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溯新文学精神之源》后记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053857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溯新文学精神之源——中国新文学建构中的晚清思想学术因素》的完成,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差不多用去了我十几年的时间,如此“旷日持久”,不免会觉得感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王德威先生提出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一说(先是长篇论文,后来扩展成专书),当时受其激发,便有了些想法,于是陆续写出,暂时积攒在手里,后来凑成书稿,算是对这一在学界广有影响的说法的一份侧面回应。德威先生惋惜“五四”新文学未能对晚清文学的“通俗性”持以必要的尊重,心浮气躁地看漏了它实际所包含的丰富的“现代”因素,而有意无意对之造成的“压抑”,致使自身本应达成的丰富和深刻,或者说广度和高度,都不免因此而有所受制。这一“后见之明”,虽确有所“见”,但可能在带来新“见”的同时,也带来些新的“不见”和“未明”之处。
  我当时其实颇忧心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蔚为大观的“通俗”、“世俗”或者“物质主义”的文学写作,有可能降低中国文学所应有的思想及精神水准,并将其与上述郑重致敬晚清“通俗文学”的“现代性”、惋惜“五四”新文学有意无意对其造成“压抑”的“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说去挂钩,认为后者对前者虽然未必有直接“责任关系”,但至少起有推波助澜作用,间接责任还是有的,所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者是也。现在看来,也许有些责之过苛。至于“压抑”云云,那也要看怎么说了。思想、学术,文化、文学,其发生、发展与生命元气的保存,都离不开自由、多元的生存环境。“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诞生于北洋时期,属于周作人说过的“王纲解纽”时代,军阀纷争,自顾不暇,根本顾不上意识形态上的定于一尊,政局的糟糕自不待言,但思想、学术与文化、文学的环境,却是民国时期再也不曾有过的宽松,故而新文学之与晚清通俗文学一脉,应该是自在某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竞争关系之中,之间并无太多外在的政治权力的介入和干预,新文学不甘于承续晚清通俗文学的余绪;或者按“压抑”说,对晚清通俗文学一脉持以“压抑”的态度,并非是借助于外部某种“定于一尊”的政治力量的施压,不过是思想学术、文化文学之间,彼此相对公平的竞争、选择的结果。
  而我随后也似乎越来越清楚,我当时的疑惑,可能更多的是源于参照视野上的差异,我可能多少嫌德威先生在视野上还拓得不够开,尽管他博览了数以千百种计的晚清小说,可讨论问题的视野,似乎始终未能越出晚清文学雷池的半步。
  我何以要对“被压抑的现代性”说从一开始就会信疑参半呢?上面已说过,德威先生此说,事关如何恢复中国新文学所本应具有的丰富和包容,他认为新文学对晚清文学的“通俗性”的有意无意地压抑,实源于其对于晚清文学“通俗性”中所蕴含的丰富“现代性”的视而不见与无从理解,倘若这一面能为新文学所充分认可和接纳,并发愤踔厉,大而广之,则中国新文学的成就或许未可限量,至少要比后来它所形成的格局和气度大出许多,他因此而替已成定局的中国新文学觉得可惜。我觉得他说得没错,但又有不满意。不满意在哪里呢?不满意在他始终是在拿文学说事,始终拘囿在文学的范围里谈论文学,谈到新文学的承传,便只是去晚清文学那里搜讨,可问题是,晚清文学从精神气脉上讲,其实很孱弱,实在不足以支撑得起可以与后来的新文学相对应的精神视野与气度。
  我觉得在讨论文学承传的问题上,我们不妨听从章太炎的建议,把边框彻底打开。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应当把文学放置在一个时代的总体的精神空间中去考量才是。精神自有精神的运作逻辑,其所遵循的规则,套用当今股票市场的说法,应该是“逢高吸纳”,也就是说,在精神的空间或平台上,唯有更好、更有高度、深度与宽度的精神,才有竞争力,才有可能对别人施展影响力,为人所接纳。但在晚清的精神空间里,足以拥有此番能量的精神活动,似乎并不在通俗文学。晚清民初,有高度、深度和宽度的精神活动,主要多由思想学术所承担,而非通俗文学。精神空间的逻辑与资本的逻辑有所不同:资本(逻辑)是逢低吸納,高位抛出,以从中赚取差价为满足;精神则注定是往上走的;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虽然T·S·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里对此有过很辩证甚至很诡辩的说法,“向上的路与向下的路,是同一条路”。可我还是觉得不一样,它们毕竟是两条路。
