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院 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伴随现代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针对所采集到的建筑物沉降数据,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对科学探及建筑物形变规律,预测未来时刻变化特征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以GM(1,1)灰色预测模型为例,在细致阐述灰色系统建模预测原理的基础上,以为某工程监测数据为例,借助数值分析软件建立GM(1,1)灰色模型,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灰色系统;累加处理;精度分析
伴随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紧张,高层建筑物不断涌现,但在高层建筑施工与运营阶段,若产生显著不均匀沉降现象时,极易引发安全问题。因此利用一定的监测方法采集沉降监测数据,并建立科学的沉降预测模型,有利于掌握建筑物沉降变形规律,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
1 灰色系统相关理论
关于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的建模处理,通常采用BP神经网络、数值回归分析与灰色系统预测等基本理论,其中灰色系统预测建模因对样本数量要求少、建模过程简单和预测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之中。
从要素信息上划分,仅部分内部信息已知的情况称之为灰色系统。对于离散数据序列的建模处理。通常采用GM(m,n)灰色模型,利用微分拟合的方法。构建基于n个建模序列的m阶微分方程。伴随阶数m与序列数量n的增加,灰色预测模型的计算流程愈加复杂,但对预测成果的精度提升效果并不显著,进而实际工程数据建模分析中,多采用GM(1,1)形式建立一元一阶灰色预测微分方程。
2 GM(1,1)灰色系统建模流程
灰色系统建模要求其原始序列须有等间隔特性,方可构建微分方程模型。假定其等间隔原始离散样本数列为:
(1)
为显化其数据变化规律,对该样本序列进行1-AGO累加处理,生成新的一阶累加生成列:
(2)
然后固件累加生成列的一元一阶微分方程:
(3)
上述一元一阶微分方程的参数估计式为:
(4)
其中 ,
然后根据最小二乘原理,解算出模型参数 ,并与 联合一元一阶微分方程,求解再生序列的响应方程,即累加生成序列的估值预测模型。:
(5)
利用一次累减运算,将累加生成序列还原至原始序列:
(6)
关于GM(1,1)灰色系统模型的评价,通常采用后验检测的形式,以后验方差比 与小误差概率 为指标评价,一般而言 越小、 越大,预测效果越好。3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现以某小区16层建筑施工期间的观测数据为例,利用GM(1,1)模型探究灰色系统在沉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工程数据采集阶段,严格按照每2层观测1次,施工期间共计观测8期数据,作为近似离散等间隔数据进行处理。
以第1-6期数据为样本,参与一元一阶微分方程求解,第7-8期数据作为模型预测精度检核。按照GM(1,1)灰色系统建模流程,求得模型发展系数a=-0.1257,灰色作用量u=2.6615;再生序列的预测模型为:X(k+1)=23.657exp(0.12574k)-21.167,并将样本数据与预测数据对比结果见表1。
利用数值分析软件,求得后验方差比C=11.4251%,小误差概率p=100%,因此可判断模型预测精度良好,达到一级精度标准。
4 建模结果分析及结论
灰色系统理论所关注的对象,往往为数据不完全、内部要素不明晰的复杂贫信息系统。该理论经采集部分样本原始序列数据,通过原始序列的叠加运算,从而显化样本数据间的变化规律,使得灰色数据逐步呈现白化特征,并由最小二乘原理拟合出显化序列的曲线变化函数,并按照模型数据反演求解出得到原始数据估值、预测未来数据变化信息。
灰色模型多用于光滑性较强的等间隔离散数据处理,对于其它数据可采用改进的非等间隔、残差修正灰色模型,优化系统模型的预测精度,提高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斌,朱健. 非等间隔灰色GM(1,1)模型在沉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 测绘科学,2007,04:52-55+194.
[2]陈鹏宇,段新胜. 建筑物沉降的非等间隔GM(1,1)模型的建立与改进[J]. 工程勘察,2010,03:77-80.
