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登顶珠峰,彰显中国人的精气神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c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要一测再测?珠峰高度有那么重要吗?测量珠峰高度意味着什么?
  从客观事实来说,珠峰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缓慢升高,2015年5月的尼泊爾大地震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珠峰的高度;从科技事实来说,珠峰测量技术也有了大的飞跃,新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珠峰测量精度。这次重新测量珠峰高度既是现实决定的,也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理性探索的科学精神的体现,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民科普课。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作为全球最高峰,对珠峰高度的重新定义,是中国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象征,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
  “为国登顶,寸土不让”。“任何人也休想卡我们的脖子。中国人民就是要争这口气,你们一定要登上去,为国争光。”60年前,中国登山队员牺牲生命,穿越了被国外登山者称为“鸟都飞不过”的“死亡路线”,实现了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尽管这次登顶没有得到国际认可,但中国人从来不会屈服。1975年,中国攀登者再次从北坡登顶,首次将觇标带上珠峰。从此,8848.13米这个数字,影响了世界30年。
  今天,当8名队员又一次登顶珠峰,当我们的5G基站架上海拔6000多米的高度,当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测量任务时,再回头看我们征服珠峰的60年历程,留下来的都是最美的风景,升腾起的只是无限的自豪和骄傲。
  山高怕什么,攀登就是了。中国人征服珠峰的过程,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砥砺前行的一个缩影。一次又一次,我们直面风浪和挑战,一次又一次,我们向极限发起冲击。有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在,再高的山,我们也能登顶,再难的关,我们也能渡过。
  (本文原载2020年5月27日人民网·观点频道,本刊有删节)
  ■观点运用:向上,向上,攀登者,雄起;不畏艰险,砥砺前行;把困难踩在脚下;山高人为峰;心中的英雄;中国高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最美的风景;挑战珠峰,就是挑战人类意志和极限;我为祖国自豪和骄傲……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小学科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围绕探究开展。由此可见,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出现很大改变,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价值观已经被纠正,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養,而探究教学已经成为理论界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进一步凸显出小学科学实施探究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  一、创设生活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动手能
所谓和谐,《应用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比喻感情融洽,气氛良好。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和也,有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里,我们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寬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感知知识的魅力,欣赏学习英语的美。  一、课堂气氛的和谐美——轻松愉悦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因此和谐的课堂氛围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保持好心情,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使人愉悦,使人成才,使人博采。”但当前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不懂有效的阅读方法,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教师,应重视这些现象,明确课外阅读的要求,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开展各项阅读活动,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将课外阅读与全面培养孩子的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兴趣,阅读数量不够。  我们不
所谓核心素养,简单总结,是对一个人个人身心成长、学科知识学习以及后续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素养,在不同阶段、不同科目的学习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课题,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亦是如此。单纯的知识灌输无法让学生真正适应未来的学习,但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却能让学生受益一生,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及实践应当更深入地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实际策略,才能保证实际教学成果。  在
小学音乐是对学生进行基础音乐知识教学的过程,是对学生乐感的启蒙时期。律动教学是将学生的感知与音乐的节奏进行有效连接,通过学生感官的变化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学生将来的音乐建树做好铺垫。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参与,实现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动”起来。  在低学段音乐教学中,教师对音乐教材的仔细研磨,再结合小学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有助于有效性音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背景比较久远,加上其遣词造句和当代人们的语言习惯有所不同等原因,古诗的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难点。运用适当的古诗教学方法,对于做好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古诗教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适当的古诗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品味古
小学科学教学,从一定角度讲科学老师所肩负的责任不是很轻。但科学老师从事科学教学的难度也比较大,尤其是对小学生学习科学之科学精神的培养,不可能比较充分意义上去落到实处。这里的原因比较复杂,现拙于笔端的是联系自身教学所谈及的相关思考,权且抛砖引玉。  一、小学生科学精神培养需以兴趣去引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上的口头禅。我们小学生学习科学有没有兴趣?回答是肯定的,课堂学习的兴趣还是有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质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科学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高质量的实验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展尤为重要。  科学实验课中常常出现一些纪律问题,要努力建立起一种适合科学实验课的特殊纪律,从而有效地提高实验效率,使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一、实验课主要存在的问题
编者按:不久前,国务院法制办发布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分别对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单位、校车使用许可、校车驾驶人、校车通行安全、校车乘车安全、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校车享有三项优先权:交警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校车可在公交专用车道行驶;校车停车上下学生时,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禁止超越。大家对此纷纷表达了各种诉求,很多人都认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途径之一。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无论是学校开展的科技教育工作,还是科技馆实施的科技教育活动,其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学校和科技馆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如果说培养未来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在描绘一条条栩栩如生的巨龙,那么在具体的青少年科技教育过程中,学校和科技馆则分别是在“画龙”和“点睛”。  一