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 ”是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学校教育之中,提升教育的创新力和效果,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教育模式。
按照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质量提升与特色建设已成为学校创新发展的核心和必然。开发与利用新的课程资源是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新《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提出实行国、地、校三级课程管理,实际上把乡土历史教育纳入了现行的地方和校本课程计划。众所周知,乡土史有助于促进历史课程学习和传承地方文化。乡土文化是个体生命的发展之“根”,其浸润与熏陶的作用无可替代。
一、目前在历史课程中的开发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是担心受中考影响,多数学校和老师的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淡薄,教学中很少运用乡土史,造成了许多学生对本土史近乎无知!二是部分老师也重视用乡土史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但仅仅在教学中零散地联系乡土史的点滴,没有系统化,更未理论化;三是有的学校进行了相关的课题研究,甚至开发有校本课程,但只是为课题而研究,流于形式;四是中学历史学科三级课程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现象;五是即便得到部分优秀成果也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 ”的巨大优势充分推广、应用,最多是本组内交流。
二、“互联网 ”背景下初中历史新教材乡土化开发及实施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历史学是通过实证来探求历史真实的科学,决不能为了课堂生动而罔顾科学。科学性的标准是新教材的乡土化实施是否能传达正确的历史信息,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的历史思维,是否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能力。
2.目的性原则
乡土化教学是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的,是对课本的补充、丰富与细化,选用的乡土资源应与教材内容相配合,不能喧宾夺主。如果课本上的资料已经足够生动、适当,能够达到教学目标,那就没必要选择代替品。拓展乡土化教学,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精心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具体的历史情境的乡土资源来解决教学重难点。
3.代表性原则
开封的乡土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互联网 ”背景下搜索资源也非常便捷,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乡土资源的选择必须深思熟虑,选用最具代表性,直指教材重难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的那一个,选材贵精而不在多。
三、“互联网 ”背景下初中历史新教材乡土化开发及实施的有效途径
1.在日常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穿插相应的乡土资源,使之与教材资源相结合。学生有强烈的地域人文色彩和情感,开封历史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必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大大提高学习时的注意力和主動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以乡土资源导入新课。哲人有言: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乡土资源导入新课,能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北宋的政治》一课时,冯老师就用双龙巷的图片、资料导入新课,这是学生很熟悉的身边景物,马上拉近了历史教材与乡土资源之间的距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选取乡土资源中典型素材进行案例教学,从而使枯燥遥远的历史知识更加生活化、趣味化。例如,在讲授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中宗教问题时,就可以插入乡土资源教学内容:让学生介绍开封本地的寺院和道观,学生会联想到大相国寺、白衣阁、宝珠寺、延庆观等,在此基础上,老师引领学生进一步挖掘,补充了东大寺、理事厅街天主教堂等其他宗教场所,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还了解了当地宗教场所的历史渊源。
2.围绕乡土资源、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当前历史教育改革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初中历史新课标也突出了三个重点要求,即熏陶人文精神,教化公民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当前教材内容远离学习者生活实践,使其因陌生而疏远,而乡土资源就在学生身边,结合教材内容对其进行开发,可以构建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历史学习体系。据此,我市基础教研室李铭老师组织集英中学、五中、金明实验学校的基层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申报省课题并立项,结合历史新课标要求、新教材体系和教学实际,对开封历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建立与初中历史新教材匹配的开封乡土历史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将乡土历史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课程进行全面整合应用研究,探索适宜开封学生的国家课程乡土化教学策略;通过互联网平台在本地区内实现资源共享、教学互助并逐步向外推广。
3.学校为实施乡土化教学提供相应的技术、环境支持和物质保障。这可以包括提升充实图书馆馆藏资料,丰富乡土文化专辑,包括课标中涉及到的通史著作、历史刊物、历史文物图册、历史通俗读物、历史小说、考古资料、旅游书籍等;也包括为每个办公室、教室、历史实验室配备必要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并充分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把书本上的、网络上的、身边的知识信息进行整合并内化。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互联网 ”背景下初中历史新教材乡土化开发及实施研究》中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jyc16110222。】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集英中学;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实验中学;河南省开封市第五中学)
