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的问题,大不过一个“更”字!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h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世界的未来会更好吗?”“人性会更加完美吗?”“我能表现得更优秀吗?”我们经常问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离不开一个“更”字。
  “更”,是长在我们心里的一个大疙瘩。我常以为,天底下的问题,似乎大不过一个“更”字!
  有这么大的疙瘩在,问题在,这就需要请教圣人们来指点一二。
  二
  在我看来,“轴心时代”的那些圣人,老子、庄子、佛陀、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耶稣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他们伟大的慧眼,穿越宇宙无始以来(起码140亿年)沧海桑田的演化史,穿越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物质现象,一眼“看到”那个无形无相、不生不灭、妙不可言的唯一本体(宇宙原点),并且始终坚守着它!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做了同样的一件事:悟道证道。想起来,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所以,《金刚经》里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什么是“无为法”?无为法就是形而上之道,是超越现象界的本体论。这是圣人之所以称圣的底线。与之相反的,就是“有为法”,即形而下之道,即现象界。圣人们的差别,不在无为法与有为法的不同。如果只是停留在有为法上,算什么圣人呢?那就不能称圣人,不够级别;都要到无为法的境界,才是圣人。在这条底线以上,大家才有了“入圣资格”,才能勉强再说个差别。
  老子的无为法,就是一个字: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① 。常道是本体,不同于现象界,它是什么样的呢?“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① 无物,无状,不可名之,这样的“道”是不亏不欠、圆满具足的,所以大千世界都有可“法”(效法、学习)者,唯道无可“法”者。它没有什么可“法”的,如果一定要说“法”,那它只能说“道法自然”,就是“法”自己本来的样子,这是无法之法。
  “道”这个懒懒散散、惚兮恍兮、“目中无物”的样子,以我们“有为法”的眼光,是不是会批评它“骄傲自满”?因为我们通常是很积极进取的,起码我们在道理上总是希望能够更有所作为一点,“道”怎么那么不思进取呢?
  这怎么说呢?“道”其实是最不“骄傲”的。它虚怀若谷,无比谦虚,做了天下所有的好事却从不居功自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② 。所以,我们说道隐无名!至于说“自满”,这要分两面说了。一方面,“道”的本性是“不欲盈”,是“旷兮其若谷”,是“谷神不死”“虚而不屈”;另一方面,“道”是无欲无为、无所追求的,没有什么可学习、可添加、可改善、可追求的,一切都在它里面。所以,我们只能说“道”是“自足”而“不自满”,这其实就是“自然”。
  无为法的基本特点是“自足”,因自足而无为,实在没有什么可为的。道学是如此讲的,佛学也是如此讲的。佛道两家的道理基本上是相通的,可以互为印证。佛学的本体名曰“自性”,也叫般若智慧、真心、佛性、如来藏等。怎么理解这个自性呢?第一,自性就是它自己,唯一本体,不是外人,不是别的什么特殊力量,也没有什么上帝或神。第二,这个唯一本体是自然的,即本来如此、“法尔如是”,不能再追问为什么、凭什么等,如同老子所说的“不可致诘”。第三,它自足圆满,也就是《心经》上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无为法的道理:因为自足,所以无为。我们都圆满自足了,应有尽有,怎么还要“有为”呢?那不是床上安床、头上加头吗?
