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的“感动”背后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ss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感动?
  在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对感动的解释。感动于我,便是在某人或某事面前,一种抑制不住的热泪盈眶以及之后良久的沉思!
  敬一丹大姐曾经问过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你感动过吗?”小女孩对敬大姐说:“有一天,我放学晚了一个小时,走出校门时,我看见姥爷在寒风里一直等着,我就哭了。”这就是感动。
  几乎在最短的时间,《感动中国》似乎获得了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回头看,出现这种上上下下都叫好的局面并不偶然。在社会的道德底线被不断突破的背景下,人们心中向善的愿望并没有泯灭,甚至因此变得更强烈。生活中的人们,哪怕一些为自己的利益在做着不那么光彩事情的人们,面对屏幕时,也依然可能被感动,因为残存的良心以及与利益无关的尊重;更不用说芸芸众生,中国人的内心原本善良。
  对于普通人来说,感动往往与泪水紧密相关,这也应了另外一句话: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该问一问自己,已经多久没有被感动?而一颗好久没有被感动过的心,就像一朵很久没被浇过水的花。所以,泪水,也是一种浇灌良心所用的水。
  不过,感动,可不都意味着泪水与温暖,常常,也与愤怒伴生。
  作为一个学者,刘姝威站在了造假者的对面,但是,很长时间里,刘姝威只是一个弱者,而造假者强悍无比。虽然最后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可在过程中,刘姝威的压力大到快崩溃的地步。那个时候,除去她身边的一些普通人,正义与保护在哪里?
  有时,我们并不希望,因正义与保护的缺席,而突显出英雄给我们的感动。其实,有些感动,原本可以没有!
  一个到海滨城市打工的年轻人,第一次见到大海,却在同时,看到有人落水陷入绝境。这名叫魏青刚的小伙子没有犹豫,一次又一次下海救人,岸上围观者众多,也有喝彩声与加油声,却无人下水。救完人,魏青刚拍拍手,走了。后来记者找到他,他充满疑惑:“这有什么?”都获奖了,舞台上,我问他最想要的是什么,他回答:“我活儿干得不错,大家帮我找点儿活干吧!”
  于是,我相信,下一次,再遇到需要救人的情况,魏青刚依然会下水,但让我不确定的是:今天被魏青刚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我们,下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是不是依然袖手旁观?
  所以,每当《感动中国》播出后,受到人们称赞,我总习惯性地有些不合时宜地去想:感动了,然后呢?
  比如有一位叫李春燕的乡村女医生,明明有一次又一次回到城市的机会,但乡亲们挽留的眼神,让她无法抽身,于是,她一次又一次留下,留在贫困、偏远、各种医疗条件都欠缺的大山深处。李春燕帮助了乡亲,也感动了我们。
  可在感动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该有点儿愤怒与自责?那么大的村子,一直没有医生,于是,我猜测,相当长的时间里,那儿的人们自生自灭着,直到李春燕的出现,生老病死,才有了外力的帮助。虽然李春燕也曾要走,可毕竟留了下来,于是那儿的人们又看到了希望。而我们,也在泪水中舒坦并松弛了一些,我们都放心地把乡亲们托付给李春燕。我们的愤怒与自责慢慢退却,苦难好像在我们的感动中被忘记了。其实没有,这只是一种幻觉,或者假借感动而下意识放弃了责任。我们只是为一个乡村医生,付出一串又一串的泪水,却依然与村民的生活和生老病死无关。我们要做的和该做的事还很多,只有感动、愤怒与自责都不够,我们必须擦干眼泪后行动,站到乡村女医生的身后,站到一个又一个曾经感动过我们的人身后,然后愤怒与自责才会真正减少。
  可问题的关键是,在感动的那一瞬间,我们曾经立下无数誓言,后来,困意来了,我们关掉电视,沉沉地睡去,只是不知道,那些咬紧牙关许下的承诺,我们是否,还会在醒来后想起?
  感动,真的有用吗?
