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弦歌高原风—陕北说唱艺术漫谈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ju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造就了陕北人淳朴粗犷、忠厚诚实的性格,也衍生了具有黄土地特有风情的说唱艺术。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些高亢激昂的声腔,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回响千年,至今不息。一代一代的陕北人,在说书、道情、民歌等陕北说唱艺术的熏陶下成长为民间艺术家,延续着陕北独特的文化根脉。
  一把三弦说古今
  没有听过说书,就等于没到过陕北。说书是陕北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结束一天的忙碌,晚上能听一场说书是陕北人最大的享受。
  如果你来延安旅游,一定会在某一个地方,遇见一位地道的陕北说书人。他们怀抱三弦,脚踩甩板,边说边唱,用陕北方言为观众演绎一段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浓郁的陕北风情扑面而来,那激扬粗犷的声腔直入心灵,令人陶醉于陕北人的淳朴与热情之中。
  陕北说书不只是说,而是说唱并重。正所谓“说是骨头唱是肉”,说书人怀抱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是陕北说书的传统表演形式。人们习惯把用三弦伴奏的称为“三弦书”,把用琵琶伴奏的称为“琵琶书”,其实两者只是伴奏乐器不同,表演形式和内容并没有太大分别。
  陕北说书内容非常丰富,涵盖远古神话、趣闻逸事、民间风俗等方方面面。一些传统书目因循宋元话本和鼓词中的历史人物故事,依然具有宋代脚本程式化特征。近现代文艺工作者和说书人还编创了很多革命题材和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书目,或赞美颂扬,或嘲笑鞭挞,使得说书更接地气。
  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曾说:“陕北说书就是陕北的叙事诗。”1944年,他在延安体验生活时,即对陕北说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断搜集整理陕北说书曲目。一个偶然的机会,贺敬之结识了来自横山的说书艺人韩起祥(1915—1989年),听他说唱自编的新书,为其艺术才华所打动。于是,贺敬之便邀请韩起祥来到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
  韩起祥来到“鲁艺”后不久便参加了陕甘宁边区成立的“文协说书组”,并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协助下,开始改编和整理旧书,创作新书。经过他改编的旧书有400余部(段),他创作的《刘巧团圆》《张玉兰参加选举会》《王丕勤走南路》《翻身记》等新书影响巨大,深受说书艺人和广大群众的欢迎,甚至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称赞。在编新书受到重视后,韩起祥致力于推广说新书,在陕北的米脂、绥德、清涧、延长、延川、子长各县举办说书培训班。在延长县办培训班的时候,他又凭借新书作品赢得了与说琵琶书的领头人杨生富之间的比赛,这更使他的新书深入人心,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学习。韩起祥对陕北说书的改革和传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三弦战士”。
  另一位说书艺人张俊功(1932—2008年)则是在说书的表演形式和唱腔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张俊功也是横山人,自幼左眼失明,曾拜本县说书艺人张金福为师。1960年,28岁的张俊功进入延安县曲艺馆,在韩起祥、李海清、李有明等人影响下,说书艺技日渐提高。在50年的演艺生涯中,张俊功对说书形式和曲调进行了大胆改革:他改变了单人坐唱说书一把三弦、一副甩板、一副麻喳喳伴奏的固定模式,改为由三弦、二胡、板胡、笛子、小鼓、小镲、木鱼、碰铃等组合而成的小乐队;他吸收了眉户、秦腔等戏曲艺术的唱腔特点,创造了“迷花调”音乐,并在书中制造一些尽可能的“由头”,插入陕北民歌、道情、练子嘴等艺术形式。这些改革使得说书更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给了说书艺人自由发挥的艺术空间。人们把张俊功视为说书怪才,常把他与韩起祥并提,俗语“韩起祥帅,张俊功怪”,点出了二人不同的表演特征。
  韩张二人对说书的改革与推广,促进了陕北说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如今,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北说书多次入选全国非遗曲艺周参演节目,并参加中央电视台节目录制,受到热烈欢迎。在一些中青年艺人的带动下,陕北说书演出形式更加灵活多变,融合了很多时代元素,进一步舞台化、艺术化。新时代说书艺人紧跟时代步伐,赋予了陕北说书新的生命力,焕发勃勃生机。
  俗情苦乐唱谐音
