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进行新课程改革和提倡素质教育以来,高职院校的教育也逐渐朝着应用型人才教育转型,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上,也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革,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实现。文章对高职院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TQ320.66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4-0095-01
一、“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1.合理安排课程、强化内容
在对课程的改革上,高校应当合理科学地安排课程,只有在将课程进行合理化安排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强化,高校可以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理论教学当成实践工作的导向。可以把对开关盒的自制当作载体,建立三个不同的教学模块,其中涵盖了十七个教学任务,在系统中仿照实际的教学环境,将开关盒制作所需的材料都准备齐全,然后让学生在系统上直接展开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串联,通过对教学任务的驱动,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消化理论知识。
2.模拟真实教学环境展开教学
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课程改革上,涉及十七个教学任务,其中,主要的模块包括了开关盒的原材料选择和分析、塑料成型方法及工艺选择、分析开关盒的结构、确定成型数据参数、设计开关盒成型零件、选择成型模型、设计开关盒系统、设计开关盒温度调节系统、压缩模具的设计等。在最后的成型任务上,要先进行压住成型后才进行最后一步气动成型。每一个模块之间都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正是由于这些模块,构成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完整性。在制造的过程当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指正,整个过程不仅可以有效培养高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
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实践改革
1.添加工程实训
为了有效提升“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教学成效,高职院校应该在课程实践中多引入一些工程实训环节。比如,高职院校可以设置一个实训工程,要求学生在一个月内完成对塑料的成型和模具的设计,该实验任务总共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注塑成型工艺,第二步,是注塑模具加工,第三步,是生产管理。在这一个月内,学生需要对塑料进行加工、处理、成型。一个月下来,高校也就达到了学生在学习中训练,在训练中学习的目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室搬到车间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起来。
2.模具兴趣小组活动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在实践的时候,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高职院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有关的实践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优化院校的教学环境,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出小组探讨的作用。
3.举办校内外的学科竞赛
在高职院校内外举办学科竞赛活动可以在原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素养,尤其是校外竞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除了校内以外的制作快感。学科竞赛对学生动手动脑、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此外,高职院校也可以实施校企合作,让学生可以提前体会到真实的岗位工作感觉。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在高职院校中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有助于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实现。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我国的发展奠定稳定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钱芳.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改革探索——以内蒙古民族大學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2):207-208.
[2]刘飞.浅谈应用技术高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J].科技风,2018(15):17.
关键词:“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TQ320.66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4-0095-01
一、“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1.合理安排课程、强化内容
在对课程的改革上,高校应当合理科学地安排课程,只有在将课程进行合理化安排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强化,高校可以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理论教学当成实践工作的导向。可以把对开关盒的自制当作载体,建立三个不同的教学模块,其中涵盖了十七个教学任务,在系统中仿照实际的教学环境,将开关盒制作所需的材料都准备齐全,然后让学生在系统上直接展开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串联,通过对教学任务的驱动,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消化理论知识。
2.模拟真实教学环境展开教学
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课程改革上,涉及十七个教学任务,其中,主要的模块包括了开关盒的原材料选择和分析、塑料成型方法及工艺选择、分析开关盒的结构、确定成型数据参数、设计开关盒成型零件、选择成型模型、设计开关盒系统、设计开关盒温度调节系统、压缩模具的设计等。在最后的成型任务上,要先进行压住成型后才进行最后一步气动成型。每一个模块之间都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正是由于这些模块,构成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完整性。在制造的过程当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指正,整个过程不仅可以有效培养高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
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实践改革
1.添加工程实训
为了有效提升“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教学成效,高职院校应该在课程实践中多引入一些工程实训环节。比如,高职院校可以设置一个实训工程,要求学生在一个月内完成对塑料的成型和模具的设计,该实验任务总共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注塑成型工艺,第二步,是注塑模具加工,第三步,是生产管理。在这一个月内,学生需要对塑料进行加工、处理、成型。一个月下来,高校也就达到了学生在学习中训练,在训练中学习的目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室搬到车间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起来。
2.模具兴趣小组活动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在实践的时候,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高职院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有关的实践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优化院校的教学环境,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出小组探讨的作用。
3.举办校内外的学科竞赛
在高职院校内外举办学科竞赛活动可以在原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素养,尤其是校外竞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除了校内以外的制作快感。学科竞赛对学生动手动脑、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此外,高职院校也可以实施校企合作,让学生可以提前体会到真实的岗位工作感觉。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在高职院校中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有助于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实现。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我国的发展奠定稳定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钱芳.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改革探索——以内蒙古民族大學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2):207-208.
[2]刘飞.浅谈应用技术高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J].科技风,2018(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