按照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质量提升与特色建设已成为学校创新发展的核心和必然。开发与利用新的课程资源是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新《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提出实行国、地、校三级课程管理,实际上把乡土历史教育纳入了现行的地方和校本课程计划。众所周知,乡土史有助于促进历史课程学习和传承地方文化。乡土文化是个体生命的发展之“根”,其浸润与熏陶的作用无可替代。
一、目前在历史课程中的开发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是担心受中考影响,多数学校和老师的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淡薄,教学中很少运用乡土史,造成了许多学生对本土史近乎无知!二是部分老师也重视用乡土史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但仅仅在教学中零散地联系乡土史的点滴,没有系统化,更未理论化;三是有的学校进行了相关的课题研究,甚至开发有校本课程,但只是为课题而研究,流于形式;四是中学历史学科三级课程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现象;五是即便得到部分优秀成果也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 ”的巨大优势充分推广、应用,最多是本组内交流。
二、“互联网 ”背景下初中历史新教材乡土化开发及实施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历史学是通过实证来探求历史真实的科学,决不能为了课堂生动而罔顾科学。科学性的标准是新教材的乡土化实施是否能传达正确的历史信息,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的历史思维,是否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能力。
2.目的性原则
乡土化教学是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的,是对课本的补充、丰富与细化,选用的乡土资源应与教材内容相配合,不能喧宾夺主。如果课本上的资料已经足够生动、适当,能够达到教学目标,那就没必要选择代替品。拓展乡土化教学,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精心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具体的历史情境的乡土资源来解决教学重难点。
3.代表性原则
开封的乡土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互联网 ”背景下搜索资源也非常便捷,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乡土资源的选择必须深思熟虑,选用最具代表性,直指教材重难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的那一个,选材贵精而不在多。
三、“互联网 ”背景下初中历史新教材乡土化开发及实施的有效途径
1.在日常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穿插相应的乡土资源,使之与教材资源相结合。学生有强烈的地域人文色彩和情感,开封历史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必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大大提高学习时的注意力和主動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以乡土资源导入新课。哲人有言: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乡土资源导入新课,能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北宋的政治》一课时,冯老师就用双龙巷的图片、资料导入新课,这是学生很熟悉的身边景物,马上拉近了历史教材与乡土资源之间的距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选取乡土资源中典型素材进行案例教学,从而使枯燥遥远的历史知识更加生活化、趣味化。例如,在讲授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中宗教问题时,就可以插入乡土资源教学内容:让学生介绍开封本地的寺院和道观,学生会联想到大相国寺、白衣阁、宝珠寺、延庆观等,在此基础上,老师引领学生进一步挖掘,补充了东大寺、理事厅街天主教堂等其他宗教场所,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还了解了当地宗教场所的历史渊源。
2.围绕乡土资源、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当前历史教育改革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初中历史新课标也突出了三个重点要求,即熏陶人文精神,教化公民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当前教材内容远离学习者生活实践,使其因陌生而疏远,而乡土资源就在学生身边,结合教材内容对其进行开发,可以构建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历史学习体系。据此,我市基础教研室李铭老师组织集英中学、五中、金明实验学校的基层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申报省课题并立项,结合历史新课标要求、新教材体系和教学实际,对开封历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建立与初中历史新教材匹配的开封乡土历史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将乡土历史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课程进行全面整合应用研究,探索适宜开封学生的国家课程乡土化教学策略;通过互联网平台在本地区内实现资源共享、教学互助并逐步向外推广。
3.学校为实施乡土化教学提供相应的技术、环境支持和物质保障。这可以包括提升充实图书馆馆藏资料,丰富乡土文化专辑,包括课标中涉及到的通史著作、历史刊物、历史文物图册、历史通俗读物、历史小说、考古资料、旅游书籍等;也包括为每个办公室、教室、历史实验室配备必要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并充分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把书本上的、网络上的、身边的知识信息进行整合并内化。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互联网 ”背景下初中历史新教材乡土化开发及实施研究》中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jyc16110222。】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集英中学;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实验中学;河南省开封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