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GRAY LENS OF THE INVESTIGATOR
调查者的灰镜头
自由就是独立。我是一个调查者,“独立”意味着不得不遇到一些危险,但玩命才能出成果。
——卢广
卢广
独立摄影师
采访时间:3月19日
采访形式:电话采访
2月13日,卢广的作品《污染与发展》获得了荷赛长期项目奖项,这不是我第一次在网络上看到卢广获奖的信息了,这些年,每每有他的作品发布出来,总叫人触目惊心。《污染与发展》是他自2005年开始的项目,持续了整整10年。奖项公布之时也恰逢柴静的《穹顶之下》在网络上的讨论纷纷扬扬,而卢广的这组作品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环境问题远不止雾霾这么简单。
卢广是国内著名的独立摄影师,但说起著名也可能只是在摄影这个小圈子里。他的作品大多反应了社会热点,或者甚至可以说是包括了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吸毒、艾滋病、环境污染等。卢广家在北京,但多年来,他的身影却不常出现在家里。预约采访时,家人告知我,他仍在外拍摄,并不确定何时回来。电话里卢广声音略带疲惫,但还是耐心地接受了这个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作为一个“民间摄影师”,卢广凭一人之力行走江湖。他告诉我,自2001年正式开始以独立身份拍摄作品以来,自己已经拍摄了将近20年,每一次都是一场冒险。在他看来,要“独立”就意味着不得不遇到一些危险,但“玩命才能出成果”。“跟在单位上班的记者不同,我是以个人身份去拍纪实的,想拍什么就拍什么,自由就是独立,这是我的优势。”
独立摄影这条路,卢广走得艰辛却“问心无愧”。在摄影圈子里,他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因为特立独行,伴随一路荣誉,“揭丑”、“真实性”等质疑也一直如影随行,但他的心里一直埋着一颗个人英雄主义的种子,“大家都太容易接受正面的东西了,但不好的问题总要有人提出来。”所以,他用那些强烈的影像,将触目惊心的事实摆在人们眼前,发人深省。
事实上,卢广早期的作品并未有如此深刻的“社会”烙印,在没有 “独立”前,卢广仅仅是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在家乡经营者自己的照相馆。但2001年10月,拍摄艾滋病村成为了他摄影之路的一个转折点。“我一天去20多户家庭,从未感受过中国艾滋病村能存在如此多严重的问题。很多老人跪倒我面前求我救救他的孩子。不光政府,连亲戚也不会去帮他们,邻居之间也没有交流,他们非常孤单。我回家就睡不着觉,给朋友打电话,我说我从来没有碰到这么大的灾难,20多年了,我才发现我要做的不是爱好式的摄影,我要用我的镜头去揭示出来这些问题,要让大家来帮助他们。”《艾滋病村》这组作品是国内对于艾滋病无良策现状的真实写照,卢广挖掘了远比镜头下呈现的内容更具体的、生动的残酷现实,记录了这些人的痛苦与不幸。
在观察卢广的作品时,我们能发现他与被摄者关系并不如一般记者拍摄时那般冰冷隔离。在卢广看来,虽然被冠以“独立摄影师”的称号,但他觉得自己更接近于调查者。“我不是新闻记者。记者要很客观,尽量不投入主观观点,把现场拍下来就完了。我会在那待着,采访很多人,多次地去,把事件弄清楚,也有自己明晰的立场,表扬或是批评。”他用尽方法熟悉拍摄对象,与之交谈,或伸出援手,长时间待在他们身边,以此捕捉富有表现力的瞬间。当然,这些方法饱受业界质疑,但谈起自己的工作方式,卢广并不多加辩解,在他看来,既然要保证创作和自身的“独立性”,就没必要受制于太多外界的声音。
这些年来,卢广一直单枪匹马地活跃在中国的边缘地区。体制外的身份是人们在谈论卢广时最容易提及的一个方面,正因为“独立”,他可以深入到社会热点事件的第一线,更容易接近真相。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他将要面临层出不穷的阻力:被摄者的不信任、利益相关者的威胁、拍摄地点的危险……“最早去艾滋病村,村里人都对我充满敌意,甚至要砸我的相机”,“还有一次去河北拍钢铁厂,几次被抓住,跑出来时我从一个斜坡往下跳,一脚踩空就滚下去了,手脱臼了4个月还没好彻底。”卢广说,这些危险一年至少会碰到三四次,好在这么多年拍摄下来,他也掌握了一些技巧。“我得保护我自己,没了生命还谈什么拍摄,谈什么提出问题,但我最怕相机被抢,相机是我的生命。”
除了艾滋病村,卢广的“污染”作品屡屡成为摄影界的中心话题。卢广在谈及自己这些年的独立之路时表示,自从“独立”出来创作以后,他发现能够得到不少“真正有实际作用”的反馈,比如拿一些国际大奖就能让更多人关注到他提出的问题,甚至得到解决。这也是他坚持独立拍摄多年来最重要的动力所在。
