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迭代技术(ASIR-V)不同级别重建对于低剂量CT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c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一代自适应迭代重建-V(ASIR-V)不同重建级别对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影响及最佳重建级别.方法 选取临床需要进行胸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96例,门静脉期扫描选择能谱序列,图像后处理均采用ASIR-V技术,并设置6个不同重建级别(0%、20%、40%、60%、80%、100%).测量肝脏、脾脏、肾脏、竖脊肌及脂肪的CT和SD值并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噪声(SD);图像质量按1~5分予以主观评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客观评价:肝脏、脾脏、肾脏实质不同重建级别的CNR、SNR及S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重建级别的增加,图像SNR、CNR值逐渐增大,噪声SD逐渐降低,图像质量提高;2)主观评价:ASIR-V 0%、100%重建的图像质量最差,60% ~ 80%范围图像质量评分最高;40%和100%、60%和8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主客观评价,设置ASIR-V重建级别能够不同程度优化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过度迭代图像蜡样质感较严重,组织对比明显降低,细节显示不清,其中以60%~ 80%范围重建级别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比股动脉(CFA)入路探讨经桡动脉(RA)入路行TACE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 376例行TACE手术患者,采取CFA入路、右侧RA入路、左侧RA入路的例数依次为238例、88例、50例,就手术时间、手术与穿刺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发生并发症状况、病例选择倾向,对3组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在手术与穿刺成功率方面,两侧RA组皆未表现出明显不同(P>0.05),但在这2项指标上,相较CFA组,两侧RA组皆表现为显著偏低(P<0.05).在手术时间与X线透视时间上相较左侧RA组与CFA组,右侧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F-TAVR)和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TAVR)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及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共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成TF-TAVR组100例和TA-TAVR组98例,术后经CT检查评定有无并发症发生,对比TF-TAVR组、TA-TAVR组患者的CT影像学参数和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两组(左冠状动脉,LM)至主动脉瓣环距离、窦直径、窦管交界直径、左心房大小及升主动脉钙化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CT征象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7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高分辨率CT、肿瘤标志物检查及病理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39例,良性结节组31例,对比两组CT征象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结果 良性组与恶性组年龄、结节直径、性别等基础临床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典型结节并深分叶、胸膜凹陷、短细毛刺、多囊性亮影、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棘状突起检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分析68例气管憩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68例共发现气管憩室82个,其中59例为单发,9例为多发(≥2个),单发占86.76%,多发占13.24%,多发气管憩室中5例为2个憩室,3例为3个憩室,1例为4个憩室;本组气管憩室大小不等,其中最大直径44.00 mm,最小直径1.50 mm,平均直径为26(23~35) mm.82个气管憩室形状多样,圆形或类圆形(囊腔样)为62个,气泡样10个,烧瓶样6个,凹槽样2个,三角样2个;MSCT
目的 探讨Aries乳腺超声诊断装置在乳腺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常规手持式超声(handheld ultrasound,HHUS)和Aries乳腺超声诊断装置对119例志愿者进行乳腺筛查,记录乳腺结节的位置、数量、大小、回声、边界、形态等,比较两种方法检查乳腺病灶的大小、回声、边界、形态的一致性.结果 在HHUS可见乳腺病灶中,Aries检查的病灶检出率为87.27%.两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病灶的回声、边界、形态的Kappa值分别为0.862、0.845、0.752(P<0.001).两种检查方法对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 (HRCT)肺小血管面积与肺截面积比值(%CS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小气道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入院的连续性COPD患者105例,同时纳入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对照组100例.所有纳入者均接受胸部HRCT扫描及肺功能检查.分析所有纳入者的主要小气道肺功能指标(MMEF%、MEF50.00%及MEF25.00%)及脉冲震荡指标IOS(Z5、R5、R20、Fres、X5).采用Image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分析基于HRCT的%CSA参数,包括肺小血管截面积<5
患者女,51岁.因发现腹膜后巨大肿块1+月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背部胀痛感,呈持续性,余无不适.专科检查:左肾区可触及一大小约8 cm×7 cm肿块,双肾区无叩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膀胱区不充盈,无压痛.rn腹部CT表现:腹膜后见肿块状密度增高影,大小约9.5 cm×7.4 cm,边界较清,形态不规则,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推挤左肾动脉向上移位,肠系膜下动脉及其部分分支、左肾静脉穿行其中,左结肠动脉紧贴病灶边缘走行,局部可见弧形压迹.左侧肾窦受压,左肾盂轻度扩张积水.左输尿管起始段见结节状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40 mA)数字化导航技术在肺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肺结节穿刺活检的精准性和安全性,降低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肺结节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MSCT扫描(120 kV,120 mA),CT常规横断面徒手穿刺活检;实验组使用低剂量CT数字化导航技术进行扫描(120 kV,40 mA),层厚1 mm,间隔1 mm,重建参数B30f medium smooth,纵隔窗进行薄层三维重建,获取定位坐标后,采用三维数字化导航技术穿刺活检.记录两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9年5月我院术前行MRI扫描并行根治性手术的57例胃腺癌患者,测量并记录肿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包括最大值(ADC-max)、平均值(ADCmean)和最小值(ADCmin).根据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转移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转移组间ADC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ADC值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效能,并确定最佳阈值.运用Logi
目的 探讨CT窗宽技术对腹部原发性大网膜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并分析22例临床确诊为腹部原发性大网膜梗死患者的腹部CT资料,固定窗位为50 HU,分别使用窗宽135 HU、250 HU(腹部)、350 HU(纵隔)、500 HU分析比较病变检出率.结果 窗宽为135 HU、250 HU(腹部)、350 HU(纵隔)、500 HU对腹部网膜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13.64%(3例)、63.64%(14例)、100%(22例)、100%(22例),但是500 HU对腹部肠管及实质脏器显示较350 HU差.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