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那一段历史的不同解读,无论是爱沙尼亚和俄罗斯,都在背负着历史情感的包袱。双方都难以释怀
17年前,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携手脱离已然摇摇欲坠的苏联。然而,多年的恩怨纠缠,让早已分手的双方耿耿于怀,乃至怒目相向。
情绪化的外交战
4月26日,爱沙尼亚政府宣布拆除位于首都塔林市中心的苏联红军解放塔林纪念碑。当晚,数千名群众聚集到纪念碑铜像周围,抗议政府的拆除行动。这场本是和平示威的集会在情绪化的演变中升级为暴力冲突。
示威群众向警察投掷石块和饮料瓶,警察则报以棍棒和催泪弹。冲突导致一百多人受伤,上千人被警方拘留。最为不幸的是,20岁的年轻人德米特里在冲突中被刀刺身亡。他是一名有爱沙尼亚永久居留权的俄罗斯公民。
围绕苏军纪念碑事件,俄爱两国已经爆发一轮又一轮的嘴仗。而一名俄罗斯公民死在纪念碑前,更是让双方情绪达到失控的边缘。俄罗斯指责爱沙尼亚亵渎二战英灵,并称警察“过度使用武力”,对德米特里的死亡负有责任。俄罗斯杜马中甚至传出与爱沙尼亚断绝外交关系的声音。而在爱沙尼亚方面,官方调查称德米特里是“被其示威者伙伴刺死”。爱方还指称,示威者是“一群流氓和醉鬼,与捍卫二战烈士荣誉无关”。
第二天,爱沙尼亚火速拆除了苏军铜像。爱方还决定挖开铜像底下的苏联战士公墓,将12名士兵的遗骨迁往三公里之外的军人墓地重新安葬。
在莫斯科,人们开始在爱沙尼亚驻俄罗斯使馆门口集会示威。一些俄罗斯青年组织在使馆门口安营扎寨,通宵达旦高喊抗议口号,要求爱沙尼亚政府就事件进行道歉。示威者在营地外搭建起一个移动厕所,厕所的门板被愤怒地涂上“爱沙尼亚使馆”的字样。
5月2日,爱沙尼亚驻俄罗斯大使卡尔朱兰德在莫斯科一家报纸的办公楼内举行新闻发布会。突然间,几名俄罗斯年轻人闯进发布会现场,打断了卡尔朱兰德的讲话。在保镖的护卫之下,大使才得以匆忙逃离混乱的现场。
目前,爱沙尼亚驻俄使馆被迫关闭,大使卡尔朱兰德干脆回国休假去了。
“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到袭击!”爱沙尼亚总理安西普声色俱厉地谴责俄罗斯。
激烈的言辞只会助长情绪的对立。随着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抵制爱沙尼亚商品”的呼吁发出,俄罗斯民众纷纷表示拥护。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已有多家莫斯科商店撤下了货架上的爱沙尼亚产品。从5月2日开始,俄罗斯暂停向爱沙尼亚运送油气和煤炭。俄方的理由是:要对有关铁路进行检修。
铜像背后的沉重历史
这座两米高的苏军铜像,对于俄罗斯和爱沙尼亚而言蕴含着截然不同的意义。而两种不同的解读,来自于一段沉重的历史。
波罗的海三国曾为沙俄所控制,但在俄国10月革命之后宣布独立。二战前夕,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双方达成的默契中,波罗的海国家被划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1940年,当德军席卷欧洲之时,苏联先是出兵立陶宛,随后又占领了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1941年,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起全面进攻,并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三年之后,苏联打败德军,夺回波罗的海三国。此后的半个世纪里,曾经是独立国家的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接受了被并入苏联的现实。
当东欧的政治风向开始逆转的时候,波罗的海三国最先挑起脱离苏联的浪潮。1989年,波罗的海三国的200多万人手拉手组成600多公里的“人链”,表达脱离苏联、恢复民族独立的强烈诉求。
独立后的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渐行渐远。当年苏联时期远走西方的政客们纷纷回国主政,三国加入了欧盟、北约。
被苏联统治50年的记忆,始终让波罗的海三国耿耿于怀。三国要求俄罗斯对当年苏联占领他们的领土、统治他们的人民做出道歉和赔偿。爱沙尼亚政府就曾向俄罗斯提出,苏联的统治造成近20万爱沙尼亚人死亡,俄方应向每位死者赔偿7.5万美元。
而在俄罗斯,人们从不认为苏联“侵略”和“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在俄罗斯人的记忆中,正是苏军的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从纳粹的铁蹄下挽救了三国。
就这样,屹立在塔林市中心的苏军纪念碑被赋予了两重截然不同的意义。俄罗斯视其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捐躯的英灵们的化身;而在许多爱沙尼亚人看来,这座苏军士兵的铜像,是侵略者的象征,时刻提醒着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历史清算中的情感碰撞
事实上,拆除苏军铜像只是波罗的海三国与过去划清界限的举措之一。独立之后,三国一直迫不急待地采取各种措施清算那段与苏联有关的历史。三国先后公布苏联时期的秘密档案,禁止曾经为克格勃服务的公民参政等等。此外,还制定有关法律,禁止在公共场合出现苏联的标志。