  话说到这,有人会问:我们现在讲理想、讲追求、讲学习、讲教育、讲奋斗、讲创新……对不对呢?好不好呢?这太对、太好了。但这是有为法的道理,是另外一番道理。“道”含“无有”而生万物,万物里周遍“无有叠加态”,就如庄子所说:“万物出乎无有。”[1]万物生出以后,因为有了“有”,“道”就变成了“可道”,就有了有为法。无为法和有为法(道与可道)讲不同的道理,是宇宙最基本、最大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二者可以长期并存,可以相拥而舞,同时起作用。
  但是,如果要问个究竟的话,无为法的道理应该是这个世界的究竟道理、终极道理、永恒道理,而有为法的道理都是暂时的、权宜的、不断变化的道理。有为法,无论看起来多么复杂,多么辉煌,最终都要服从无为法,最终都要统一于道,统一于无为法,这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为什么?因为“道”为天下母,道生万物,有了万物才有了有为法。无为法跟有为法的关系,是“母子关系”。
  三
  老子没有详细讲“道”是如何生万物而变成“可道”的,佛经中倒是讲了自性如何“忽生山河大地”,就是无为法怎么忽然变出了有为法。佛法讲得很玄妙,这里不能详加讨论,但其中的基本原理还是值得探索和了解的。
  以我粗陋的理解,如果可以简单一点讲,我们这个形而下的物质世界(“器世间”),在某种意义上是被一个字创造出来的。这个字,就是无为法忽然变出有为法的根本。这个字,在不停地推动我们,也在不停地抽打我们。它让我们变得似乎越来越“好”,越来越“进步”,也让世界变得日益复杂、凌乱和分裂,最后让我们变得似乎越来越什么都不是。因为有了这个字,我们开始背井离乡,四处漂泊,找不到
  “回家”的路。
  这个魔法般的字,就是“更”。
  “更”的字面意义,包括有三:
  (1)又,再,另外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2)变更,改动,改变,如“更弦易辙”;(3)越发,愈加,加一层,比较级,如“更上一层楼”。
  “更”的本质,是对现状不满意、不满足。“这一个”嘛,不好,不够好,不够完美,我不满意,所以怎么样?要换一个,换成另外一个,要变更,要改变,要变得比先前那一个更好、更优秀、更完美。
  这是人类的一个最原始、最基本、最普遍的有为法,是人性的根本冲动,勉强可以把它叫作“更性”。不难看出,“更性”的内涵恰恰与“自性”相反:否定自己,否定“这一个”,要找另外一个;不自足,起贪念,求新颖,求变化;坚信可以更好、更完美、无限完美等。从哲学的道理来讲,“更性”相当于“觉上加明”“妄为明觉”,这是产生天底下一切错误的“根本无明”,也就是最初始的错误。“更性”作为根本无明,当然不是什么没来由的神秘力量,它是从自性中生出来的,是自性内部所包含的对立面,与自性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类从无始劫以来,就“更”起来了,一直秉承和发展着这个“更性”。历史的情形似乎是:更性在推动着人类精益求精,走向完美。但就在我们追求完美的同时,似乎更大的不完美也同时被创造出来,为此我们受了更多的苦而不得解脱。
  所以,我们去菜市场买菜,要翻来覆去地挑:这根黄瓜不好,不够直溜,不够嫩,要换一个;买鸡蛋也要挑,这个小一点,蛋皮色不够鲜亮,那个沾着点鸡屎,都不好,要挑更好的……就这样,这么挑,那么挑;百年挑,千年挑……我们究竟挑到了什么?那个“更完美”的黄瓜似乎一直没有出现过。
  年轻人找对象、定伴侣也是这个道理。这个矮点,这个胖点,这个学历不够,这个脾气太黏,这个不是双眼皮……所以很难,百里挑一也挑不出来。可以说,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是经不住别人这么挑的,所以绝对地说,在“更”面前,我们都是“剩男剩女”。因为这个“更”,大部分已婚男女心中含有某些遗憾:这辈子没有娶(嫁)到那个梦幻中的美女、梦幻中的王子,只能凑合啦!一个“更”字,给无数的婚姻生活埋下莫名其妙的阴影。
  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待也是这样。孩子昨天考了95分,不行呀,要努力,再提高;今天考了99分,还是不行呀,还有缺陷嘛;就算明天考了100分,有的父母还是不满意,为什么?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怎么保证回回都考100分呢?所以,现在的孩子苦,考了100分也得不到家长的表扬,要回回考100分。哪里是个头呢!这就是“更性”发挥到家了。
  当人性被“更”搅和起来后,大家就会相互攀比,被一个个虚幻的东西刺激得东摇西摆,这个世界就动荡不安了,所谓“法地若动,一切不安”。老子就怕这种事,所以他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① 他就是怕我们“更”来“更”去,失去安身立命的所在。
  四
  这样讲,就由“更”中冒出一个天大的问题来了:我们的生活可以无限“更”下去吗?“更”怎么会成为我们苦苦追寻而又遍寻不着的东西呢?我们一直在为“更”而努力,但“更”来“更”去,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在提醒我们要对“更”和“更性”有所警觉,有所反思,有所把控,不能完全听它摆布。
  譬如,奥运会的宗旨是“更高,更快,更强”,这作为一个鼓励性的口号当然没有问题,如果作为一个实质性要求就会比较麻烦。100米跑,牙买加人博尔特在2009年跑出9秒58,这是现在的世界纪录,还能怎么快?美国斯坦福大学丹尼教授提出,人类100米跑的极限是9秒48,那就是说,博尔特的成绩再提高0.1秒,就到头了,还能怎么“更快”?如果没有了“更快”,奥运会还开吗?开了还有意思吗?
