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今天的老师很忙,在各种压力下,忙于备课,忙于“传道、授业、解惑”,但能让学生感动的老师又太少,多年后学生回忆老师,可能会觉得当年的老师太急功近利。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真值得我们广大老师好好想想。
【关键词】教育理念 提升 反思 关注
《理解的幸福》是青少年美德书里的一篇文章,偶然读到,我泪流满面,为作者的不幸遭遇,为老师的细心周到。
我是一位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一直以来都想成为一名受学生认可的老师,可事实上自己却很少沉下心来对教育进行应有的理性思考。《理解的幸福》值得一读,我是该静下心来思考教师这份神圣职业的使命和责任。一位受学生喜爱的有魅力的教师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理念会督促我们平时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地去关注学生并与学生互动。
一、我们要提升自己
古人讲,名师出高徒。我们老师在栽培学生的同时更该栽培自己。栽培自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问题。有了这样的态度,教师的学习和成长就不再是外在的强制而会是一种内在的驱动。
(一)学会阅读
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人类千百年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人类之所以从蒙昧走向文明,文字的发明应该是功不可没的。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书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读好书就是我们提高思想境界的一个捷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我们教师仅做“春蚕”和“蜡烛”显然不够,我们要学会和学生一起成长,教师所喷涌的应该是永不枯竭的智慧之源和思想之源,我们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思想哪里来?唯有不断地读书,不但读自己的专业书还要大量读文学和历史方面的书。
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康熙皇帝是百家讲坛阎崇年老师学习上的偶像,阎老师说康熙皇帝日理万机之余数十年如一日,手不释卷,难啊!这种精神,这种毅力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读书?这里借用阎崇年老师的四境界:
欣然境界:欣,是欣喜。即以读书为乐。
愤然境界:愤,是发愤。《论语.述而》里有一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敬然境界:敬,是尊敬、恭敬。有了敬心才会好学,向智者学,向长者学。
陶然境界:陶,是和乐。读书要读到愉悦,读到赏心,读到幸福。
“衣带渐宽终不悔”,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但凡有空就应该抓紧时间阅读,读书是一件日不见增却月有所长的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热情和毅力。读书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能润物细无声地感化到我们学生,虽然在职业学校教书,好多学生也并不喜欢学习,但我们教师应该是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二)增进语言魅力
声音是师生交流中最有力的乐器。教师的语言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
我比较喜欢看百家讲坛,听于丹老师讲《论语》,与其说是被她讲的内容吸引,不如说更多的是被她那流畅而充满智慧的讲课语言所感染。有位学生说,他对老师的课堂语言特别在意,不同的课堂语言让他时而舒心,时而激动,时而紧张,时而惋惜,时而听得入神,时而听得疲惫。
有的老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流畅,频率起伏有致,讲得“玲玲如振玉”,讲得“累累如贯珠”,让你听得如痴如醉,这样的课堂,总有个八九不离十的效果。而有的老师,语言平淡,重点不突出,节奏不稳定,天马行空,让你如入云里雾里,这样的课,即使不出任何知识上的瑕疵,也很难让人提起兴趣,这样的课是索然无味的。
我认为增进语言魅力平时我们应注意下面几点:
1. 语言要亲切温柔,就像对待幼小孩子一样应该娓娓道来,不可如雷贯耳。
2. 课堂语言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避免方音方言。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无形中会提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3. 课堂语言要清楚明了、言简意赅,不可信马由缰。
教师是最频繁、最直接用语言交流的职业。美的教学语言能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同时醇美的语言也能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二、我们要不断地反思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给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要了解你自己!”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的真理。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作出贡献。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何况我们的教育,“静坐常思自己过”“宁静以致远”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态度。俗话说,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成,用心做事方能把事做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不断反思的能力。
我们要不断反思:
1. 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2. 如何做学生的促进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3. 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4. 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人格的成熟?
……
唯有这样不断地反思,才能让我们不断地成熟。我们就有可能学好教材,超于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学生,感动学生。今天,我们的职业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获得一些专业知识、掌握一定职业技能,这些还不够,我们要让学生在我们的引领下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学会质疑、学会批判、学会感恩……
三、我们要关注学生、走近学生与学生互动
教育是人学,是对灵魂的引导和塑造,正如一个教育家说的:真正的教育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必须全面提升个人修养,用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奋的治学态度、非凡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用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他们的自尊和自爱。努力让有缘在一起的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我们的爱,是我们教师永远的追求。
对学生的爱需要我们多去关注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小细节。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业上的压力比普高学生轻很多,精力旺盛,所以在生活学习上会出现好多问题。我们再忙也要抽时间与学生聊天,听听他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精神上有什么需求,看看自己能帮上什么忙,及时地给学生送去温暖;我们应该学会批改作业,在作业本上尽可能地肯定、鼓励我们学生,重塑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特殊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他们已经受到太多的打击,我们应该努力呵护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同时给予他们殷殷期盼;我们应该学会到学生家里去,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
总之,走近学生,与学生互动我们老师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了解学生
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不了解学生就谈不上教育。
2. 要公正对待学生
公正是学生信赖老师的基础,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重要品质之一。学生们希望老师能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
3. 要尊重学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位好老师会把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理解的幸福》这篇文章的作者今天已是一位花甲老人,说起当年的老师还是那样激动,还是那样念念不忘,这是一位多么成功的老师啊!既然选择了教育,我们都想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好老师。教育需要热情,教育也需要理性,记得冰心老人曾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言简意赅,寻味无穷,愿我们一起共勉。
【参考文献】
[1]沈志冲,陶国良主编.青少年美德书.
