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戏剧进入课堂的思考

来源 :语文课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u0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戏剧强调戏剧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注重把戏剧作为教育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它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参与性和艺术性等优点,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目前由于我国对教育戏剧引入的时间较晚,相关文献还不健全,以及应试教育的背景造成教育戏剧在我国课堂教学中还不被认。
  【关键词】教育戏剧;戏剧教育;教学方式;特性
  教育戏剧,最早由英国戏剧教育专家西斯考特提出。她认为戏剧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将戏剧与课堂,这两种长期以来认为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本身就可以整合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据此,发轫于19世纪60年代的教育戏剧一经提出就引起欧美教育学界的强烈关注。到目前为止,教育戏剧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在欧美课堂普遍存在。教育戏剧在国外方兴未艾,这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教育戏剧的理论与著作引入国内,试图通过理论的引入,把教育戏剧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引进课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向纵深的背景下,将教育戏剧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推广到课堂中去,无疑可以塑造教师的教学个性,创造独特的课堂表现形式,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教育戏剧概念解析
  (一)教育戏剧的概念
  台湾学者张晓华的定义:教育戏剧是指运用戏剧与剧场之技巧,从事于学校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以创作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式进行。让参与者在互动关系中,能充分发挥想象,表达思想,由实作而学习,以期使学习者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
  (二)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辨析
  戏剧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戏剧作为教育内容的一种艺术教育,它旨在培养专业戏剧人才和普及戏剧艺术。教育戏剧则注重把戏剧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和手段,换言之就是通过戏剧的形式来传递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参与者和观摩者在这种戏剧性的表演中体会、感受和学习,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戏剧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差别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是被动参与者,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呆板不活跃。尽管近些年,教育界一直尝试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但收效甚微。而教育戏剧利用“戏剧”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参与者,让学生们在表演中宣泄情感、表達主题,最终实现教育目标。相比之下,教育戏剧的效果和收获更加明显。
  二、教育戏剧的特性
  (一)教育戏剧的综合性
  戏剧是一种集合了多种文化元素的综合艺术,包括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教育戏剧作为一种以“戏剧”为教学工具和手段的教学方法,也必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表达形式。将教育戏剧引入课堂教学,学生们作为参与者,身临其境,学到的不仅是课堂所要传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能体会到音乐的美,表演的真,感受到内心的情感冲突。显然仅仅将剧情呈现并不是教育戏剧的最终归宿,教育戏剧的初衷在于通过参与者的表演和互动领悟教育主题和内涵,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在组织表演,布置场景,角色分配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中,对学生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和锻炼。很显然,教育戏剧的这种综合性,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更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二)教育戏剧的创造性
  教育戏剧中的角色塑造,需要发挥这些参与者——师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于每个人对课程能容的理解不同,因此,在场景设置、道具选择、人物刻画等方面就会有不同的构想,而这些不同的构想应用于课堂的戏剧表演时,就会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了,这正是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教育戏剧在学校课堂中往往通过语言表达和行动展现让参与者在互动中通过即兴演出、角色扮演、模仿等方式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最终使学生们在角色体验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获得新经验, 增进新技能。使参与者在互动关系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表达情感,体验成长,以使学习者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
  (三)教育戏剧的团体参与性
  戏剧的创作和演出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需要一个团队协作完成,为此,参与者就需要具备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俄国著名戏剧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戏剧是集体的事业。”教育戏剧也一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是个别人的表演,而是每个人都参与的课堂。因此,将教育戏剧引入课堂就是在鼓励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也只有每个人都参与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而通过团体参与的教育戏剧的开展,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更好地训练和培养其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四)教育戏剧的艺术性
  有一句话说得好: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关于艺术教育的课程有:音乐(包含舞蹈)、美术。而这些课程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名存实亡,这成为培养学生们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阻碍。而将教育戏剧进入课堂,则能大大改善这种教学不足。教育戏剧需要学生注意自己语言表达、神态动作,更要注意自己在整个戏剧中的和谐度,而这些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教育戏剧引入课堂还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戏剧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
  教育戏剧在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英国,随后在欧美各国迅速发展,成为欧美地区教育教学的一种新方式。直到20世纪初,教育戏剧才出现在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并在这些地区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而我国大陆地区在近几年才刚刚起步,只有零星相关理论文出现,真正将教育戏剧应用于教学实践也只是个别机构在尝试。由于教育戏剧在国内发展的这种不成熟现状,将教育戏剧引入课堂还任重道远。
  (二)教育戏剧在国内的理论文献还不健全   教育戏剧一词来源于英国,英文是Drama in education,简称DIE。美国则成为“创造性戏剧”(Creative Drama)。我国许多学者认为这两种称呼实质上描述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强调戏剧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注重把戏剧作为教育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所以学者们在文献引入和翻译过程中也没有做太多的区分。这样就难免造成概念的界定不一和理解上的困难。加之教育戏剧引进我国的时间又短,造成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戏剧的理解上并不成熟,进而反映在实践上就是很少采用这种教学手段。
  (三)应试教育下不愿采用新的教学方式
  尽管教育戏剧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参与性和艺术性等优点,也适合我国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大形势,但是应试教育依旧在我国占有一定的地位。为此,各学校、教师依旧将升学率、学生成绩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对教育戏剧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进而影响教育戏剧在我国课堂上的应用。