  因为这个“更”,我们的“意思”“意义”就被限定在0.1秒的范围之内了。这有意思、有意义吗?
  再如,前几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动不动就是百分之十几,整个世界绝无仅有。百花丛中,孤标一枝,还能怎么“更”呢?非要“更进一步”,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可能还会头破血流。现在,降下来了,变成六点几,进入“新常态”,我们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吗?六点几也很高了,将来再低一点,五点几、四点几,有什么不可以呢?
  所以,我们需要智慧来觉知和反思“更”。“更”,让我们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仔细想想,得到的其实是不可得的明天,而失去的是所有实实在在的日子!“更”,一定不是今天,不是当下;今天不好,当下不美,我们才需要“更”。“更”属于明天,属于明天的明天,属于永远没有尽头的明天。在“更”面前,一切都是“过客”,是无意义或意义不充分的暂时的存在,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候补大军中的一员。“更”,使我们变成世界的客体、配角、陪衬者、被操控者,使我们的人生变得虚幻而荒谬,侵犯到我们的价值核心。
  这是“更”的真正的问题:它永无止境,会刺激我们向一个根本不可能有尽头、有满足的目标一直奋斗下去。“根本不可能有尽头、有满足的目标”,是一个什么目标?是不存在的目标,是虚幻的目标。
  “更”是一个相对论者,否定有一个绝对的东西,把一切都印上“随时下架、随时替换”的标签,但我们的生命需要一个绝对的东西、一个永恒的东西。“更”是一个天生的旅行者(或者叫流浪者),它永远在旅途中,一刻也停歇不下来,否定有一个叫作“家”的、可以安住的地方,但我们的心灵需要一个叫作“家”的可以安住的地方。
  五
  世界上有了“道”,就会有径;有了自性,也就会有“更性”。径、更性,来源于我们那不知足的“人心”。“民好径”,当然也“好更”。庄子说:“小惑易方,大惑易性。”[2]又说,“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3]。“更性”,是一种人为即“伪”的作用,源于人心永不知足的需求、多多益善的冲动。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来觉知它,反思它,它就可能是“大惑”,出大问题。
  “更性”会出什么大问题?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① “不自生”,就是处处循道而行,不自作主张,不贪图便利,不生非分之想。但是,恰如老子所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① 径是小路,已经不是道了,但不懂道理的人们就是喜欢它,争相趋往,为什么?有利可图。这就是“更性”所带来的自生的问题。自生会离“道”越来越远,以致背道而驰。
  如果“更性”自生自长,自行其是,那么它会向何处去?人类的发展史表明,它有两个去向:“我执”和“物执”。我执,就是执着于我,一切以我为中心;物执,就是执着于物,物质至上,享乐主义。我执,是“道”的分裂,分裂成孤立的个体;物执,是“道”的囚禁,囚禁于欲望之狱。当今社会出现的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诸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病态、丑态,都在提醒我们离道自生的后果。对此,老子说得更严重,“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② 。不断地“更”下去,不断地自生求强,就会“不得其死”。譬如,人类本来可以在地球上生存一百万年,结果一味地自生求强,可能中途夭折,活不到应有的天命,过几十万年就消失了,还不如恐龙在地球上活的时间的零头长。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有的,而且是很大的。归根到底,人心使然,“更性”使然。
  千万不要忘记:如同无为法跟有为法是母子关系的道理一样,径是从“道”出来的,“更性”是从自性出来的,它们并不是世界的另一个本原,另一种神秘力量,而是同一个本原的自我分裂、自我复制。“更性”必须统一于“道”,以“道”(自性)为皈依、根据,接受“道”的指导和约束。
  如果说“更性”是比较级,而“道”(自性)则是最高级,准确地说,“道”(自性)是“无比较级”,唯一本体,没有什么可与之比较的,没有对象,没有对手。但是在这个“无比较级”的唯一本体里,因为人心的攀援作用(颠倒妄想),硬是生出一个比较级。这样,本来没有对象、没有对手的“道”(自性),就有了对象和对手。只不过这个对象和对手,是人为构造的,因此具有虚构性、虚幻性。从本体论来讲,它存在,却是虚幻不实的,因为它建立在人心攀援、相互比较的相对性的基础上,没有究竟意义。
  参考文献:
  [1][2][3]安继民,高秀昌注释. 庄子[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333、118、58.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博士,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孙建辉
其他文献
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从教学目标开始的,围绕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天火之谜》的教学目标,我们几次调整了教学内容,在不断舍弃中确定了本课最终的教学内容。下面选取部分教学内容加以评析。  一、基于个人经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天火之谜》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揭开雷暴的秘密,不惜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风筝试验”的故事。课文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和华丽的辞藻,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献身的
