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第一连 (外一章)

来源 :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c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寻红色的足迹,聆听军垦昨天的故事;细细重温拓荒的峥嵘岁月,感受无私无畏的人生境界。
   艰辛曲折的青春年华,跋涉崎岖坎坷的人生,回味熟悉的一草一木,梳理两鬓斑白的军垦情缘。
   看看昔日连队的地窝子群,钻进昔日的干打垒伙房,蓄水涝坝的遗迹,挑起童年稚嫩的肩膀;嘎嘎作响的木轮牛车,捡拾着绿洲的往事,木犁、石磨的轨迹,定格奋斗的联想,那是怎样一种心中的渴望?
   从简易办公设施的老连部到一张张振奋精神的标语文字,从缝补多年的黄棉袄到锈迹斑斑的铁锹,艰苦岁月磨砺的性格,鲜活起西域边城的山水,整理出天山脚下的思念。
   重温军垦战士垦荒的岁月,人工拉犁、打铁、磨豆腐,感受当时军垦战士劳动的辛苦,感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有一种精神是战天斗地,有一种时光是斗转星移,有一种奉献是无怨无悔,有一种情怀是风雨同舟。
   凝结汗水的土地,孕育无声的岁月。
   一段刻骨铭心的生命历程,一场磨砺心智的生命洗礼;随时间流动的回忆,慢慢烙刻在人生的血脉里。
   不停回望——高大的軍垦第一犁!
  注:位于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一五二团
  戈壁母亲教育基地
   岁月如歌,不经意流逝的拓荒记忆,滑落在甘家湖茂密的梭梭林、芦苇荡,滑落在科克兰木的戈壁母亲广场。
   戈壁母亲旧居那熟悉的老照片、旧票证、农机具,似乎正讲述着昨天的故事;戈壁母亲文化创意园那一组组旧金属焊接的人物雕塑,团场工业博物馆那一个个难以忘怀的生产场景,展示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生命形象。
   渐渐模糊的视线,渐渐模糊的身影。夕阳西下,望着地窝子、土坯房,秋日慢慢凋零的落叶,随风飘零在昔日默默耕耘的条田,飘零在人生风霜雪雨的路上。
   一群群大漠深处辛勤劳作的女人,让西部荒原诞生了一个新的词汇、一个新的称呼、一个新的群体,一篇让共和国永远铭记的拓荒史诗,写满天山南北的日记,散发光芒。
   轻轻拂去当年的沙尘,凝视戈壁母亲光洁的脸庞;斑驳戈壁母亲美术馆油画的色彩,留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段段深情的告别,一队队陌生的背影,博弈思想。
   走在华灯初上的戈壁母亲故乡,昔日的荒原已是宽阔的街道、耸立的楼房,七彩喷泉和花红柳绿涂抹的画廊,承载先辈的足迹,演绎屯垦戍边的辉煌。
   一阵轻风,擦去蹉跎岁月流淌的热泪,凝固戈壁母亲广场的雕像,乡音回荡!
  注:位于新疆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一二六团
其他文献
流  随波逐流着  从一条河到另一条河  或者说一条又一条  河流,经过我  再或者,一定  是有谁把鱼和河流  搬来搬去  也同样把我们搬来搬去  兄 弟  9月6日,我在北山坡上  遇见一棵草,枯到随风飘扬  我打开行囊取出水来  我说,兄弟,这么有缘  一起喝一个吧  然后我俩相对鞠躬,盘坐  夕阳照着我,也照着  我的兄弟  虚 无  就这样一个下午过去  像扔掉所有的颜色  仅留下船只和
期刊
这里是一座油田。对于广阔的华北平原,说不上深远,也说不上苍茫。45年前,一座油田在这里扎根、建筑。45年后,一座城池在這里闪现,灯火一片。   45年的道路构成一种生活或时代的河流,那些近的或远的,小的或庞大的,杂糅的或简单的,当然也可能是美的或不太美的景象,都成为在这里生活着的人们统一的精神图谱或思想体系,即便缺少更深邃的历史感,也让他们在一座油田之间,闪烁着,游弋着,呼吸着,张望着,仿佛一条
期刊
