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的实践探索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高职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过程解读,分析城乡规划领域人才需求、行业变革、新技术发展、人才培养现状、初始就业岗位和工作任务与岗位能力要求,指出高职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标准研制重点解决问题,形成了涵盖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实施、保障四大核心要素组成的高职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标准,为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高职;城乡规划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3-0192-0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eaching standards for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dustry reform,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initial employment positions, work tasks and post ability requirements.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s forward the ke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and forms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are composed of four core elements including the goal, content, implementation and guarantee of talent training. This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and curriculum.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ajor 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Nat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practical exploration
  《高等職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是国家指导全国范围内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开发、专业教学的基础性教学文件。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更是明确强调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巩固和发展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联合行业制定国家教学标准,职业院校依据标准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格局”[1]等具体要求。方案一方面确定了国家教学标准作为上位标准的重要定位,明确了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二者关系,另一方面又指出了标准的具体开发路径。职业院校需要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全面颁布出台,指导各专业建设,稳步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一、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的基本介绍
  2017年,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成立专家研制组(以下简称住建行指委),分批启动新一轮土木建筑大类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工作,现已颁布17个专业教学标准。我院牵头、十余所院校、企业参与编制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作为第二批编制标准,历经一年调研论证、专项研讨、文件起草、征求意见、专家评审、完善修改、教育部评审等开发流程,即将颁布。
  二、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的调研设计与主要结论
  (一)调研设计
  调研面向企业、高等职业院校、规划管理部门、毕业生开展深入调研,全面分析了城乡规划领域人才需求状况、人才结构现状、新技术发展趋势、毕业生就业岗位现状与岗位能力等要求(见表1)。
  (二)调研总体结论
  1. 人才需求现状
  (1)构建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当前社会急需既懂“城乡规划”又懂“国土规划”的人才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工作正式全面展开。在此背景下,城乡规划编审内容、管理机构、体制机制、技术规范、人员队伍等各方面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城乡规划人才的培养面临更大的挑战与调整。当前社会急需既懂“城乡规划”又懂“国土规划”的人才。
  (2)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急需扎根基层的“规划、建设、管理人才”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省级行政区划单位3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33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46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38755个[2],行政村数量更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传承和发展有着各自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美丽乡镇是未来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当下高职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就存在诸多现实困难,一方面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紧缺,技术人员难以下沉到村庄开展具体技术服务;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到乡镇从事规划管理或技术工作,又往往受限于学历要求,而且还存在本科生回乡镇服务的意愿不积极等现实问题。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更急需扎根基层的“规划、建设、管理技术技能人才”。   (3)人才培养面向领域广阔,各级人才需求大、分布不均匀
  文献数据显示英美等发达国家,城乡规划人员占服务人口的比例为3~4人/万人。我国城乡规划人员占服务人口的比例仅为2.2人/万人,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规划人才供需严重不均衡,城乡规划专业的职业需求巨大且急迫。规划人才的培养需求是多层次,人才培养去向也是多方向。调研显示,对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而言,高职毕业生对口就业主要体现为城乡建设管理岗位和城乡规划设计助理岗位。
  2. 人才培养现状
  重点选择开设院校、在校生数、教师结构和对口就业率等关键指标,反映近三年高职城乡规划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现状。2018-2020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详见表2。通过具体分析后,发现城乡规划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体现为“2降1平3高”的现状特点,一是开办院校和在校生人数近三年呈下降趋势;二是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与全国高职平均对口就业率基本持平;三是硕士以上学历、高级职称比例、师生比略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可以看出,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重新梳理高职教育链、专业链与产业链、人才链逻辑关系,积极对接地方产业发展,优化调整院校专业(群)设置。对于专业师资、基本教学条件等不够,难以支撑专业稳步发展,出现招生与就业两难局面的专业坚决改、并、撤,这是城乡规划专业办学院校减少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高职城乡规划专业也要积极思考新时期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内涵、新发展。
