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bird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将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更好地满足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对高校思政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过程中要找准着力点,如何更有效地通过“精准滴灌”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发挥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哈尔滨工程大学颁布课题“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DBN2021013)
  [作者简介] 刘 茜(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工作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1-0185-04   [收稿日期] 2021-05-25
   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我们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意识形态在建设国家复兴民族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和激励作用。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是国家中坚力量的后备军,但也是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冲击的人群。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居于重要位置。理想信念不仅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也是广大青年的精神指引。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说,理想信念涉及的是我们能否守住自己的意识形态的问题。意识形态的争夺从来都是腥风血雨却影响深刻。和平演变、颜色革命,已经不费一兵一卒,就改变了许多国家的政治倾向和对外政策。从传统媒体到新型传媒,意识形态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而意识形态的争夺也变得更加激烈。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用“精神上的‘钙’”“金刚不坏之身”“总开关”等词句,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在青年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因此,必须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水平,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防范敌对势力思想意识的侵袭和影响,进而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积极地运用网络阵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宣传,展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并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和各种歪理邪说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帮助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并将其融入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中。
   一、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的学习,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1]”。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一直占主导地位。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有着爱国救国理想的仁人志士靠着实践写出了新中国的思想史和发展史。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从土地改革到改革开放,从贫穷落后到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一路走来,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实践的指南针,显示出了伟大力量。学习“四史”,也能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理解红色政权来之不易,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理解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的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动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因此,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学习“四史”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手段。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的现状与问题
   首先,网络信息复杂,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如今,信息传播的媒介和渠道是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无论身处何地,大学生都会被各种信息和观念包围,根本无法不受网络的影响。根据校内调查显示,在某学院,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思想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这种结果是不言而喻的,由于长期接收网络资讯,耳濡目染之下,大学生的思想必定会发生转变。这种信息爆炸和网络包围有利有弊。一方面,人们能更加便利地获得各种信息,增长见闻,一些正能量的新闻内容也能得到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的算法十分发达,各类社交软件会根据用户的偏好,精准推送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信息茧房”[2],把人困在某种思想或信息中,不仅使个人思想狭隘,见识片面,更容易使群体迷失方向。而一些无良媒体甚至是西方媒体为博眼球制造假新闻,或者以偏概全,煽动群众情绪,俗称“带节奏”[3],最后让不了解真实情况或者全部事实真相的群众,形成对国家和政策的误解,产生对社会的仇视与不信任。
   其次,大学生在网络中關注的问题广泛,主题多样。近10年,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工具与各类短视频平台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是通过这两类平台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新闻。在关注的问题方面,关乎民生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外交事件、军事发展与国际关系问题,以及国内经济发展问题,都是大学生关心和讨论的话题。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既关心自身发展,也牵挂国家前途命运。当然,除了这些正式的问题,明星、八卦、游戏等主题也是他们平常谈论的内容[3]。虽然大多数大学生都比较关心社会现实问题,但是在某些大学生群体中,仍然存在不关注时事、不了解政治的情况,甚至缺乏基本的历史与政治常识。而在那部分关心时事的大学生群体中,多数人又存在对焦点事件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的问题,不能深入分析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要么使得大学生消息闭塞,要么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容易动摇。    最后,伴随着自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成为信息和思想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在传统媒体发达的时代,个人的声音并不容易被听到。但是网络平台的发达使每个人都拥有了表达自己的工具。这种表达既包括对事件的陈述和讲述方式,也包括个人情感、观点与思想的宣泄。公共媒体和自媒体在信息制造与传播中产生交互作用,同时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还存在偏差,在这种交互和传递中最终形成的舆论能量巨大,难以把控。最近几年,某些网络“大V”或者意见领袖在个人社交媒体或者视频平台上发表的言论在现实和网络中都引起许多讨论,在这里面也不乏大学生的加入[4]。除了加入这种讨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还自己尝试运营自媒体,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和视频表达自己的观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较2020年3月新增网民86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我们正处在中西方思想意识形态激烈碰撞、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的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网络信息和网络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网络诈骗、不实言论、低俗网站等问题层出不穷,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依托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思路。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如何利用新媒体和新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般地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如何让理想信念教育成为思想教育的引路人和指南针,是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重点。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我们也要用新理念开启新思路,正确认识网络媒体的发展特征,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三、如何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网络思政教育
   (一)加强理论教育,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近些年来,高校普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相关活动,建立了高校师生共同参与、全校坚持下好“一盘棋”的思政大格局,坚持贯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确立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仍然存在学生不能完全把握这些科学理论的真正内涵等问题。教育作为百年大计,理想信念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回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四史”的学习对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四史”学习相互融合,更能使理想信念具象化,深入人心。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研、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模式,探索新时期的“网文网语”,研究如何更好地通过“精准滴灌”的方式,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党的大政方针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主义道德和法纪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浸润”到学生的心田。
   (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参差不齐的网络文化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建设。教师在课上和课下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慕课、“学习强国”等“微”媒体的作用,积极向学生传播正能量的文章,加强师生间的双向互动,进而引导学生确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高校应加强体现自身特点的网络平台建设,创办以学“四史”、明信念为主题的红色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建设好网上共同的精神家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以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尽可能减轻互联网中不良文化对学生的消极影响,进而使网络媒体与传统的思政课堂更好地结合起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单向传播向多元化传播转变发生结构性转化,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空间。
   (三)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想信念教育不是单一的概念,涉及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问题,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理想的形成要以一定的信念为基础,追求理想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对信念的认同,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党员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组建“一帮一”“结对子”互助活动,帮助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圣地,通过这些深入实地、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使理想信念教育更贴合实际,同时能够将上课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达到趁热打铁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爱国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理想信念的感染力,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四、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在网络思政教育导向作用的创新性