总书记牵挂的地方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兰考,长出焦裕禄精神的兰考,习近平总书记用心系念着的兰考,此时,繁花似锦,绽开东风第一枝。   一种精神,有古风、雅趣,在兰考,穿花度柳,迎风翩跹。   每一个村庄的每一朵菊花,都被快活的彩蝶叫醒。   歌声来来往往。多少村子啊,都有扶贫工作队员进村入户;都有培养壮大着的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体。   焦裕禄又回来了。在贫困村,他走进一家家农户,精准
期刊
殷常青先生《风中的石油谣曲》,以数十章散文诗,集聚逾万字的笔墨,发掘、展现蕴含于石油、油田、石油人、石油小城多元的诗意存在,诗人与之契合的灵魂,与之相依的深情,为之悉心谱写诵唱的谣曲,同读者在现实的、历史的、时代的、未来的、精神的“风”中相遇。追随诗行间拓荒者的脚步,得以走近一座储量惊人的词语油田,醒目的钻井平台,不倦地作业,将“石油”与“风”深藏的能量,采集举升至诗境的地表,经反复提炼,向诗思、
期刊
渡口·沉香   在海上世界,总有波光与暮色重叠。回望花朵深处,紫荆与木棉在万楼镜台的主题中,还原叶片生长的细节。   这是帕劳之后,你踏着波光粼粼的道路,带回万水和千山。   回廊通幽的船舱里,一只波斯猫的叫声,决定着它“猫中王妃”的气质和身份。   它叫声尖柔,足以穿透幽秘的夜晚。   而你,则以猫的身段和语言向我描述传说中的水母湖、牛奶湖、白沙滩,棕榈树,热带鱼,红珊瑚,以及二百多座
期刊
1 ▲ 起初,一个人挥动扫帚。   后来,一群人挥动扫帚。   他们扫。   扫尘世灰。扫旧思维。扫心头雪。   从东扫向西,从南扫向北。   从一条路扫往一个村。   从村里扫至村外。   扫啊。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从一把扫帚到一群扫帚;   从一个冬天到另一个冬天。   直到天蓝扫出云白。水绿扫出山青。风调扫出雨顺。   老百姓眉间心上扫出久违的喜悦,笑眼弯弯。
期刊
塞上写意   石嘴山,贺兰山与黄河托起的一块煤。   一个名词用热能,点燃了世界的目光。   在我出发的三月,塞上春色,已在枝头上弥漫。教科书记载的蓝,从旅途踅出,掀起一路风景。   一首现代抒情诗,正在塞北大地上酝酿。   我使用卫星导航,开启地理上沿黄故道,抵达塞上江南,西夏之域。开启定位,看一个名词,如何在宁北山水中转身,开花,结出奇果。   一条大河波澜壮阔,鸟鸣被风吹硬了翅膀
期刊
拜一拜八月十五的月亮,尝一块香甜可口的锅块。风俗里的中秋节,祁连山下的村庄,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金灿灿的愿望。   和往常一样,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习俗。与往常不同,团圆节里的父母,要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一趟。月光追溯时光里的往事,父亲背一兜新鲜的水果,向村口走去,母亲依门框而望。忘记曾在时间的路口,与谁道别。   早幾天就开始打扫院子,在墙角垒三块砖石,搭上鏊子为节日“打馍馍”,鸡蛋和面的是小月饼,
期刊
1912年:湘西陈渠珍渡通天河   ……断食已两日矣,饿甚。所剩干肉,仅余一小块。以其半分西原食之,西原坚不肯食。强之再,泣曰:我能耐饥,可数日不食。君不可一日不食。且万里从君,可无我,不可无君。君而殍,我安能逃死耶。余则泣下。  ——《艽野尘梦·过通天河》   而困顿,在你珊瑚的微泽、锃亮的银饰和墨玉的深眸伏藏。   这样的伏藏,这样的苦寒饥殍,这样的人性的火烛于空黑寂冷的大漠摇曳,其实是
期刊
在一树海棠前停下,那些花儿也在相互致意。   叮叮当当的火花与石头互赠焰心,叮叮当当的火花身带时代的基因。   我能从它们相互的善意中感觉到自己的一部分也在舒展。   我甚至能从舒展中触摸到时间蔚蓝的核。   借助一朵花儿就够了,我是说,蔚蓝的意义。   就在刚刚苏醒的那朵海棠花瓣上,我看见露水端坐,露水怀揣着朝阳。   怀抱着一片晴朗的天。   我不能确定,那架刚刚掠过的航班飞向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