  (摘自《幸福了吗?》,白岩松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有删改)
其他文献
只要说起苍蝇,人们就会觉得它们与肮脏为伍,与细菌相伴,不仅自己脏,还想方设法玷污人类的食物。赶不尽,杀不绝,有着超级旺盛的繁殖力。可是,这么龌龊的坏形象,却堂而皇之地上了澳大利亚的钱币。  原来,澳大利亚的苍蝇也曾生活在污秽不堪的地方,勤劳的澳大利亚人把苍蝇赖以生存的藏污纳垢之地统统消除殆尽。从城市到乡村,从山谷到河畔,都是云朵般的鲜花和地毯一样的绿草。世代生活在肮脏环境中的苍蝇,骤然失去了它们的
期刊
非洲大陆当地有一种特殊的鱼类,不但可以用腮呼吸,它还可以用肺在大气中直接进行呼吸,因此被称为肺鱼。这种鱼因为味道十分鲜美,深受当地人的欢迎,常常被当作一道美食来招待尊贵的客人。  每当旱季水源枯竭的时候,肺鱼就将自己藏在淤泥之中,它们巧妙地在淤泥中建起一座泥房子,在相应的地方开一个小孔用来呼吸,在泥房子里养精蓄锐。数月之后,雨季来临,泥房子在雨水的浸润下倒塌了,肺鱼又重新回了水里。  当地人发现了
期刊
莫言:品读经典  于莫言而言,书房有着特殊含义。当电视揭晓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时,他正静静地坐在高密市南翰林苑阁楼的木椅上。这间阁楼是他平时进行创作的地方,装修非常简单,一张小桌、两张木椅,莫言称之为“一斗斋”。  莫言有时会在微博上谈到读书,比如重读《儒林外史》。谈到阅读,莫言说,现在的书太多了,但是他基本只读经典。  “我这两年一直在书房里做减法,每年会清理出一批书来送给一些学校,现
期刊
这个老太太,是美国堪萨斯州人,名叫诺拉·奥克斯。  老伴先她而去,子女也都长大了。孤寡的生活,令她窒息。于是,她说,要继续年轻时没完成的理想——上大学!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满堂子孙,都以为她在开玩笑:老了,本该坐享清福,颐养天年。然而,她却一意孤行。她开始每天前往社区大学听课。理想让她比前来听课的普通学员更勤奋、执着。一天6小时的课,她可以抄半本笔记。一个月,她可以读4本书。社区大学4年的课程,
期刊
作为中国古代文坛的一颗璀璨明珠,苏轼给后人留下了颇多宝贵的人文财富。这发端于他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从21岁中进士的一鸣惊人,到64岁病逝常州的万民扼腕,苏轼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始终体现出一种鲜活旺盛的创造力。这种异于常人的精神境界,形成了他在文学上前所未有的新转变,即豪放。这种豪放,既深得唐人开放胸襟之妙,亦开启了一种影响后世文人风骨的新模式。苏轼,就像是北宋时期的一本厚重的文化百科全书,引导
期刊
他叫杨涛,是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一位听力残疾人。  11岁起,他的听力开始逐年下降,18岁已彻底失聪。担心他将来找不到工作无法生存,父母想尽办法帮他走出无声世界。花了很多钱求医问药仍未见好转,父母决定给他配上昂贵的数字助听器。而他却做出一个令家人吃惊的决定——放弃听力康复,用准备买助听器的钱买下一台电脑。  那一年,他23岁,开始自学html,了解Web技术和Visual studio等开发工具。
期刊
他叫布拉德,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就是根据他的自传改编。6岁那年,他得了妥瑞氏症——一种会无法控制地发出噪音并产生抽搐的疾病。因此,他受尽了众人的嘲讽,甚至有人当面骂他笨蛋、怪物。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一直执著于要成为一名教师。由于他的顽强不屈,在被25所小学拒绝之后,终于成功被第26所小学聘任。不仅如此,工作的第一年,他就以新晋教师的身份获得“年度最佳教师奖”。  他是怎么做到的?以下这些经典的布
期刊
在有名的加州红杉林前,观光客看着那高耸入云霄,如沉默巨人的一棵棵红杉,纷纷惊叹不已。  “加州红杉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植物,最高的有90米高,相当于30层楼的高度。”导游介绍说。  “能长得这么高,那它们的根一定很深吧?”一个观光客问。  “不!加州红杉是浅根型植物。”导游回答。  “那狂风暴雨一来,它们不是很容易就被连根拔起吗?”另一个观光客问。  “这里面有一个奥秘。”导游说,“就像你们所看到
期刊
周涛,当代诗人、散文家。1946年生于北京,祖籍山西,少年随父迁徙新疆。1969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现为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新疆作协名誉主席,中国作协全国委员。其诗集、散文集曾分别获得全国新诗奖和鲁迅文学奖,为“新边塞诗”代表人物,与莫言、朱苏进被并称为“新军旅作家‘三剑客’”。  这里就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
期刊
莫扎特 (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雷奥博是个优秀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和出色指挥家,担任大主教宫廷乐师。  “你让我闻到了太阳的味道”  1786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在维也纳近郊一间小木屋里,一个失明的穷苦老人快要死了。他叫女儿到街上把碰到的第一个人请进屋子来,他要在临死前向这位陌生人倾诉自己的心声。  街道很是荒凉,好不容易女儿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