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律援助模式对我国建立法律援助体系的启示

来源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CHUN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援助最早是由西方国家提出并采用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1996年5月颁布的《律师法》明确提出了在我国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要求。本文拟对刑事诉讼中法律援助制度的模式与类型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略作展望。 一、国际法律援助的三种模式 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被告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特定的人为他辩护,这称为委托辩护。如果被告人因为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无力聘请辩护人的,一般由法院指定辩护人,这称为指定辩护。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是国家进行法律援助的一种方式。 Legal aid was first introduced and adopted by Western countries as a legal system. The “Lawyer’s Law” promulgated in May 1996 in our country clearly set forth the requirements for establishing a legal aid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introduce and analyze the modes and types of legal aid system in criminal procedure, and gives a brief outlook on the legal aid system in our country. First, the three models of international legal aid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the accused has the right to help lawyers. The defendant may, at his own discretion, choose a particular person to defend him, which is called commissioned defense. If the defendant is unable to hire a defender because of financial difficulties or other reasons, the court generally appoints a defender, which is called designated defensive. The court’s appointment of a defender as a defendant is one way for the state to provide legal aid.
其他文献
物权行为无因性,是德国民法创立物权行为概念,尔后又进一步肯定物权行为独立性的必然逻辑结论.所谓物权行为无因性,是指直接发生物权变动的物权行为的效力并不因原因行为的无
一、问题的提出rn在现实生活中,不但在同一标的物上存在着担保不同债权的同种类担保方式并存的情形,而且存在着同一标的物上担保不同债权的不同种类的担保方式竟合的情形.这
夜间酸突破现象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人群中发生率超70%,夜间酸突破的成功控制是治疗上消化道酸相关性疾病面临的重要挑战.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考虑与反流性食管炎、Ba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正在并将继续进行的一场深刻革命。在信息社会的争讼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电子证据的有无及确立与否。电子证据的证据地位目前已趋认同,但相关
到2000年,我国要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资体制框架。今后,国家对投资主要实行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其中的重要方面即通过法制手段进行投融资管理。而作为投资
思想路线是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理论依据,能否形成一条科学、正确的思想路线是一个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是党的
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党的建设特别是拓展党建工作空间、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等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新时代的基层党建工作应把握“互联网+”智能的发展脉搏,利用高新互联
期刊
有着漫长封建社会历史背景的中国农民,最稀缺的素质是开拓、创新的勇气.改革开放之初,小岗农民的不凡创举给予人们的启示是:引导农民并及时培育、保护、发掘在农民群体意识中
古语有云:“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又说:“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由是观之,各色理论也是颇多况味,几经咀嚼,从中可以咂摸出
期刊
1998年第5期《中国法学》刊载了张春生、阿喜二位同志的文章──“准确把握‘法治’的含义”。二位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自己对“法治”含义的一些新见解,其中不乏给人以启迪之处。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