  3. 高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高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方面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基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已不能解决当今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必备、够用的理论知识无法培养出能够创造性地完成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当前的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要整合产业需求和个体发展需求[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构建、完善、实施,这也要求城乡规划专業应动态调整课程内容设置、拓宽学生知识广度,进一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构建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课程体系。
  (2)新技术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长足发展已经开始深入改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3S技术、复杂计量模型、多智能体模型等新技术在城乡规划编制中的应用,城乡规划的编制、评估、管理等工作日趋信息化、系统化。准确厘清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新技术技能水平是当务之急。
  (3)核心素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4]。调研显示,用人单位认为高职城乡规划毕业生在核心素养上仍有一定的缺失,突出表现为工匠精神传承不够、人文知识掌握不多、设计创新思维不足。
  (4)基本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是结构化教学团队建设不够。高职城乡规划专业师生比稳定在1:9到1:11之间,普遍优于其他非设计类高职专业。但是仍然体现出师资队伍专业背景相对单一、教师企业实践经历偏少等问题。这一方面不能适应国土空间规划实施需求,另一方面也不能满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专业教学设施不全。调研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条件基本为理实一体化教室、专业机房,主要满足各类规划设计和基本软件操作的实训功能,缺少规划管理和新技术技能实训基本教学设施。三是专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学程度不高。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促进了教育领域信息化教学全面深入建设。
  三、高职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标准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精神,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确提出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将党史国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语文、外语、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二是强化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提出“学校应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教育、社会责任、绿色环保、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教学环节中;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及其他实践活动”等系列规定。
  (二)对标职业标准、依据行业企业需求,明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对标职业标准,开展深入调研,区分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本科人才培养就业面向的差异,确定了规划师助理、助理规划师、规划管理员三个核心初始岗位、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见表3),明晰了城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行业的城乡规划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表达、小城镇的城乡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明确了人才培养规格的6项素质、12项知识、10项能力要求。
  (三)紧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完善专业课程模块(内容)设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传统建筑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全面实施带来的变化,让原有的单一技术技能人才很难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标准紧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重新优化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内容)设置:对接以“五级三类四体系”为核心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新构建,提出专业核心课程新增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课程模块(内容)。对接信息化、标准化等新技术发展要求,新增智慧城市、绿色建筑、GIS技术等拓展课程模块(内容)。新增BIM技术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积极推进“1+X”证书的试点。   (四)严格规范教学基本条件和质量保障要求,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调研显示,毕业生普遍认为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实习实训条件不能充分满足实训需求,教学资源不能提供线上线下学习等问题。标准编制中,全面考虑了突出问题,明确了教学基本条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四、高职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标准的特色
  (一)坚持“以德为先,德技并修”育人理念,强化教学标准研制的时代性
  一是教学标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融通大格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二是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新要求,融入“三教”改革和“三全育人”建设内涵。提出了如“鼓励教师开发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等具体要求,强化了教学标准的时代性。
  (二)适应“机构改革、多规合一”行业变革,体现教学标准研制的前瞻性