  既然旨在将中国新文学,尤其是其精神建构,重新纳入晚清以来,最足以代表中国思想学术水准的空间和视野,视其为晚清以来中国思想精神整体构架中的组成部分,打通其与晚清以来思想、学术之间彼此息息相关的联系,而此一思路现时期尚少见有人采纳与尝试,因而所面临的问题和所将遭遇的困难,自然远比预想的繁多,关涉的学科层面与需要重新研读的资料,毫不夸张地说,增长之势几乎呈几何级数,当初的起意、构想,随视野与研读的拓展及延伸,也会在相应的迁延中改变一些方面,甚至推倒重来。
  有关章太炎及钱玄同编纂《刘申叔先生遗书》部分,最初成稿于2000—2005年,我在位于日本长野松本的信州大学人文部任教期间。与我谊兼师友的新颖教授,大概是最早看过它们的抽印本或电子文稿的,当即就得到了他的认可和鼓励。当时他也正好有一段时间在韩国釜山大学教书,本来说好会有一个赴东京一桥大学开会的机会,我准备前去看他,后来不知何故未能成行。早些年,我曾有幸担任他们这个班的班主任的时候,新颖就曾以他出众的悟性令我暗自惊喜过。承他有心,把他在釜山那一段跟我有过几次往还的电子书信留存了下来。他当时凭第一印象,对我刚上手的工作所说的一些话,再一次让我感到惊喜。我觉得他对这项研究的理解,甚至超过了我自己对它的理解。另外让我觉得惊喜的则是,他把一些时过境迁,后来几乎都已经让我忘干净了的,即当时起意、发凡的一些心理动机,也都在他的日记里替我一一留存了下来。我将它们引录在这里,一来是想借重新颖的话,替自己壮壮阵势(如果真有这样的阵势的话);二来呢,也是想借重这样的机会,多少向这本书的读者(我真心地谢谢你们!)交代一下当初我打算写作这本书的时候那点幽微的心路历程:
  日记是2002年5月10日写的,我当时在韩国釜山大学,而李老师在日本信州大学已经好几年了。   反复读了几遍李振声老师的E-mail。
  前些日子,我请李老师把他写的长文《钱玄同参与〈刘申叔先生遗书〉编纂始末发微》发来,读后我写信给他谈我的感受,同时也谈了我自己在学术上的困惑,向他求教。好几天没有回音。现在读到他的信:“这段时间日本过‘黄金周’,一直没上研究室,你的邮件还是刚刚看到的。谢谢你有耐心去读我那篇读起来肯定不会有什么快感的文章。年纪大了,文章写起来,连自己也觉得只是一味地在枯瘦下去,读你们的文章,可以是那样地腴润自如,心里非常羡慕,但也无可如何,只好这样了。你问我的那个问题实在太难了,我只能老实说,我也答不出。谁都有过或多或少受此类困扰纠缠的时候。我自己这么多年,便是稀里糊涂挨过来的。我在这方面一向比较糊涂,同时还有点固执,信服别人指点不如信服自己。人文这一行,说到底无非还是王国维、傅斯年他们早已说过不知道多少遍的那老话,一是看你能不能找到新的材料,再就是你有没有新的看法。一种东西或环境太熟悉了,就有撤离的必要,除非你有了新看法,让原先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陌生起来,又能让你像打量一件陌生的东西那样重新打量它,这需要理论。”
  我读振声老师的这篇长文,与去年读他的另一篇长文《作为新文学思想资源的章太炎》,感受略有不同。关于章太炎的文章,题目意思显豁;这篇谈钱玄同参与编纂《刘申叔先生遗书》始末的诸多繁杂事情,我一开始读就很紧张,因为我不知道阅读会被引向哪里。我就是一直怀着紧张的心情,看李老师非常耐心地考证和讲述种种细故。为什么钱玄同晚年会忍受着极大的病痛,以远远超出身心所能够承受的限度编校刘师培的遗著?读到这一问题提出,不禁怦然心动。“正是这样的一份工作,搅动了他对青年时代的记忆,使得那些早已成为他一生中最弥足珍贵的材料,那些昔日往事,都纷纷回到了他的心里……这件工作对他来说,实有特殊的意义。他似乎是在借此确保自己可以自由地并富有尊严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并借以寻求、清理和保持住自己真实的身份、感情和价值观有所歸属。”文章后面的部分援引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里的看法,论述钱玄同对刘师培的学术评价与对历史危机时刻的刻骨铭心记忆息息相关。钱推重非纯粹学者时代的刘早年著述的学术价值,却看轻其后期执教国学院及北大时期的著述,与鲁迅临终对章太炎的评价可谓异曲同工。这是因为,他们所认同的,是在历史特定危机时刻展开的思想和学术,此时此刻的思想和学术或不“纯粹”,但因深深介入现实的危机情境中,使得原本被限制在经院和书面上的著述活动,绽放出与危机撞击下显得特别真实有力的生命活动直接相通的种种可能,从而透出其特有的精神光泽。刘师培遗著的整理和编纂,使晚年钱玄同再次重温并确认了自己之于危机时刻的思想学术精神的认同关系,并借以重新理解和提出撰写一种有别于纯粹学究性模式的学术史的可能性。文章恰好结束于这高潮处。
  日记里说到的两篇长文,是李振声老师这些年来所做的一项工作的部分成果,这项工作是,对中国新文学的精神源头和思想资源作一个清理,把章太炎、刘师培等人的思想著述纳入新文学思想资源的框架里加以审视和谛听,力求对新文学的来龙去脉作更有历史根底的理解和阐释。同时还牵涉,置身社会文化急骤转型时期,学问家何以对时代做出反应,何以自处,何以接洽已有的学术体系与完全不同的新的知识体系,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无法避免地会指向更根本的追问,学问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问?如此等等。李老师跟我说,他要写的这些文字,一方面是在反刍历史,重新体验和追寻先人的内心经验,同时也想宽释自己心里的困惑和疑难。