从2005年开始,卢广用了10年时间,调查拍摄中国污染问题,长江、珠江、淮河、海河……刚开始他也没有计划,但10年过去了,竟然也呈现出了一个对中国污染的全面调查。2009年10月,卢广又扛起相机追踪污染来源,镜头下,被污染的长江河段漂浮着一块块厚重的黄色污渍,像是龟裂的黄土地;在环境重度污染区,天生残缺的孩子们迷茫无辜地看着给他们带来痛苦的世界,这就是当年卢广获得尤金·史密斯(Eugene Smith)人道主义摄影奖的作品《关注中国污染》。多年来,卢广没少获得这些让职业摄影记者分外眼红的国际摄影奖项,但这些奖项带给卢广的不止是名声那么简单。“早期想通过参赛拿奖证明自己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后来艾滋病村的事让我彻底改变。如果我把照片公布在网上,可能大家就只是看看而已,但因为得奖,就有更多人关注和重视这个问题了”《艾滋病村》和《关注中国污染》的获奖都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注意,不仅政府开始调查和治理,社会上也有许多热心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卢广说:“得到荷赛奖以后,我拍过的一些地方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那时我才意识到摄影真的能够改变并且帮助一些人。”
当然,得奖的益处不止表面这些,作为一名专门拍摄“中国真实面貌”的独立摄影师,卢广的作品常被冠以“灰镜头”的名号,“这些题材很敏感,除非获奖,才能证明‘安全’,才可以发表,从而让作品产生社会影响力。”这几乎是所有特立独行,想要站出来发声的人的共同选择。而跟卢广一样的独立摄影师所面临的抉择,不在于独立精神是否就代表冒险犯难,也不在于体制内外,而在于一个拍摄者是否有勇气和良知来面对现实,并且真实记录下它。
“作为摄影师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记录这些社会问题,客观地看待,主观地做出选择。不好的事情没必要隐瞒着放置不管,我不是为了揭社会的丑,而是希望真的有人站出来关注问题。”访谈结束时,卢广补充道,有时候并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职业摄影师,更谈不上独立。在卢广看来,他只是一个调查者,带着自己的相机,奔赴一个接一个值得他冒险的“前线”。
调查者的灰镜头
自由就是独立。我是一个调查者,“独立”意味着不得不遇到一些危险,但玩命才能出成果。
——卢广
卢广
独立摄影师
采访时间:3月19日
采访形式:电话采访
2月13日,卢广的作品《污染与发展》获得了荷赛长期项目奖项,这不是我第一次在网络上看到卢广获奖的信息了,这些年,每每有他的作品发布出来,总叫人触目惊心。《污染与发展》是他自2005年开始的项目,持续了整整10年。奖项公布之时也恰逢柴静的《穹顶之下》在网络上的讨论纷纷扬扬,而卢广的这组作品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环境问题远不止雾霾这么简单。
卢广是国内著名的独立摄影师,但说起著名也可能只是在摄影这个小圈子里。他的作品大多反应了社会热点,或者甚至可以说是包括了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吸毒、艾滋病、环境污染等。卢广家在北京,但多年来,他的身影却不常出现在家里。预约采访时,家人告知我,他仍在外拍摄,并不确定何时回来。电话里卢广声音略带疲惫,但还是耐心地接受了这个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作为一个“民间摄影师”,卢广凭一人之力行走江湖。他告诉我,自2001年正式开始以独立身份拍摄作品以来,自己已经拍摄了将近20年,每一次都是一场冒险。在他看来,要“独立”就意味着不得不遇到一些危险,但“玩命才能出成果”。“跟在单位上班的记者不同,我是以个人身份去拍纪实的,想拍什么就拍什么,自由就是独立,这是我的优势。”
独立摄影这条路,卢广走得艰辛却“问心无愧”。在摄影圈子里,他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因为特立独行,伴随一路荣誉,“揭丑”、“真实性”等质疑也一直如影随行,但他的心里一直埋着一颗个人英雄主义的种子,“大家都太容易接受正面的东西了,但不好的问题总要有人提出来。”所以,他用那些强烈的影像,将触目惊心的事实摆在人们眼前,发人深省。
