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一路风雨、一路辉煌,走过了30个春秋。改革开放的大幕在解放思想中拉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也随之挣脱“两个凡是”的教条束缚,在解放思想中恢复、在破除干扰中前进、在艰难改革中攻坚、在与时俱进中创新,实现了党的思想理论的伟大觉醒,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之路。
党的思想建设的30年,是解放思想、破除干扰的30年,是思想建设逐步恢复、创新发展的30年,走过了清晰而宏伟的“三个历史进程”
在解放思想中恢复发展。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党的思想建设在解放思想、拔乱反正中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11年间,思想领域既有“左”倾错误,又有右倾错误,只是不同时期主次重点有所差异。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思想领域“左”的错误最为突出,党的思想建设从破解“左”的干扰入手,科学对待毛泽东个人及其思想体系,将全党从“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思想中主动解脱出来,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政治路线的重新确立,凝聚和统一了全党的思想。随着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思想领域又一度突出表现为右的错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打着“改革开放”的旗号,夸大党在过去的错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党随即又着力主动纠正右的错误。党的思想建设既纠正“左”的错误,又纠正右的错误,把毛泽东同志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做了、没有做好的方面做好了、做得好的方面继续做下去并做得更好。党的思想建设在解放思想中破除“左”和右的干扰,在实事求是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在改革实践中全面推进。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党的思想建设在破除争论中统一思想、在理性探索中突破创新,使党保持了清醒,顶住了压力,克服了干扰,取得了发展。首先,在世界格局风云变幻、国际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的不利形势下,党内出现了社会主义还行不行、马克思主义还管不管用、中国社会主义会不会步前苏联后尘的思想争论。我们在党的思想建设上坚定不移地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了政治大局稳定。其次,面对姓“资”姓“社”争论的干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为党的思想建设与“左”和右错误倾向交锋的焦点问题。紧要关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方谈话”,指出不要在计划和市场这些非本质的问题上争论,判断的标准在于“三个有利于”,为党的思想建设纾解思想困惑、破除思想干扰指明了方向。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党的思想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再次,面对姓“公”姓“私”的争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社会上出现了对所谓的1992年以来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算总账的“万言书”。在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复杂局面,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五大明确回应和解决了来自“左”和右的责难,统一了全党思想,党的思想建设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中得到提高和完善。
在科学发展中深化提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高举“一面旗帜”、开拓“一条道路”、致力“一个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党的思想建设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引领作用。针对改革带来的新情况、发展伴随的新问题和人们产生的新诉求,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创新了执政思想理念,推动了思想成果向实践的转化。针对思想领域出现的“改革究竟是过头了还是不到位、是要坚定改革还是要否定改革”的争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在正确思想引领下,我们党以坚定改革的定论,排除了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干扰,党的事业获得了继续前进的强劲动力,思想建设的实践价值进一步得到体现。
党的思想建设始终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彰显“五个辩证统一”的鲜明时代特征中日趋理性
立场坚定性与鲜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党的思想建设具有内在的立场坚定性。不管形势任务、政策体制如何变化,国际形势多么错综复杂,党的思想建设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扬共产主义理想风帆,成为全党的精神支柱和最高信仰,成为广大党员崇高的人生追求和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党的思想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始终坚持用体现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并着力解决时代提出的新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持续推进,判断是非标准由“实践”标准向“生产力”标准再向“以人为本”标准渐次提升、补充完善,思想理论建设在紧扣时代、与时俱进中不断改革创新和丰富发展,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先导作用不断加强。
历史阶段性与进程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阶段和新世纪的新起点,党的思想建设依次突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武装教育,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同时,党的思想建设又体现为内在的进程连续性。在根本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没有变;在教育内容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变;在根本宗旨上,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将巨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没有变。正是在阶段性之间体现着连续性。党的思想建设才没有割断历史、迷失方向:正是连续性由阶段性构成,党的思想建设才没有再次陷入僵化教条、遭遇失败。
前进上升性与曲折迂回性的辩证统一。党的思想建设30年的历程,在总体上保持着前进上升的态势,以无可辩驳的成功实践显示出勃勃生机。但是,其间各种坎坷与艰辛、困难与干扰、挑战与考验,在不同阶段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时明时暗、时起时伏,使党的思想建设出现了一些“迂回”的情形。30年来“左”和右的错误倾向始终不断,或此消彼长,或同时出现并激烈交锋,但党的思想建设始终坚持有“左”就反“左”,有右就反右,始终在解放思想中破除一个又一个干扰,始终保持思想上清醒、理论上正确,使党一次次走出了思想建设的迂回困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少走了弯路,少付了代价。
科学继承性与锐意创新性的辩证统一。我们既要继承,更要创新,创新是更好的继承。30年党的思想建设的历程,就是思想建设继往开来、传承创新的过程,就是坚持科学继承与锐意创新辩证统一的过程。党的思想建设不但始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在正确总结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开辟新境界,创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其开创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其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其重要创新成果。三者既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的共同性和继承性,又与时俱进,具有发展性和创新性。
原理普遍性与实践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党的思想建设的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和中国具体实践的特殊性相结合的历史。党的思想建设始终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从普遍性中探索原则性和规律性;始终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从特殊性中探索灵活性和针对性,进而更加增强了思想理论的指导性,总结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结合,揭示出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在规律,展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思想建设的独特风格。
