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设计发展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nsu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众多的城市开始认识到城市形象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与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就赣州而言,如何深入发展宋城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是当前城市形象建设发展的主要思路之一。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形象 城市建设
  
  美国著名城市学家伊里尔·沙里宁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的确,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最终动力因。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之下生成的,具有个性的城市特色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归属感、认同感,提升城市的品味和知名度,产生强烈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1]
  一、赣州的地域文化特点
  在当今城市建设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就赣州而言。如何深入发展宋城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是当前城市形象建设发展的主要思路之一。
  1、赣州概况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简称赣南,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赣州市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古城和名城,还是一座山川秀丽、景色宜人的山城与江城,自然景观独具山水意境,人文景观内涵丰富。千年宋城、客家文化、革命圣地都是其独有的地域文化口牌。
  2、赣州文化源远流长
  (1)红色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赣州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五次反“围剿”主战场,人民共和国摇篮瑞金,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端“寻乌调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毛泽东脍炙人口的诗词“风景这边独好”, 南方红军3年游击战争时期陈毅的“梅岭三章”等等,特别是瑞金“红井”享誉海内外。赣州红色文化所倡导的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乐观主义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对于建设城市特色、城市风格、城市气派的城市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2)底蕴深厚的宋代赣州文化
  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居于当时世界文明的最前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宋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宋城赣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自唐代开元四年,赣州便成为“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江湖枢纽,岭桥咽喉”之地。宋代赣州瓷器、冶铸、造船、土木建筑、建材、酿造、制茶、柑橘、纺织都得到兴盛繁荣,当时的宋代虔州已经成为全国三十座大城市之一。中国八景文化发祥地的八境台、江南最大的石窟寺通天岩、因辛弃疾一首《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而闻名的郁孤台、全国唯一的宋代砖城墙、堪称古代城市建设史上奇迹的福寿沟、洋溢着宋代人文气息的古浮桥、江西规模最大的文庙、我国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古慈云塔等,错落有致的分布在赣州旧城区3平方公里的土地周围,凭借其起核心主导作用的宋文化遗产为特色的人文景观,赣州赢得了“宋城博物馆”的美誉,成为江西仅有的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3)丰富的客家文化
  赣州文化底蕴丰厚,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赣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物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全市95%以上为客家人,与闽、粤、港、澳、台有独特的亲缘、人缘、地缘关系。
  城市的历史以及长期发展形成的文化条件对城市形象有着深刻的影响,从本质上说,历史文化发展决定了城市形象特色的发展方向。[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众多的城市开始认识到城市形象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与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增强城市的交流性、世界性、竞争性,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城市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挖掘、升华具有民族性、地方性、个性化的城市文化,进行城市形象设计,就成为当前赣州城市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以地域文化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文化遗迹,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起点,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基础,有历史的遗存才会让人感受到城市的风格及其真正的文化价值,使城市特色得到升华,没有历史的城市是空虚的、单薄的。[3]宋城文化、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是历史留给赣州最丰厚的遗产。
  1、奋力推进红色文化大发展
  赣州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和人口大市,红色文化市场需求大、开发潜力大,红色文化需求总量呈大幅增长态势。近年来,中央、省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红色文化发展的政策,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赣州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全市红色文化发展进行了规划。如:赣州各市县高度重视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料的保护;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内涵、地位和歷史等的研究和发掘,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不断推进红色文化与红色经济的良好互动。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红色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持续动力。但红色文化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红色文化推广的深度和力度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于深入。首先,加快红色文化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着力优化红色文化资源配置,着力提高红色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组建区域性红色文化企业集团,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集群;其次,建立多元化的红色文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实行市场化动作。积极发展文化经纪人和各类文化中介组织,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借助社会力量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再次,大力培育成熟、完善、活跃的红色文化市场,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品市场,重点培育以革命圣地、领袖人物、革命文物等为主题的纪念品和工艺品市场,创新红色文化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红色文化市场需求;第四,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区域性红色文化中心,强力推行品牌发展战略,提升赣州红色文化的知名度。继续深化与周边红色文化区域的合作,通过整合资源、综合开发、整体包装,向全国推出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打造跨地区、无障碍的区域红色文化经济圈。〔4〕
  2、加快宋城文化的推广、提升宋城文化的精神
  宋代形成的以阳街、阴街、横街、长街、健街和斜街6条大街为骨架的城市道路系统,仍然是今天赣州的主要交通干道,凭借其核心主导作用的宋文化遗产为特色的人文景观,赣州赢得了“宋城博物馆”的美誉。上世纪90年代宋城文化节及2004年世客会之后,政府投入不少,宋城文化硬件强化不小,使赣州宋城文化斐然成章,斐声海内外。但总体来说,与国内其他具有宋城内容的城市,如杭州、开封相比,赣州的宋城文化呈现一种一般水平的旅游运作模式,缺乏宏大的市场机制与旅游运作,宋城文化的潜能还有待于深入挖掘,对文化景观的文化价值还有待于深入开发。首先,在打造“江南宋城”文化品牌方面,要搞好宋城文化整体规划,举办庙会,民俗文化节,民间杂艺表演,大型影视表演以及大型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性、参与性强的大型节庆活动,制造相关的大型城市文化事件,让群众感受到多姿多彩的宋城文化魅力;另外,在实现宋城经济化方面,可以改变观念,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从静态景观到动态景色,在各种宣传推介的同时,可依照宋城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成立宋城文化集团。营造浓厚的宣传商贸氛围,形成精彩的旅游线路,以大项目带动演艺、手工艺品等各种分项目,让宋城景观“动”起来,不断拉动宋城文化产业链条的跨越升级。真正使宋城文化这个品牌代代生发韵味,闪烁光环。
  3、发挥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弘扬客家人文精神
  赣南客家人在开发与建设赣南的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为更好的展示客家风土人情,让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世代相传,发扬光大。首先,要把客家文化与代表人物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宣扬文天祥、洪秀全、孙中山、叶剑英等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勇于开拓、具有较强革命精神的代表人物;通过客家建筑文化、赣南采茶戏、客家山歌、赣州风水文化、民风、民俗、民谚、饮食等打造丰富的客家文化;另外,把广博的客家文化、独特的地方风情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建设、优化客家宗祠、太极广场、杨公祠、艺术长廊、客家博物馆、风情街等客家文化城的周边环境;让世界各地客家乡贤乡亲,在赣州可以随时体验和满足客家历史、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民情,可以随处听到客家乡音、采茶戏曲和优美的客家山歌,可以随处品尝到风格各异的客家菜肴和风味小吃,可以看到客家古村、典型的客家方围、圆围,还可以游览客家文化与客家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客家文化城和客家风情园。让赣南客家文化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永远为世人所瞩目。
  如果说城市延续了文化,那么反过来,文化又再创造着城市,正是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的宋城文化与自然体系的客家文化等丰富的历史遗迹传承着赣州的历史,为赣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伏笔,弘扬着赣州的文化,带着赣州走出了江西,走向了世界。
  参考文献:
  [1][3]肖彬. 浅议地域文化与城镇特色.城市规划,2004(7).