2013年12月19日至20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一处、北京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关注差异、关爱学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交流研修会暨名师大讲堂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二小召开。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李观政,原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文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一处副处长徐志芳,石景山区教委主任郝显军,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副主
曹亚男  1984年出生,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东洲小学语文教师。全国青年吟诵名师,新教育榜样教师。2015年获全国首届“全人教育奖”入围奖,2016年获“阅读改变中国”十大点灯人。  自画像  我是教师,也是八岁孩子的母亲。  我爱生活,爱事业,爱学生。  与生俱来的“瓷心”让我看不得孩子的苦。  精心打造“心灵阅读”课程体系,  并将其由家庭延伸到学校辐射到全国,  渴望孩子们都成为“幸福的小豆豆”
作为一名教师,建设自能高效的课堂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经过一线实际教学的经验积累,为构建音乐学科特色的自能高效“活力课堂”,笔者特别设计了“我相信!我能行!我最棒!”的响亮口号,并对如何构建小学音乐特色自能高效课堂提炼出以下内容。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构建自能高效课堂,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这样能够促进实际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自我肯定意识
如果以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大致要经历角色适应期、技能发展期、探索发展期、专业成熟期、资深专家期五个阶段,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所呈现出的角色特征、发展问题、提升需求都不尽相同,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和采用的学习形式也不完全相同。[1]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作为区域教师专业成长基地,以培训研究为先导,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实践改进为指向,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规律,践行
感恩,对于教育者而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要将“懂感恩,知回报”放在德育的首位,并在一代代的传承与教育中让学生懂得感恩。  当今社会,物欲膨胀,价值观扭曲,再加上网络上虚拟世界的不良冲击,使学生的道德意识淡薄,尤其是缺乏感恩意识。经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在与人的交往和相处中,都普遍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表现为我行我素、唯我独尊、自私自利,诱发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然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
说到“价值教育”,很多人想到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以直接的显性的方式教导学生“同情”“尊重”“理解”“关爱”“宽容”等,其实这种显性教授的方式往往会因为被学生当成知识学习而较难达到良好的效果。毕竟,“价值”本来就蕴含在教育之中,“教育本就是一种关乎价值的事务,价值教育这种表述似乎是同义反复[1]”。正因为教育忽略甚至遗忘了“价值”,所以20世纪中叶教育家们开始强调“价值”在教育中的意义。“价值教育”从其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在岭南文化的滋养下,这座城市形成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人文气质。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和经济建设的重镇,今天的广州已经发展成为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目前,广州正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民生幸福为主旨,致力于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创新实践。  没有人会否认,支撑一座城市持续向前发展的动力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广州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动
《中国教师》:陈老师您好,我们一直在研究家庭教育,但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最好的,我们一直没有标准答案。“虎妈”算是当今全球最火的妈妈了,您作为家庭教育的专业研究人员,对她的教育方式怎么看?  陈建翔:我这学期开了一门家庭教育的课,第一堂课的题目就叫《我的妈呀!》因为现在社会上出了各种各样的“妈”,有虎妈、猫妈、兔妈等等。各种“妈”也都有自己的高招,挺吓人的,所以我们真的要反思一下“妈”的问题了
据记载,我国先秦就有足球运动的雏形,唐代就有类似“足球”的竞技比赛,当时叫“蹴鞠”。但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后才风靡世界。无锡是民国年间出现的“明星”城市,据相关资料,“小上海”的赞誉在1917年的《申报》上就多次被提  及[1]。与之相随,足球运动开始在无锡流行起来。  不少中小学开始踢起足球来  无锡最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学校是东林学堂和辅仁中学,一开始是踢橡皮球或灯草球。前者在1913年率先购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