  结语
  教育戏剧在欧美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源于教育戏剧的优势,以及这些国家将教育戏剧这些优势与本国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在引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之时当然需要我们对这种教学方法有较好的认识。目前教育戏剧引入我国课堂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国内相关的理论著作较少,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戏剧这种教学方式还处于观望态度。但是教育戏剧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教学方式,其具有的综合性、参与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的特点,正与我国目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相符合,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完全可以作为我国课堂教学的一种选择方式。教育戏剧重在“教育”而非“戏剧”,其旨在利用戏劇这一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达到教育的目的。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教育戏剧这一教学方式,需要我们在充分理解这种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循序渐进的让这种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教学,让教育戏剧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得到彰显,丰富我国课堂教学形式,并最终达到教育目的,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陆佳颖,李晓文,苏婧. 教育戏剧:一条可开发的心理潜能发展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P50-55.
  [2]袁丹.教育戏剧何以可能[J].课程与教学,2016(4).P22-25.
  [3]周斌.关于推动教育戏剧发展的若干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8(6).P28-32.
  作者简介:徐丹,女,学历:研究生在读;学校:湖北大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低下,且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我们应该在这上面大下功夫,不然事倍功半。如:我们可加强学习,掌握儿童生理特点,做到有法可依;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引导学生提高注意力等等。总之,对刚上学的孩子的注意能力不能要求过高,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对注意力集中困难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础组成单位,因此,班级的管理工作也成为了学校的一大重点观察对象,更何况,一个班级的管理程度不但对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养成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对学校的形象和质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初中生又处于青少年成长的敏感時期,因此,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也越来越成为学校和家长的重要考察对象。那么,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到底该怎样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优质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天真烂漫,对新奇趣味化的东西充满探究欲望和热情的时期,只有使教学变得有趣味性,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又有吸引力呢?笔者有以下四个观点:有效利用教材的情感条件,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培育趣味教学的环境;采用特殊的语言训练,吸引学生养成良好的
期刊
社会性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2-4岁是儿童秩序性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关键期,5岁是幼儿由生理性需要向社会性需要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同伴关系是年龄相仿或相相近儿童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是幼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反映幼儿
期刊
【摘要】我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国学经典汇集了华夏千年的文化精髓,其流畅的行文、磅礴的气势、华丽的辞藻使得诵读时朗朗上口,古往今来,无数文人斗士从中汲取了大量的文化养分,陶冶情操的同事也提高了自身文化修养。文章就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国学经典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国家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态度三方面简单阐述了中小学教学中倡导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积累  华
期刊
【摘要】小学生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每一个当代学生应该必备的能力,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们养成倾听、表达以及应用语言的能力,从而使得同学们更好的进行人际交流。”由此可见,当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有智慧、有头脑的人才,更需要的是会与他人沟通互动的人。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以及满足自身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将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首位。下面,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对于小学语文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历史散文著作及本篇的历史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例如“无”、“寤”等通假字,“惊”、“生”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3、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感悟文中传递的“纯孝”品质。  二、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三、教学难点  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感悟文中传递的“纯孝”品质。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期刊
【摘要】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三大主要教学内容,作文在中学语文这门学科中一直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历来都是高中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最不容易把握的一环,因为它主要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察。但是目前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思维不够开阔。这是高中老师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老师有必要对高中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探究,提高高中生整体语文写作素质。下面我就要具体
期刊
【摘要】人才源于知识,而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利于精神食粮的积累,还有益于人格素质的提升。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把公民和读书的精神,化合在一处,以培育其做国民的能力”。多读书不仅可以使人视野开拓,陶冶情操,提高写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成为精神支柱。因此,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阅读;文学素养;能力  当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
期刊
作文课堂教学评价语是一门深奥的艺术。温馨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能够唤醒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也让习作课堂温暖生动,富有浓浓的人情味。  一、诙谐式评价  课堂上,教师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作文学习的极大乐趣,激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  例如,有一次讲评作文时,我发现粗心的童铭在作文中写错了字,写漏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