去年12月,爱沙尼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在公共场合出现苏联和纳粹的旗帜、国徽等等“两个占领者的标志”。这一法案让俄罗斯十分反感和恼火。“爱沙尼亚企图改写历史。苏联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而爱沙尼亚却将苏联人民的贡献与纳粹的罪行相提并论。”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严厉谴责爱沙尼亚的做法。
事实上,在清算历史的过程中,不仅是爱俄关系恶化,爱沙尼亚国内的民族矛盾也在加深。在苏联时期,大量的俄罗斯移民迁往了爱沙尼亚。爱沙尼亚独立后,有些俄罗斯人加入爱沙尼亚国籍,但也有许多人一直保持俄罗斯原籍。目前,在130万人口当中,约有四分之一是俄罗斯人,他们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任何一个针对苏联和俄罗斯的举措,在他们看来都可能是一种挑衅和伤害。
在每年5月8日的胜利日,许多俄罗斯人会在苏军纪念碑周围举行集会。集会者举着前苏联的国旗,让爱沙尼亚政府感到了不安。“这些集会带有针对爱沙尼亚国家的目的。这一地点已经不再是纪念阵亡人士的地方,而是成为了一些政治组织煽动民众敌对情绪的一个场所。”爱沙尼亚外交部日前在一项声明中这样说。
政府拆除苏军铜像的行为,在爱沙尼亚的俄罗斯人看来是一种侮辱,因此他们走上街头表达内心的愤怒。虽然,目前骚乱已经平息,但许多人担心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而在国家层面,爱俄之间的外交对峙逐步转化为两国民众情绪的对立。“(俄罗斯)民众的情绪已经达到了沸点,而这一切都要归咎于爱沙尼亚方面。”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这样说。
今年的胜利日来临,莫斯科红场将一如既往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纪念历史上俄罗斯民族最为骄傲的时刻。“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白,俄罗斯在二战中所失去的生命,比其他国家在二战中死亡的人数总和都多。”普京总统在胜利日前这样说道。据俄媒体报道,普京将签署一项总统令,在苏联红军烈士墓较多的国家设代表处,专门处理二战中阵亡的苏联士兵有关事宜。政府计划拨款100万美元,用以寻找苏军士兵墓地,对死者身份进行鉴定,以及对墓地进行维修等等。
俄罗斯政府打算今年率先在一些“问题国家”中设立上述代表处。所谓的“问题国家”,包括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三国。
17年前,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携手脱离已然摇摇欲坠的苏联。然而,多年的恩怨纠缠,让早已分手的双方耿耿于怀,乃至怒目相向。
情绪化的外交战
4月26日,爱沙尼亚政府宣布拆除位于首都塔林市中心的苏联红军解放塔林纪念碑。当晚,数千名群众聚集到纪念碑铜像周围,抗议政府的拆除行动。这场本是和平示威的集会在情绪化的演变中升级为暴力冲突。
示威群众向警察投掷石块和饮料瓶,警察则报以棍棒和催泪弹。冲突导致一百多人受伤,上千人被警方拘留。最为不幸的是,20岁的年轻人德米特里在冲突中被刀刺身亡。他是一名有爱沙尼亚永久居留权的俄罗斯公民。
围绕苏军纪念碑事件,俄爱两国已经爆发一轮又一轮的嘴仗。而一名俄罗斯公民死在纪念碑前,更是让双方情绪达到失控的边缘。俄罗斯指责爱沙尼亚亵渎二战英灵,并称警察“过度使用武力”,对德米特里的死亡负有责任。俄罗斯杜马中甚至传出与爱沙尼亚断绝外交关系的声音。而在爱沙尼亚方面,官方调查称德米特里是“被其示威者伙伴刺死”。爱方还指称,示威者是“一群流氓和醉鬼,与捍卫二战烈士荣誉无关”。
第二天,爱沙尼亚火速拆除了苏军铜像。爱方还决定挖开铜像底下的苏联战士公墓,将12名士兵的遗骨迁往三公里之外的军人墓地重新安葬。
在莫斯科,人们开始在爱沙尼亚驻俄罗斯使馆门口集会示威。一些俄罗斯青年组织在使馆门口安营扎寨,通宵达旦高喊抗议口号,要求爱沙尼亚政府就事件进行道歉。示威者在营地外搭建起一个移动厕所,厕所的门板被愤怒地涂上“爱沙尼亚使馆”的字样。
5月2日,爱沙尼亚驻俄罗斯大使卡尔朱兰德在莫斯科一家报纸的办公楼内举行新闻发布会。突然间,几名俄罗斯年轻人闯进发布会现场,打断了卡尔朱兰德的讲话。在保镖的护卫之下,大使才得以匆忙逃离混乱的现场。
目前,爱沙尼亚驻俄使馆被迫关闭,大使卡尔朱兰德干脆回国休假去了。
“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到袭击!”爱沙尼亚总理安西普声色俱厉地谴责俄罗斯。
激烈的言辞只会助长情绪的对立。随着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抵制爱沙尼亚商品”的呼吁发出,俄罗斯民众纷纷表示拥护。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已有多家莫斯科商店撤下了货架上的爱沙尼亚产品。从5月2日开始,俄罗斯暂停向爱沙尼亚运送油气和煤炭。俄方的理由是:要对有关铁路进行检修。
铜像背后的沉重历史
这座两米高的苏军铜像,对于俄罗斯和爱沙尼亚而言蕴含着截然不同的意义。而两种不同的解读,来自于一段沉重的历史。
