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提升职业院校教学质量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oft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本质的体现,它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本文阐述了通过校企合作的几点做法: 调整传统教学体系、应用多种办学形式、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探究职业院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 教学体系 办学形式 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而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实现与市场接轨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在生产和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熟悉生产情况,了解企业文化,掌握生产工艺技能,获得适应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院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合作办学规模和形式,探索校企合作教育新思路,使校企联合办学与促进职业学校发展形成互动关系,实现院校和企业互助共赢的良性环境。
  1 调整传统教学体系,加强校企专业对接
  1.1 构建“校企结合”的课程体系
  1.1.1 专业的设置 学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开展职业岗位要求与能力分析,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动调整专业设置,使学校的专业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吻合,力求做到“设置一个专业,培养一类人才”。
  1.1.2 理论课 学校要根据已定生产进度计划对实施性教学计划中课程的授课顺序进行微调,授课教师的授课计划、实际授课内容以及章节顺序与生产进度紧密联系,将学期小型化、多元化,化整为块,利用不同专业生产过程的特点将一门课分成一个个小型项目来开展教学。
  1.1.3 实训课 学校要对校外实训基地拟生产、已生产进度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调整实施性教学计划,使每一门核心课程中的核心内容都与一个执行层岗位相结合,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企业见习与顶岗实训的有机融合,从而达到职业教育的本质-接轨标准,对应岗位,实现实习预顶岗,就业即顶岗的高职培养目标。
  1.2 开发“校企合作”的职业教材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材主要借用本科教材或沿用专科教材和中专教材,其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实践性内容严重不足,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现行教材版本偏老、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与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吸收来自生产管理第一线的业务骨干、管理精英加入编写队伍,按照能力本位要求与实际生产运行层结合,按照工作过程、职业岗位所需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新技术、新规范方面的调整和增删,确定以实际生产需求知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社会执业资格标准内容为基本教学内容的课程整合改革思路来撰写校本教材,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2 应用多种办学形式,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2.1 工学结合 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类:一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和日本的“产学合作”;二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如美国的“合作教育”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模式。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模式,与企业实施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三学期,学生在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第二、四、五学期,由学校实施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理论等方面的教育;第六学期再到企业进行毕业实践。这种模式由两批学生交替参与,企业的岗位完全以学生为主运作,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计划以企业为主制定,充分体现了企业(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使学校教育紧贴企业需要,真正做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
  2.2 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为导向为方法,把企业项目与任务与专业密切联系,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项目化教学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其教学目标是综合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教学内容是把企业项目与任务与专业密切联系;其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性、师生互动性与成果应用性紧密结合。通过项目化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学院发展,还有利于企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
  2.3 半工半读 半工半读是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即由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的培养任务,并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另一部分时间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学习和锻炼职业技能,实现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的有机结合。在实施半工半读模式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应该建立有关的管理制度,签订相应的合同和协议,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职责与权利,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2.4 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职业院校针对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进行合作,在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方式在实施推广过程中尽管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但这种方式可以促使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学习成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与客观要求。
  3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职校教学质量
  实行校企合作,需要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职业学校的教师,除了应具有较完备的知识外,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既能动口讲解理论知识,也要能动手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因此,学校需要和企业联手,规范教师到企业培训和学习的管理,同时还要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第一,学校要与企业共同成立一个“双师型”培养的管理机构,有计划、分层次、分批次地对学校教师进行培养。
  第二,专业教师要深入到企业第一线,采取顶岗作业、工作实践、合作开发、调查研究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积极参与项目的实践与研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文化课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要定期到企業进行考察、调研,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革新。
  第四,企业也要根据教学管理的需要派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培训教师和指导教师。这样,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使“双师”培养进入良性循环,收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校企合作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虽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才储备,也给职业学校办学带来新的机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我们一定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学管理机制,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走出一条成功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宝忠,姜庆华.论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具专业校企合作实践[J].中国职业教育,2006,(32).
  [2]刘晓勤.校企合作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Z].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阳丹.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实现职业教育的真正“对接[J].中国校园导刊,2011,(2).
其他文献
不走访,看不到村民的困难;不走访,解决不了村民的需求。自从到村里工作以来,我挨个走访村民。记得有一次到村民王春阳家里走访,他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跟我说:“能不能帮我找一个钱多
2014年,山西省方山县各乡镇着眼于换届选举现实需要,拓宽选人视野,改进选人方式,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每村在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优秀人才、种植
2014年10月10日晚,同去参加河北省大午集团三十周年度典的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本刊特约撰稿人朱启臻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主任、本社社长籍增顺相
秦玥飞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是湖南省衡山县贺家山村的大学生村官.2011年8月,刚到村时,他发现村民抱怨最多的是水渠不畅,可村里没钱维修.他找来锄头挖淤泥,忙活了一下午,整理
期刊
为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解决村干部报酬偏低的问题。近期,天长市研究通过调整村干部待遇的具体方案,全面提高村干部待遇。村干正职年报酬由16850元
2007年,我作了人生的又一次重要抉择—一当大学生村官.我的随身"家当"很明了:——熟悉现代农业公司的管理流程;——掌握基地、车间所有生产流程;——熟悉全国的蔬菜水果市场,
期刊
目的:随着污水处理行业中SBR工艺的广泛运用,对该工艺的运行管理进行分析,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方法:对该工艺的特点、重点控制环节、实际操作和常见问题进行技术指引,为实际运行提
山西省古交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提前谋划,农村两委换届前的准备工作凸显“四抓”特色。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建设活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准确性与土工试验数据息息相关,而加强土工试验质量管理是确保土工试验数据准确性的前提,因而,着重对土工试验质量进行综合控制十分必要。本文试着从土工试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即土工试验人员的素质、土工试验的设备以及室内环境条件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土工试验质量管理加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岩土勘察土工试验质量探讨  当前,市场经济高度开放,许多改革
【正】 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部大型汉语辞书《汉语大词典》,在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五省、市的党委和教育、出版部门的领导下,参加编纂工作的几百位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