  [2]吴伟.城市形象定位与城市风貌分类研究.上海城市规划,2009(1) .
  [4]彭光华.推动赣州红色文化发展的思路. 江西日报,2008、10、6.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针对如何调动高职高专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高职高专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出新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引入渗透式。阐述了引入渗透式的概念和引入渗透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 高职高专生 学习兴趣 综合能力    1.发展新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引入渗透式的原因 (研究背景)    在高职高专生英语教学实践中,有两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教师去思考和解决。第一:一部分学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南阳师范学院体育馆及实验楼建筑设计实例分析,探讨高校建筑设计特点。  [关键词] 高校 体育馆设计 教学建筑 南阳师范学院     高校建筑由于其教学模式、管理方式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特殊性,其中又以体育馆和教学实验楼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教学建筑,本文通过对南阳师范学院体育馆及实验楼建筑设计实例分析,探讨高校建筑设计特点。    1.体育馆设计    高校体育馆由于其教学模式、
期刊
[摘 要] 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培养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就近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改革方向分析,一定要加强地理创新精神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适应高考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关键词] 新课标 地理 创新精神 教学启示    现行中学地理多层面新课标内容是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培养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期刊
[摘 要] 教育教学须因材施教,面对高职学生群体,应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体会,认为高职课堂教学,既不能等同于高中教学,也不能完全照搬高校教学。它必须具有高职的特色,其课堂教学既要注重知识性,也要注重趣味性,既要扩充知识,也要夯实基础;既高屋建瓴,也要深入浅出;既要传授知识,也要人文关怀;重视理论够用,更注重技能培养为主。这就要求教师有教学智慧,根据不同的教
期刊
[摘要 ] 本文通过对在杭7所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1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经管类高职生的创业意愿,分析了影响他们在校创业的因素,对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创业教育开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经济管理类 大学生 创业意愿 创业教育    关于在杭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心态现状研究,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沈晓敏通过对在杭四所高职院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开放性调查,王玲、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气质美培养是适应现时代人才高素质的需要,结合学生现实情况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使之向着高雅气质的方向发展。形体艺术训练即是培养大学生气质美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内容,也是终生培养气质美,适应社会需要的多种锻炼方法。  [关键词] 气质美 社会需求 形体艺术训练    1.气质美对学生的影响    气质美:身形流畅而有美感,行走轻盈而有活力,举止适当而又文明,是体健的结晶
期刊
\[摘要] 通过此词作者抒发了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如泣如诉,感人至深,表现作者孤独寂寞的忧愤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 凄凉 悲伤 寂寞    宋代是我国词的黄金时代。在那灿若群星的极富盛名的词家中,李清照似一颗夺目的明珠,在此苑中闪耀着光华。她的词独树一帜,清丽婉约,隽秀蕴藉,尤多采用赋体,工于白描手法,以工丽的语言述怀言志,《声声慢》便是她后
期刊
[摘要] 图书馆员专业服务精神最能体现其职业性能,最能凸显其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本文通过对图书馆员专业服务现状的阐述,分析图书馆员专业服务精神缺失的原因,从中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高校图书馆馆员专业精神的培育和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员 专业精神 服务 培育    图书馆员是组成图书馆最能动、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专业的图书馆员,他们肩负着为读者全心全意服务的
期刊
[摘要] 通过探讨旅游活动中细微服务的内涵,强调在旅游经营活动中应从尊重游客,提高员工素质以及改善工作流程等方面加强对客人的细微服务,细微处见真情,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 旅游 细微服务 以小见大    对于“旅游”,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将审美和自娱作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因而认为旅游是一种消闲活动,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是为了丰富其经历和文化教养。从对旅游本质的认识上看,强调旅游的消遣性,是一种
期刊
[摘 要] 文章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这种现状给我国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并以新能源产业为例子,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法,探讨我国应对跨国公司研发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能源 创新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