   将理想信念的“正向”导向功能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中,不仅能够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网络互动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的需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当前,运用网络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关注的重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结合起来,不仅更加贴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力,而且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也能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创新。
   鉴于人工智能分析法具有深度分析数据和解析数据的强大优势,通过对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种微聊空间和娱乐App中大学生的网络浏览足迹进行搜集整理,从而对个人言语、思想有更精准的把握和综合分析,对思想上存在偏差的学生能够做到早发现、早纠正,同时也要利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校园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向学生传播有正向导向的信息,增强学生明辨不良信息的洞察力,进而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主动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这个重要节点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高度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和传承,要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学习“四史”结合起来,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四史”学习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新媒体技术打破时空限制,结合AR等先进科技技术重温历史场景,在无形中促使学生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提升大学生的历史感悟,紧密把握“四史”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五、結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必须从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上,认识到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也是确立理想信念的黄金时期,更是规划设计未来、把握成长方向的关键阶段。因此,新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就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政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当前高校大学生在互联网领域的现状及问题,如何将理想信念教育更好融入网络思政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如何更加有效地通过“精准滴灌”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进而帮助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过程中找准着力点,使思政工作与时俱进,更加具有高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01-08)[2021-04-13].http://www.gov.cn/xin
  wen/2020-01/08/content_5467591.htm.
  [2]庞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1(10):116-118.
  [3]李红敏.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2):33-35.
  [4]马利.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探析[J].高教学刊,2016(2):194-195.
  On the Guiding Role of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in the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LIU Qian
  (Student Affairs Departmen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ways of thinking. Therefore, how to integrate the network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etter meet the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cultivation of youth ideals and beliefs in the new era is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grasp the main points, and study how to more effectively carry out ideals and faith education through the way of precise “drip irrigation” education, so as to make it fully play its guiding rol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其他文献
针对某民办高校英语师范专业大二专业必修课程“英语教学法”实施OBE翻转课堂实证研究;再以学习者预期为变量,结合客户满意度理论(ACSI)和技术接受模型理论(TAM),利用结构方程设计的问卷对学生开展调研。结果表明:学习者满意度与课上环节成明显相关关系;翻转课堂满意度与学生高考分数不呈正相关;提升学习者感知价值也是课堂满意度的关键。通过对课程满意度调查,使得任课教师在未来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上,有了更明确的关注点。
[摘 要] 为了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国家在“985”和“211”之后决心建设双一流高校。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主要集中在学术型研究生,随着研究生扩招、行业的发展形势,对专业学位的需求出现逐年增加。围绕地方行业高校如何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在遵循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和规范的前提下,做好不同学科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工作,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不同类型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摘 要] 研究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科研力量,因此研究生课堂教学应以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和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主旨。利用翻转课堂改革传统的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学生通过视频讲座、听播客、电子书等资料完成自主学习,课中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课后通过新形式作业加深和巩固学习内容。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将其运用于研究生课堂教学,能更好地提高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信息获取也更加便利,对课堂教学产生巨大冲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教学的研究热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因整合了网络教学资源,拓宽了教学空间,满足了学习个性化需求,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但混合式教学该如何有效实施,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和操作规范。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要素和特征进行梳理,并在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和
[摘 要]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模式和指导方式直接关系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对国内部分理工科高校的274名硕士研究生开展问卷调查、交流访谈、统计分析,发现实行双导师制培养的研究生,其课题进度、成果产出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单一导师制培养和小组导师制培养的研究生。分析其原因在于:双导师制可综合不同导师的优点,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研究生尽快度过科研适应期,
[摘 要]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扩招人数的逐年扩增,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成为未来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点。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坚持招生改革,以实践育人为核心,构建以学科前沿性和交叉性为特征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化应用”一体的创新研究体系,以资源共享、校企合作为契机,形成“科研项目+校企联合”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新模式。  [
[摘 要] 过去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过于强调培养学生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而忽视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情感因素能够了解情感对于认知的影响,在语言学习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语言教学效果的提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情感因素
分析高职生就业竞争力在家庭学校背景因素上的差异及职业成熟度、职业价值观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以期为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提供借鉴.通过选取上海4所高职院校大一至大三1598名学生,测量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水平,并预测其就业竞争力.结果显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处于中等偏上,在家庭学校背景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成熟度及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家庭学校背景与就业竞争力显著相关,共解释就业竞争力49.3%的变异量.结论:从个人、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提出分层分类帮助高职生明确职业目标、提升职业自主、培养职业信心,引导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
[摘 要]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实验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工作岗位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验实训环节与工业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及环境越来越趋同。以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出发点,在高等职业教育实验实训教学中融入工业企业中的工业心理学因素,建立起融合工业心理学因素的高等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能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工业心理学素养,能使高职毕业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是新文科建设的任务之一,也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课程仍存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师资水平不一;课程内容不够深入,教学方式不够灵活;课程评价不成熟,学生满意度低;价值引导少,德育理念有待强化等现状.在新文科视域下,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强化德育价值引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等方面入手,提出将德育思想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有效路径,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心理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