  道情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宋代。陕北道情的形成没有文字记载,在民间一直传唱的一首道情曲唱道:“三柴挂板响连声,口口声声唱道情,祖祖辈辈往下传,洪武年间到如今。”这虽说是口头传唱,但仍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说明陕北道情最迟在明洪武年间已有传唱。不过那时传唱的应该是曲艺道情,不是现在的戏曲道情。
  陕北戏曲道情大约成形于清代,晋西道情传入陕北后与当地的民歌结合,并吸收了眉户、秧歌等艺术元素,形成了陕北道情的“东路调”,也称为“新调”。与东路调相对而言,原来陕北本土的道情被称为“西路调”,也叫“老调”。陕北老道情受西凉音乐的影响较大,过去称为“凉腔”。陕北道情的流行地域比较窄,主要集中在延安的子长市、延川县,榆林的清涧县、子洲县和横山区,其中清涧县被誉为“道情窝子”。
  陕北人把唱道情叫“吼道情”,把唱一段道情叫“吼一湾道情”,说明陕北道情具有粗犷、豪放的特点。陕北形容人心情愉快的时候,就说“高兴得半夜里唱道情”。陕北道情的主要伴奏乐器有三大件,即小三弦、管子、四胡(民間叫四音),主要打击乐器有渔鼓、简板,后来多以梆子、小铰铰和板鼓代替,配合陕北人特有的激越声腔,“吼”出独特的艺术境界。
  过去唱道情没有专业团体,都是农民的业余班子,称作“梅花班子”。光绪年间至20世纪30年代,清涧县出现了史家河、岩头、袁家河、乐堂堡等村的道情班子。他们在腊月、正月等农闲时出去演出,农忙时就在家里种地。20世纪40年代,新编秧歌剧《减租会》中的插曲《翻身道情》唱遍大江南北,陕北道情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北道情有了进一步发展,各村堡的民间班社不断扩大,有的县剧团也演道情戏,培养出新一代演员,并创作演出了大批现代道情戏。
  陕北道情没有如说书和民歌那样广泛流传,可为什么还能一直流传下来呢?这归功于那些痴迷于陕北道情的民间艺人的坚守。演唱陕北道情最出名的两个人是强不屈和惠万年。   强不屈(1917—1998年)是陕西省子长市强家沟村人。他15岁开始学艺,有很高的艺术天赋,民间叫“五花身子”即小生、老生、老旦、丑旦(也叫媒旦)、三花都演,西路调、东路调他都会,唱、做、念、打样样行,因而戏路很宽,。强不屈唱道情正如他的名字,有一股坚强不屈的拧劲儿,为了唱好一出戏,他经常一个人在家排戏,将妻子、牛、驴及镢头等拟为角色,对其津津有味地演唱,唱到动情处竟然声泪俱下。传统陕北道情戏都是口传,没有剧本。强不屈文化水平不高,却硬是靠着顽强的毅力记录保留下来30多个剧本。他从艺58年,直到72岁高龄时还为群众登台表演,影响带动了强家沟六代“道情人”。
  惠万年(1928—2004年)是陕西省清涧县乐堂堡村人,其父惠应泰是当地闹秧歌、唱道情的把式,人称“金嗓子”,也是有名的包头(即旦角)。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爱唱道情,10多岁便能唱一些段子,到14虚岁,已能演包头(装旦角),并成了道情班里的台柱子,村里爱唱道情的大孩子都愿意拉着他一起去唱。惠万年是个多面手,不光能唱戏,还能编戏、导戏。1953年初,他曾被选为优秀民间艺人,与白秉权、“溜溜旦”等一起代表陕西省到北京参加集训。惠万年的老道情唱得最好,尤其以唱苦戏饰旦角最为著名。
  陕北道情戏大多源于生活,或诙谐幽默,或悲苦缠绵,在“谐谑音闹”中演绎俗情苦乐,抒发陕北人奔放朴素的艺术情怀。经过数代人的坚守传承,虽然老艺人们相继故去,但道情戏依旧在陕北常演不衰。随着时代发展,一些年轻艺人加入了道情艺术团队,相信这一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戏曲艺术,会进一步发扬光大,响彻陕北,进而走向全国。
  除了说书和道情,民歌也是陕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形式。陕北人几乎没有不会唱民歌的,有“男人忧愁唱曲子,女人忧愁哭鼻子”之说,“曲子”即民歌。其实,在陕北男人女人都爱唱“曲子”,高兴时唱,忧愁时唱,思念时唱,幸福时也唱,无时无处不唱,凡有陕北人足迹的地方,就有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流传地域之广,是说书和道情无法相比的,一些民歌不仅在陕北流行,还唱遍全国乃至传到国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乐坛西北风盛行,高亢嘹亮的劳动号子、灵活自由的信天游、情意绵绵的陕北小调承载着陕北人的生活情怀风靡全国,《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等曲目传唱不衰。
  不管是说书、道情還是民歌,都是陕北人淳朴豪放性格的艺术表达,是陕北民间艺术的结晶。当你站在枣园窑洞前或宝塔山下,随时都会有陕北人激越清澈的声腔传入耳膜,一声声原生态的呼喊响彻黄土高原,美丽的陕北也因这些声腔变得更加鲜活、质朴、亮丽,如同一个穿着花棉袄待嫁的新娘,沉醉于黄土高原上斑斓的霞彩之中……
  曹伯植,陕西省延安市文旅局退休干部,国家一级编剧。
其他文献
两千多年前,它们是仇敌;两千多年后,它们是同处一室的『朋友』……  “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恨了吗?”自从父亲吴王阖闾被越王勾践害死后,为了不忘杀父之仇,吴王夫差派人每天如是提醒自己。每当此时,夫差总会敬谨地答道:“唉!我绝不敢忘。”他养精蓄锐,不敢松懈,意图伺机消灭越国,一雪前耻。  后来,夫差果然得偿所愿。越国战败,勾践为俘,一代越王成了夫差的马前卒。然而,夫差的好梦不长。勾践身在吴宫,
