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1986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最大的收获与快乐,莫过于桃李满天下。对于一名学生而言,“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其师”,饮水思源,学成念师,师恩难忘,也是尊师重道的應有之义。其实,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是相互成全的。成全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多向的。教育不仅仅是成全学生,成全教师,成全家长,成全校长,成全学校,也是学生、教师、家长、校长、学校之间的相互成全。
  一
  人们常常将教师比喻为“辛勤的园丁”“燃烧的蜡烛”“春蚕”“孺子牛”“人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更是高度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对于教师这种行业来说,奉献,自古以来就成为了教师的天职。
  科教兴国,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毋庸讳言,教师的综合素养与教育的发达程度,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国民的文明素养,决定了她是否在国际上受尊重、被敬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由此可见,国民素质的提高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紧密相联的。
  古语有云:名师出高徒。大凡名师,总会有一些得意弟子,将老师的事业与声名发扬光大,比如说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孟子与他的弟子们,鬼谷子与他的四大高足,黄石公与张良,曾国藩与李鸿章……国外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古希腊时期并称“希腊三贤”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全都名声显赫,他们在学术上一脉相承,思想观念影响了人类数千年。
  老师的学说能够流传后世,泽及后人,离不开学生的大力宣传。其实,老师教出了优秀的弟子学生,而反过来,杰出的弟子学生,也同样成就了老师,将老师的声名进一步提升。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固然离不开各位统治者的造神运动,但首倡者却是孔子的那些高徒们。尽管孔子生前反对弟子们将他圣化、神化,弟子们却乐此不疲,他们视孔子为天人、圣人。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开始取得统治地位,并影响了其后两千年多年的历史。
  二
  美国教育学家伊莱恩·皮尔·科汉与鲁斯·斯特劳斯·盖纳通力合作撰写的《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中,曾提到过:“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它的原意是陶工在制作陶壶的时候不仅造就了壶,也造就了自己的技能。
  其实,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到底是老师成就了学生,还是学生成就了老师?经常会有人对此辩论,众说纷纭。其实,好学生成就好老师,好老师成就好学生,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好的教育是师生相得益彰。
  当然,做一名好学生,并不意味着要成为一名乖学生,亦步亦趋地遵从老师的学说,不敢有任何逾越,遑论背叛。若果真如此,这种学术思想势必会逐渐趋于僵化腐朽,必将遭到淘汰,为新的更有活力的其他学术思想所取代。春秋战国之所以成为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就在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学术思想流派彼此诘难,相互争雄,共同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昌盛,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韩非子·显学》上有云:“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事实上,不仅仅是儒家与墨家,任何学术思想,包括宗教流派,在传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过这种问题。胡适的弟子,著名传记作家唐德刚曾经说过:“儒分为八,墨别为三;佛有十宗,回有两派,耶有百种,马有千家。”其实,孔子、墨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马克思这些开宗立派的思想家、哲学家或宗教家,在他们死后对其思想的解读无数、宗派林立。
  西方文学鉴赏里面有句非常著名的话:“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尚且有如此之多的看法,更何况一种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与宗教体系呢?
  亚里士多德追随恩师柏拉图达20年之久,与柏拉图之间属于亦师亦友的关系,也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尽管如此,亚里士多德对于老师的错误与缺点,却非常勇敢、坚决、毫不留情地予以批评。自然,不少人指责他背叛师门,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博尔赫斯在《德意志安魂曲》中说:“据说人们生下来不是亚里士多德式,便是柏拉图式。这等于说,任何抽象性质的争辩都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论争的一个片断。”
  柏拉图的伟大,并不会因为嫡传弟子亚里士多德的批判而黯然失色。况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样也是为人师者的一种莫大荣幸。因为,学生也是老师的作品与价值的体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一名伟大的老师,都会造就一批批的栋梁之材。同样,每一名成功学生的背后,也都有一位或几位伟大的老师。
  [作者通联:湖北孝感航天高级中学高三(1)班]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沉重的任务,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拥有的一定的语文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先天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到高中阶段的时候,不同的学生之间,基础已经拉开的差距。对于班上形色各异的,基础水平不同甚至大相径庭的学生,教学的老师要如何做到使教学发挥尽可能大的效益,最主要的就是拥有一套合理的高效的教学策略。其中,合作学习,开展学习组织的这一方式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推崇,而从丰富的教学实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一体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同时,大部分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上也对学生进行着相关的软件学习和操作指导,学生对于多媒体一体机的使用变得不再陌生。因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和鲜明性的特点,所以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促使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尝试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开展教学。  一、多媒体一体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有一种说理方式很讨人喜欢——既能让说理的人入题很方便、展开很容易,又能让阅读者(聆听者)觉得有意思、能接受,这种说理方式就是叙事说理。叙事说理是"一事一议"的升级版,二者
《先秦诸子选读》是一本重要的选修教材,它对于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教授《先秦諸子选读》却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与挑战。笔者结合先后四轮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将教学中的点滴感悟及做法列述如下:  一、引导学生亲近诸子,消除对经典的隔膜  先秦诸子散文时代久远,深奥难懂,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因此,在进入课程学习前,我先播放了易中天教授的《我读先秦诸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赋予了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习以新的模式和策略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无疑要把握信息时代的新特点,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开放、多样、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里面,情感教育屡次得到强调,它指出了语文教育需要具有情感培养功能,语文课程需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诉求,尤其是使学生得到审美能力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育理论也注意到了文学名著同人类思想进步的关系。从这两方面讲,带领学生进行文学名著作品的分析与鉴赏,将有助于从情感层面满足学生对人生理想目标的追求,使之走向审美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教学采用以“模块”为基本单元的教学方式,以特定的某一主题为模块组织的核心,通过特定主题进行高中语文的独立的“学习单元”教学,它涵盖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各个模块处于相互独立的综合性特点,这就使高中语文模块化教学显现出更为灵活、开放的状态。然而,在高中语文的模块化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常见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不断探索适宜于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高中语文模块化
高效的课堂就是要围绕“教好教会,学好学会”的核心理念,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性课堂。简言之,高效课堂就是追求效果、效益、有序的教学,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构建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要环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向其他学校教师的学习,我觉得高效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情景(境)导
评讲课绝不是在学生做过一遍的基础上,师生将其内容重复推演一遍。在"关键能力""为学而教"越来越成为教学共识的背景下,如何让高三阅读评讲课这一常态课型发挥其最大教学效益,笔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读书方法。《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以意逆志”,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也是一种理解诗的方法。“以意逆志”,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我们常常借助“以意逆志”的方法鉴赏诗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其实,我们何尝不可以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