  2018年,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出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并入新增设的自然资源部,原有职能进行相应调整变化。之后,国家、省、市各层面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技术文件陆续出台,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推进实施。行业巨大变革,也让相对迟钝的教育教学领域有些许茫然,尤其体现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设置如何适应行业的变革需求。立足于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点和高职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就业岗位面向特点,标准明确提出了高职城乡规划专业在知识、能力两个维度上的基本要求,前瞻性地考虑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所带来的新变化与职业教育的融合。
  (三)遵循“顶层设计、问题导向”研制原则,做到教学标准研制的科学性
  标准研制按照“调研-分析-论证”基本开发程序,成立由行指委委员、行业与企业专家、职教专家、骨干教师组成[5]的研制小组,按照“对接职业标准、行业企业发展新要求——分析人才需求、人才结构、技术发展、岗位现状、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实际工作内容——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明确素质、知识、能力需求——构建课程体系框架——完善专业课程模块(内容)设置”技术路线开发完成。总体来看,标准研制一方面坚持政行校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坚持顶层设计、问题导向原则,另一方面强调标准的系统性,既体现在国家、省市、院校层级之间,也体现在系统内部[5]。标准内容涵盖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实施、保障四大核心要素,形成了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成果的分析式描述[6],为后续相关标准制定提供了基础依据。
  (四)兼顾“发展差异、差异发展”现实矛盾,强调教学标准研制的基础性
  教学标准作为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基本教学文件,高职院校都应该达成标准的基本规定要求。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区域差异,反映在标准具体内容存在“西部地区教师认为标准定位过高、脱离学校教学实际,中部地区教师则将实训条件不足放在首位”[7]等问题。标准不能按照最低要求来确定,标准研制既要保证能有效引领专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又要让一部分院校必须是跳起来摘桃子。整体来看,标准在基本教学条件和质量保障中作出了较为具体的刚性要求,如师资队伍、基本教学设施等要求,这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得以有效落实的基本保障;在课程设置中提出了“学校自主确定课程名称,但应包括以下主要教学内容”等灵活规定,留给院校足够的自主空间,鼓励院校对接地方经济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差异发展,办出学校特色。标准研制一方面强化了标准内容的统一性、规范性、原则性,另一方面具备多样性、灵活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城乡规划国家教学标准在指导专业建设、专业教学、教学实施、质量保障的基础作用。
  五、结束语
  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标准,是科学、规范、严谨、系统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核心组成,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4]。2021年,专业目录已经调整,城乡规划教学标准也将启动新一轮修编,进一步体现专业升级、一体化设计等新要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在此衔接阶段,本研究期望能为同类院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EB/OL].(2019-01-2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9-08].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
  [3]徐国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62-66.
  [4]胡斌武,陈莉丽.高职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逻辑起点與技术框架[J].现代教育管理,2019(7):97-101.
  [5]王宇,苏兆斌.转型发展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标准体系评析[J].教育与职业,2018(15):34-39.
  [6]李政,徐国庆.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技术框架设计[J].教育科学,2016(4):80-86.
  [7]徐国庆,唐正玲,郭月兰.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需求调研报告[J].职教论坛,2014(34):22-31.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神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符合神经梅毒诊断标准的1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MRI结果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以间质型梅毒,尤其以脑膜血管梅毒常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血清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特异性较高,而脑脊液的阳性率低于血清;头部MRI以梅毒树胶肿表现典型;治疗上除梅毒树胶肿需手术切除外
成语小词典  释 义 原意是因为梅子酸,人想吃梅子时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近义词 画饼充饥 反义词 实事求是  梅山  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县境内,曹操率军讨伐张绣时,曾告诉士兵此处有梅林。  成语故事 
期刊
目的 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不可逆性昏迷患者的脑血流改变与脑功能临床判断的吻合性。方法 对92例多种原因所致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分、脑干反射消失患者经颞窗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其中42例患者还经枕窗或枕旁窗探测基底动脉的血流频谱。以大脑中动脉为靶血管,以出现特征性频谱-振荡波、钉子波和血流信号消失任一判断为阳性。结果 92例患者大脑中动脉第一次检查出现阳性结果68例,阳性率为73.9%;12h后检查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期刊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专家共识
期刊
期刊
2007年5月N Engl J Med(2007,365:1-15)刊出的Nissen和Wolski医生对多个涉及马来酸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的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在接受罗格列酮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肌梗死发生的比例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同时,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接受罗格列酮治疗的患者,其心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危险性没有显著性增加。
期刊
《夜雨寄北》:归期未定,先約通宵畅聊
期刊
卒中是引起人类死亡的前3位原因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在我国,卒中每年发病率为150/10万,病死率为120/10万。以此计算,我国每年有195万新发生的卒中病人,每年有156万人死于卒中,生存的卒中病人达500~700万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卒中的问题将日益严重,社会和经济将不堪重负。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