波罗的海三国曾为沙俄所控制,但在俄国10月革命之后宣布独立。二战前夕,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双方达成的默契中,波罗的海国家被划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1940年,当德军席卷欧洲之时,苏联先是出兵立陶宛,随后又占领了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1941年,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起全面进攻,并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三年之后,苏联打败德军,夺回波罗的海三国。此后的半个世纪里,曾经是独立国家的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接受了被并入苏联的现实。
当东欧的政治风向开始逆转的时候,波罗的海三国最先挑起脱离苏联的浪潮。1989年,波罗的海三国的200多万人手拉手组成600多公里的“人链”,表达脱离苏联、恢复民族独立的强烈诉求。
独立后的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渐行渐远。当年苏联时期远走西方的政客们纷纷回国主政,三国加入了欧盟、北约。
被苏联统治50年的记忆,始终让波罗的海三国耿耿于怀。三国要求俄罗斯对当年苏联占领他们的领土、统治他们的人民做出道歉和赔偿。爱沙尼亚政府就曾向俄罗斯提出,苏联的统治造成近20万爱沙尼亚人死亡,俄方应向每位死者赔偿7.5万美元。
而在俄罗斯,人们从不认为苏联“侵略”和“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在俄罗斯人的记忆中,正是苏军的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从纳粹的铁蹄下挽救了三国。
就这样,屹立在塔林市中心的苏军纪念碑被赋予了两重截然不同的意义。俄罗斯视其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捐躯的英灵们的化身;而在许多爱沙尼亚人看来,这座苏军士兵的铜像,是侵略者的象征,时刻提醒着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历史清算中的情感碰撞
事实上,拆除苏军铜像只是波罗的海三国与过去划清界限的举措之一。独立之后,三国一直迫不急待地采取各种措施清算那段与苏联有关的历史。三国先后公布苏联时期的秘密档案,禁止曾经为克格勃服务的公民参政等等。此外,还制定有关法律,禁止在公共场合出现苏联的标志。
去年12月,爱沙尼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在公共场合出现苏联和纳粹的旗帜、国徽等等“两个占领者的标志”。这一法案让俄罗斯十分反感和恼火。“爱沙尼亚企图改写历史。苏联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而爱沙尼亚却将苏联人民的贡献与纳粹的罪行相提并论。”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严厉谴责爱沙尼亚的做法。
事实上,在清算历史的过程中,不仅是爱俄关系恶化,爱沙尼亚国内的民族矛盾也在加深。在苏联时期,大量的俄罗斯移民迁往了爱沙尼亚。爱沙尼亚独立后,有些俄罗斯人加入爱沙尼亚国籍,但也有许多人一直保持俄罗斯原籍。目前,在130万人口当中,约有四分之一是俄罗斯人,他们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任何一个针对苏联和俄罗斯的举措,在他们看来都可能是一种挑衅和伤害。
在每年5月8日的胜利日,许多俄罗斯人会在苏军纪念碑周围举行集会。集会者举着前苏联的国旗,让爱沙尼亚政府感到了不安。“这些集会带有针对爱沙尼亚国家的目的。这一地点已经不再是纪念阵亡人士的地方,而是成为了一些政治组织煽动民众敌对情绪的一个场所。”爱沙尼亚外交部日前在一项声明中这样说。
政府拆除苏军铜像的行为,在爱沙尼亚的俄罗斯人看来是一种侮辱,因此他们走上街头表达内心的愤怒。虽然,目前骚乱已经平息,但许多人担心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而在国家层面,爱俄之间的外交对峙逐步转化为两国民众情绪的对立。“(俄罗斯)民众的情绪已经达到了沸点,而这一切都要归咎于爱沙尼亚方面。”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这样说。
今年的胜利日来临,莫斯科红场将一如既往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纪念历史上俄罗斯民族最为骄傲的时刻。“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白,俄罗斯在二战中所失去的生命,比其他国家在二战中死亡的人数总和都多。”普京总统在胜利日前这样说道。据俄媒体报道,普京将签署一项总统令,在苏联红军烈士墓较多的国家设代表处,专门处理二战中阵亡的苏联士兵有关事宜。政府计划拨款100万美元,用以寻找苏军士兵墓地,对死者身份进行鉴定,以及对墓地进行维修等等。
俄罗斯政府打算今年率先在一些“问题国家”中设立上述代表处。所谓的“问题国家”,包括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