[2]阎崇年.康熙大帝.
[3]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
【关键词】教育理念 提升 反思 关注
《理解的幸福》是青少年美德书里的一篇文章,偶然读到,我泪流满面,为作者的不幸遭遇,为老师的细心周到。
我是一位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一直以来都想成为一名受学生认可的老师,可事实上自己却很少沉下心来对教育进行应有的理性思考。《理解的幸福》值得一读,我是该静下心来思考教师这份神圣职业的使命和责任。一位受学生喜爱的有魅力的教师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理念会督促我们平时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地去关注学生并与学生互动。
一、我们要提升自己
古人讲,名师出高徒。我们老师在栽培学生的同时更该栽培自己。栽培自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问题。有了这样的态度,教师的学习和成长就不再是外在的强制而会是一种内在的驱动。
(一)学会阅读
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人类千百年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人类之所以从蒙昧走向文明,文字的发明应该是功不可没的。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书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读好书就是我们提高思想境界的一个捷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我们教师仅做“春蚕”和“蜡烛”显然不够,我们要学会和学生一起成长,教师所喷涌的应该是永不枯竭的智慧之源和思想之源,我们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思想哪里来?唯有不断地读书,不但读自己的专业书还要大量读文学和历史方面的书。
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康熙皇帝是百家讲坛阎崇年老师学习上的偶像,阎老师说康熙皇帝日理万机之余数十年如一日,手不释卷,难啊!这种精神,这种毅力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读书?这里借用阎崇年老师的四境界:
欣然境界:欣,是欣喜。即以读书为乐。
愤然境界:愤,是发愤。《论语.述而》里有一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敬然境界:敬,是尊敬、恭敬。有了敬心才会好学,向智者学,向长者学。
陶然境界:陶,是和乐。读书要读到愉悦,读到赏心,读到幸福。
“衣带渐宽终不悔”,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但凡有空就应该抓紧时间阅读,读书是一件日不见增却月有所长的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热情和毅力。读书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能润物细无声地感化到我们学生,虽然在职业学校教书,好多学生也并不喜欢学习,但我们教师应该是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二)增进语言魅力
声音是师生交流中最有力的乐器。教师的语言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
我比较喜欢看百家讲坛,听于丹老师讲《论语》,与其说是被她讲的内容吸引,不如说更多的是被她那流畅而充满智慧的讲课语言所感染。有位学生说,他对老师的课堂语言特别在意,不同的课堂语言让他时而舒心,时而激动,时而紧张,时而惋惜,时而听得入神,时而听得疲惫。
有的老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流畅,频率起伏有致,讲得“玲玲如振玉”,讲得“累累如贯珠”,让你听得如痴如醉,这样的课堂,总有个八九不离十的效果。而有的老师,语言平淡,重点不突出,节奏不稳定,天马行空,让你如入云里雾里,这样的课,即使不出任何知识上的瑕疵,也很难让人提起兴趣,这样的课是索然无味的。
我认为增进语言魅力平时我们应注意下面几点:
1. 语言要亲切温柔,就像对待幼小孩子一样应该娓娓道来,不可如雷贯耳。
2. 课堂语言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避免方音方言。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无形中会提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3. 课堂语言要清楚明了、言简意赅,不可信马由缰。
教师是最频繁、最直接用语言交流的职业。美的教学语言能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同时醇美的语言也能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二、我们要不断地反思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给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要了解你自己!”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的真理。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作出贡献。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何况我们的教育,“静坐常思自己过”“宁静以致远”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态度。俗话说,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成,用心做事方能把事做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不断反思的能力。
我们要不断反思:
1. 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2. 如何做学生的促进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3. 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4. 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人格的成熟?
……
唯有这样不断地反思,才能让我们不断地成熟。我们就有可能学好教材,超于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学生,感动学生。今天,我们的职业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获得一些专业知识、掌握一定职业技能,这些还不够,我们要让学生在我们的引领下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学会质疑、学会批判、学会感恩……
三、我们要关注学生、走近学生与学生互动
教育是人学,是对灵魂的引导和塑造,正如一个教育家说的:真正的教育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必须全面提升个人修养,用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奋的治学态度、非凡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用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他们的自尊和自爱。努力让有缘在一起的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我们的爱,是我们教师永远的追求。
对学生的爱需要我们多去关注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小细节。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业上的压力比普高学生轻很多,精力旺盛,所以在生活学习上会出现好多问题。我们再忙也要抽时间与学生聊天,听听他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精神上有什么需求,看看自己能帮上什么忙,及时地给学生送去温暖;我们应该学会批改作业,在作业本上尽可能地肯定、鼓励我们学生,重塑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特殊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他们已经受到太多的打击,我们应该努力呵护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同时给予他们殷殷期盼;我们应该学会到学生家里去,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
总之,走近学生,与学生互动我们老师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了解学生
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不了解学生就谈不上教育。
2. 要公正对待学生
公正是学生信赖老师的基础,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重要品质之一。学生们希望老师能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
3. 要尊重学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位好老师会把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理解的幸福》这篇文章的作者今天已是一位花甲老人,说起当年的老师还是那样激动,还是那样念念不忘,这是一位多么成功的老师啊!既然选择了教育,我们都想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好老师。教育需要热情,教育也需要理性,记得冰心老人曾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言简意赅,寻味无穷,愿我们一起共勉。
【参考文献】
[1]沈志冲,陶国良主编.青少年美德书.
[2]阎崇年.康熙大帝.
[3]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