  章太炎那篇随即便由与我同样谊兼师友的业松教授“自告奋勇”地拿去荐发于湖南的《书屋》。记得,当时《书屋》因故两期合并为一册,正好可以一次刊完这篇不短的文稿,得以让它就此结识了不少当时的年少新锐。康有为、梁启超部分的文字,曾刊发在陈思和、王德威先生担纲主编,金理教授负责编务的近年的《文学》季刊;王国维部分刊于复旦古籍所刊行的《薪火学刊》;还有一些初稿雏形,则曾相继刊发于《复旦学报》、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现代文学论丛》和《杭州师大学报》等。
其他文献
1926年6月9日,北京的《晨报副刊》刊登了一篇题为《芥川龙之介氏的中国观:章炳麟氏》的文章。受命于大阪每日新闻社,日本现代文学家芥川龙之介以海外特派员的身份,于1921年3月30日登上了“筑后丸”号邮船,抵达上海。作为具有深厚汉学修养和文人画趣味的现代日本知识分子,他的中国想象是颇为古典的。怀揣着对汉学和革命的双重兴趣,芥川氏在《上海周报》的主笔西本省三的陪同下,正式拜谒了晚清民初的国学大师章炳
期刊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宣布它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单芯片数字加强型无绳通信(DECT)无线电系统LMX3161。LMX3161是在该公司生产ABiC V BiCMOS的工艺过程中安装进了一个单片的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诗画@宋举浦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Poetry and painting
期刊
摘要:近年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分析了要充分树立其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从注重启发教学、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以及注重语言运用等方面,就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展开了研究,望有助于相关教学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作为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级
黄山方氏提银自2002年面向全国推广废水提银技术(专利号:ZL200710021698.5)以来,在近8年的时间里带领了无数的小本创业者走上致富路。尤其是在最近1年的时间里,上黄山学习废
工程师们测试他们设计的产品的方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连通性的增强,不仅会改善测试设备和被测装置之间的“连接”,而且也改善特殊的仪器和联网仪器之间的连接。结果是,
当那把锋利尖锐的短剑抹向脖颈的时候,他看了这个世界最后一眼——那是一个芦花飞扬、秋意正浓的季节,这是他出生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他心里蓦然升起了一丝留恋和牵挂。他,豫让,不同人对他做出不同的结论,心胸局促的范氏和中山氏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普通客卿,而慧眼识才的智伯却把他奉为国士敬重有加,视为人生难得知己,正是“人生知己”的加持,让豫让肝脑涂地、以死相许,“诸侯以礼遇士,宾客以身相报”。悠
期刊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性人才在社会发展的需求过程中变得炙手可热。对于培养人才的学校,就更应该注重培养创新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新课改视阈下,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更离不开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应用,通过轻松愉悦的教学丰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创新素質。本文笔者就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做了有效探讨。  关键词:初中政治;创新教学;意义;策略
  目的 初步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及其抑制蛋白-κB(inhibitor of NF-κB,IκB)对脑出血模型鼠神经细胞的调节作用,推测通腑醒神胶囊在出血中风后脑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