摘要:伴随现代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针对所采集到的建筑物沉降数据,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对科学探及建筑物形变规律,预测未来时刻变化特征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以GM(1,1)灰色预测模型为例,在细致阐述灰色系统建模预测原理的基础上,以为某工程监测数据为例,借助数值分析软件建立GM(1,1)灰色模型,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灰色系统;累加处理;精度分析
伴随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紧张,高层建筑物不断涌现,但在高层建筑施工与运营阶段,若产生显著不均匀沉降现象时,极易引发安全问题。因此利用一定的监测方法采集沉降监测数据,并建立科学的沉降预测模型,有利于掌握建筑物沉降变形规律,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
1 灰色系统相关理论
关于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的建模处理,通常采用BP神经网络、数值回归分析与灰色系统预测等基本理论,其中灰色系统预测建模因对样本数量要求少、建模过程简单和预测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之中。
从要素信息上划分,仅部分内部信息已知的情况称之为灰色系统。对于离散数据序列的建模处理。通常采用GM(m,n)灰色模型,利用微分拟合的方法。构建基于n个建模序列的m阶微分方程。伴随阶数m与序列数量n的增加,灰色预测模型的计算流程愈加复杂,但对预测成果的精度提升效果并不显著,进而实际工程数据建模分析中,多采用GM(1,1)形式建立一元一阶灰色预测微分方程。
2 GM(1,1)灰色系统建模流程
灰色系统建模要求其原始序列须有等间隔特性,方可构建微分方程模型。假定其等间隔原始离散样本数列为:
(1)
为显化其数据变化规律,对该样本序列进行1-AGO累加处理,生成新的一阶累加生成列:
(2)
然后固件累加生成列的一元一阶微分方程:
(3)
上述一元一阶微分方程的参数估计式为:
(4)
其中 ,
然后根据最小二乘原理,解算出模型参数 ,并与 联合一元一阶微分方程,求解再生序列的响应方程,即累加生成序列的估值预测模型。:
(5)
利用一次累减运算,将累加生成序列还原至原始序列:
(6)
关于GM(1,1)灰色系统模型的评价,通常采用后验检测的形式,以后验方差比 与小误差概率 为指标评价,一般而言 越小、 越大,预测效果越好。3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现以某小区16层建筑施工期间的观测数据为例,利用GM(1,1)模型探究灰色系统在沉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工程数据采集阶段,严格按照每2层观测1次,施工期间共计观测8期数据,作为近似离散等间隔数据进行处理。
以第1-6期数据为样本,参与一元一阶微分方程求解,第7-8期数据作为模型预测精度检核。按照GM(1,1)灰色系统建模流程,求得模型发展系数a=-0.1257,灰色作用量u=2.6615;再生序列的预测模型为:X(k+1)=23.657exp(0.12574k)-21.167,并将样本数据与预测数据对比结果见表1。
利用数值分析软件,求得后验方差比C=11.4251%,小误差概率p=100%,因此可判断模型预测精度良好,达到一级精度标准。
4 建模结果分析及结论
灰色系统理论所关注的对象,往往为数据不完全、内部要素不明晰的复杂贫信息系统。该理论经采集部分样本原始序列数据,通过原始序列的叠加运算,从而显化样本数据间的变化规律,使得灰色数据逐步呈现白化特征,并由最小二乘原理拟合出显化序列的曲线变化函数,并按照模型数据反演求解出得到原始数据估值、预测未来数据变化信息。
灰色模型多用于光滑性较强的等间隔离散数据处理,对于其它数据可采用改进的非等间隔、残差修正灰色模型,优化系统模型的预测精度,提高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斌,朱健. 非等间隔灰色GM(1,1)模型在沉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 测绘科学,2007,04:52-55+194.
[2]陈鹏宇,段新胜. 建筑物沉降的非等间隔GM(1,1)模型的建立与改进[J]. 工程勘察,2010,0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