事实上,卢广早期的作品并未有如此深刻的“社会”烙印,在没有 “独立”前,卢广仅仅是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在家乡经营者自己的照相馆。但2001年10月,拍摄艾滋病村成为了他摄影之路的一个转折点。“我一天去20多户家庭,从未感受过中国艾滋病村能存在如此多严重的问题。很多老人跪倒我面前求我救救他的孩子。不光政府,连亲戚也不会去帮他们,邻居之间也没有交流,他们非常孤单。我回家就睡不着觉,给朋友打电话,我说我从来没有碰到这么大的灾难,20多年了,我才发现我要做的不是爱好式的摄影,我要用我的镜头去揭示出来这些问题,要让大家来帮助他们。”《艾滋病村》这组作品是国内对于艾滋病无良策现状的真实写照,卢广挖掘了远比镜头下呈现的内容更具体的、生动的残酷现实,记录了这些人的痛苦与不幸。
在观察卢广的作品时,我们能发现他与被摄者关系并不如一般记者拍摄时那般冰冷隔离。在卢广看来,虽然被冠以“独立摄影师”的称号,但他觉得自己更接近于调查者。“我不是新闻记者。记者要很客观,尽量不投入主观观点,把现场拍下来就完了。我会在那待着,采访很多人,多次地去,把事件弄清楚,也有自己明晰的立场,表扬或是批评。”他用尽方法熟悉拍摄对象,与之交谈,或伸出援手,长时间待在他们身边,以此捕捉富有表现力的瞬间。当然,这些方法饱受业界质疑,但谈起自己的工作方式,卢广并不多加辩解,在他看来,既然要保证创作和自身的“独立性”,就没必要受制于太多外界的声音。
这些年来,卢广一直单枪匹马地活跃在中国的边缘地区。体制外的身份是人们在谈论卢广时最容易提及的一个方面,正因为“独立”,他可以深入到社会热点事件的第一线,更容易接近真相。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他将要面临层出不穷的阻力:被摄者的不信任、利益相关者的威胁、拍摄地点的危险……“最早去艾滋病村,村里人都对我充满敌意,甚至要砸我的相机”,“还有一次去河北拍钢铁厂,几次被抓住,跑出来时我从一个斜坡往下跳,一脚踩空就滚下去了,手脱臼了4个月还没好彻底。”卢广说,这些危险一年至少会碰到三四次,好在这么多年拍摄下来,他也掌握了一些技巧。“我得保护我自己,没了生命还谈什么拍摄,谈什么提出问题,但我最怕相机被抢,相机是我的生命。”
除了艾滋病村,卢广的“污染”作品屡屡成为摄影界的中心话题。卢广在谈及自己这些年的独立之路时表示,自从“独立”出来创作以后,他发现能够得到不少“真正有实际作用”的反馈,比如拿一些国际大奖就能让更多人关注到他提出的问题,甚至得到解决。这也是他坚持独立拍摄多年来最重要的动力所在。
从2005年开始,卢广用了10年时间,调查拍摄中国污染问题,长江、珠江、淮河、海河……刚开始他也没有计划,但10年过去了,竟然也呈现出了一个对中国污染的全面调查。2009年10月,卢广又扛起相机追踪污染来源,镜头下,被污染的长江河段漂浮着一块块厚重的黄色污渍,像是龟裂的黄土地;在环境重度污染区,天生残缺的孩子们迷茫无辜地看着给他们带来痛苦的世界,这就是当年卢广获得尤金·史密斯(Eugene Smith)人道主义摄影奖的作品《关注中国污染》。多年来,卢广没少获得这些让职业摄影记者分外眼红的国际摄影奖项,但这些奖项带给卢广的不止是名声那么简单。“早期想通过参赛拿奖证明自己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后来艾滋病村的事让我彻底改变。如果我把照片公布在网上,可能大家就只是看看而已,但因为得奖,就有更多人关注和重视这个问题了”《艾滋病村》和《关注中国污染》的获奖都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注意,不仅政府开始调查和治理,社会上也有许多热心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卢广说:“得到荷赛奖以后,我拍过的一些地方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那时我才意识到摄影真的能够改变并且帮助一些人。”
当然,得奖的益处不止表面这些,作为一名专门拍摄“中国真实面貌”的独立摄影师,卢广的作品常被冠以“灰镜头”的名号,“这些题材很敏感,除非获奖,才能证明‘安全’,才可以发表,从而让作品产生社会影响力。”这几乎是所有特立独行,想要站出来发声的人的共同选择。而跟卢广一样的独立摄影师所面临的抉择,不在于独立精神是否就代表冒险犯难,也不在于体制内外,而在于一个拍摄者是否有勇气和良知来面对现实,并且真实记录下它。
“作为摄影师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记录这些社会问题,客观地看待,主观地做出选择。不好的事情没必要隐瞒着放置不管,我不是为了揭社会的丑,而是希望真的有人站出来关注问题。”访谈结束时,卢广补充道,有时候并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职业摄影师,更谈不上独立。在卢广看来,他只是一个调查者,带着自己的相机,奔赴一个接一个值得他冒险的“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