。不同的笔墨语言表达出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正是因为这些笔墨语言才能创造出悠远的意境,历代画家其实都十分重视笔墨,由临摹走向创作过程中更离不开笔墨的表现。构思设计都要通过笔墨表达,简单的笔墨,是不足以表现出有深意的意境。笔墨的轻重缓急都是画家审美情感的表现形式,而且反映出画家独立美学价值的深刻思考,更体现出画家艺术表现层次的高低。笔墨要有功力、画面要创新和有个性。
  在创作中不难看出,理解是影响创作水准的重要因素之一。理解包括创作方法、规律、意境、主次、取舍等多个方面。创作的过程既快乐又痛苦,通过这种体验之后,明显体会到画画绝对不只是埋头苦干就可以练就的,需要创作者去用心去画,要用心思考,明显感觉到创新重在“想”,这是对创作者许多层面的检验,是融合临摹、写生、创新的综合实践,更是创作的人的精神感情的升华过程。
  (三)在写生中强化感受
  传统山水画创作在兴起时就已经受儒释道等思想影响,更加注重师法自然存在,还强调画家的主观世界,追求主客物我的完美统一。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他重师造化,是在写遍关陕山川之后移居终南太华写生创作的优秀作品,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几乎他的上半生都在云游大江南北,所以才能创作出风格多变的属于自己独特的作品。
  (四)绘画心境及个人修养的提升
  要想将临摹成功的转化为创作,必须注意平时内功和外功的兼修,加强个人的知识素养。因为好的创作是对创作者综合素质的考量,是创作者对于自然、社会、生活、万物的深刻认识的总和,它让我们既注重内外兼修绘画技巧,又应该重视文学素养。在艺术中,不仅要学习古人的经验,更要开拓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表达方式。师古人的同时要师造化,最终做到笔墨当随时代,保持中国画的味道,也可以吸收借鉴西方的艺术呈现方式,加强基本功的同时还要研究其自然规律。当面对画纸时总是山穷水尽,所以在不断探索中才能柳暗花明。创作是一个表达的过程,在创作中,要会审视自己的不足,勇于改正,虚心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素养,不断认识山水的无限魅力。作为新生代更应该融古铸今,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独特风格的优秀山水作品。
  参考文献:
  [1]邓嘉德.名画经典——石涛[M].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1996.
  [2]何加林.浅识山水画境界的契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3]陆俨少.山水画的变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4]杨仁凯.中国书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其他文献
摘要: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的音乐创作及创作思维进行述评,以期对作曲家及其音乐创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20世纪 50年代 留苏作曲家 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4-0015-02  一、作品中富于特色的艺术创造和娴熟的写作技术,是中国近当代专业音乐创作中艺术性、技术性和民族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一)作曲
期刊
摘要:文人画历来强调“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他将书法的笔意通过线条和笔墨体现在绘画作品中,对后世的书画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倪瓒诗、书、画三绝,且绘画风格,成一代逸品。倪瓒绘画以“清、简”为审美形式,大量留白,重视笔墨形象自身的张力。这与倪瓒扎实的书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他是如何“以书入画”,看似是对倪瓒书法的探讨,实则是倪瓒绘画精髓的深入挖掘,具有重要的美
期刊
摘要:艺术分类中的一个标签化现象,莫过于把绘画和摄影的关系进行对立——以材质及其能够传递的观念为基础,而强制性地将具有手工性质的绘画和机械生产的摄影标记为“正面—负面”的形象。很明显,上述观点的表层化、浅薄化对于艺术分类中的绘画和摄影及其互动的关系存在着不利的影响。本文拟引入“心灵震荡”“共情”的分析,来探究具体的绘画和摄影作品之间的深刻内涵,以抵抗粗鄙、“一刀切式”的分析方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期刊
摘要:小说《傲慢与偏见》描写了四起完全不同的婚姻,体现了18、19世纪之交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所持的不同态度和观念,随着小说剧情的发展,作者简·奥斯汀本人的婚恋观鲜明地呈现出来。奥斯汀呼吁婚姻务必应以诚挚的爱情为基础,但她同时认为经济基础是美满婚姻的保障,提倡并赞美“爱情第一,财富第二”的婚恋模式,除此之外,幸福的婚姻还应门当户对,相互理解,有相同的志趣与品味。  关键词:简·奥斯汀
期刊
摘要:《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堪称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正因如此,才被列为“《风》之始”。宋祖英版的《关雎》歌声动听、伴奏流畅、思绪宽广,其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美和中和美与我国传统审美情趣相一致,它以哀而不伤的情感浅吟低唱,赞美自然、歌唱爱情、感叹人生。其音乐之美主要表现在悠远深长的曲调、流动优美的伴奏肢体和清新脱俗的演唱;中和之美则主要表现在清丽飘渺的
期刊
摘要:当今国内音乐表演学科大多偏重于实践,而学术研究还相对匮乏。近日中央音乐学院高拂晓老师撰写并出版了《音乐表演艺术论》一书,书中对音乐表演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定的见解,笔者认真研读之后,感慨良多,因而拙文,从音乐表演学科的理论背景、学科特殊性、审美评价依据、研究人才能力的培养四个方面进行自己的解读。  关键词:《音乐表演艺术论》 学科特殊性 审美评价依据 研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J0-05 文
期刊
摘要:音乐与舞蹈二者密不可分紧密联系,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亲密无间的搭档。在舞蹈专业的教学中适当加入音乐类专业的课程学习,是对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技能课程 舞编专业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4-0129-02  一、音乐与舞蹈的内在联系  在舞蹈艺术的发展史上,音乐充当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
期刊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西部雷州半岛民歌——雷歌为研究对象,在民俗学的视野下,研究分析当地民俗活动,说明雷歌在当地民间习俗中的重要地位,对下一阶段研究雷歌对当地社会的文化教育作用以及如何对雷歌进行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等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全文主要运用叙述、总结等方法阐述了在粤西地区的主要民俗活动中都有雷歌的身影,雷歌已经成为当地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雷歌 民俗活动 民歌  中图分类号:J6
期刊
摘要:在西方油画发展历程中光影表现以它独特的方式,表现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相对于中国画注重线条、墨色来说,油画创作更加注重的是对光色、空间的追求,因此可以说光影表现在油画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爱德华·霍普是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通俗画家,以他的名作《夜莺》为例展开对现代绘画中光影表现的研究。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概述光影;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夜莺》这幅名作来论述光影在构图、空间、色彩冷暖、整体气氛上的不
期刊
摘要:中國电影是伴随着戏曲艺术慢慢发展起来的,戏曲电影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先进科技结合的产物,对于整个中国电影的历史而言,戏曲电影不仅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影片类型,更是孕育中国电影的母体。尤其在20世纪50-60年代,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带头制作的一大批优秀戏曲电影风靡了整个中国,1953年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个中翘楚更是极尽戏曲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戏曲电影作为源头活水,承载了国家的民族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