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间学校深受农民欢迎
高林旭
“今年肯定是大姜的丰收年”,沙河大曲家姜农曲方泉高兴地对笔者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让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田间学校这一新型培训模式,让农民和专家辅导员形成了良性互动,使新技术、老经验能够得到有效结合和统一,形成一套完整的作物综合配套生产技术。沙河大曲家的大姜种植户在该市最早接触了由山东省农广校莱州分校首创的农民田间学校。自5月19日莱州分校教师开启田间学校第一课以来,伴随着活动日的逐渐增多,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意识日渐增强,在浇水、施肥、培土等环节通过与专家辅导员沟通,不断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并且已见成效。大姜覆土采用机械化作业代替人工一次完成:用空中喷灌代替大水漫灌给大姜补充水分,省工省力省钱效果好。
新技术必将带来更好的效益。目前莱州大姜收购价为每公斤10元,姜农们看着这诱人的价格,望着田间生长壮又旺的大姜,感慨着农业技术人员的适时培训与辅导,由衷地笑道:今年的大姜丰收在望。
到目前为止,莱州分校已开启以蔬菜、果树高效作物为主的农民田间学校四所,根据所辅导农作物生育进程,适时开展辅导,确保农业新技术能够在整个生育期内得到及时有效地利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良好愿望。
农民网上寻信息 开辟增收新渠道
侯振宇
笔者走进陵县神头镇李家村的一家农家院,主人李祖奇正忙着在电脑前晃动鼠标搜索最新农业信息。李祖奇告诉笔者:去年他在网上搜索到河北一家玉米收购商玉米收购价格比本地高出5分钱/公斤,立即为其组织了6万公斤货源。去除花销收益近2000元。
近年来,山东陵县农民不再依赖传统的种植模式或老经验种田了,越来越多的像李祖奇一样头脑灵活的农村青年。在农业部门的组织引导下,纷纷报名参加“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在增强科学种田意识和技能的同时,眼光瞄准市场,看着电脑,拿着鼠标,了解种植新技术和粮食行情、市场需求量,有针对性地种植和操作经营。前孙镇有着20多年的甘蓝种植历史,多年来由于品种老化,不仅产量低,而且价格也上不去。为改变这一现状,镇政府会同县农广校培训了一大批蔬菜种植户。他们去年开始试着从网络上寻找“门路”,结果当年就通过网上提供的信息解决了销路,经过考察改换了新品种,试种后亩产由原来的5000斤提高到7000多斤,价格也提升了不少。目前该镇有二十多个村1600多户农民种植优质甘蓝,面积超过4000亩,亩增效益700多元。为使农民共同走上致富路,陵县还根据各乡镇农作物种植规模和产业特色,相继引导农民成立了“种植协会”,并通过各乡镇农技站、县农广分校培训基地组织专家定期下乡举办各类培训班,在传授农业技术知识的同时,鼓励青年农民参加计算机培训,引导网上“淘金”开辟致富路。目前,该县已有18000多户农民可以通过宽带上网。
高林旭
“今年肯定是大姜的丰收年”,沙河大曲家姜农曲方泉高兴地对笔者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让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田间学校这一新型培训模式,让农民和专家辅导员形成了良性互动,使新技术、老经验能够得到有效结合和统一,形成一套完整的作物综合配套生产技术。沙河大曲家的大姜种植户在该市最早接触了由山东省农广校莱州分校首创的农民田间学校。自5月19日莱州分校教师开启田间学校第一课以来,伴随着活动日的逐渐增多,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意识日渐增强,在浇水、施肥、培土等环节通过与专家辅导员沟通,不断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并且已见成效。大姜覆土采用机械化作业代替人工一次完成:用空中喷灌代替大水漫灌给大姜补充水分,省工省力省钱效果好。
新技术必将带来更好的效益。目前莱州大姜收购价为每公斤10元,姜农们看着这诱人的价格,望着田间生长壮又旺的大姜,感慨着农业技术人员的适时培训与辅导,由衷地笑道:今年的大姜丰收在望。
到目前为止,莱州分校已开启以蔬菜、果树高效作物为主的农民田间学校四所,根据所辅导农作物生育进程,适时开展辅导,确保农业新技术能够在整个生育期内得到及时有效地利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良好愿望。
农民网上寻信息 开辟增收新渠道
侯振宇
笔者走进陵县神头镇李家村的一家农家院,主人李祖奇正忙着在电脑前晃动鼠标搜索最新农业信息。李祖奇告诉笔者:去年他在网上搜索到河北一家玉米收购商玉米收购价格比本地高出5分钱/公斤,立即为其组织了6万公斤货源。去除花销收益近2000元。
近年来,山东陵县农民不再依赖传统的种植模式或老经验种田了,越来越多的像李祖奇一样头脑灵活的农村青年。在农业部门的组织引导下,纷纷报名参加“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在增强科学种田意识和技能的同时,眼光瞄准市场,看着电脑,拿着鼠标,了解种植新技术和粮食行情、市场需求量,有针对性地种植和操作经营。前孙镇有着20多年的甘蓝种植历史,多年来由于品种老化,不仅产量低,而且价格也上不去。为改变这一现状,镇政府会同县农广校培训了一大批蔬菜种植户。他们去年开始试着从网络上寻找“门路”,结果当年就通过网上提供的信息解决了销路,经过考察改换了新品种,试种后亩产由原来的5000斤提高到7000多斤,价格也提升了不少。目前该镇有二十多个村1600多户农民种植优质甘蓝,面积超过4000亩,亩增效益700多元。为使农民共同走上致富路,陵县还根据各乡镇农作物种植规模和产业特色,相继引导农民成立了“种植协会”,并通过各乡镇农技站、县农广分校培训基地组织专家定期下乡举办各类培训班,在传授农业技术知识的同时,鼓励青年农民参加计算机培训,引导网上“淘金”开辟致富路。目前,该县已有18000多户农民可以通过宽带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