期刊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人看到了权谋之出神入化,有人看到了人性之复杂多变,还有人看到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文化精神。  在中国小说史上,就传播形式的广泛程度而论,可能还没有一部作品能与《三国演义》相提并论,京剧中有大量根据《三国演义》而创作的名剧,如《甘露寺》《空城计》等。近年来大量取材于《三國演义》的影视作品,更使得其中的许多人物家喻户晓,受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欢迎。  在四大古典名著中,《三
期刊
剪纸、信天游、闹红火,是陕北民间最为流行的三大娱乐形式。妇女口唱信天游,手剪红纸,这是陕北常见的民间风貌。剪纸装饰了她们的家庭,也点缀了她们的心灵。  剪纸是我国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且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中國剪纸主要分为以江苏扬州、浙江乐清为代表的南派剪纸,以陕北、河北蔚县及丰宁满族自治县为代表的北派剪纸。受地域文化影响,在风格上,南派剪纸以精巧、秀美、多姿著称,北派剪
期刊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身处逆境时,如何写一篇文章浇胸中之块垒?且看古人如何化『牢骚』为『名篇』。  西谚曰:“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感受因人而异,作者胸襟越广、文本内涵越深,可资解读的角度也就越多。  在《古文观止》的编者吴氏叔侄看来,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天才和奇梦的一次偶遇,《春夜宴桃李园序》则是李白“潇洒风尘之外”的“幽怀逸趣”,《马说》是韩愈感喟“知遇之难”的一篇妙喻,而范仲淹
期刊
他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他精研兰亭,继承魏晋风流。一位在尚意书风环境中固守传统的践行者,一位葆有贵族气韵和君子风度的书法家,薛绍彭一生致力于兰亭正脉,涵养雅正,其书法也具有根于魏晋的贵族之气。  北宋中期,在欧阳修、苏轼等人的推动下,书法逐渐走出唐末以来的低迷境况,以苏、黄、米、蔡为代表的书法群体为北宋书坛带来了一股清风,一时间尚意书风备受推崇,书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在众书法家中,薛
期刊
在中国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流传着许多文学作品『治病』或『致病』的故事,为文学作品平添了几分魅力,也为读者增添了不少乐趣,其中的奥妙耐人寻味。  文学“治病”  纵观中国文学史,早在西汉初期即有文学可以医病的记载。  汉初辞赋家枚乘在其大赋《七发》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并以七件事“启发太子”,前六件事即音乐、饮食、车马、游观、田猎、观涛,对于治疗太子疾病皆未见效果。吴客最后说:  将为太
期刊
埃德加·斯诺在陕北时曾说过:『人类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存,简直是一种奇迹。』他不知道,陕北人不仅能在黄土高原上生存,还能把日子过出花儿来。  陕北位于蒙古草原与号称“八百里秦川”的陕西关中平原之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民们在此地留下了夏代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石峁遗址。之后的几千年间,随着文化中心向中原迁移,北方的游牧民族如走马灯一样踏上这块土地,然后逐渐融入到中华民族之中。由此,陕北自
期刊
近年来,吉林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和“清爽吉林·22℃的夏天”双品牌建设,在强化产业基础、优化产品结构等方面做出诸多努力。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说:“美丽生态变成‘美丽经济’,优质项目是抓手。”面对群众的旅游多样化需求,吉林省通过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调动市场力量增加有效供给,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吉刻出发”精品自驾游主
期刊
每至黄昏,净慈寺清越悠扬的钟声便在暮色苍茫的西湖上回荡,激起游人的无限遐思。这一片钟声光影,便是西湖最迷人的晚景—南屏晚钟。  我早在少年时,就因为痴迷香港女歌手徐小凤的《南屏晚钟》而知道了浙江杭州的南屏山,那低沉悠扬的女中音,引人遐想: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  森林它一丛丛  我找不到他的行踪  只看到那树摇风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  森林它一丛丛  我找不到他的行踪  只听到那南屏钟  南屏晚
期刊
陕北文化的根本不在于特色,而在于它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存在。那些活跃在黄土地上的老腰鼓和清醮会上的老秧歌,与陕北方言里的原音词一样,提醒我们,陕北文化是和中原文明一起从远古走来的。  刘应举曲线  我一直以为,刘应举没了,横山老腰鼓就没了。  刘应举话不多,慢腾腾,甚至有点瓷哼哼。白羊肚手巾系他头上,黑棉袄、棉裤穿他身上,一根长腰带系了几圈,羊毛袜外面穿遍纳鞋,憨憨笑着被我们推进腰鼓场中,抿着嘴尴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