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的方法模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高中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高中生更加轻松地开展相关科目的学习。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其自身对于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IS教育平台;高中地理;创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13-01
0
IS(Information Service)智慧教育平台在校园的管理以及教师的教学工作中的使用有利于智慧校园的打造,进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使得教学工作得以更加高效的开展。
一、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利用IS智慧教育平台开展高中地理的教学工作,与传统方式单一的教育形式相比不仅能夠大大提高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向教师询问,教师也得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例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的知识时,教师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之后,如果有需要补充或者纠正的知识点就可以利用IS智慧教育平台与高中生及时进行沟通,如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及水源等因素,其中气候因素包括热量、光照以及水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该平台布置一些课后思考问题,如“我国江西千烟洲为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正式开始某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之前,利用IS智慧教育平台向学生发布一些预习任务,例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该平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IS智慧教育平台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使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让教师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教学效率
IS智慧教育平台不仅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学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将这一章的知识体系概要发布到IS智慧教育平台上供学生浏览,让学生根据概要开展对于课文内容的预习,思考荒漠与荒漠化的区别、荒漠化的过程等问题。这样一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更好的跟上教师的进度,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点,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课堂气氛的提升都有着良好的作用。又如在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一节的知识时,教师同样可以将预习任务发布到IS智慧教育平台上,帮助学生进行课本内容预习,让学生认识到海水的运动形式包括波浪、潮汐以及洋流,然后让学生进一步开展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自主学习。接着,在学生已经预习过课本内容之后,他们对一些重难点问题会提前进行思考,甚至会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以洋流类型的分类为例,洋流按照不同的划分依据会有多种类型,如按性质可以分为暖流与寒流,按成因可以分为风海流、密度流以及补偿流。这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且预习之后学生在上课时就会更有侧重点地去听讲,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利用IS智慧教育平台进行课本内容的预习与传统的以书本为基础开展的预习活动不同,教师通过利用IS智慧教育平台发布自己认为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就精简了高中生的预习内容,减小了高中生的学习任务,对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积极意义。
三、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的综合素养
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识图作图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难点,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IS智慧教育平台能力培养高中生的地理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作图识图能力。例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这一节知识时会涉及到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单圈环流示意图、三圈环流示意图等图像,教师可以利用IS智慧教育平能够发布作业等功能锻炼学生在线识图作图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图像更好地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以及大气运动对气候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让高中生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帮助更好的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又如在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节的知识时,由于地壳运动的张力与压力等原因山地会有着很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以及火山,学生仍需要学会识别一些地形图,这时教师借助IS智慧教育平台会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四、总结
教学信息化是日后教学活动的必然趋势,顺应时代潮流,在高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打造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乔向军:《“农业的区位因素”专题复习》,学术期刊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9年11期.
[2]刘宏友:《谈世界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学术期刊 《地理教育》 2007年5期.
[3]曾水平:《高中教材中几组易淆概念的辨析》,学术期刊 《地理教育》 2007年5期.
关键词:IS教育平台;高中地理;创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13-01
0
IS(Information Service)智慧教育平台在校园的管理以及教师的教学工作中的使用有利于智慧校园的打造,进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使得教学工作得以更加高效的开展。
一、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利用IS智慧教育平台开展高中地理的教学工作,与传统方式单一的教育形式相比不仅能夠大大提高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向教师询问,教师也得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例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的知识时,教师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之后,如果有需要补充或者纠正的知识点就可以利用IS智慧教育平台与高中生及时进行沟通,如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及水源等因素,其中气候因素包括热量、光照以及水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该平台布置一些课后思考问题,如“我国江西千烟洲为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正式开始某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之前,利用IS智慧教育平台向学生发布一些预习任务,例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该平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IS智慧教育平台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使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让教师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教学效率
IS智慧教育平台不仅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学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将这一章的知识体系概要发布到IS智慧教育平台上供学生浏览,让学生根据概要开展对于课文内容的预习,思考荒漠与荒漠化的区别、荒漠化的过程等问题。这样一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更好的跟上教师的进度,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点,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课堂气氛的提升都有着良好的作用。又如在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一节的知识时,教师同样可以将预习任务发布到IS智慧教育平台上,帮助学生进行课本内容预习,让学生认识到海水的运动形式包括波浪、潮汐以及洋流,然后让学生进一步开展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自主学习。接着,在学生已经预习过课本内容之后,他们对一些重难点问题会提前进行思考,甚至会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以洋流类型的分类为例,洋流按照不同的划分依据会有多种类型,如按性质可以分为暖流与寒流,按成因可以分为风海流、密度流以及补偿流。这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且预习之后学生在上课时就会更有侧重点地去听讲,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利用IS智慧教育平台进行课本内容的预习与传统的以书本为基础开展的预习活动不同,教师通过利用IS智慧教育平台发布自己认为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就精简了高中生的预习内容,减小了高中生的学习任务,对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积极意义。
三、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的综合素养
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识图作图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难点,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IS智慧教育平台能力培养高中生的地理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作图识图能力。例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这一节知识时会涉及到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单圈环流示意图、三圈环流示意图等图像,教师可以利用IS智慧教育平能够发布作业等功能锻炼学生在线识图作图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图像更好地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以及大气运动对气候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让高中生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帮助更好的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又如在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节的知识时,由于地壳运动的张力与压力等原因山地会有着很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以及火山,学生仍需要学会识别一些地形图,这时教师借助IS智慧教育平台会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四、总结
教学信息化是日后教学活动的必然趋势,顺应时代潮流,在高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打造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乔向军:《“农业的区位因素”专题复习》,学术期刊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9年11期.
[2]刘宏友:《谈世界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学术期刊 《地理教育》 2007年5期.
[3]曾水平:《高中教材中几组易淆概念的辨析》,学术期刊 《地理教育》 200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