(该文系全国党建研究会和中组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的部分成果)
责任编辑 李克海
党的思想建设的30年,是解放思想、破除干扰的30年,是思想建设逐步恢复、创新发展的30年,走过了清晰而宏伟的“三个历史进程”
在解放思想中恢复发展。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党的思想建设在解放思想、拔乱反正中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11年间,思想领域既有“左”倾错误,又有右倾错误,只是不同时期主次重点有所差异。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思想领域“左”的错误最为突出,党的思想建设从破解“左”的干扰入手,科学对待毛泽东个人及其思想体系,将全党从“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思想中主动解脱出来,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政治路线的重新确立,凝聚和统一了全党的思想。随着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思想领域又一度突出表现为右的错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打着“改革开放”的旗号,夸大党在过去的错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党随即又着力主动纠正右的错误。党的思想建设既纠正“左”的错误,又纠正右的错误,把毛泽东同志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做了、没有做好的方面做好了、做得好的方面继续做下去并做得更好。党的思想建设在解放思想中破除“左”和右的干扰,在实事求是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在改革实践中全面推进。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党的思想建设在破除争论中统一思想、在理性探索中突破创新,使党保持了清醒,顶住了压力,克服了干扰,取得了发展。首先,在世界格局风云变幻、国际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的不利形势下,党内出现了社会主义还行不行、马克思主义还管不管用、中国社会主义会不会步前苏联后尘的思想争论。我们在党的思想建设上坚定不移地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了政治大局稳定。其次,面对姓“资”姓“社”争论的干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为党的思想建设与“左”和右错误倾向交锋的焦点问题。紧要关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方谈话”,指出不要在计划和市场这些非本质的问题上争论,判断的标准在于“三个有利于”,为党的思想建设纾解思想困惑、破除思想干扰指明了方向。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党的思想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再次,面对姓“公”姓“私”的争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社会上出现了对所谓的1992年以来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算总账的“万言书”。在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复杂局面,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五大明确回应和解决了来自“左”和右的责难,统一了全党思想,党的思想建设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中得到提高和完善。
在科学发展中深化提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高举“一面旗帜”、开拓“一条道路”、致力“一个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党的思想建设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引领作用。针对改革带来的新情况、发展伴随的新问题和人们产生的新诉求,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创新了执政思想理念,推动了思想成果向实践的转化。针对思想领域出现的“改革究竟是过头了还是不到位、是要坚定改革还是要否定改革”的争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在正确思想引领下,我们党以坚定改革的定论,排除了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干扰,党的事业获得了继续前进的强劲动力,思想建设的实践价值进一步得到体现。
党的思想建设始终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彰显“五个辩证统一”的鲜明时代特征中日趋理性
立场坚定性与鲜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党的思想建设具有内在的立场坚定性。不管形势任务、政策体制如何变化,国际形势多么错综复杂,党的思想建设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扬共产主义理想风帆,成为全党的精神支柱和最高信仰,成为广大党员崇高的人生追求和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党的思想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始终坚持用体现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并着力解决时代提出的新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持续推进,判断是非标准由“实践”标准向“生产力”标准再向“以人为本”标准渐次提升、补充完善,思想理论建设在紧扣时代、与时俱进中不断改革创新和丰富发展,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先导作用不断加强。
历史阶段性与进程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阶段和新世纪的新起点,党的思想建设依次突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武装教育,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同时,党的思想建设又体现为内在的进程连续性。在根本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没有变;在教育内容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变;在根本宗旨上,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将巨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没有变。正是在阶段性之间体现着连续性。党的思想建设才没有割断历史、迷失方向:正是连续性由阶段性构成,党的思想建设才没有再次陷入僵化教条、遭遇失败。
前进上升性与曲折迂回性的辩证统一。党的思想建设30年的历程,在总体上保持着前进上升的态势,以无可辩驳的成功实践显示出勃勃生机。但是,其间各种坎坷与艰辛、困难与干扰、挑战与考验,在不同阶段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时明时暗、时起时伏,使党的思想建设出现了一些“迂回”的情形。30年来“左”和右的错误倾向始终不断,或此消彼长,或同时出现并激烈交锋,但党的思想建设始终坚持有“左”就反“左”,有右就反右,始终在解放思想中破除一个又一个干扰,始终保持思想上清醒、理论上正确,使党一次次走出了思想建设的迂回困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少走了弯路,少付了代价。
科学继承性与锐意创新性的辩证统一。我们既要继承,更要创新,创新是更好的继承。30年党的思想建设的历程,就是思想建设继往开来、传承创新的过程,就是坚持科学继承与锐意创新辩证统一的过程。党的思想建设不但始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在正确总结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开辟新境界,创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其开创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其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其重要创新成果。三者既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的共同性和继承性,又与时俱进,具有发展性和创新性。
原理普遍性与实践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党的思想建设的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和中国具体实践的特殊性相结合的历史。党的思想建设始终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从普遍性中探索原则性和规律性;始终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从特殊性中探索灵活性和针对性,进而更加增强了思想理论的指导性,总结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结合,揭示出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在规律,展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思想建设的独特风格。
(该文系全国党建研究会和中组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的部分成果)
责任编辑 李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